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聖經背景注釋+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新約聖經背景注釋+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豐富性:提供豐富的聖經文化、歷史、地理、考古等背景資料,讓讀經更貼近當時場景、更立體、更生動。客觀性:闡明以色列的文化和世界觀,使我們避免將自身的文化及固有的視角和世界觀讀入經文,而造成錯誤的結論。便利性:異於其他工具書僅提供背景「概論」,本書采「逐節」背景批註,且匯整於單冊的篇幅(新舊約各一冊),方便您逐節研經時查考。連貫性:為了幫助讀者明白某些一再出現的用語,書末附加了辭彙淺釋。內文中附加了星號(*)的用語,都可以在辭彙淺釋中找到。可讀性:將專業知識化為一般信徒可以理解的文字,輔以全彩圖片印刷,使聖經世界活現眼前,圖文並陳相得益彰,更具可讀性與收藏價值。可靠性:學者們窮畢生之力研究的語言、考古學和歷史,不再鎖在象牙塔中;捨棄價值不明的材料,陳述可靠,立論有據。啟發性:本書提供的背景資料,能啟發您意想不到的求知慾,渴望更深入探討聖經真理。

基本介紹

  • 書名:新約聖經背景注釋+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 作者:季納 (Craig S.Keener)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bkbkaz5563
  • 外文名:The IVP Bible Background Commentary:New Testament
  • 譯者:劉良淑
  •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 頁數:2058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央編譯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逐節注釋的聖經文化背景
涵蓋歷史名詞、文化用語、重要人物、文獻與碑文的詞條解釋
重要歷史事件、地點的地圖與圖表
對於重大背景議題的深入闡釋
新舊約各卷書的整體背景介紹
近期出版的新、舊約各卷書注釋與參考資料書目
精美的背景照片,全新的閱讀享受
新約聖經背景注釋、舊約聖經背景注釋。神透過聖經啟示他自己和他永恆的計畫。而啟示的步驟是他紆尊降貴,俯就我們的人性,用人熟悉的語言和譬喻自我表達。因此,神向諸位聖經的寫作者啟示時,是以當時的歷史、地理、文化、倫理為基礎,透過他對當時代的人和事件的帶領,在猶太人乃至人類歷史的沉浮中掌權,藉以表達他對全人類亘古不變的旨意。《新約聖經背景注釋》首開創舉把學者們的研究成果,用便於查找的按經文逐節編排的方式匯整成單冊。這是獨特的注釋書,能夠極大地滿足讀者的需要,有眼光的讀者將發現季納多么巧妙地整合近代的研究結果,以牧長和平信徒都能明白的方式呈現出來。
《舊約聖經背景注釋》首開創舉把學者們的研究成果,用便於查找的按經文逐節編排的方式匯整成單冊。這是獨特的注釋書,能夠極大地滿足讀者的需要,有眼光的讀者將發現季納多么巧妙地整合近代的研究結果,以牧長和平信徒都能明白的方式呈現出來。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季納(Craig S.Keener),美國杜克大學博士,費城東方浸信會神學院(Eastern Seminary,Philadelphia)的新約教授,也是美國浸信會聯會按立的牧師。其作品見於《今日基督教》和《解釋的時代》(The Expository Times)等雜誌。他還著有《大哉聖靈問》、《第二春:新約中關於離婚與再婚的教導》(And Marries Another: Divorce and Remarriage in the Teaching of the New Testament)及《保羅、女人與妻子》。
作者:(美國)華爾頓(John H.Walton) (美國)麥修斯(Victor H.Matthews) (美國)夏瓦拉斯(Mark W.Chavalas) 譯者:李永明 徐成德 黃楓皓

