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

新聞1+1

《新聞1+1》是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一檔“時事新聞評論直播節目”,每期節目從時事政策、公共話題、突發事件等大型選題中選取當天最新、最熱、最快的新聞話題展開評論分析。《新聞1+1》還打破了傳統的新聞播報方式, 採用“1+1”即一位主持人和一位新聞評論員的雙人談話模式,後改為只由一位主持人主持,即“新聞+評論”模式。主要由白岩松和董倩主持,第一時間跟進評論直播,深入解析新聞幕後錯綜複雜的背景脈絡,還原新聞全貌、解讀事件真相,更力求以精度、純度和銳度為新聞導向,呈現給觀眾最質樸的新聞。 播出時間:每周一至周五晚21:30分。每期節目共30分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聞1+1
  • 外文名稱:NEWS 1+1
  • 國家/地區中國大陸
  • 類型時事新聞評論直播節目
  • 主持人白岩松董倩
  • 製作公司:中央電視台新聞評論部
  • 首播時間:2008年3月24日
  • 播出頻道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
  • 播出時間:每周一至周五21:30
  • 線上播放平台央視網 
  • 每集長度:25分鐘
  • 播出狀態:播出中
  • 重播時間:次日1:30
  • 播出方式:直播
  • 前任主持人李小萌
  • 語言:漢語國語
  • 現演播室:央視舊址250演播室
欄目介紹,主持人,欄目評價,系列節目,

欄目介紹

從時事政策、公共話題、突發事件等大型選題中選取當天最新、最熱、最快的新聞話題,還原新聞全貌、解讀事件真像,力求以精度、純度和銳度為新聞導向,呈現最質樸的新聞。
《新聞1+1》是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唯一一檔時事新聞評論直播節目,每期節目從國內的時事政策、公共話題、突發事件等大型選題中選取當天最新、最熱、最快的新聞話題展開評論分析。《新聞1+1》打破傳統的新聞播報方式,大膽的採取現場直播形式,向觀眾展現當天新聞話題的事件全貌,解讀事件真相,更首次引入了“新聞觀察員”的全新概念,採用“1+1”即一位主持人和一位新聞觀察員的雙人談話模式,由白岩松、董倩、或李小萌等聯袂搭檔主持。後改為只由一位主持人主持,即“新聞+評論”模式。第一時間跟進評論直播,深入解析新聞幕後錯綜複雜的背景脈絡,還原新聞全貌、解讀事件真像,更力求以精度、純度和銳度為新聞導向,呈現給觀眾最質樸的新聞。與《環球視線》不同的是,節目討論的話題取材自國內的新聞事件。開播以來,不僅得到了廣大電視觀眾的一致好評,同時也得到了眾多新聞媒體的高度關注。
《新聞1+1》的節目形式與鳳凰衛視的《時事開講》頗為類似。主持人、新聞觀察員共同對重大的、熱點的時事話題進行探討,並以直播的形式播出。目前已播出了關於“中日關係圓桌論壇”、“印花稅下調”等節目。“這是央視首個直播新聞評論節目。”央視新聞頻道某負責人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新聞1+1》突破了央視以往新聞節目的模式,尤其涉及突發事件的探討,直播意味著極大的難度。
