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與網路化社會

新聞傳播與網路化社會

《新聞傳播與網路化社會》是2016年10月1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姜紅、蔣含平。

基本介紹

  • 書名:新聞傳播與網路化社會
  • 作者: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姜紅、蔣含平
  • 出版社: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56502979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媒介·權利·表達:新聞傳播與網路化社會(安徽省第七屆新聞傳播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收錄了安徽省第七屆新聞傳播學科研究生論壇入圍論文45篇,分別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高校的博士及碩士研究生。這些論文圍繞網路化社會的傳播交往、移動網際網路與智慧城市、技術賦權與傳播研究、媒介文化與傳媒教育、社交媒體與大數據、公共空間與社會人群、媒介發展史與思想史、新聞生產與社會互動等分議題展開研究,分析新聞傳播與網路化社會的內在關係,探討如何實現人、信息、媒介、物質與文化之間的循環互動,展示了當下新聞傳播學界的現實關懷。

圖書目錄

區域·傳播·交往
“弦外之音”:場域視角中的戲曲民間化圖景——以安慶市岳西縣地方戲曲圈為例
從儀式性禮物到功能性工具:鄉土社會人情秩序的變遷——基於臨泉縣大王營村人情交往的田野調查
規訓的牢籠與自由的表達空間:中職學生自我呈現研究——基於豐都縣職業教育中心的體驗式觀察
“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對非洲傳播策略研究
從“搭戲台”到“打擂台”——戲曲傳播方式變遷中的人際關係與身份認同
媒與城:“建構”中的“大湖名城創新高地”——一項基於《合肥晚報》的考察
返鄉人員新媒體使用之於農村傳統話語權的重建——以安徽省阜南縣柴集鎮為例
農村網路消費的“虛”與“實”——以安徽省阜南縣柴集鎮為例
醜聞之後:名人形象修復的準社會互動關係考察——以“文章出軌門”為例
媒介使用新趨勢
私密性與公開性:中國年輕情侶的媒介使用
基於新媒體平台的可溝通城市塑造研究
沉澱與狂歡:基於使用與滿足理論分析移動短視頻社交套用的發展前景——以“小咖秀”為例
淺析微信互動傳播的情感動因——以互動儀式鏈理論為研究視角
關係與互動:人際傳播視角下大學生微信朋友圈“點讚”行為研究
高校網路輿情事件在微信上的傳播模式初探
作為減壓閥的公共空間:福建漳州古雷Px項目二次爆炸微博討論中的歸因、衝突與情感表達
高校新聞學與傳播學學者微博關係與學術交流分析——基於社會網路分析視角
網路社區中“潛水者”的影響因素和激活策略研究
從媒介環境學、媒介生態學到網路生態學:傳播學領域在生態學範式影響下的發展與變革
融媒時代下的新聞生產
數字媒體時代公共話語的異化問題探析
中國眾籌新聞:興也勃焉,亡也忽焉?
公共信息傳播中的媒介失語與媒介素養的缺失——以上海外灘跨年踩踏事件為例
從“逆轉新聞”看媒介鏡像下的網路輿論反轉——以“淮南女大學生扶老人”事件為例
突發性事件中微博場域的輿論協商與對抗——基於政府、媒體、意見領袖微博在天津濱海新區爆炸案中的文本分析
危機傳播視域下的政府新聞發布策略研究——基於“8·12天津港爆炸案”14場發布會的實證分析
現場演講式紀錄片的精細打造——對《穹頂之下》的文本分析
網路新聞紀實欄目騰訊《活著》的話語分析
新浪天津微博輿論引導研究——以天津港“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為例
網路素材的使用對報紙新聞生產常規的影響分析——基於幾位記者職業生涯的考察
屠呦呦獲獎引發中醫爭議的文本分析研究——基於與中醫防治H7N9事件的對比
大數據時代下可視化數據在時政報導中的運用技巧和前景分析——以央視“數字兩會”報導為例
媒介文化與傳播史論
電影節與城市復興:儀式慶典、文化空間與市民生活
涌動的西方新聞思潮——象徵性言論是否受第一修正案保護之爭
心潮逐浪高:移動互聯時代“新聞專業主義”的堅守與突圍——以“長江新聞”的浮沉為例
網路環境下媒介權力的規訓與抵制研究
從“文本盜獵”到“公民參與”:詹金斯的“參與性”媒介客群研究
漂浮的符號系統對身份認同的影響——試分析彈幕,以bilibili為例
社會化媒體對同性戀群體身份認同的影響
本土化認同:電視真人秀中文化混雜現象研究——以《奔跑吧兄弟》為例
個人話語權的張揚與後現代的狂歡——對“青島38元大蝦”引起的網路段子現象解讀
無情歲月的有情記憶:傳播儀式觀視角下的綜藝節目懷舊景觀呈現——以《年代秀》為例
儀式傳播對集體記憶的建構路徑分析——以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為例
“開眼看世界”:譯文中的世界知識圖景——對《東亞報》的文本分析
“網紅經濟”的繁華與迷思——基於消費主義與傳播政治經濟學理論的批判視角
媒介技術、文化與傳播研究——詹姆斯·凱瑞的文化傳播研究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