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雲南省情

新編雲南省情

《新編雲南省情》是一部系統反映雲南基本情況的資料工具書。分12篇、119苹和17個地州幣情及附篇。

基本介紹

  • 書名:新編雲南省情
  • 作者:《新編雲南省情》編委會 編
  • ISBN:9787222020696
  •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出版時間: 1996-11-01
版 次: 1
頁 數: 1056
裝 幀: 精裝
開 本: 16開
所屬分類: 圖書>政治/軍事>中國政治

內容簡介

《新編雲南省情》是一部系統反映雲南基本情況的資料工具書。分12篇、119苹和17個地州幣情及附篇。第一篇《綜述》,4章,介紹雲南的地理、歷史、行政區劃和人口;第二篇《民族'宗教》,4章,簡介雲南包括漢族在內的26個民族的由來、發展,建國後民族地區的建設成就及宗教情況;第三篇《體制改革》,7章,是按照1993年《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分農村、國有企業、市場體系、巨觀調控體系等方面,敘述改革開放17年來雲南由計畫經濟體制逐步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過程;第四篇《對外開放》,9章,對雲南對外開放的歷史和現狀,以及雲南的對外交往和對外經貿工作,都分別簡要作了介紹;第五篇《經濟建設》,44章,分門別類展示了雲南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基本情況和現狀;第六篇《社會發展》,20章,分別簡介社會事業建設的各個方面,突出了教育為本、科技興滇的思想;第七篇《“九五”計畫和2010年遠景規劃》,2章,對“八五”計畫執行情況作了綜合分析,提出了“九五”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措施和到2010年的展望;第八篇《民主法制》,10章,簡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治協商制度在雲南建立和發展的過程,對雲南的立法、司法、執法、普法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作了簡要的介紹;第九篇《精神文明建設》,6章,從科學理論、輿論導向、先進思想、文藝作品4個方面簡介了雲南在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成就、經驗和問題,提出了今後任務;第十篇《黨的建設》,6章,從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幹部隊伍、統戰工作等方面,簡介雲南開展黨的建設的歷程和今後的努力方向;第十一篇《領導機關·政黨團體》,7章,介紹中共雲南省委、省紀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5大機關,以及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的基本情況。第十二篇《地州市情》,分別介紹雲南17個地州市的概況。《附篇》,有雲南省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主要統計指標、“18生物資源開發工程”簡介等8個部分。
新編雲南省情
書籍目錄
序編例第一篇 綜述第一章 自然概況第一節 地理一 位置面積二 地形地貌雲南省壩區面積較大的縣(區)表雲南省主要山峰表雲南省主要湖泊水文特徵值表第二節 氣候一 類型二 特點第三節 資源一 土地二 森林三 野生植物四 野生動物五 礦產六 水和水能雲南省六大水系水文特徵表七 氣象八 地熱九 旅遊第四節 自然災害一 農業主要自然災害二 地震災害1951-1996年上半年雲南省重大地震災害損失情況表三 滑坡、土石流災害第二章 行政區劃沿革第一節 歷史沿革第二節 建國後行政區劃的變動一 昆明市二 東川市三 昭通地區四 曲靖地區五 楚雄彝族自治州六 玉溪地區七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八 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九 思茅地區十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十一 大理白族自治州十二 保山地區十三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十四 麗江地區十五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十六 迪慶藏族自治州十七 臨滄地區第三節 行政區劃現狀1996年雲南省行政區劃統計表第三章 歷史發展概略第一節 上古時期社會經濟發展梗概一 遠古時期二 戰國時期三 秦漢時期四 魏晉南北朝時期五 隋唐時期第二節 中古時期社會經濟狀況一 宋元時期二 明清時期第三節 近代社會經濟概述一 清朝後期二 民國時期第四章 人口第一節 人口發展概況一 