2011年8月1日起,新聞頻道《新聞1+1》欄目全新改版亮相。節目在形態上尋求突破,由主持人與評論員的一對一訪談模式,改為由主持人承擔評論員職能,對新聞熱點展開個性化的評論與報導。在報導風格上,新版欄目強化“豐富的信息量”、“明快的報導節奏”與“鮮明的主題性”的融合,突出評論內容的多元化、深入性與媒體性特色;在關注題材上,欄目將進一步強化熱點新聞的跟進,依託各地應急報導點資源,第一時間採訪新聞當事人,突出熱點新聞的即時延展。配合改版,欄目以“主播制”進一步強化主持人的符號特色。改版後的首期節目關注中國紅十字會的社會質疑。節目播出後,中國紅十字會會長表示,節目在不迴避問題的基礎上,剖析理性、客觀,體現了國家媒體的責任感與輿論引導功能。百餘家網路媒體轉載了節目內容。
新聞1+1片頭新聞1+1片頭

主持人

出生日期:1968年
畢業院校:中國傳媒大學
特點:皺著眉頭,表情凝重,標新立異的修辭,咄咄逼人的口吻,專家一樣的評論,學者一般的反問,最後引出自己的希望與思索。機敏和語言犀利是白岩松的優勢,他主持的節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潑而不媚俗,其主持風格自成一派。白岩松睿智,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表面上,他的語言更華麗,更有詩情畫意,但藏在一副眼鏡後的小而明亮的眼睛告訴我們:他思想更深邃,更沉穩。2000年,他在悉尼奧運會的直播,他的即興直播,甚至絲毫不遜於體育頻道主持人。樸實無華、一身正氣,對祖國,對人民真誠的愛;決不譁眾取寵,真實做人,在做事中踏踏實實做人,這就是白岩松。
出生日期:1971年
畢業院校:北京大學
特點:沉穩、理性、有深度
其他代班及歷任主持人:李小萌(已辭職)、張羽(已辭職)、歐陽夏丹沙晨王寧徐卓陽

欄目評價

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改版後推出的《新聞1+1》,不僅改變了傳統電視評論刻板的說教方式,而且大膽觸及關係國計民生的敏感議題,並充分挖掘圖像評論的功能意義,以創新特色成為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一道亮麗的風景。
一、改變說教方式,構築公共平台
1.主持人與觀察員雙向制動,形成開放的話語場
傳統的電視新聞評論大都“寄生”在所報導的事實中,評論的內容通常是主持人幾句不痛不癢的批評和調侃,總體上是為新聞事實服務的。《新聞1+1》則開創了一種以主持人加觀察員為主要形式的“二人轉”式的新樣態。主持人不僅是一個提問者和串聯者,而且對節目觀點的系譜進行巨觀把控,對新聞意見進行有益的補充和平衡,把選題外圍的思考空間交給觀眾,在每個“關節點”發出疑問,防止客群落入窠臼,既把他們引進來,又讓他們能釐清關係,順暢地走出去。
2.把握好“問責”式選題的容忍度,為新聞當事人行使“反論權”提供平台
在批評型或者輿論監督型節目中,《新聞1+1》往往是通過個案反映普遍問題,探究制度中的漏洞、體制中的弊端、法律中的瑕疵,站在體制機制層面進行反思。即使是對個案進行問責,也是抱著與人為善的態度,首先會站在對方的立場上來解讀當事人做這件事的動機。其次是舉出大量事實作為論據,最後的議論環節也留有一定迴旋的空間。
3.充分利用網路,構築公共意見的集散地
中國目前已經進入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過渡期,這個時期一個基本特徵就是社會的“碎片化”。因此,就傳播的影響力而言,以往依靠某一個(類)媒介強勢覆蓋的情況也發生了變化。《新聞1+1》充分利用網路平台,選題大都是採用網路上熱議的話題,著力於與公共利益密切相關的點進行探討,並且充分尊重不同利益群體的情感訴求。《新聞1+1》通過網路話語和官方話語互搭梯子的方式讓草根議程走上了公共議題的舞台,既集納公共領域意見,又通過正確的輿論引導讓偏私或者非理性的網路語言得到自我修正。
