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採訪與寫作(2018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

新聞採訪與寫作(2018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

《新聞採訪與寫作》是2018年8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鋼、潘曙雅。該書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師和新聞界知名記者聯合編撰的新聞實務教材。

基本介紹

  • 書名:新聞採訪與寫作
  • 作者:高鋼、潘曙雅
  • ISBN:9787300259727
  • 頁數:340
  • 定價:49.80元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8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該書針對媒介融合趨勢下新聞報導理念和方法的改變,著重為廣大新聞學專業的學子和業界相關從業人員提供新的傳播環境中新聞採訪與寫作的專業技術體系,立足中國新聞界的實踐成果和優秀傳統,同時藉助國際範圍的觀察視野,對新聞采寫的原則、方法和最新技術進行深入細緻的解析。 該書注重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報導專業理念的更新,歸納了目前國內外新聞媒體主要使用的新聞報導體裁的采寫方法,對訊息、特稿、深度報導的操作規程與技術進行詳細的講述。在當今新聞傳播業受到網路數位技術的強大影響之際,這本教材以獨到的視角分析媒介融合時代信息傳播的趨勢及特徵,講解多媒體報導寫作的理念和方法。

作者簡介

高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從事職業新聞工作25年,采寫了大量反映中國社會發展進程的新聞報導。2003年到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任教。主講“新聞採訪寫作”等課程,曾獲“中國人民大學十大教學標兵”。主要研究領域為新聞報導采寫技術和網路信息傳播。
潘曙雅,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講師。2001—2005年在新華社信息部工作,進行過財經專線、醫藥衛生專線的採訪寫作工作。之後赴美國南加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於2011年完成學業,2012到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任教。教授課程有“新聞實務基礎”“新聞採訪寫作”“英語採訪與報導”“英語新聞訊息寫作”“套用傳播學方法”等,主要研究方向是新聞實務、社交媒體研究以及健康傳播,近年來在這些領域的核心期刊發表中英文論文十餘篇。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新聞報導的功能與新聞記者的職責
第一節 新聞的特徵
第二節 新聞報導的功能
第三節 新聞媒體的演變歷史和趨勢
第四節 新聞記者的責任
第五節 新媒體的發展及對新聞的再定義
第二章 新聞報導的原則與新聞記者的素質
第一節 追求真實
第二節 保證準確
第三節 交代來源
第四節 謹慎驗證
第五節 堅守客觀
第六節 保持公正
第七節 新聞記者的職業素質
第三章 新聞發現與新聞選題
第一節 新聞發現的意義
第二節 新聞發現的目標與依據
第三節 新聞發現思維的動態過程
第四節 如何確立新聞選題
第五節 如何進行報導策劃
第六節 報導策劃的原則與方法
第四章 怎樣採訪新聞
第一節 採訪的職業狀態與心理準備
第二節 線索初步判斷與現場採訪
第三節 重要的職業素養:與採訪對象溝通的能力
第四節 觀察和記錄
第五節 關於採訪的提示和建議
第五章 怎樣寫作訊息
第一節 訊息及其基本構成元素
第二節 訊息導語的寫作
第三節 訊息主體的建構
第四節 訊息的背景
第六章 怎樣采寫特稿
第一節 特稿的定義
第二節 理解特稿
第三節 特稿的選題類型及來源
第四節 特稿的採訪
第五節 特稿的寫作
第七章 怎樣從事深度報導
第一節 調查性報導概述
第二節 選題從哪裡來
第三節 怎樣尋找採訪對象
第四節 調查性報導的採訪與寫作
第五節 記者為什麼錯了
第六節 解釋性報導概述
第七節 解釋性報導的採訪與寫作
第八章 怎樣從事專業領域報導
第一節 時政新聞報導
第二節 財經新聞報導
第三節 法制新聞報導
第四節 事故災難新聞報導
第五節 科技新聞報導
第九章 怎樣運用背景和數據
第一節 背景的作用
第二節 背景的類型
第三節 背景的呈現
第四節 背景的寫作
第五節 數據的使用
第十章 怎樣從事融合媒介報導
第一節 媒介融合推動新聞報導模式的變革
第二節 全能型記者:融媒報導的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
第三節 融媒報導中的新聞價值與新聞倫理
第四節 融媒技術工具對新聞工作的影響
第五節 融媒報導的信息獲取及集成方式
第六節 融合媒介的深度報導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