建國前人口發展簡述二 建國後人口增長概況第二節 人口現狀一 人口分布二 人口性別、年齡構成三 人口文化素質第三節 人口的出生、死亡狀況及壽命一出生、死亡和自然增長狀況雲南省人口出生、死亡和自然增長率的變化表二 平均預期壽命第四節 少數民族人口一 少數民族人口增長情況二 少數民族人口分布三 少數民族人口的文化素質第五節 未來人口發展趨勢一 至2010年人口發展趨勢二 勞動力結構、就學狀況和人口老齡化問題第二篇 民族宗教第五章 各民族的由來和發展第一節 概述第二節 26個民族簡介一 漢族二 彝族三 白族四 哈尼族五 壯族六 傣族七 苗族八 傈僳族九 回族十 拉祜族十一 佤族十二 納西族十三 瑤族十四 藏族十五 景頗族十六 布朗族十七 普米族十八 怒族十九 阿昌族二十 德昂族二十一 基諾族二十二 蒙古族二十三 布依族二十四 獨龍族二十五 水族二十六 滿族雲南省各民族主要節日簡表第三節 民族關係特點第六章 民族區域自治第一節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必要性和特殊性第二節 民族區域自治的建立和發展一 創建階段二 曲折發展階段三 恢復和發展的新階段雲南省民族自治地方一覽表第三節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完善……第三篇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第四篇 對外開放第五篇 經濟建設第六篇 社會發展第七篇 “九五”計畫和2010年遠景規劃第八篇 民主法制……
章節摘錄
怒江又名潞江;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自西藏進入雲南,穿越怒江、保山、臨滄、德宏4個地州,從潞西縣入緬甸名為薩爾溫江,在雲南境內幹流長54.7 公里。怒江進入雲南境內後,奔流於怒山和高黎貢山之間,山高谷深,聲如怒吼,故稱“怒江”;其上段支流多為高黎貢山和怒山的融雪溪流,飛瀑高懸,直瀉千尺,蔚為壯觀。 瀾滄江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北麓,自西藏進入雲南,經迪慶、怒江、大理、保山、臨滄、思茅、西雙版納等地州,由勐臘縣出境人寮國後稱湄公河。瀾滄江在雲南境內的幹流長1170公里,主要支流有黑惠江(中游段叫漾濞江)、威遠江、補遠江(羅梭江)、流沙河等。 金沙江古稱麗水,為長江上游,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中段,自古以盛產金沙而得名。上游叫通天河;從青海玉樹縣巴塘河口至四川宜賓岷江口一段叫金沙江,全長2308公里;宜賓以下稱長江。金沙江自川、藏交界處人云南,在省內河長1560公里。金沙江南流至麗江石鼓突然折向北去,形成了著名的“長江第一灣”。江水切穿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深切為坡陡谷深的大峽谷--“虎跳澗”峽谷,水如萬馬奔騰,空谷雷鳴,聲傳數里之外。江水再自北向南流而轉東,進入滇中高原、滇東北與四川西南山地之間。金沙江右岸雲南境內的支流有龍川江、普渡河、牛欄江和橫江等10餘條。 .一紅河發源於雲南,它在雲南境內有兩大支流:一為元江,一為李仙江。元江有東西兩源,東源出自祥雲縣,西源出自巍山r縣-兩源匯合後稱禮社江,向東南流人元江縣境始稱元江。流域多紅色的沙頁岩地層,水呈紅色,故又稱紅河。流經楚雄、玉溪、紅河3個地州,由河口縣流人越南。元江在雲南境內淦長692公里。李仙江發源於南澗縣,流經景東、鎮沅、墨江、普洱等縣,在江城縣流入越南。李仙江在雲南境內全長488公里。此外,紅河水系在雲南境內還有盤龍河、普梅江(又名八戛河)兩條支流,分別流人越南後注入紅河。 珠江上游是北盤江和南盤江。北盤江源於貴州境內。南盤江發源於雲南曲靖市馬雄山,是珠江正源,流經曲靖、玉溪地區和紅河、文山兩州,在羅平縣入廣西,和北盤江匯合後稱紅水河。雲南境內南盤江長677公里,主要支流有甸溪河、曲江、瀘江、黃泥河、清水江。 雲南的河流大都是六大水系的源頭或上游,在高山峽谷間賓士,水流湍急,礁石橫阻,河床落差極大。水量又為氣候變化所制約,雨季來臨,洪水猛漲;雨季一過,流量大減。所以,雲南江河雖然多而流長’,但除了某些江河在平緩地區可通船舶(如水富縣水富港可以利用金沙江航行到上海港,從思茅港可沿瀾滄江一湄公河航行到東南亞各國)外,大都沒有舟楫之便;各條江河兩岸之間距離狹窄,基本上沒有開闊的淤積平原,所以又難收農業之利。但云南江河蘊藏豐富的水能資源,可攔河築壩,修建電站,提供大量廉價動力。 雲南受斷層作用,多斷層陷落湖,是西南4省區中淡水湖泊最多的地方。大小湖泊總計30餘個,總面積約1066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0.2 8%,集水面積9000多平方公里,總蓄水量約300億立方米。滇東較大的湖泊有滇池、撫仙湖、陽宗海、杞麓湖及星雲湖等;滇西最大的湖泊是洱海,此外還有程海、瀘沽湖(位於川、滇交界處,為兩省共有)、劍湖、茈碧湖等;滇南主要有異龍湖、長橋海、大屯海等。大多數湖泊平均深度在20米以下,超過20米的只有撫仙湖、陽宗海、程海和瀘沽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