華爾頓(John H.Walton),伊利諾州惠敦大學舊約教授,他有關舊約研究的著作有《早期以色列人文背景中的文學》(Ancient Israelite Literature in its Cultural Context),並與希爾(Andrew E.HillI)合著《舊約聖經調查報告》(A Survey,of the Old Testament)。
麥修斯(Victor H.Matthews),西南密蘇里州立大學的宗教學教授,他著有《聖經中的風俗習慣:聖經時代生活指南》(Manners and Customs in the Bible: An Illustrated Guide to Life in Bible Times),並與James Moyer合著《舊約:文本與脈絡》(The Old Testament: Text and Context),與Don c.Benjaminhez合著《古代以色列的社交世界》(The Social World of Ancient Israel)等書。
夏瓦拉斯(Mark W.Chavalas),威斯康星大學技克羅斯分校的歷史學教授。他著有《Emar:銅器時代晚期的敘利亞歷史、宗教與文化》(Emar: The History, Religion, and Culture Of a Syrian Town in the Late Bronze Age)、並與John L.Hayes合著《古敘利亞研究的新眼界》(New Horizons in the Study of Ancient Syria),與K.L.Younger Jr.合著《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與聖經》(Syria-Mesopotamia and the Bible)等書。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名人推薦
這是萬眾期待已久的書,《新約聖經背景注釋》會成為一本真正有用的書。
——戈登·費依(Gordon Fee),任教於溫哥華維真學院
就像引人入勝的考古發掘,季納的著作把新約所根據的文化與世界觀呈現出來。
——博克(Darrell Bock),任教於達拉斯神學院
本書能夠極大地滿足讀者的需要,有眼光的讀者將發現季納多么巧妙地整合近代的研究結果,以牧長和平信徒都能明白的方式呈現出來。
——阿諾德(Clinton E.Arnold),任教於塔爾巴特神學院

此書的作者群是舊約和古代近東世界領域的專家,他們把研究的結晶用易於查詢的方式呈現出來,使得現代的讀者能夠拓展眼界,認識聖經那古老時代的情境。
——朗文(Tremper Longman Ⅲ),著有《21世紀舊約導論》

名人推薦

新約的每一節經文,用文化與歷史背景都可以清楚來說明,可惜未受專業訓練的讀者常無法看到這類資料。雖然優良的聖經注釋書不少,但是卻沒有一本的主旨在提供背景資料。然而,未受專業訓練的讀者在研經的時候,最需要的參考材料,就是從背景來說明,新約的信息對作者與當時的讀者有何意義(其他方面,諸如 上下文,可以從經文本身來推敲其來龍去脈)。
有一些書簡介新約的文化背景,但是沒有一本的寫法,能讓讀者很容易找到所有與一段經文相關問題的答案。十二年前,我就感到這種書的缺乏,想要動筆來彌補,如今終於如願以償。本書的目的,是盼望讓所有基督徒在讀新約聖經的時候,都能更加從原初讀者的眼光來了解。
文化注釋書
文化處境的不同,會影響我們對新約的理解。例如:古代有許多驅魔的人,因此,耶穌趕鬼的事不會令古代的讀者太希奇;但是大部 分趨魔人都是用咒語,或虐人的辦法,設法把鬼趕出去,而耶穌卻「用他的話」就奏效,這是令他們非常希奇之處。又如哥林多前書十一章蒙頭的問題,若能了解更 廣的背景,知道第一世紀的哥林多富有和貧窮的婦人因著蒙頭有摩擦,就更容易理解保羅在那段經文中的教導。若了解古代的奴隸制度,就可以知道保羅的教導不單 不支持這種制度,反而貶抑它的地位。若知道猶太人說「復活」是什麼意思,就可以回答今天許多懷疑者對耶穌復活之特性的問題。以此類推。
