新裂耳蕨

新裂耳蕨

新裂耳蕨,中藥名。為鱗毛蕨科植物新裂耳蕨Polystichum neolobatum Nakai的根莖。分布於雲南、四川、陝西、甘肅和浙江等地。具有泄熱通腑之功效。常用於濕熱壅滯所致腹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新裂耳蕨
  • 別稱:鳳凰尾巴草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蕨綱
  • :真蕨目
  • :鱗毛蕨科
  • :耳蕨屬
  • :新裂耳蕨
  • 分布區域:雲南、四川、陝西、甘肅、浙江
  • 採收時間:夏、秋季
  • 用量:內服:15-30克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莖。

性味

味苦,性涼。

歸經

歸脾、胃經。

功效

泄熱通腑。

主治

用於濕熱壅滯所致腹痛。

相關配伍

治內熱腹痛:取新鮮根莖30克、仙鶴草15克、檵木葉15克,水煎汁,早晚空腹服。忌酸辣、芥菜、蘿蔔。(《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克,水煎服。

採集加工

夏、秋採挖,除去泥土雜質,洗淨,曬乾,備用。

形態特徵

植株高30-60厘米。根莖直立,密生披針形棕色鱗片。葉簇生,葉柄長12-30厘米,基部直徑4-6毫米,禾稈色,腹面有縱溝,密生卵形及披針形鱗片,鱗片棕色至褐棕色,先端扭曲;葉片狹卵形或寬披針形,長32-55厘米,寬6-11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楔形或近截形,略變狹,二回羽狀;羽片26-32對,互生,略斜向上,密接,線狀披針形,有時呈鐮狀,中部的長3.5-10厘米,寬1.2-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偏斜的寬楔形或淺心形,柄極短,羽狀;小羽片5-10對,互生,略斜向上,密接,斜卵形或寬披針形,先端漸尖成刺狀,基部斜楔形,邊緣全緣或有少數前傾的小尖齒,基部上側第1片最大,長1-2厘米,寬4-6毫米;小羽片具羽狀脈,腹面平或略凹下,背面凹下。葉革質或硬革質,背面有纖維狀分枝的鱗片;葉軸腹面有縱溝,背面密生披針形和狹披針形鱗片,鱗片棕色至黑棕色,強烈扭曲。孢子囊群位於主脈兩側;囊群蓋圓形,盾狀,全緣。

生長環境

生於林下或山谷中濕潤處。分布雲南、四川、陝西、甘肅和浙江等地。

相關論述

《浙江天目山藥用植物志》:“治內熱腹痛:新鮮根莖一兩左右。加仙鶴草,堅漆柴(金縷梅科檵木)葉各四至五錢,水煎服,早晚空腹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