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羅浮宮之戰:羅浮宮浴火重生記》是2014年1月1日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雅克·朗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羅浮宮之戰:羅浮宮浴火重生記
- 作者:雅克·朗格
- 譯者:董強
-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月1日
- 頁數:188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11720115
- 類型:人文社科
- 語種:簡體中文
圖書目錄,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序言,
圖書目錄
序幕
第一章瓦洛瓦街
睡美人
三個決裂
“小拇指”的勝利
讓夢想成真
文化雄心昭示於眾
總統的信任與友誼
第二章古老宮殿中的古老博物館,兩個世紀的混亂
一個尚未實現的“宏偉藍圖”
路易十四遺棄羅浮宮,選擇凡爾賽
法國大革命將羅浮宮向公民開放
雨果之夢
拿破崙三世的功績
羅浮宮倖免於火災
《蒙娜麗莎》被盜
晚間參觀,驅走“羅浮宮幽靈”
一個沒有後台的舞台
馬爾羅的綠色大廳
國家又一次遺忘羅浮宮
從狼到博物館
第三章作戰計畫和武器準備
“四人小組”
里根總統無意中成為選擇貝聿銘的原因
被稱為“推土機”的比亞西尼
一個有影響力的人
一座一直保密的金字塔
不能走回頭路
來自歷史建築高級委員會的抵抗
“我們這裡可不是大馬士革!”
第四章金字塔之戰
呼籲暴動
陣地戰
比亞西尼在阿爾卡雄獲得勝利
“在這座金字塔的頂端,六幹個朗格在看著你們!”
雅克·席哈克成為同盟
密特朗毫不動搖
風波又起;“反新羅浮宮委員會”
藝術家與知識分子介入
鑽石還是鋯石?
原樣大小的模擬
反對者終於偃旗息鼓
第五章考古發掘之戰
有史以來最大的工地
羅浮宮的中世紀內臟
“右翼的考古,左翼的考古?”
埃米爾·比亞西尼的“檢查站”
令人震驚的發現
公眾叫好
豐收成果
發現查理五世的城牆
一座各個歷史時代並存的宮殿
第六章里沃利街之戰
一個狂妄自大的夢想家的異想天開
新財政部
大型工程受到威脅
與巴黎市政府的正面戰鬥
財政部的臨時回擊
密特朗總統命令我:‘飽是有威望的人,動用您的威望吧。”
財政部沒有真正搬走
巴拉迪爾重新回到里沃利街辦公室
在敗仗與勝仗之間
“密特朗一朗格的任意妄為”
巴拉迪爾開了綠燈
第七章新羅浮宮的首次大捷
工程師的功績
貝聿銘的固執
玻璃、石頭與混凝土
密特朗獲得連任:注入新的力量
拿破崙庭院復活
格但斯克通道
法國人的沉迷
科爾、柴契爾夫人和布希喜愛新羅浮宮
黎塞留樓終於完成
一座地下之城
馬到成功
第八章杜伊勒里公園收復戰
沒有杜伊勒里花園,就沒有新羅浮宮
密特朗總統在很長時間內持保留意見
密特朗總統終於同意
園林藝術,藝術園林
一個露天博物館
在杜伊勒里公園和奧塞博物館之間的新橋
法國式花園的典型代表
第九章一個變化中的博物館
博物館保管專家們的不滿
阿爾卡雄的“雅爾達協定”
骨牌效應
真正的脫胎換骨
國家藝術史研究院的誕生
一個開放的博物館
郊區的埃及
夜間開放
“羅浮宮的中午”
原始藝術:羅浮宮館長與共和國總統叫板
……
第十章博物館界的革命
第十一章拯救遺產
第十二章無牆的羅浮宮
第十三章追求普世性
結語藝術的勝利
內容簡介
羅浮宮不僅僅是一座建築。一座偉大的博物館的歷史,往往就是一部藝術史。而當它凝聚了一個國家的歷史時,它本身便擁有了生命。它究竟是生命常新,還是奄奄一息,直接體現出這個國家的文化實力。1981年,法國社會黨重新執政,本書作者、時任文化部長的雅克·朗格得到密特朗總統的大力支持,針對陳舊不堪的羅浮宮,出台了新羅浮宮博物館計畫。該計畫一出台便受到法國文化界保守勢力的強烈反對和阻撓……本書講述的故事,就從這裡拉開序幕。我們面對的,將是一個又一個懸念。本書作者將整個事件當做一次次戰役來講述,故稱“新羅浮宮之戰”。本書既非天馬行空的虛構小說,又非讓人亦步亦趨的旅遊指南。作者以內部的眼光,詳盡講述了羅浮宮得以重生的過程,並始終將它放置在世界文化潮流和國家文化政策的大背景之下,從而讓我們對羅浮宮有全面的了解,並感受它所承載的博大內涵。