這本注釋書惟一的目的(與大半注釋書不同),是要提供最相關的文化、社會和歷史資料,讓人在讀新約的時候,能像原初的讀者那樣去理解。有些地方必須提到上下文或神學,不過分量減至最低,儘可能讓讀者自己去作解釋的工作。
若要了解聖經,認識古代文化乃是關鍵。辨認聖經作者的背景,並不是要否認經文對所有時代都有效,而是要指出,經文並非對所有環境都同樣有效。聖經里不同 的經文,在向不同的狀況說話。例如,有些經文提到如何得救,有些提到基督對宣教的呼召,有些提到他對窮人的關懷,等等。在套用經文之前,必須了解當時的情 境為何。
這亦不是要貶低解經的其他因素。一段經文上下文的重要性,僅次於如何將其套用在我們自己的靈命與生活中;換言之,我們讀每一卷書的時 候,都要了解,它是如何在聖靈的默示之下寫成的。這本注釋本身只是工具,讓讀者更容易得到新約的背景資料,而不是要完成整個解經步驟。我自己在講道和教導 的時候,對經文上下文的看重超過文化。可是讀者只要認真研究聖經本身,就能確定上下文。牧師和一些研究聖經的人,會很注重聖經的套用,不過,實際上如何運 用,對每種文化、每個個人都不一樣,而研經者在這方面的探究,並不需要藉助外在的材料。
大部分使用這本注釋的人,都沒有讀過希臘文和希伯來 文,因此好的譯本對於了解聖經極有裨益。(例如:NASB偏重逐字翻譯,而NIV的可讀性較高,這兩本都很有幫助。不妨平時讀NIV,在需要仔細查考經 文,或需要比較的時候,則用NASB。)欽訂本(King James Version)所依據的,是約六本左右中世紀的抄本,而如今則有五千份新約抄本,有些非常靠近新約寫成的時間(按衡量古籍的標準來看)。這些抄本使得新 約成為古代世界中文獻最齊全的著作,也可以說明,為何今天的譯本比從前的更準確。不過,使用較現代譯本的最大理由,是它以現今通用的英語來寫,所以比較容 易了解。畢竟,了解而遵行聖經的教訓,才是讀經的本意。
其他深入研經的方式,如整理大綱、寫筆記等,也都很有用。若要學習如何研經,有一本很 好的指南可以參考,是Gordon Fee和Douglas Stuart所著How to Read the Bible for All Its Worth (Grand Rapids, Mich.: Zondervan, 1981)。
不過,大部分讀聖經的人,在套用的時候,有一項資料不容易得到,就是文化背景。這本注釋就是要滿足這項需要。在使用本書的時候,要與其他研經的重要步驟配合,即:採用翻譯精確、可讀性高的譯本、注意上下文、禱告,並套用在自己身上。
再者,若忽略上下文,這本注釋的幫助就不大,因為按上下文釋經,是比參照文化更根本的原則。讀每卷書的時候,最好從頭讀到尾,不要從一處跳到另一處,這 樣,才能領略一卷書的整個信息。每卷書都是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向不同的讀者寫的,而讀者也是一次讀一卷書,將其套用於本身獨特的情況中。在閱讀聖經,或用 聖經來教導、講道時,必須記住這一點。(許多所謂聖經的矛盾,都是由於忽略上下文,以及古代書籍的寫法,而產生的誤會。古代作者常會將材料重新安排,以配 合當時的狀況和語言,同時又不失對原意的忠實,這點就和現代的傳道人差不多;因此,究竟當怎樣套用聖經的某個教訓,上下文通常是最好的指南。)在使用這本 注釋書之前,更需要作的,是去查考該段經文在整卷書中的上下文為何。
一旦查閱了該段經文的上下文,這本注釋就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了。無論是每天的靈修讀經,或是準備帶領查經、預備講道,都可用到本書。正統基督徒所接受、視為神話語的這本聖經,是最值得研究的書,希望此一注釋能夠幫助所有信徒更深入了解神的話。
雖然本書的形式已經在課堂上、查經班、講台上,和個人靈修中試用過,但是,可能有些與新約某段經文相關的社會文化問題,還是沒有提到。儘管本書試圖回答該提出的問題,但是仍無法預估所有的問題;因此,在導論之後列有簡短的書目,介紹有關古代文化的精采書籍。
讀者也可能發現,與某段經文相關的背景,卻列在另一列經文中,因為我感到,放在那裡更重要。由於新約各卷針對的讀者各自不同(馬可福音是希望讀者快速讀 畢,而馬太福音則是要讓人研究、記憶),所以我對某些書卷的處理,要比其他書卷詳盡。至於現代讀者最感陌生的啟示錄,則有最詳細的說明。
如何使用此書
