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共分13章:第一章基本概念,介紹信號的頻域分析、模擬通信與數字通信、二進制、多進制等,為非通信專業人員閱讀本書做知識準備。第二章數位化技術及SDH,是學習後續各章的基礎。其他各章內容包括數據通信技術,光纖通信,數字微波中繼通信與衛星通信,移動通信,接入網,交換技術,NO。7信令系統,多媒體技術,智慧型網,電信管理網(TMN)以及信息安全技術。
基本介紹
- 書名:新編電信技術概論
- ISBN:711511545
- 定價:34.0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信息
書名:新編電信技術概論 圖書編號:668001
作者:吳德本
出版日期:2003-09-01
版次:1
開本:小16開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現代電信的相關概念、涉及的關鍵技術及工作原理。
本書內容新穎,覆蓋面寬。內容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注重從基本概念出發講清關鍵技術的工作原理,避免了繁瑣的數學推導。
本書可作為大專院校電信及相關專業的教學用書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通信、廣電等部門的工程技術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基本概念
1.1 信號和信道
1.1.1 正弦信號
1.1.2 信號的頻域分析
1.1.3 信道
1.1.4 模擬信號和數位訊號
1.2 信息和信息量、二進制和多進制
1.3 基礎網、業務網、支撐網
1.3.1 基礎網
1.3.2 業務網
1.3.3 支撐網
第二章 數位化技術及SDH
2.1 數字系統概述
2.2 數字系統的主要性能指標
2.3 數字終端技術
2.3.1 A/D變換
2.3.2 PCM 30/32系統幀結構
2.4 同步技術
2.4.1 位同步
2.4.2 幀同步
2.4.3 復幀同步
2.4.4 數字同步網
2.5 數字傳輸技術
2.5.1 數位訊號的基帶傳輸
2.5.2 數位訊號的頻帶傳輸
2.6 數字復接技術
2.6.1 數字復接系列
2.6.2 復接方法
2.6.3 正碼速調整
2.7 電視信號數位化、衛星數位電視系統簡介
2.7.1 電視信號
2.7.2 電視信號的A/D變換
2.7.3 數字圖像信號的格式
2.7.4 衛星數位電視系統的構成及各部分功能
2.7.5 衛星數位電視系統中的糾錯編碼
2.8 同步數字系列(SDH)
2.8.1 同步數字系列的產生
2.8.2 SDH的基本概念和特點
2.8.3 SDH網路單元
2.8.4 SDH的速率與幀結構
2.8.5 SDH復用結構
2.8.6 映射和同步復用原理
2.8.7 SDH的組網技術
2.9 綜合業務數字網(ISDN)與寬頻ISDN(B-ISDN)
2.9.1 ISDN出現的背景
2.9.2 ISDN的基本概念
2.9.3 ISDN的業務及套用
2.9.4 寬頻綜合業務數字網(B-ISDN)簡介
第三章 數據通信技術
3.1 數據通信概述
3.1.1 數據通信的特點
3.1.2 數據通信系統構成
3.1.3 通信軟體
3.1.4 傳輸代碼
3.1.5 數據傳輸方式
3.1.6 差錯檢測及控制
3.1.7 數字數據網(DDN)
3.2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
3.2.1 網路協定及網路體系結構
3.2.2 物理層
3.2.3 數據鏈路層
3.2.4 網路層
3.2.5 運輸層
3.2.6 高層協定
3.3 計算機區域網路
3.3.1 區域網路的特點
3.3.2 區域網路的組成
3.3.3 區域網路協定——IEEE 802標準
3.3.4 乙太網及IEEE 802.3 標準
3.3.5 令牌匯流排(802.4 標準)
3.3.6 令牌環(802.5 標準)
3.3.7 光纖分散式數據接口(FDDI)
3.3.8 無線區域網路(WLAN)
3.4 TCP/IP
3.4.1 TCP/IP簡介
3.4.2 TCP/IP的優點
3.4.3 TCP/IP的組成
3.4.4 TCP/IP協定地址
3.4.5 網際層
3.4.6 運輸層
3.4.7 套用層
3.5 網路互連設備
3.5.1 網路互連設備分類
3.5.2 中繼器
3.5.3 集線器(Hub)
3.5.4 網橋
3.5.5 路由器
3.6 廣域網
3.6.1 X.25協定標準
3.6.2 X.75協定
3.6.3 幀中繼(Frame Relay)技術
3.7 網際網路( Internet)
3.7.1 Internet的優點