二、觸及敏感議題,建立巨觀架構
《新聞1+1》的主題大致分為三類:時事政策解讀、公共話題、突發事件。每類主題都敢於選取一些較為敏感的話題,觸角也會伸向體制機制層面,為決策層提供一種思路和參諫。這一方面需要膽識和評論策略,更重要的是必須把握好評論時機,在大量新聞事實的基礎上尋求忠恕、公允、客觀、平衡的新聞意見。
1.時事政策解讀:梳理歷史發展脈絡,建構媒介層面上的國家議題
在時事政策解讀方面,《新聞1+1》曾推出一期引起網民討論的節目——《臨界點:中日關係圓桌論壇》。節目中雙方嘉賓的交鋒非常激烈,談到許多敏感問題時也直言不諱。節目最後,雙方拉手的姿態也表現出中日關係正在走向暖春的新圖景,為觀眾呈現出國家意義層面上的中日關係,從新聞控制的角度上說有利於引導客群理性地看待日本社會和民眾,從而完成媒介層面上的政治意義建構。
2.突發事件:注重報導時機,凸顯“不一樣的解析”
在突發事件類選題中,《新聞1+1》也開始關注一些敏感的社會問題,同時採取適當的策略,不搶“第一落點”,只搶“第二落點”。因為突發事件需要一個調查和處理的過程,如果一開始就陷入輿論的狂躁中,必然增加新聞意見的政治風險。只有當事件逐漸平息後,掌握翔實、準確的材料,對事件有一個全景式把控,才能做出理性、富有建設性的評論。對突發事件評論另一種策略就是獨到、深入、異質的闡釋,在思考維度上搶占先機。
3.公共話題:把百姓關注點作為切口,促進決策科學化
《新聞1+1》通常會對微觀事件進行剝繭抽絲,最終抽象為體制機制層面的公共議題。《承擔與感謝》這期節目,在探討百姓怎樣去理解和遵守奧運會期間的臨時措施時,白岩松建議政策制定者能否在一些措施的細節處更以人為本。
三、挖掘圖像功能,提供事實論據
傳統的口播評論中,圖像符號功能沒有得到有效的展現,造成與平面媒體難分伯仲的局面。《新聞1+1》突破這一瓶頸,充分發揮圖像評論的功能,同時運用人物同期聲、畫面、字幕、現場連線等多種方式,為演播室節目的“話匣子”提供論據。
《新聞1+1》不求優先的報導權,而求最佳闡釋權,贏在思想而非第一手材料,贏在探究事件機理和解決思路而非論述和總結,贏在開放性的結論而非僭越式的對錯判斷,從而在圖像評論與口播評論中建構起一種令人信服的邏輯推理關係,進而使客群能對評論文本進行支配式解讀。——《電視研究》

系列節目

1.保衛釣魚島20120912
2.釣魚島不容他國隨意“買賣20120904
3.《新聞1+1》2015年7月7日完成台本
——從全民抗戰到全民紀念!
(節目導視)
解說:
78年前的“七七事變”,官方在紀念,民間也在紀念。
山西交城縣東社村村民 解登金:
日本在咱們這個地方殺人放火,(把村里人)都殺了。
解說:
八年抗戰既是國事更是家事。
資深媒體人 曹景行:
我們每一個家庭都是與一百多年中國的興衰,中華民族的命運都連線在一起。
解說:
今年不是為了記住仇恨,而是勿忘自強。
《新聞1+1》今日關注“七七事變”78年從全民抗戰到全民紀念。
主持人 董倩:
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剛才我們看到的是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爆發當晚的一個模擬的場景。從那天開始中國人民進入到持續八年的抗日戰爭中去了。在78年之後,我們發現這場戰爭給中國人留下的這種傷痛的記憶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淡忘掉,今天我們就來關注這個話題。
解說:
今天,七七事變爆發78周年紀念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有多少抗戰老兵能被我們想起?又有多少抗戰畫面印在我們的腦海中?
