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單片機原理與套用(2007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新編單片機原理與套用(2007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新編單片機原理與套用》是2007年2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潘永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編單片機原理與套用
  • 作者:潘永雄
  • 出版時間:2007年02月
  • 出版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 頁數:312 頁
  • ISBN:9787560608433、7560608434
  • 定價:24 元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以增強型MCS-51單片機原理及套用為主線,系統地介紹了8XC5X(包括8XC5X2)、8XC51:RX、89(26XX2)系列MPIJ晶片的內部結構、指令系統、資源及擴展方法、接口技術,以及單片機套用系統的硬體結構、開發手段與設備等。在編寫過程中,本書儘量避免過多地介紹程式的設計方法和技巧,著重介紹硬體資源及使用方法、系統構成及連線,注重典型性和代表性,以期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在內容安排上,本書也力求兼顧基礎性、實用性和先進性。
本書既是“單片機原理與套用”的入門教材,也可作為中、高等學校電子類專業“單片機原理與套用”課程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亦可供從事單片機技術開發、套用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第1章 單片機基礎知識
1.1 計算機的基本知識
1.1.1 計算機系統的工作過程及其內部結構
1.1.2 指令及其指令系統
1.2 計算機的定址方式
1.3 單片機及其發展概況
1.3.1 單片機的特點
1.3.2 單片機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
1.3.3 增強型MCS-51單片機晶片簡介
習題1
第2章 增強型MCS-51單片機
2.1 增強型MCS-51單片機性能綜述
2.2 內部結構和引腳功能
2.2.1 內部結構
2.2.2 引腳功能
2.3 輸入/輸出(I/0)口
2.3.1 P1口內部結構及使用情況
2.3.2 PO口內部結構及使用情況
2.3.3 P2口內部結構及使用情況
2.3.4 P3口內部結構及使用情況
2.3.5 I/O口負載能力
2.3.6 讀鎖存器和讀引腳指令
2.4 存儲器系統及訪問方式
2.4.1 片內數據存儲器
2.4.3 外部數據存儲器
2.5 MCS-51外部存儲器的連線
2.5.1 CPU地址匯流排與存儲器地址匯流排的連線
2.5.2 MCS-51控制系統中程式存儲器的連線
2.5.3 數據存儲器的連線
2.6 操作時序
2.6.1 對外部程式存儲器的讀操作時序
2.6.2 外部數據存儲器讀/寫時序
2.6.3 “6時鐘/機器周期”模式下的時序
2.7 復位及復位電路
2.7.1 CPU內部復位電路
2.7.2 外部復位電路
2.8 節電運行狀態和掉電運行狀態
習題2
第3章 MCS-51指令系統與彙編語言程式設計基礎
3.1 MCS-51指令系統
3.1.1 數據傳送指令
3.1.2 算術運算指令
3.1.3 邏輯運算指令
3.1.4 位操作指令
3.1.5 控制及轉移指令
3.2 彙編語言程式設計基礎
3.2.1 彙編語言程式結構
3.2.2 多任務程式結構及實現
3.2.3 彙編語言程式的編輯與執行方式
3.2.4 對彙編語言程式的基本要求
習題3
第4章 中斷控制、定時/計數器與串列口
4.1 CPU與外設通信方式概述
4.1.1 查詢方式
4.1.2 中斷傳輸方式
4.2 增強型MCS-51中斷控制系統
4.2.1 中斷源及中斷標誌
4.2.2 中斷控制
4.2.3 中斷回響過程及中斷服務程式入口地址
4.2.4 中斷初始化及中斷服務程式結構
4.3 增強型MCS-51定時/計數器
4.3.1 定時/計數功能概述
4.3.2 定時/計數器TO、T1的結構及控制
4.3.3 定時/計數器T2的結構及控制
4.3.4 定時/計數器的初始化及套用
4.4 串列通信系統
4.4.1 串列通信的概念
4.4.2 增強型MCS-51串列通信接口控制及其初始化
4.4.3 串列口的工作方式及其套用
4.4.4 幀錯誤檢測及其套用
4.4.5 多機通信及地址自動識別技術
4.4.6 RS-232串列接口標準及套用
習題4
第5章 MCS-51核心衍生型單片機晶片及套用
第6章 數位訊號輸入/輸出接口電路
第7章 單片機套用系統開發
附錄 ASCII碼錶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