3.7.2 Internet的工作檔案
3.7.3 Internet運行管理的組織機構
3.7.4 Internet的基本信息服務
3.7.5 IP電話(IP Phone)技術
3.7.6 IP虛擬專用網(IP-VPN)
第四章 光纖通信
4.1 概述
4.1.1 光纖通信的概念及發展方向
4.1.2 光纖通信的工作視窗
4.2 光纖
4.2.1 光纖的結構和分類
4.2.2 光纖的傳輸特性
4.3 光發射機
4.3.1 光源
4.3.2 光發射機的組成
4.3.3 數字光纖通信的線路碼型
4.4 數字光接收機
4.4.1 光接收機的組成
4.4.2 光電檢測器
4.5 光中繼器
4.6 摻鉺光纖放大器(EDFA)
4.7 光波分復用(WDM)
4.7.1 波分復用系統的基本形式
4.7.2 波分復用系統的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
4.7.3 波分復用系統的主要特點
4.8 新型光纖
4.8.1 非零色散光纖(G.655光纖)
4.8.2 全波光纖
4.8.3 用於區域網路的新型多模光纖
4.9 全光通信網簡介
4.9.1 全光網的基本概念
4.9.2 全光網的特點
4.9.3 全光網的關鍵技術
4.9.4 當前全光網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第五章 數字微波中繼通信與衛星通信
5.1 數字微波中繼通信
5.1.1 微波通信的特點
5.1.2 數字微波通信系統的組成
5.1.3 數位訊號的調製與解調
5.2 衛星通信
5.2.1 衛星通信概述
5.2.2 衛星通信系統的組成
5.2.3 衛星通信的技術體制
5.2.4 甚小天線地球站(VSAT)衛星網路系統
第六章 移動通信
6.1 移動通信概述
6.1.1 移動通信的特點
6.1.2 移動通信網具有的功能
6.1.3 移動通信系統的組成
6.1.4 移動通信系統的體制
6.1.5 我國蜂窩移動通信的發展
6.2 泛歐數字蜂窩系統(GSM)
6.2.1 GSM 系統概述
6.2.2 GSM系統涉及的主要技術問題
6.2.3 GSM系統的接口、區域定義和系統編號
6.2.4 GSM 無線接口的信道、幀和突發脈衝
6.2.5 GSM提供的業務
6.2.6 接續過程舉例
6.3 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
6.3.1 概述
6.3.2 GPRS的主要特點
6.3.3 GPRS的業務
6.3.4 GPRS總體結構、接入接口和參考點
6.3.5 GPRS的協定
6.3.6 空中接口的信道構成
6.3.7 GPRS的路由管理
6.4 碼分多址(C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
6.4.1 碼分多址系統概述
6.4.2 CDMA技術基本原理
6.4.3 CDMA系統的特點
6.4.4 CDMA的關鍵技術
6.5 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3G)
6.5.1 概述
6.5.2 第三代移動通信的標準化
6.5.3 3G涉及的若干技術
6.6 後3G(4G)及正交頻分復用(OFDM)
6.6.1 後3G(4G)
6.6.2 OFDM
第七章 接入網
7.1 接入網的由來及含義
7.2 接入網的適用對象
7.2.1 接入網的適用業務
7.2.2 接入網適用通道
7.2.3 接入網採用的傳輸媒質
7.2.4 接入網的接口標準
7.3 接入網的接口技術
7.3.1 V5 接口概述
7.3.2 V5接口的協定結構
7.4 接入網的傳輸技術
7.5 光接入網(OAN)
7.5.1 基本概念
7.5.2 光纖接入網的參考配置
7.5.3 光纖接入網的套用類型
7.5.4 光纖接入網的業務支持能力
7.5.5 光配線網(ODN)
7.6 雙絞線接入網
7.6.1 高速數字用戶線(HDSL)
7.6.2 非對稱數字用戶線(ADSL)
7.6.3 甚高速率數字用戶環路(VDSL)
7.6.4 其他DSL技術
7.7 混合光纖/同軸電纜(HFC)接入網
7.7.1 HFC的結構
7.7.2 HFC的頻譜分配
7.7.3 HFC 的優缺點
7.7.4 HFC的前景
7.8 無線接入網
7.8.1 無線接入網概述
7.8.2 固定無線接入網
7.8.3 移動無線接入
第八章 交換技術
8.1 電信交換概述
8.1.1 交換機和通信網的概念
8.1.2 交換機的基本功能
8.1.3 各種交換方式
8.2 電路交換原理
8.2.1 數字交換概念
8.2.2 數字交換網路
8.2.3 數字交換機的組成
8.2.4 電路交換過程
8.3 ATM交換技術
8.3.1 ATM的基本概念
8.3.2 ATM的復用
8.3.3 信元結構和虛通道(VP)、虛通路(VC)概念