汕頭市民:
(英雄)犧牲後胃(被敵人)剖開,裡面還有沒有消化的草根,那位英雄不知道叫什麼名字,但是我印象非常深刻。
汕頭市民1:
我記得課本裡面像台兒莊戰役,死傷都是比較慘重的。我覺得抗日精神就是不屈不饒。
解說:
歷史需要銘記。今天盧溝橋畔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一場偉大勝利歷史貢獻的主題展覽開幕。一千多幅戰場,兩千多件文物展現了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日本投降的14年間,中國人民抗戰的光輝歷史。
在這次抗戰主題展覽上,人們還可以看到一張特別的紙條。它是一位普通百姓在北平淪陷之際寫下的。1937年8月8日,日軍舉行占領北平的入城儀式,北平百姓成了亡國奴。當時一位名叫羅德俊的工匠正在修建白塔寺,他把自己的無奈何茫然記錄在一張紙條上封進白塔塔頂的夾縫當中。今年重修此塔時值中日戰爭,飛機大炮到處轟炸,生靈塗炭,槍殺奸掠無所不至。數月之中而日本竟占領華北數省,戰士何時終了,尚不能預料,國家興旺難以斷定,略述數語以告後人。1978年白塔寺大修的時候,人們意外發現了這張紙條,它也成為北平淪陷的印記。
歷史需要銘記,而記錄的歷史的也不能被遺忘。今天方大曾紀念室在河北保定落成。方大曾是中國戰地記者的先驅,傑出的攝影家,是他最先報導了七七事變。新落成的方大曾紀念室陳列了它的遺物、銅像以及生平作品等。而在四川,百餘名志願者及八名初創抗戰老兵倖存者,來到三台縣鳳凰山景嘉謨將軍墓前敬獻花圈,緬懷烈士。
抗戰老兵 陳伷:
我今年94歲了,只要我還活著,每年我都要帶領我的子孫,前來緬懷抗戰陣亡將士。
解說:
對於沒有經歷戰爭的年輕人來說,他們也找到了自己的紀念方式。
唐山師範學院學生:
侵略者必將為他們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解說:
這是唐山師範學院的學生們自編自導自演的抗戰題材話劇《諜戰》。從去年開始,話劇社的學生就參加了抗戰尋訪活動,了解並記錄了大量進東地區的抗戰故事,他們以抗戰故事為素材,將歷史搬上了舞台。
主持人:
過去的78年,今年的紀念活動,我們發現有一個比較獨特的現象那節是不僅官方在紀念,在全國各地來自於民間的這種自發的紀念活動也在紛紛的進行。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觀察的現象。它至少說明兩點:
第一,雖然過去了78年,但是七七事變給中國人帶來的巨大的傷痛,仿佛一條深深的傷口,並沒有隨著時間流逝,它得以很好的彌合,而是經常會隱隱作痛。第二,我們可以看到78年的時間過去了,78年前我們是全面抗戰,而現在我們是全面紀念。
在今年的紀念日,很多的媒體也都在紛紛用自己的視角在進行觀察。比如說我們注意到,有一個媒體拍攝到三張今夕對比的度片:
第一張是1937年在日軍占領下的盧溝橋,這是以前。下面是現在。以前是肅殺,現在是一種安逸。第二張圖片,這是1937年蘇州河畔,這是硝煙,這是繁華。這是台兒莊1938年,我們可以看到上面的台兒莊是廢墟,下面是一個錦繡的夜色。
對於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看到歷史帶來的這種滄桑的劇變。但是同時,人們也在想隨著歷史遺蹟的消失,歷史的記憶人們還能記起多少呢?對於經歷過那場戰爭的人來說,當然歷史是非常傷痛的。那今天我們就來走進兩個具體的個體的故事。
解說:
解登金今年68歲,山西省交城縣人,一個種了一輩子地的普通農民,如今他卻要堅持籌建一座抗日紀念館。
山西省交城縣村民 解登金:
日本人在咱們這個地方殺人放火,都殺了。我們村光是被日本人(播散)傷寒菌(感染致死)幾十個了,房子點了(燒了)一半,山需就全被燒光了。咱們年輕人要懂得日本人對咱們中國的侵略。
解說:
山西交城,正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晉綏邊區根據地。當時日本人在解登金所在的東社村駐紮了三年之久,殺燒搶掠是常有的事。1941年侵華日軍在鄰村南溝村發動了滅村案,如今健在的倖存者只有兩位80多歲的老人。
解登金:
