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採訪寫作教程》是2011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希光、孫靜惟、王晶。本書主要介紹了新聞和採訪的基本寫作規範。
基本介紹
- 書名:新聞採訪寫作教程
- 作者:李希光、孫靜惟、王晶
- ISBN:9787302261513
- 頁數:829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7-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字數:1282000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總目錄
詳細目錄
- 僵硬的宣傳模板
- 令人麻木和窒息的宣傳語言
- 中國新聞文風的癌症:沒有直接引語
- 新聞不提供背景,百害而無一利
- 客觀報導的大忌:時刻不忘記者“我”
- 課堂討論與練習
- 鑑賞練習
- 寫作練習
- 課外練習
- 新聞的誕生與成長
- 儒家新聞學
- 新聞課堂與好記者的衝突
- 什麼是新聞價值?
- 真實性是新聞的核心價值
- 反常性
- 衝擊性
- 時效性
- 接近性
- 顯著性
- 衝突性
- 利益性
- 人性化
- 服務性
- 準確的信息
- 公正的態度
- 簡潔的文字
- 樸實的文風
- 課堂討論與練習
- 鑑賞練習
- 寫作練習
- 課外練習
- 如何向讀者兜售新聞
- 對待醜聞的態度
- 如何維護人民的知情權和新聞自由權
- 記者工作既是腦力工作,也是體力工作
- 記者是乾什麼的
- 寫作——一生的追求
- 記者的敏感來自觀察
- 記者是個萬事通
- 常備工具
- 參考資料
- 個人資料庫
- 關係網
- 課堂討論與練習
- 鑑賞練習
- 寫作練習
- 課外練習
- 記者的職業身份與新聞教育
- “錯誤之內皆兄弟”——記美國新聞界兩位傳奇記
- 課堂討論與練習
- 鑑賞練習
- 寫作練習
- 課外練習
- 羅素的風格:講述普通人的普通故事
- 斯諾的風格:講述代表時代發展趨勢的故事
- 正金字塔結構
- 沙漏結構
- 《華爾街日報》體
- 課堂討論與練習
- 鑑賞練習
- 寫作練習
- 課外練習
- 好記者不會寫出雷同的導語
- 有了好導語,就有了好新聞
- 導語就是讓你非讀不可
- 無新聞型導語
- 會議型導語
- 表彰型導語
- 無故事型導語
- 抽象型導語
- 埋葬新聞型導語
- 硬新聞的導語
- 講故事的導語
- 導語寫作的技巧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什麼是好引語,什麼是壞引語
- 如何選擇直接引語
- 從哪裡獲得直接引語
- 直接引語的數量
- 什麼時候使用直接引語
- 使用直接引語應該注意些什麼
- 在文中不同位置使用直接引語
- 訊息來源的寫作
- 正確引用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語言為什麼重要?
- 語言運用基本要求
- 使用具體、明確的詞語
- 多使用動詞
- 少使用空洞的形容詞及其衍生的副詞
- 刪掉無用多餘的詞
- 使用正確的稱呼,而不是扭曲事實的稱呼
- 句子
- 段落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觀察是第一步
- 新聞需要什麼樣的描寫?
- 細節是你的指紋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新聞為什麼需要故事?
- 記者需要什麼樣的故事?
- 什麼時候需要講故事?
- 新聞故事化的基本方法
- 新聞故事化的三種技巧
- 節奏感
- 力量感
- 風格四要求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讓讀者產生疑問
- 用新聞六要素展開報導
- 根據新聞現場發展,擴充新的問題
- 寫出中心提要、組織問題順序、寫下導語
- 其他技巧
- 新聞背景的使用
- 首尾呼應式結尾
- 高潮式結尾
- 懸空式結尾
- 未來行動式結尾
- 事實性結尾
- 直接引語結尾
- 通覽全篇
- 精簡稿件
- 核實事實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差點丟了的大新聞
- 老外是如何在中國找新聞感覺的
- 賣稿謀生的自由撰稿人
- 培養信源
- 什麼人是信源?
- 引用信源的注意事項
- 記者為什麼要採訪?
- 人們為什麼會接受採訪?
- 人們為什麼會拒絕採訪?
- 選擇採訪對象
- 避免採訪中的陷阱
- 遵守採訪的道德規範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新聞學的核心:採訪!採訪!核實!核實!