8.3.4 ATM協定模型
8.3.5 ATM交換系統
8.4 ATM網路支持IP
8.4.1 IP與ATM結合是Internet發展的需要
8.4.2 IP與ATM結合的方式
8.4.3 IP交換技術
8.5 多協定標記交換
8.5.1 MPLS基本概念
8.5.2 MPLS涉及的專業術語
8.5.3 MPLS基本網路結構及標記交換過程
8.5.4 MPLS的技術特點
8.5.5 標記及其分配方式
8.5.6 標記交換路徑(LSP)的建立
8.5.7 MPLS相關技術
8.5.8 數據驅動與控制驅動
8.6 軟交換技術概述
8.6.1 軟交換技術的產生
8.6.2 軟交換的定義和特點
8.6.3 基於軟交換的網路框架結構
8.6.4 軟交換的主要功能
8.6.5 軟交換技術有待研究的問題
第九章 No.7信令系統
9.1 信令的基本類型
9.1.1 按信令的作用區域劃分
9.1.2 按信令的功能劃分
9.1.3 按信令傳輸方式劃分
9.2 中國No.1信令簡介
9.2.1 線路信令
9.2.2 記發器信令
9.3 No.7 信令系統的基本概念
9.3.1 No.7 信令系統的功能結構
9.3.2 信令單元的類型及格式
9.4 信令連線控制部分(SCCP)和事務處理能力(TC)
9.4.1 包含SCCP及TC的No.7信令規程結構
9.4.2 SCCP模組對MTP功能的擴展
9.4.3 SCCP業務功能
9.4.4 事物處理能力協定(TC)
9.5 No.7信令網的組成結構
9.5.1 幾個術語
9.5.2 信令工作方式
9.5.3 No.7信令網結構
9.5.4 信令網編號
第十章 多媒體技術
10.1 多媒體技術概述
10.1.1 什麼是多媒體
10.1.2 多媒體技術的特徵
10.1.3 多媒體系統的類型
10.2 多媒體信息處理(壓縮編碼)技術簡介
10.2.1 壓縮編碼技術概述
10.2.2 圖像數據壓縮的基本方法
10.3 圖像壓縮編碼標準
10.3.1 CCIR601建議(電視演播室數字編碼的國際標準)
10.3.2 JBIG二值圖像通信壓縮標準
10.3.3 JPEG(T.81)靜止圖像編碼標準
10.3.4 H.261可視電話、電視會議編碼標準
10.3.5 MPEG-1存儲介質圖像編碼標準
10.3.6 MPEG-2(H.26X)一般視頻編碼標準
10.3.7 MPEG的音頻編碼
10.3.8 AC-3系統
10.3.9 MP3
10.3.10 MPEG-4簡介
10.3.11 MPEG-7簡介
10.3.12 MPEG-21簡介
10.3.13 HDTV簡介
10.4 多媒體通信和同步技術
10.4.1 概述
10.4.2 多媒體通信提供的業務
10.4.3 多媒體通信的特點
10.4.4 多媒體對通信網的要求
10.4.5 多媒體通信的同步技術
10.5 流媒體技術簡介
10.5.1 流媒體系統的實現與組成
10.5.2 流媒體傳輸方式
10.6 計算機支持的協同工作(CSCW)
10.6.1 基本概念
10.6.2 CSCW的關鍵技術
10.7 多媒體終端
10.7.1 多媒體計算機
10.7.2 機頂盒
第十一章 智慧型網
11.1 智慧型網概述
11.1.1 智慧型網的基本概念
11.1.2 智慧型網的特點
11.1.3 智慧型網業務
11.2 智慧型網的概念模型
11.2.1 業務平面(SP)
11.2.2 全局功能平面(GFP)
11.2.3 分布功能平面(DFP)
11.2.4 物理平面(PP)
11.3 實例
第十二章 電信管理網(TMN)
12.1 概述
12.1.1 電信管理網的產生
12.1.2 ITU-TMN與各專業網管系統的關係
12.1.3 電信企業的管理需求
12.1.4 TMN綜合套用平台涉及的先進技術
12.2 基於NSA體系結構的網路管理系統
12.3 電信管理網(TMN)的組成
12.3.1 TMN體系結構概念
12.3.2 TMN的組成
12.3.3 TMN的標準接口
第十三章 信息安全技術
13.1 現代電信系統安全的重要性
13.1.1 現代電信系統面臨的威脅
13.1.2 信息安全保護需求
13.2 信息安全技術的實現
13.2.1 信息系統安全對策
13.2.2 實體安全技術
13.2.3 數據安全技術
13.2.4 軟體安全技術
13.2.5 計算機病毒的防治
13.2.6 網路安全技術
13.3 防火牆技術簡介
13.3.1 防火牆在網路安全中的重要性
13.3.2 防火牆的主要技術
13.3.3 防火牆存在的問題
13.3.4 新一代防火牆
13.4 網際網路安全及其防範措施
13.4.1 網際網路安全問題
13.4.2 網際網路安全防範措施
附錄1 RS-232的引腳分配
附錄2 空數據機(Null Modem)連線
英文縮寫辭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