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媒的二度功能

新聞傳媒的二度功能,在20世紀50年代以前,新聞的功能是用“新聞的力量”一詞來表述的,被認為是“指導民眾的力量”。或是“形成輿論的力量”。從常識考慮,新聞傳播作為日常生活指南的報導及意見,無疑具有指導力量。然而,我們不能滿足已有的研究結論,而應全面認識新聞媒體的基本功能,闡明它的現實與歷史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聞傳媒的二度功能
  • 時間:20世紀50年代
  • 闡述:媒體內容對客群和社會影響的作用
  • 相關:顯度功能和深度功能
新聞媒介的功能:指新聞媒介對社會的巨大作用
新聞媒介的二度功能:指新聞報導與其他媒體內容對客群和社會影響的兩種作用,即顯度功能和深度功能。
顯度功能:指新聞媒體產生的積極影響是直接的、明顯的,人的感官可以很快觀察到的
深度功能:指媒體對社會的積極影響是久遠的,縱深的,能促進社會的深刻變革,人們在短時間內還無法把握的。
8·1新聞傳播的顯度功能
8.1.1提高社會的整合能力
把媒介作為指導人的思想工具,改變人們的認識,給人注入一種行為方式,從而提高社會的整合能力與效率。
1、提供最新信息,把握現實環境的變動
2、發布政令,強化社會管理
3、實施輿論監督,抑制社會醜惡
新聞監督:凡是揭露壞事和不良傾向的時事報導,叫新聞監督。沒有社會監督,社會有害因素受不到廣泛地揭露,就會破壞公共利益,人類的生存受到威脅。新聞監督作為預防社會傷害行為的警鐘,是制衡社會有害傾向的重要力量。
輿論監督:由於報導的公開性和廣泛性,新聞監督轉化為全民的輿論監督,能最有效、最廣泛地抑制社會的腐惡。
8.1.2提供日常生活服務
1、傳播科學知識,提高大眾智力
2、反映日常需要,提供生活服務
3、提供娛樂,豐富精神生活
娛樂功能:指引起客群興趣並使之產生快感的軟新聞大都具有娛樂的特徵。報導生活中怪事趣聞或自然界異物異象的訊息,都能滿足客群的某些好奇心。
8.2深度功能之一:培育人的社會化
8.2.1人類社會化的意識原料
1、提供人的生存目標與手段
新聞傳媒給人類提供了包括謀取物質生活資料的勞動方式乃到整個生活方式,在傳媒上把個人的生存目標和手段傳授給別人,是個人的社會化,其結果是使許多人克服了單純的動物性,掌握了社會生活的準則和技能,形成整個社會生活的社會化
2、培養人的個性化與價值觀
3、提供人的發展方向
8.2.2媒介文化的中介作用
1、媒介文化對個人的哺育
媒介文化:是指媒介的傳播內容及動作方式所構成的特殊意識形式及其載體活動。社會是由眾多個人組成的,是一個具有多層文化結構的體系,通過個人—文化—社會這樣一個作用程式而形成的。一方面,個人所處的環境狹小,對整個文化動態不可能直接觀察到,通過媒介文化中介的作用,實現個人對於社會的全面接觸,人才能認識社會的現實面貌。另一方面,個人和社會通過媒介作用於文化,個人與社會一起對準文化發生作用。這必須由媒介反映人的創造力和社會活動,使用權文化發生變化,在變化中,人也被改造。
2、媒介文化對個人觀念的改造
媒介文化對人觀念的改變,是文化對人作用的重要途徑,而任何新聞媒介都以某種觀念傳播文化,直播產生觀念的互動。
文化事象:媒介文化對人的觀念作用有兩種方式,一是文化事象的作用:即通過文化事實引起人的自覺活動而被人所掌握。新聞中的事象是一種顯示性文化,如要被人所掌握,需要通過模仿來完成。模仿媒介中的文化行為,使人掌握了各種活動本領,就是接受了文化範式。
第二各形式是媒介文化的顯意識作用。媒體以明確的思想觀點表明文化模式,最突出的是政治文化和科學文化。
3、媒介的文化導向
人生活在社會中,以行為表現外部活動,稱為社會行為。媒介文化影響許多人的活動,改變一個民族、團體或有某種信仰的群體行為
8.2.3媒介文化與社會發展
1、媒介文化的社會推力
2、整合社會的母體
社會是媒介文化的生產和傳播領域,而媒介文化卻是整合社會的母體,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
8.3深度功能之二:揭示經濟運動
8.3.1展示社會發展的動力
1、揭示需求與生產的關第
2、揭示經濟形態的構成
3、揭示經濟與政治的關係
8.3.2預測經濟形態的變化
1、媒體上新的經濟形態
2、媒體對經濟變革的闡釋
3、後工業社會中的經濟報導
8.4深度功能之三:推進政治變革
傳媒促進政治進步的功能,更多地表現為推進政治民主化,報刊猛烈抨擊極權制度,使現代政治理念深入人心,不斷為實現民主政治開路
8.4.1政治宣傳與政治變革
1、政治變革的思想先導
2、解釋民主的真諦
3、批判極權思想與制度
8.4.2引導人民改革弊政
1、清除弊政的號召力
2、推動清除弊政的變革
8.4.3新聞政治功能的作用力
議程設定:新聞媒體是大眾信息與社會輿論的工具,在重大報導上往往帶有階級或集團的傾向,表現為反映輿論、引導輿論和製造輿論的功能,這一傳統話題即議程設定。
1、民眾輿論的力量
輿論環境:新聞媒介迅速把一種觀點變成許多人的觀點,當眾多媒介同時傳播一種正確的見解時,整個社會就能回響。在一定範圍內,公眾表達的各種意見及其相互影響就構成了輿論環境。
組織輿論:在一定範圍內,公眾表達的各種意見及其相互影響就構成了輿論環境,人們的意見由潛在轉向顯露,由零散轉向系統,只有新聞媒介的連續組織才能出現。
社會輿論:空間上不一致的每個人可以通過媒體經常進行內心交流,構成一致的心理集體,形成大範圍的社會輿論。讓公眾的思想、情緒形成一致,趨於一個整體,造成跨度為億萬人的輿論主體,新聞媒介通過獨特的粘合作用,把社會各角落人們的意見聚合在一起。
2、輿論方向與議程設定者
引導輿論:多數情況下,社會輿論是分散的,各種意見混雜在一起,引導輿論就是把所代表的意見引向更深刻,更正確的方向,使其為更多的人所接受。新聞媒介不能正確地指導輿論,也就無法完成代表輿論、影響輿論的功能。大眾媒體分析某一問題,闡釋改造社會的理性認識,在公眾中形成和媒體立場相同的強大輿論,以便把公眾的意志統一起來。
3、輿論導向中的輿論製造
製造輿論:通過大量重複謠言或虛張聲勢鼓譟意見,造成客群麻木的心理,使不明真相的人暫形成追隨的意見。任意驅使媒體發表違反人民意志的報導和言論,聲稱這是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這種方式在短期內可能是成功的,但往往又是短命的,容易引起民眾的反感,使發行量和收視率急劇下降。新聞媒介可以藉助傳播的廣泛性、多次性可以製造輿論,但正確的輿論不是製造出來的,是人民民眾的普遍態度、情緒和見解。媒體只有如實地考察輿論,集中提高公眾中分散、粗糙的意見去引導人民的認識,才會產生正確的導向。
輿論塞音:與製造輿論相配合,媒介引導輿論還經常使用啞劇的手法,即編輯部對發生的重要事件或社會總是默不作聲,以期抑制輿論的出現。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