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絳天地廟

新絳天地廟

天地廟位於山西新絳萬安鎮,公元六一九年,即唐武德二年,毀於一九四六年戰亂中,距今已有歷史一千五百年之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地廟
  • 地理位置:山西新絳萬安天地廟村
寺廟介紹,寺廟傳說,

寺廟介紹

天地形成,萬物消長,生生不息,周而復始。
天地廟位於山西新絳萬安鎮,公元六一九年,即唐武德二年,毀於一九四六年戰亂中,距今已有歷史一千五百年之餘。
據傳,唐王李世民領兵攻打臨汾郡時,(今新絳縣城),屯兵於古唐關(現新絳縣柏壁村東唐王堡)。打了勝仗後,擬在此建立都城,邊派軍事袁天罡進行實地勘察。軍事袁天罡得令立馬找來周邊的地形圖仔細勘察。根據對附近地形的勘測以及星象觀察和預測,起初從天象觀測認為此處具備36天罡,正是建立都城的風水寶地。待進一步對地質的分析,勘測,發現汾南一代地下暗潭涌動,系風水中的的“龍玄潭”之地,集聚的36天罡72地煞乃天地可造之地,根本不宜建都,否則會極大的影響到唐朝的根基穩固。李世民得報後,便下令不與天地爭位,立天地之神威,建廟宇以感天地護佑柏壁之戰大獲全勝之恩德,建廟宇為“天地廟”,御封地名為“萬安”。以祈得天地護佑,唐朝萬年安定興盛。而後,根據軍事袁天罡的建議,將都城向西移至500里外,占領‘舊都’建唐朝都城為“長安”。
新絳縣天地廟