法國原文化部長雅克·朗格講述羅浮宮的台前幕後——羅浮宮浴火重生記
作者簡介
雅克·朗格,法國著名政治家,享譽世界的文化名人。在1981—2002年長達20餘年的時間內,多次在社會黨執政期擔任法國文化部長和教育部長。在總統密特朗的支持下,朗格發起並完成了多項大型工程,其中包括著名的新羅浮宮計畫。他與馬爾羅一道,被視為法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重要的文化部長。他的文化視野廣泛,具有良好的國際聲譽,1997年,擔任第47屆柏林電影節評審主席。2013年,七旬高齡的雅克·朗格出任著名的法國阿拉伯文化學院院長。董強,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全國“傅雷翻譯出版獎”評審主席。留法12年,師從世界文學大師米蘭·昆德拉。至今譯著三十餘部,包括《奧林匹克宣言》、《西方美術大詞典》、《小說的藝術》、《記憶的群島》、《娜嘉》、《李白詩選》、《論語》等。2009年獲得法國政府頒發的“教育騎士”榮譽勳章,2013年獲得由法蘭西學院頒發的“法語國家聯盟金獎”,這是全球法語國家的最高學術榮譽。
序言
帶一本書看羅浮宮
董強
每當看到一些電影,如蘇菲·瑪索主演的《盧浮魅影》,或者影響更大的《達·文西密碼》,我就想,終有一天,我要找到一本書,可以讓人真正走近羅浮宮這座引起人們無限遐想的世界最古老、最著名、最偉大的博物館。它既非天馬行空、驚心動魄的虛構小說,又非讓人照本宣科、亦步亦趨的文化旅遊指南。它應當讓我們對羅浮宮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又能讓我們感受羅浮宮所承載的博大內涵,還能折射出法蘭西的國民趣味和心態。它應當既回顧歷史,又展望未來;既能讓讀者有知識上的斬獲,更能為他帶來掩卷之後的思索。當法國原文化部長雅克·朗格在一次訪華期間親口對我說,他寫了一部名為《新羅浮宮之戰》的書,並向我大致描述了一下內容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對他說:寄給我,我感興趣。
當一名專業譯者說“我感興趣”,其實他想說的是,他已經隱約感到了書的價值,看到了潛在的讀者,想到了一本外文書在漢語世界中的未來。這樣的心思,雅克·朗格好像同時也敏感地感覺到了。他的回應是非常迅速的。在他回國後不久,我們的一個共同朋友、在國內外大力推廣中國當代藝術的程昕東就為我從巴黎帶回了書,並在電話里急切地告訴我,朗格已在書上親筆寫了“獻給我親愛的朋友”。通讀一遍之後,我將它譯成中文的意向已經十分明確。
我們可以有無數個理由喜愛羅浮宮。假如一個國家真的可以擁有“櫥窗”,那么,可以稱得上櫥窗的建築和機構的數量肯定是相當有限的。說到法國,我們最先想到的建築就是艾菲爾鐵塔和羅浮宮,兩者排名或前或後,因人而異。毫無疑問,它們是當之無愧的櫥窗。如果說,艾菲爾鐵塔在其本身之外只提供了外在於它的、受制於氣象條件的巴黎風景,那么,在羅浮宮本身的宏偉之中,則掩藏了令人無限遐想的、無窮的世界文化寶藏。有一個著名的說法,叫“無牆的博物館”,這個說法在我看來幾乎只是一種語意重複,因為一家真正的博物館內的任何一件物品,都可以讓人超越牆壁的束縛,進入一個無限的想像世界。然而,一座博物館本身建築和空間的物理存在,可以有形或無形地為藏品帶來更為深邃的維度。在羅浮宮,無論我們被擁擠的人群遮住了眼前的視線,還是因長長的排隊而幾乎放棄,有一點是無可否認的:眼前的這個機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博物館,是藝術的頂級殿堂。你願臣服,你想膜拜。而這一切,還不僅僅是因為裡面的藏品,而是因為整體,是因為被人稱為“新羅浮宮”(直譯為大羅浮宮,le Grand Louvre)的全部。