- 匿名信源的引用
- 採訪是一個溝通過程
- 好採訪者畫像
- 策劃報導,確定採訪目的
- 進行文獻研究,調查背景信息
- 爭取採訪機會
- 策劃採訪全過程
- 直接記
- 按問題記
- 按“信息塊”記
- 分欄目記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提問的功能
- 問題的組成部分一:假設
- 問題的組成部分二:問題
- 問題的組成部分三: 回應與回答
- 按照信息分類的問題類型
- 回憶型問題與思考型問題
- 封閉型問題與開放型問題
- “感覺”問題
- “為什麼”問題
- 用回憶型、封閉型問題限制回答範圍
- 提選擇題型問題
- 藉助第三方提問
- 設立虛擬情境
- 激將法提問
- 變換方式問同一個問題
- 抓關鍵字提問
- 問數字問題
- 說話速度與思維速度不匹配
- 傾聽中的干擾
- 年齡增長
- 話語本身
- 選擇性傾聽
- 缺乏興趣
- 傾聽者的觀念、態度、偏見和情緒
- 準備傾聽
- 關注變化
- 通過提問、陳述強化傾聽
- 注意你的身體語言
- 傾聽中的思考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通過文獻來源判斷可靠性
- 通過文獻邏輯判斷可靠性
- 日常資料收集
- 針對一次報導的文獻研究
- 同行作品研究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樣本的陷阱
- 問題的陷阱
- 平均數的陷阱
- 百分比的陷阱
- 如何避免數字陷阱
- 報導研究成果
- 對統計報告進行深入分析
- 提出假設並驗證
- 數字表格
- 柱形圖
- 曲線圖
- 餅圖
- 雷達圖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什麼樣的人物故事吸引人?
- 獲取人物故事的素材
- 人物特寫的要素
- 人物特寫的組織
- 寫作技巧建議
- 隱私權
- 未成年人的權利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為什麼需要會議新聞?
- 如何挖掘會議新聞?
- 信息渠道
- 演講和報告
- 新聞通稿
- 為什麼要開新聞發布會?
- 新聞發布會的流程
- 報導新聞發布會
- 一事一報、一人一報
- 建立與客群的聯繫
- 會議既可以出硬新聞,也可以出軟新聞
- 使用倒金字塔結構
- 使用讀者喜愛的語言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什麼是人權?
- 如何從事人權報導?
- 真相的死亡
- 戰爭中記者應有的立場
- 如何報導戰爭?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邱永崢: 不愛戰爭的戰地記者
- 關於人權的國際法和中國法比照
- 為什麼財經新聞越來越紅火?
- 財經新聞向公眾提供什麼?
- 報導財經需要記者什麼樣的知識背景?
- 所有的事件、現象背後都有看不見的經濟的手
- 財經報導的信息來源
- 供需關係
- 機會成本
- 企業的最終目標是最大化股東財富
- 企業的環境
- “跟著錢走”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法制報導的目標
- 法制報導的原則和方法
- 犯罪與犯罪報導
- 犯罪報導的內容
- 犯罪報導不可宣揚犯罪
- 犯罪新聞需謹慎歸因
- 強姦報導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我國刑法中主要罪名
- 輿論喧囂與公正審判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科學記者的職責是什麼?應具有什麼素質?
- 科學記者與科學家有什麼相同之處?
- 科學新聞的價值
- 科學新聞的線索
- 科學新聞報導中應避免的問題
- 客觀性
- 時宜性
- 如何從學術論文中挖掘新聞
- 區分科學家與專家
- 確保報導準確
- 使用通俗的表現形式
- 讓報導吸引客群
- 課堂討論與練習
- 課外作業
- 科學家與記者關於科學新聞的對話
- 錢三強幫我改稿子
- 當衛生專家、醫護人員不願意接受採訪時
- 採訪特定人群
- 優秀醫學新聞作品的構成要素
- 區分健康與醫學報導好與更好的標準
- 最後的檢查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愛滋病報導——尋找平衡且可靠的信源
- 超越醫學的愛滋病報導選題
- 心理承受力
- 救援和自救知識
- 關於災難的常識
- 災難中對人們的表現的認識
- 人文關懷
- 採訪地點
- 採訪提問
- 基本信息
- 擴展信息
- 環境信息
- 歷史信息
- 調查信息
- 未來信息
- 視角信息
- 人文信息
- 科普信息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避免利益衝突
- 不為證明,只為發現
- 遵守各種法律和職業行為準則
- 選題
- 新聞線索
- 調查
- 挖掘和分析
- 報導
- 好調查新聞與壞調查新聞的區別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批評一個人,而不是其觀點
- 在證據中就假設觀點成立
- 製造虛假的兩難(三難)困境
- 偷換概念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網路與事實傳播
- 網路新聞消費節奏
- 報導從二維走向多維
- 網路新聞報導原則
- 網路新聞報導的表現形式
- 從策劃到報導
- 什麼是社交媒體?
- 社交媒體新聞
- 社交媒體新聞寫作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微博世界裡的叢林法則
- 誰是真正的記者?
- 網路媒體的公信度
- 微博留給我的哀思與溫馨
- 真實原則
- “一仆不侍二主”原則
- 傷害最小原則與盡職原則
- 本意善良原則
- 對自己誠實
- 不斷地問自己問題
- 學習邏輯思考
- 課堂練習
- 課外作業
- 媒體透明與媒體公信力
- 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
- 關於建立新聞工作者接受社會監督制度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