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與媒介法治年度研究報告(2011-2012)》是2013年4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絢、張文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聞傳播與媒介法治年度研究報告(2011-2012)
- 作者:陳絢、張文祥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4月
- 定價:45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0172170
《新聞傳播與媒介法治年度研究報告(2011-2012)》是2013年4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絢、張文祥。
《新聞傳播與媒介法治年度研究報告(2011-2012)》是2013年4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絢、張文祥。內容簡介 《中國人民大學研究報告系列:新聞傳播與媒介法治年度研究報告(2011-2012)》為中...
《新聞傳播與媒介法治研究報告(2011-2012年度)》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新聞傳播倫理與法規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輝煌歷程---慶祝中國成立60年文化發展重點書系”---《共和國60年文化發展》之中章節---共和國60年新聞出版發展歷程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版,新聞出版部分為本人撰寫 《大眾傳播...
《新聞傳播與媒介法治年度研究報告(2014)》為中國人民大學年度研究報告系列之一。全書圍繞新聞傳媒與法制的關係展開,通過透視年度若干重大熱點傳媒事件,從新聞傳播法的角度評析事件影響與存在的法律問題,並對新聞傳播法制的現狀和未來闡發完善建議。內容簡介 《新聞傳播與媒介法治年度研究報告(2014)》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新聞傳播與媒介法治年度研究報告(2018-2019)》是由2021年3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品簡介 本書為中國人民大學年度研究報告系列之一。全書圍繞新聞傳媒與法制的關係展開,通過透視年度若干重大熱點傳媒事件,從新聞傳播法的角度評析事件影響與存在的法律問題,並對新聞傳播法制的現狀和未來闡發完善建議。作品...
論文《媒介中的女性:形象與意識》,《2012年中國與加拿大加女性論壇》,2013年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論文《中國模式:國際新聞話語選擇的新視野》,《南京社會科學》2012年第11期。論文《中國媒介素養研究的重點、局限和未來的期待——2011年中國媒介素養研究綜述》,《2012年媒介素養年度報告》2012年12月出版。論文《從...
《新聞傳播與媒介法治年度研究報告2015》是2015年10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絢、楊秀。內容簡介 本書為中國人民大學年度研究報告系列之一。全書圍繞新聞傳媒與法制的關係展開,通過透視年度若干重大熱點傳媒事件,從新聞傳播法的角度評析事件影響與存在的法律問題,並對新聞傳播法制的現狀和未來闡發完善建議...
復旦大學新聞傳播與媒介社會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 成立於 2006年3月 級別 國家級 性質 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介紹復旦大學新聞傳播與媒介化社會研究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成立於2006年3月,是教育部“985工程二期”項目之一,也是國家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創新...
新聞傳播媒介指新聞傳播過程中傳播者和客群的中介,是新聞信息的物質載體,是用來表達某種含義的靜態的或動態的任何物體和物體排列。類型 報紙 作為大眾化的新聞媒介,報紙的歷史是最長的。它是以刊載新聞和時事評論為主的定期連續向公眾發行的散頁出版物。廣播 通過無線電波或導線傳送聲音的新聞媒介。電視 運用電子技術...
《中國新聞傳播研究2013(下)》主要內容包括:廣播電視觀察、新媒體評論、媒介前沿、理論與歷史、書評等。圖書目錄 廣播電視觀察 2013年中國媒介盤點 2012年中國紀錄片產業發展研究報告 突破經驗主義藩籬,迎接電視媒體的下一個“春天”——淺析電視媒體發展戰略轉型 當前國際電視頻道競爭的四大特點 2012~2013年美國三大...
6.《惡搞文化:反叛與顛覆》,蘇州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7.《中國新時期小說的城市想像》,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8.《動畫劇本創作》,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主編)9.《媒介文化理論概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即將出版)三、主要論文 《抵抗與臣服-青年亞文化視角下的新媒體數字短片》,《國際新聞界》2009...
傳播媒介與文化: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研究的三個模式 我國電視廣告中女性形象的研究報告 試論新聞傳媒核心競爭力的開發 論網路傳播的自由與控制 論司法獨立與媒體監督 中國傳媒業利用業外資本合法性研究 當代社會階層變遷與電視傳播價值取向 網路新聞傳播結構的構建與分析 1981~1996:我國傳播學研究的歷史和現狀——對幾種...
《復旦新聞與傳播學譯庫:新新媒介》是2011年3月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保羅·萊文森。內容簡介 新新媒介(New New Media)都是當代熱、給力的那些媒介,如部落格網、維基網、“第二人生”、聚友網、臉譜網、播客網、掘客網、優視網、推特網等——網際網路上的第二代媒介。而網際網路上的第一代媒介...
《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自2006年出版以來,已形成品牌,受到新聞傳播專業師生和研究者的關注。《解析中國新聞傳播學:重新理解媒介》梳理的內容橫跨兩年,從學術層面、熱點話題研究層面對近年我國的新聞傳播學研究做了概述。全書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綜述與報告,包括2021和2022年中國的新聞學研究、中國的傳播學...
《科學發展觀與媒介化社會構建:新聞傳播學視角的研究》是2010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童兵。內容簡介 現代社會中,技術進步所引發的媒介勢力極大地改變著我們身處的世界。有人將之稱為媒介邏輯,與政治邏輯、經濟邏輯一樣,它是推進社會進步的“元邏輯’’之一。社會被媒介化之後,就成了媒介化社會。那么,媒介化社...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傳播教育》是2015年6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麗菲。內容簡介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傳播教育》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大學的新聞傳播專業面對新媒介新技術環境的大規模變遷,知識傳授與教學環境如何因應的研究與反思;第二部分是對美國密蘇里大學、威斯康辛大學、西北大學、...