這個紀念館我的意思就是在建在日本人殺了67人(實為63人)那個地方,咱們自籌資金,就想把這個紀念館辦成。
解說:
七七事變發生後的78年,侵華日軍留給中國這片土地的傷痛記憶開始在民間漸漸甦醒,自發的紀念活動在各地紛紛舉行。“對日作戰,勝也罷,敗也罷,就是不要同日本講和,”這是曹聚仁和舒宗僑在1947年合作出版的《中國抗戰畫史》中一句話。而這句話也讓與這本書同齡的兒子曹景行記憶猶新。
資深媒體人 曹景行:
這本書是我從小就當連環畫看的,三四歲,四五歲,然後慢慢懂起來。那個時候開始看圖片,後來看文字。我當時看到,當然小時候只看圖片,圖片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是戰爭的戰場,有日本兵的暴行,那個非常深刻,尤其是殺人比賽那一張。
解說:
40萬字,1200張照片,600幅地圖。中國抗戰畫史用新聞照片記錄了大量侵華日軍的罪證和中國人民抗戰的事跡。60多年後,曹景行決定重新回到父親曾經報導過的戰場尋訪中國的抗戰往事。
曹景行:
有一種使命感,這是我今生當中最重要的事情。我們每一個家庭都是與一百多年中國的興衰,中華民族的命運都連線在一起,有這樣一個回顧的機會,實際上對我們整個民族的那段歷史的一個回顧。
解說:
從山東台兒莊到武漢重慶長沙,從中國遠征軍戰鬥過的雲南騰衝到東北義勇軍奮起抵抗過的黑龍江哈爾濱,最後再到淞滬戰役的上海四行倉庫,曹景行跨越了大半的中國,按照父親的指引重返抗日戰場,只為能夠使這些千千萬萬浴血奮戰的先烈讓更多人銘記。
曹景行:
我們堅持下去,這一點是我們中國應該說是1937年全面抗戰代表了一個民族的崛起。第二個我覺得就是虧欠,對這些抗日陣亡將士的虧欠。我們隨時可以發現白骨,我們真的可以隨隨便便,一個頭蓋骨,一個大腿骨,就在那個地方發現,名字大部分是沒有的。
主持人:
無論是記者曹景行在沿著父親當年的足跡,去重新探訪抗日戰爭的戰場,還是說年近古稀的農民謝登今,他希望建立起一個抗日戰爭的紀念館,他們都是在用不著自己樸素而真誠的感情,在捕捉,在打撈歷史巨大的財富。
接下去我們就連線曹聚仁的兒子,活躍於兩岸三地的資深媒體人曹景行先生,曹先生您在做這次抗日戰場的這種重訪的過程中,對您來說感觸最深的是什麼?
曹景行:
首先一個就是,對於我們這些看到的那些參加抗戰的那些老兵,最後的我們的採訪,就是非常感觸很深的,那些老兵都是90多歲的,但是談到了當年的抗戰,它們那種激情、那么興奮,就好像回到了年輕時代,但是它們畢竟是老了,當中的許多人,他們身體已經很難再支撐。有一次我們在採訪當中,採訪那個老兵心臟就不舒服了,後來我們把他直接就送到醫院,所以我們也經常說一句話就是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但是我們感到我們的老兵正在加速凋零,所以在這個時候,尤其今年,在今年抗戰勝利70周年的時候。首先我們是關懷老兵,還有一個就是老兵他們到底能夠給我們留下什麼?這是全國都在做,特別是我看到很多年輕人在做,這是個我們覺得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而且很值得做的事情。
有一位年輕人就說,他自己做了這個事情以後,覺得心裡頭就存結的很多,他們在周邊的都想把這件事情繼續做下去,而且有更多的人一起做下去。第二個就是感受到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民族當時能夠堅持抗戰,真是不容易,因為我們在採訪當中,越來越感受到,當時我們和日本相比,我們什麼都是弱,除了我們的精神,真的就是我們每一個方面都打不過人家,但是我們就是堅持下去,而且堅持了這么長久,這在世界上是很少有的,甚至可以說,在二次世界大戰當中,只有我們中國可以堅持這么長時間,而且是在這么艱苦的條件下。
所以我們現在回過頭去看,就是說,我們整個一個民族可以說是從78年前的今天開始,有一種就是整個民族站起來的這種奮鬥、抗拒這樣的一種精神,這個精神是我們最了不得的東西,不然的話我們不可能撐這么長時間。
主持人:
曹先生您看,您採訪了這么久,走了這么多的地方,也採訪了那么多的人,您剛才也說到,要紀念就是要銘記住一些什麼,那么您感覺,就記住這些老兵,記住這些人,記住這件事兒,您能不能用很簡短的幾句話說,他到底是為了什麼?