確實,今天的任何一個參觀者都會下意識地感覺到,羅浮宮已經不再僅僅是一座建築。一家博物館的歷史,往往就是一部藝術史。而當一座建築凝聚了一個國家的歷史時,它本身便擁有了生命。它究竟是生命常新,還是奄奄一息,直接體現了這個國家的文化力量。然而,越是著名的機構,就越容易束手束腳,陷入死水一潭的泥淖;或者一舉一動成為媒體的關注對象,隨時被推上公共輿論的風頭浪尖。法國的公眾輿論,自19世紀末起,就以尖銳出名。比如說,當我們翻閱歷史資料,很難想像,如今被全世界視為法蘭西象徵的艾菲爾鐵塔,在當時就幾乎因為公眾輿論的反對而被銷毀。在它的設計圖出來後,一些最著名的藝術家、知識分子都覺得它醜陋,認為它奇怪可笑,“如同一個巨大的黑色的工廠煙囪,聳立在巴黎的上空”。說它是“一根由鋼鐵鉚接起來的醜陋無比的柱子,將會給這座有著數百年氣息的古城投下令人厭惡的影子……”即便在鐵塔落成之後,批評的聲浪也並未停息。著名的巴黎歌劇院的設計者加尼埃向政府請願,希望把它拆除;著名小說家莫泊桑時常跑到鐵塔的二樓去吃飯,理由就是在那裡可以看不到鐵塔本身!著名詩人、象徵主義代表人物魏爾倫每每路過鐵塔,都要繞道而行,以免看見它“醜陋”的形象……
羅浮宮作為一座古老的建築,可以說幸運地逃避了這種未出世就遭到媒體和輿論先入為主的聚焦的宿命。決定它的建造和設計的,是不需要公眾監督的國王。然而,這種王權下的產物,一旦遭遇動盪的時代,就會風雨飄搖,陷入無主的荒涼,甚至淪為廢墟。以前我不相信那些有關敦煌王道士的故事,不相信東方最偉大的藝術寶庫之一,可以淪為荒漠中的殘骸。然而,在遊歷了世上諸多名勝之後,我不得不承認,一個不被現代文明國家擁有和管理的文化遺址,一旦經歷天災人禍,就完全可能成為哀鴻翔集的荒蠻之地,無論它的出身有多么高貴。羅浮宮的命運也相似。有誰能夠料想,在法國國王選擇凡爾賽,從而遺棄巴黎市內的王宮之後,羅浮宮的狀況是:“經常沒有人打理那些地方,很不衛生,而且宮殿中常常發生一些火災,使得這部分或那部分遭到破壞。著名細木工安德烈-夏爾·布勒的藏品在1720年毀於火災,花神樓在1787年就已經燒了一次。”(本書第二章)。真正使得羅浮宮免於被過度遺忘而成為廢墟的命運的,也許就是它在巴黎市中心的絕佳地理位置。事實上,國家一次次將它遺忘。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它都是一個“睡美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整個西方都進入了博物館蓬勃發展的時代。這是羅浮宮得以改造的大環境和前提。德國從20世紀60年代起,就改造、新建了許多博物館。圍繞著著名的柏林國立美術館,科隆、斯圖加特、杜塞道夫、法蘭克福等地都出現了全新的、重要的美術館和博物館。英國、西班牙等國也一樣。而在美國,更是出現了大量的博物館,無論以其建築本身,還是藏品,還是公共接待的觀念,都讓人耳目一新,成為現代都市的重要標誌,並為其帶來全新的社會和文化凝聚力。法國也不例外。尤其從70年代開始,法國文化界、博物館和美術館界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也更進一步確定了法國在世界上的文化大國形象。與此同時,人們對博物館職業的觀念也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不再將博物館僅僅視為保管文物和藝術品,以及進行研究的場所。博物館文化成為都市文化、國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成為真正的公共接待場所,總在尋找新的、以前被忽略的觀眾人群。甚至成為一個創造場所,向同時代的藝術開放,致力於在藏品與觀眾之間建立起一種更為豐富、更為多元的關聯。可以說,除去政治原因(社會黨希望通過文化政策得到選民的進一步支持),新羅浮宮完全是在這一大環境下應運而生的。