《媒介、社會與文化新聞傳播學熱點問題研究》是2016年9月1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衛欣、陳相雨。內容簡介 《媒介、社會與文化 新聞傳播學熱點問題研究》聚焦媒介與生態文明、傳媒改革與輿論、廣告與品牌管理、文化產業與市場、影視與文學評論、鄉村傳播與文化、網路與環境抗爭、傳播美學與設計、媒介與...
一、“媒介融合”理論與實踐發展回溯 二、“媒介融合”視野下的新聞傳播教育研究 第二章 “媒介融合”對新聞人才的新需求 一、新聞傳播行業的劇變及其面對的挑戰 二、觀察新聞傳播行業變革的三個主要視角 三、媒介融合對新聞傳播人才的新需求 第三章 中國新聞教育的理念變革 一、傳媒業的變化激發重構新聞學的思考 ...
《世界傳播學經典教材·影響的互動:新聞廣告政治與大眾媒介》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凱瑟琳·霍爾·賈米森。書名 世界傳播學經典教材·影響的互動:新聞廣告政治與大眾媒介 頁數 362頁 出版時間 第1版 (2004年10月1日) 裝幀 平裝...
2012年5月19日在協會常務理事會議上,被選為中國戶外運動協會副主席。正式提出確立協會作為公益非贏利組織的“轉換型戰略”發展思路,並在“品德”與“品質”作為核心目標文化理念的基礎上,明確樹立會員、市場、品牌、活動、專業、培訓、協作七大體系,強調核心優勢的制度基礎和法治保障為“授權合作制”和“會員自治制...
國際傳播、媒介與女性研究 媒介與女性、媒介中的性別再現、國際傳播、新聞理論、傳播學概論 代表作品 著作(專著、譯著、編著)1. 《媒介與女性藍皮書:中國媒介與女性發展報告(2015-2016)》,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2. 《媒體性別敏感指標》,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7年。3.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新聞教育新課程...
14.中國傳媒“議題設定功能”現狀分析——我國首次就傳媒“議題設定功能”進行抽樣調查,新聞記者2001-06-05 15.學習型組織的內涵及成長機制,財貿研究,2004-02-01 16.我國傳媒產業發展的路徑、目標及措施,新聞界,2006-02-28 17.上海網路客群的現狀及發展趨勢──“上海市民與媒介生態”抽樣調查報告 (之三) ...
胡翼青,男,祖籍廣西博白,1975年7月3日生於江蘇無錫,博士,現任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傳播與社會研究所所長。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1993年畢業於江蘇省無錫市一中,同年考入南京大學新聞系廣告大專。1995年直升入94級新聞學本科學習,1996年9月起擔任新聞系學生會主席。1998年本科畢業,獲得...
(17)河北省圖書著作權貿易研究 ,河北大學學報,2006(4)。(18)法治類電視節目媒體利益與媒體責任關係芻議,河北大學學報,2007(6)。(19)學與術的和諧 量與質的統一——淺論中國傳媒業對新聞傳播教育的時代要求,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08(1)。(20)輿論監督離公平正義有多遠? ,東南傳播,2008(3)。(...
2012.12.14,“媒介文化與當代美學與文學的專向”,北京,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比較思想研究所,講座主題:電影的技術政治;2012.7.22,亞現象-中國青年藝術生態報告,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展覽館,講座:消費主義時代的“青年”亞文化;2012.12.4,河北工業大學學者論壇,天津,河北工業大學校團委,講座:電影的技術美學...
10.陳少華(合著).數據通信法規管理研究報告.科研報告,2000年10月。11.陳少華. 網路為著作權交易提供了什麼.中國電子與網路出版,2003年10月。12.寇曉偉、陳少華、熊澄宇、劉傑華等.加強網路出版的監管.見全國新聞出版系統調研工作小組辦公室編: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新聞出版總署調研報告彙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任孟山:《全球化背景下的信息傳播與國家主權》,《中國傳媒報告》(香港)2007年第3期。主持課題 1. 2012年5月,“國際傳播的知識譜系:歷史與理論”,獲2012年度中國傳媒大學培育項目立項(重點和優勢學科)。2. 2012年5月,完成北京市委宣傳部交付的課題《北京電視台國際頻道研究報告》與《的現狀、問題與建議》...
第四十條 學校、幼稚園應當建立預防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工作制度。對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等違法犯罪行為,學校、幼稚園不得隱瞞,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報告,並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學校、幼稚園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範性侵害、性騷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對遭受...
2021年8月,參加央視頻主播新媒體才藝秀節目《央young之夏》,加入“康莊大道會贏隊”戰隊;12月29日,共青團北京市東城區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舉嚴於信當選東城團區委副書記。2022年3月29日,北京市青聯十二屆委員會二次主席會議、二次常委會(擴大)會議召開,嚴於信當選為北京市青年聯合會新聞出版和...
5、《法治視野下的司法傳媒和諧論》(第二作者),巴蜀書社2009年9月版;6、《公正審判權視閾下的傳媒介入監督研究》(博士後報告,獨立作者),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10月版;7、《文化產業的法律服務導論》(第一作者),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7月版;《土風巴韻:土家族傳播研究》《體育傳播論》等。獲得...
加強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報告登記和救治救助管理。2012年至2016年,全國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數由308萬例增加到540萬例,患者管理率由59.1%提高到88.7%。加強對抑鬱症、焦慮症等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的干預,加大對重點人群心理問題早期發現和及時干預力度,提高突發事件心理危機的干預能力和水平,全面推進精神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