曹景行:
就是我們這個民族站起來了,我們這個民族不會給人家再壓下去,這一點最重要,而我們當時是在這么艱苦的情況都能做到堅持下去,我們今天有什麼做不到,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那我們這個民族,就我們這個國家,就一定能夠成為我們整個世界上,我們這個不再受欺負,而且我們能夠作出我們的貢獻的這么一個國家和民族。
主持人:
非常感謝曹景行先生。我們剛才也說有前國各地,各種各樣的這種紀念形式,我們不妨看一下,有很多個人也建立了這個民間抗戰紀念館,你比如說,中條山抗戰紀念館,是山西一個退休工人創辦的。遼縣抗戰紀念館,是山西一個檢察院的退休檢察官創辦的。建川博物館,是四川省的一個公司的董事長樊建川創辦的等等。
那么在中國每年都在紀念“七七事變”的這樣的一個背景下,與此同時,日本又在做什麼呢?我們繼續關注。
解說:
2014年年底,一部以描寫日本滿蒙開拓團命運的小製作電影《望鄉之鐘》,在日本國內上映,與其他電影不同的是,影片在開頭就打出了就算只是單純的回響國家號召,但侵略的這個事實每個人要被追求責任的這個字幕。
《望鄉之鐘》導演 山田火砂子:
明明自己是罪魁禍首,卻不告訴孩子們戰爭的事,我就想著,一定要讓孩子們知道,日本曾經建立過“偽滿洲國”,這樣荒唐的國家,我們那時是侵略者,不管怎么說,我們確實是發動了侵略戰爭。
解說:
電影《望鄉之鐘》的導演,83歲的山田火砂子出生在戰爭年代,童年裡接受的是諸如,必勝的正義戰爭這樣的洗腦教育,在她看來要讓國民清楚的知道真相,是件不容易的事兒,這也是她拍攝這部影片的初衷。
山田火砂子:
我們當時都覺得日本一定會贏,做夢都沒想過輸的事,以舉國之力所製造的謊言,我們是不可能識破的。
解說:
和山田火砂子用電影說話不同,90歲的老兵中島五郎選擇用舉辦演講的方式,講述自己的戰爭經歷。
日本老兵 中島五郎:
我們就去掠奪老百姓家裡的家蓄,糧食等這些能吃的東西,那個時候沒意識到是在做壞事,只是上面的人讓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就想機器人一樣,在我參加戰爭之前,1940年那會兒,日軍的長官命令把村子燒了,士兵們就真去點火把村子燒光了,這就是日軍的三光作戰。
解說:
今天,經歷過生死的中島的五郎過著平靜的聖火,卻仍無法忘記那段刻苦銘心的記憶,對於當下日本政府不道歉的歷史認識,讓這個戰爭親歷者感到十分擔心。
中島五郎:
像我一樣參加了侵華戰爭的日本老兵,在回到日本後,因為對中國做了很過分的事,大部分人對自己在戰爭中做了什麼都避而不提,而現在安培這些日本的政治家,對於日軍在那場戰爭中的暴行,明明知道,卻擺出一副不知道的樣子,說什麼那是自虐史觀,對於日本過去做的錯事,說什麼,談論這些就是在貶低自己這樣的混帳話。
解說:
在日本國內,有不少像中島五郎一樣的老人,他們都是那段黑暗年代的親歷者,它們對日本當時的侵略行徑感到非常羞愧,更不希望相似的悲劇再度上演。
退休老人 落合正行:
簡直感覺那個時代又回來了,一模一樣,用謊言去教育孩子們,我感到戰爭的氣氛正在靠近,這簡直令人無法接受,我打死都不想回到那個時代了。
主持人:
接下去我們就連線駐日本記者李衛兵,衛兵你好,就是由於時間的關係,請你給我們簡短的介紹一下,就是在中國隆重的紀念,全民的紀念“七七事變”的時候,就在這天,日本的輿論,日本的媒體有沒有什麼相關的報導?