寺廟傳說

據當地百姓祖輩們說,當時確定建廟的時辰後,周邊三十六村百姓便自願捐銀捐力,軍民齊建,數日內,天地殿首先落成。在舉行完開光儀式後,原本還是萬里晴空的天氣,霎時間則烏雲密布,雷電交加,傾盆大雨直洗大廟。當時,因水路排水不太利,積水過尺,眼看地上的雨水要漫進大殿。急眼的當地百姓們修水路的修水路,用鍋碗瓢盆往外端水的往外端水,但還是擋不住雨水蔓延,百姓們全都束手無策。就在此時,突然當頭一聲雷響,震耳欲聾,閃電從大殿房基劃下,開天闢地。平地立現一道深不見底的裂縫,當老百姓反應過來,積水已全部被“喝”下,解去了水漫大殿之險。百姓傻眼,就地跪拜。後來當地的百姓說那是老天爺在顯靈,特安排降雨,又派東海龍王張口將所有的積水“喝”完。半個時辰後雨過天晴,在清理雨後的大殿時,光那道深不可測的裂縫周邊三十六村上千名百姓,用馬車、牛車、人力車、拉土就填埋了九天九夜。所以直到現在,天地廟周邊以及三十六村老百姓還稱平地出現的裂縫為“龍海口”的叫法,並流傳至今。而今那道深不可測的裂縫填埋後的痕跡,在廟園斷層處還清晰可顯。
為保國泰民安,百姓樂業,李世民下御旨,以天地殿三間房為中心,再起九十六間房的廟宇。三十六村百姓領旨齊心協力,很快,今世的九十九間“天地廟”掘地而起。廟宇落成,李世民專程朝拜,百姓前來祈福,香火相當旺盛。
天地廟原碑座天地廟原碑座
天地廟原柱基天地廟原柱基
天地廟共占地面積24畝,廟內建築有正殿、配殿、廂房共99間半房,據老年人回憶,此廟主供奉天父、天母之神位。配殿內的大小全神位、善財童子及供養人均為彩塑,塑像面龐豐滿,形態各異,實屬罕見。在大廟中軸線上自前至後有山門,八卦戲台,木牌坊,5楹獻台,天地殿,3楹獻台、地母殿,三界樓,整體觀看重疊有序,層次分明純按晉南前庭後院的建築風格設計。廟內鐘鼓二樓峙於八卦戲台兩側;日、月兩樓台座落於大殿前兩側。分金樓聳立前獻台右側,供香客焚香供表。兩側有廂房、配殿,規模壯大,氣勢雄渾。
古往今來,無論是皇帝還是百姓,為求得國泰民安,五穀豐登,都會向神靈或祖先焚香朝拜。古絳州的老百姓也不例外,自天地廟建成之後,尤其汾河以南,由萬安,陽王轄區的三十六村上千萬戶的老百姓,每年逢正月初九、三月初三、四月初九、六月十五、九月初九都會用他們特有的風土民俗前來天地廟進行朝拜,一則來答謝神恩保得的往年五穀豐收,二則前來以祈得來年的莊稼更加旺盛更加豐收。特別值得一提是正月初九這一天,三十六村的百姓邊會自發組織無數輛由36匹健壯鬃馬拉的鼓車隊、威武雄壯的鑼鼓、花鼓隊;巧奪天工的抬閣、高蹺;如陶似瓷的走獸花饃等獨具的風土民情前來天地廟朝拜鬧社火。當天的天地廟是鑼鼓喧天,氣勢浩大,熱鬧非凡,場面相當的壯觀,引得方圓上千里的百姓前來朝拜,觀看的百姓多達數萬人。總知,在天地廟上所遺留下來的這種古樸廟會,仍保持它原有的本土民俗流傳著、延續著……
絳州歷史悠久。早在2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裡繁衍生息。據〈新絳縣誌〉載:“絳邑皇古為駘之國”,“唐為畿內地,有大夏之墟,虞夏仍畿內地,實冀洲之域,又為御龍氏國”,“商為豕韋及三 國”,“周職方冀洲地,初為唐國,後改晉,晉又遷絳”。可見4000多年前,如同古絳洲,天地之大廟在遠古時也就有了文字可考的記載。
據記載,古絳州當秦晉要衝,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在古絳州大地上,湧現了一批批忠儀之仕和優秀的歷史人物。為弘揚我們祖輩們的優良傳統文化,振奮我中華民族精神,銘記老一輩的傳統美德,方圓百里以及三十六村萬數以上的百姓都前來天地廟進行朝拜鬧社火,尤其汾河以南的三十六村百姓,他們分別以“仁”、“義”、“禮”、“智”、“信”為“社號”依次進行社火表演。久而久知,天地廟的古會便慢慢流傳並很快發展起來。每逢天地廟古會,當地老百姓以 “仁愛社火隊”、“忠義社火隊”、“禮和社火隊”、“睿智社火隊”、“誠信社火隊”的“社號”為社火主題的表演內容,把我們中華大地的傳統文化及民族精神體現的淋淋盡致。
在表演時,他們各隊集中於天地廟,並大聲齊喧:若心有大家者“仁”則大忠大愛為“仁”、“義”則大孝大勇為“義”、“禮”則修齊治平為“禮”、“智”則大恩大恕為“智”、“信”則公平合理為“信”;榮為龍的傳人,心繫民族者:“仁”則是天下統一為“仁”、 “義”則是民族興亡為“義”、 “禮”則是自強不息為“禮”、 “智”則是福虧自盈為“智”、 “信”則是以義取利為“信”;身為中華兒女心若有天地者:“仁”即世界大同為“仁”、 “義”既祖國山河為“義”、 “禮”既家國天下為“禮”、“智”既剛柔相濟為“智”、“信”既一諾千金為“信”。他們這種具有鼓舞性、激勵性、倡導性的民俗社火表演隊,不僅服裝統一,隊形整齊,而且喧聲震天,豪氣萬丈,鑼鼓喧聲久久迴蕩於天空,場面揮舞更是催人淚下,感人肺腑,鼓舞人心。
遺憾痛心的是天地廟於1946年4月16日在戰亂中遭焚燒,光火勢就長達三天三夜,天地廟九十九間建築只保留下了三界樓土壘原基,部分土下基石,碑記除大火燒毀外,所殘留的碑記也在70年代建設西康水利工程時被悄然拉走,在90年代國家大力支持恢復歷史文化古蹟,弘揚民族文化,經有關人士追查依是遙無蹤影。文物古蹟焚毀後,致仁人聽之嘆然而惜惜呼痛生心田;志士蒞臨愴然而悲悲呼憤發肺腑。
於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天地廟就在新絳縣委、縣政府以及萬安鎮的領導大力支持下進行修建,但最終還是因為資金嚴重短缺而擱置。
今天,我們恢復天地廟古蹟,正是稟溫總理之訓導:“回朔源頭,傳承命脈,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以此感天地之恩德,順生民之意願,繼先聖之教理,盡分子之薄力,建和諧至大同。
天者:為大、為高、為健;地者:為廣、為厚、為順;為大者,廣施天下蒼生不言其利;為高者,德高而好生;為健者,君子自強不息。為廣者,遍布蒼生不居其功;為厚者,德厚而載萬物;為順者,順其意而無怨悔。天地之心就在於慈悲釋懷,利及蒼生。人為天、地、人三才之一,理應感天地之厚德,立廟宇以示後。
自古國有順天意之號辭,尊天地之道規。民有謝天地之盛舉,拜天地之行為。為此,我們今天恢復天地廟盛舉,也是回響黨和國家的號召,保護文物,利用開發,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化民眾之感恩心德,提生民之道德觀念,使國民能夠明事理,守本分,接受古聖先賢教誨,從而達到,人與人,人與自然環境,人與萬物生靈的整體和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