今天的觀眾和遊客,無法想像當時的羅浮宮是怎樣的一副爛攤子。法國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史家之一安德烈·夏斯特爾曾經這樣評論老羅浮宮:“所有重要的文化機構中管理最差的博物館”,存在著“令人感到羞辱的雜亂無章”。當時的羅浮宮的接待條件是“令人髮指的”:衣帽間、廁所、書店、紀念品銷售、團隊接待、等待講解員的區域,等等,一切都擠在同一個廳里。因此,隨著社會黨的上台,羅浮宮終於得到了獲得新生的機遇。然而,這一新生的最終程度有多大,羅浮宮可以在多大限度上脫胎換骨,成為一個完全與現、當代氛圍吻合的藝術收藏中心,並引領世界博物館的風氣之先,則取決於太多的外在因素。本書講述的故事,就從這裡拉開序幕。我們面對的,將是一個又一個懸念。羅浮宮的鳳凰浴火過程,就像武俠小說中那些練神功的人士會遇到的,隨時可能因外界因素而中斷,從而變得異常脆弱。本書以內部的眼光,詳盡講述了這些懸念,講述了羅浮宮得以華麗重生的整個過程,並始終將它放在世界文化潮流和國家文化政策的大背景下來探討,從而為本書在個人閱讀的愉悅性、知識性之外,增添了難得的文化建設參考價值。
可以說,一個現代資本主義國家體制的所有限制,都落到了羅浮宮的頭上。首先就是輿論的力量。我們可以看到,有一名不遺餘力對羅浮宮的改造方案進行詆毀和抵制的專家,以及一批官員、專家,如何運用民主國家的質疑權,對一個尚在襁褓之中的創新方案進行最大的攻擊。這不由得又令人聯想到同樣出名的艾菲爾鐵塔。據說,是一位名叫愛德華·洛克羅瓦的法國大臣,在眾多的設計中看到了艾菲爾的設計後非常傾心,於是暗中操縱設計大賽,最終使得艾菲爾的設計勝出,否則艾菲爾鐵塔的方案完全可能淹沒於人們的口水戰之中。其次就是政策上的斷裂性。西方體制下,左右翼政黨的執政時期都有一定的時間限制。最大的悖論是,有些工程只有在最高元首的過問下才能得以進行,而最高元首的任期是受到很大制約的。新羅浮宮計畫歷經了各界政府而得以持續進行,得到從預算到人工各個方面的保障,確實顯得像是一個奇蹟。 有時我們不免想到,那么多最終被槍斃或被中止的方案,或者永久地躺在建築師們的抽屜中;或者至多作為佳例,被建築學院的學生們研究著。有的則更幸運一些,被建築師略加修改,在另一個環境中得以建造成型。它們像無數個未能出生的嬰兒,假如來到了這世上,也許同樣會被人欣賞。有時候我會痴痴地念想,假如那些被槍斃的方案都成了型,我們的生活可能性也許可以成倍地加大。世界上那些被我們津津樂道的標誌性建築,可能會完全不同。我們就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中,人類的建築也仿佛經歷了“物競天擇”的進化,在隨機和必然的夾縫之間,呈現在我們的面前。
著名法國哲學家加斯東·巴什拉在《空間的詩學》中指出,一座建築的任何一個空間,從地下室到閣樓,從地窖到尖塔,都隱藏著獨特的品質,等待我們的發掘。羅浮宮的浴火重生,經歷了考古挖掘、頂樓改造等各個步驟,並在自己的“腹部”生出一個歷史跨度極大而現代意義濃厚的建築:玻璃金字塔。在羅浮宮里穿梭,我們可以體味每個空間過渡的涵義。任何藝術欣賞,都意味著一種過程。在歷史中徜徉,是需要一條甚至多條線路行走的。一座好的博物館,能為觀眾營造出欣賞藝術品的最佳線路,讓每件藝術品都得到足夠的呈示,以接受潛在目光的完整沐浴。而本書的最大意義就在於,它本身也像一棟立體的建築一樣,為人們提供了立體的、多方面的閱讀層面。對於它的閱讀,可以是純粹的愉悅、智性的層面,適合於所有興趣廣泛的讀者;同時又可以是博物館這一行業的專業書,因為它涉及到的是世界博物館界的龍頭老大(本書在法國由最權威的專業出版社博物館聯盟出版社出版,不是沒有道理的),勢必引起專業人士的關注。另外,本書還有一個重要的閱讀層面,就是大的國家文化政策與執行的層面,這一點,由於作者是法國的著名政治家,以內部人的眼光來全面講述羅浮宮的改造過程,具有尤其重要的參考價值。