本台記者 李衛兵:
好的董倩,那么“七七事變”是中國全民族抗戰的一個開端,7月7日是中國作為歷史紀念日之一,但是在日本由於歷史教育的欠缺,以及一些當政者有選擇的遺忘,那么大多數人對“七七事變”並不了解,7月7日這個日子在日本也很少被提及,往年的話即使是7月7日當天,也沒有什麼媒體會去報導,更談不上會有什麼相關的紀念活動,紀念是由於二戰結束70周年,更重要的是昨天,中國公布了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一系列活動計畫安排,因此,大部分日本媒體在今天都是從這個角度進行了報導,提到了發生在78年前的今天的“七七盧溝橋”事變,是中日爆發全面戰爭的開端。
與日本媒體相對比較客觀,或者說比較平靜的報導形成對照相比,日本政府的反應,確實比較令人吃驚的,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今天的記者會上,既然對中國全面開展抗戰勝利相關紀念活動和宣傳表示不滿,他聲稱強調抗日,將歷史問題,國際問題化的做法,無益於地區的和平和穩定。
對於菅義偉的這個言論,人們在吃驚之餘不僅感到困惑,將歷史問題、國際問題化的難道不正是,不但不肯承認侵略歷史,反而要歪曲,甚至是美化過去侵略歷史的日本安倍政府嗎?那么這種做了壞事又不承認,還不許別人說的做法,才是對地區和平和穩定的最大破壞。
以上就是日本當地今天對“七七事變”紀念日的一個反映。
主持人:
非常感謝衛兵,我們剛才聽了衛兵的介紹,我們就在想這個問題,就是中國在紀念“七七事變”的這樣一個紀念日,不是為了記住戰爭,不是為了記住仇恨,而是為了珍視和平去捍衛和平,去提醒自己要自強。接下去,我們連線一位專家,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戰爭研究》主編高士華先生,高先生剛才您也聽到了我們記者李衛兵的一些介紹,就是相對於輿論媒體的冷靜客觀,這個政界顯示出了一種,相反的一種姿態,您怎么看待?
高士華:
主持人您好,我曾經在日本讀書4年,教書13年,我知道雖然日本極力否認侵略歷史拒絕反省,但日本民間的進步勢力一直在堅持反省,現在安倍政權變本加厲的否認侵略歷史,很多民間人士危機感加強,它們公開站出來,以遊行示威、演講等方式,與安倍政權進行鬥爭,反省戰方戰爭這是一個好現象。
主持人:
另外一個我想請教您一個問題,就像開始我們捕捉到了一個現象,就是可能跟以往,一個稍微不同的地方,就是在今年不僅官方在紀念“七七事變”紀念日,而且越來越多的民間在自發的紀念,您怎么看待由觀念漸漸的已經擴散到了民間紀念這種現象?
高士華:
是這樣的,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來關心這段歷史,也建立了不少的民間抗戰紀念館,政府和民間聯合推動紀念抗戰值得肯定,我相信有更多的人,通過了解那段歷史,從中獲得正能量,增強民族自豪感,從國際上來看,我覺得民間力量參加抗戰紀念是一個好現象,他們的發生在國際上有說服力,也容易被接受,這是一個很好的發展趨勢。
主持人:
非常感謝您給我們解釋這些,在節目的最後,我們想引用一首蘇叔陽他曾經寫過的一首詩叫《我是盧溝橋》,詩是這樣寫的,是的,我是盧溝橋,我就是那歷經千年風雨也未曾垮掉,用石頭鋪就,鐵鏈串起的,聯拱的大橋。
我們今天做這樣的一個節目,真的就是像一開始所說,不是為了記住仇恨,不是為了記住這個戰爭,我們為了捍衛的是和平,歷史是無聲的,但是歷史就在那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