無論是左翼還是右翼,法國人公認,雅克·朗格與安德烈·馬爾羅是法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偉大的兩位文化部長。馬爾羅作為戴高樂將軍的戰友,“開國”的政治家、大文學家,自然有著他人不可企及的地位。而朗格則是一個在現代背景下為法國提供了一種新的文化模式的令人尊敬的文化部長。他提高了法國在全球的文化影響力。是他發起了著名的“音樂節”,為全世界許多國家所效仿;是他發起了“文化遺產日”,使得法國民眾可以進入平時可望而不可即的最森嚴的國家行政機構內部,感受建築遺產的魅力,真正做到文化遺產的民眾化。他扶持了一大批法國藝術家、導演、建築師和設計師,幫助他們贏得世界聲譽。比如將為北京設計建造中國美術館新館的著名建築設計師讓·努維爾,最早就得到他的慧眼識才,從而成長為世界級大師。他的文化視野廣泛,具有良好的國際聲譽,1997年曾擔任第47屆柏林電影節的評審主席。在社會黨重新執政之後,2013年,年逾七旬的雅克·朗格擊敗重量級的競爭對手,出任著名的法國阿拉伯文化學院院長。
任何一位政治家的著作,都存在一個潛在的危險,就是抬高自己,自我頌揚——其實任何一部自傳也都有這樣的隱患。本書在法國左翼旨在重新獲得政權的競選期間出版,本身就大有深意。因此,翻譯此書,對我來說,一個很大的前提,就是需要確認此書中的基本信息是符合歷史事實的。當然,一本書在自己的國家出版並受到讀者的認可,沒有人跳出來指責作者胡編亂造、信口雌黃,本身就已經是一種保證。但這對我來說並不夠,我必須得到真正的專家與見證人的認可。為此,在翻譯過程中,我與多名法國政界、文化界人士交流,向他們請教。顯然,一位政治家與一名專家或具體操作人員所做的工作和所作出的貢獻肯定是不同的,不屬於同一層面。最終,兩位羅浮宮博物館館長的直接確認,保證了本書的可信性。一位是原羅浮宮館長米歇爾·拉克洛特。他的名字多次在本書中出現。由於曾經主持翻譯他主編的《西方美術大詞典》,我與這位在退休後成立了法國藝術史研究學院(INHA),一直在教學、研究和寫作方面勤耕不輟的法國博物館界最重要的人士保持了良好的接觸。在翻譯此書之前,我特意閱讀了拉克洛特本人贈送給我的回憶錄《博物館的故事》。書中,他專門辟出一章,講述新羅浮宮計畫從產生到實現的過程。這與本書的敘述角度雖然不同,但其內容大都與本書的講述相契合。尤其是,他特別提到,他本人也一直想弄清楚究竟是誰第一個有了這個偉大的想法。他清醒地意識到,每個人由於其所處的位置不同,都只能看到事情的一個方面。所以,儘管他本人從一開始就作為羅浮宮的專家參與了此事,但在他後來真正擔任了新羅浮宮的館長之後,他還是想“擯棄一些自己的個人感受,做一下客觀的歷史學家的工作,弄清楚究竟是誰最早發起了新羅浮宮計畫”(《博物館的故事》,法國斯卡拉出版社,第248頁)。他寫道,在他詢問過的當時最接近法國總統密特朗和文化部長雅克·朗格的人士中,所有人都向他確認,是雅克·朗格第一個向密特朗總統提出了新羅浮宮構想,尤其是第一個提出了將財政部搬遷出羅浮宮的重要構想:這一構想為整個工程提供了基本保證。而且,正是在雅克·朗格給密特朗的信中,首次出現了“新羅浮宮”這個說法。從密特朗總統那邊,拉克洛特也得到了證實,因為密特朗在公開場合明確表示,他的老同學路易·克拉耶在新羅浮宮計畫中起到了關鍵作用,而克拉耶則親口向拉克耶特證實,是雅克·朗格請他介入此事的(資料來源同上)。這與本書中雅克·朗格的自述是完全吻合的。這一點是最終驅動我翻譯此書的重要因素。
無獨有偶。就在此書付梓之前,我在北京遇到了現任羅浮宮博物館館長讓-呂克·馬丁內茲。在交談中,我忍不住再次拾起這個話題,詢問這位一直在羅浮宮工作,從基層做起的館長,如何看待雅克·朗格的這本書,包括其真實性,其價值。他的回答可以說給我吃了一顆真正的定心丸。他表示,雅克·朗格肯定是新羅浮宮計畫的始作俑者和推動者。羅浮宮的改造,若沒有他的巨大努力,是不可能做到的。他甚至不無懷舊地說,在法國當今的政治、經濟、社會輿論條件下,任何類似規模的規劃和工作,都已經不可能想像。
看來,所幸的是,法蘭西只有一座羅浮宮。
2013年12月於北京大學燕南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