這本注釋可以當作參考書使用,也可以在平時讀經的時候用。在靈修讀經,或預 備講章、查經時,我們已經擁有兩件最主要的解經工具:經文和其上下文。第三件重要工具,是古代讀者不需努力就已熟知的,亦即經文的背景,而這是現代大半讀 者所無從得知的。本注釋的目的,就是要以一冊書籍的篇幅,來儘量提供這方面的資料。
新約思想最重要的古代背景,就是舊約聖經,尤其是其希臘文 譯本。這本注釋會提到舊約的背景,但是,由於所有讀者都可以自己找到這個背景,本書的重點便放在第一世紀其他猶太人與希臘羅馬人的文化。早期基督教作者很 自然會引用其他早期基督徒的作品,其中大部份可在新約里找到,而由於讀者可以直接得到這些資料,本書大多都未再提及。此外,各個文化共通的背景,本書也不 特別提及,因為無論讀者屬於那一種文化,都可以理解這類資料。
若在個人研經的時候使用本書,必須先讀聖經的經文,並查閱其上下文,接下來再參考本注釋的說明,才會得到最大的益處;參閱相關經文的說明,也會有幫助。一旦明了經文對於古代讀者是什麼意思,便能真正理解經文所針對的問題為何,這樣就可水到渠成地進入個人套用的階段了。
保羅寫羅馬書的處境,可以作為例子,說明如何將本注釋的資料套用在自己身上。在該書信中,保羅極力聲明,猶太人和外邦人得救的條件完全相同,並勸勉他們 要在基督的身體裡彼此和好。在美國,許多教會仍舊按種族互相區分,而白人基督徒常不願花時間去聆聽黑人與少數民族基督徒的心聲,而保羅在本書中要種族和好 的信息,實在一針見血。一旦我們掌握住經文原初的歷史背景,就能將它套用在自己的生活及今日的文化之中。
聖經的信息是要向今日各式各樣的情境 與文化中的問題說話,一旦我們明白了原初的含意,在套用方面,則可依個人和文化而異。(例如:保羅要哥林多人認真對付罪,這個原則很清楚;但是,不同的人 必須對付不同的罪。)因此,大部份的套用都要根據讀者的常識,和對聖靈的敏銳度而定。
我通常都遵循這個原則,即使在感到很想提供套用的指南 時,也不例外。譬如,在處理馬太福音二十四章15~22節時,我強調,其中的細節已經在主後六十六至七十年間應驗了。有些人認為,該段經文中某些預言會再 度應驗,但由於那是神學問題,而非文化歷史問題,我就留給讀者自己去分辨。同樣,有關婦女事奉的經文,筆者相信,書中所提供的背景應當可以讓現代的讀者看 出,保羅其實是接受婦女教導事奉的。但是,不贊同此看法的人,在參閱相關說明時也可以獲益,因為本書的性質,他們不致感到必須勉強接受我的看法。我衷心期 望,所有熱心的信徒在揣摩同樣的上下文與同樣的背景之後,終能得到相似的結論。
大部份讀者對於祭司、巴勒斯坦等類的名詞或許已經很熟悉,不 過,有些名詞在文化方面的含意,讀者可能不熟悉,可以在本書最後的辭彙解釋中找到,這些辭彙在文中至少會有一次以星號標示出來。有些重複出現的神學名詞 (如:聖靈、啟示性、猶太人的分散、法利賽人、國度等),在古代世界有特殊的意義,無法在各段經文中詳述;因此,經常閱讀本注釋的人不妨善用辭彙解釋來熟 悉其含意。
請勿如此使用
本注釋中所提供的背景,對於了解聖經的幫助,程度並不一樣。有些背景幾乎一目了然,尤其是古代文化與現代讀者文化重疊的部 分。同樣,並非所有的資料都同等符合本書的宗旨。有些資料,尤其是拉比的資料,時間比新約更晚;其中所提供的信息,有些甚有幫助,有些則較無助益。在寫這 本注釋時,我儘量審慎去衡量這些因素。通常本注釋內只引用舊約和次經的經文,偶爾會引用猶太人的偽經;若是要再引用拉比、希臘與羅馬的相關著作,對一般讀 者而言,份量就嫌太重。
有些背景記下的原因,是因所有標準學術型的注釋都會提到;然而讀者必須衡量,這些資料對自己的解釋有多少幫助。本書是背景注釋;它不要求讀者必須如何去了解經文,或如何去套用;因此,讀者若不同意我所建議的某些解釋,卻仍然可以從注釋中得到益處。
更重要的一點是,一般的讀者要明白,倘若新約的思想與古代某個思想雷同,並不一定代表彼此抄襲;也有可能雙方都在引用一句俗語,或當時文化中的某個概 念。因此,我引用相似的說法,只是要顯示,在當時文化中許多人聽見新約的內容,會怎么想。例如,保羅運用修辭學家(專業演講者)的辯論方式,只是顯示他在 運用當時的文化,並不是說,他寫作時缺乏聖靈的默示。此外,有些互不相干的人士和資料(如,斯多亞派與舊約),或許會有相同的看法,只因為這些觀念在其文 化中(或在大多數文化中)有意義;而這些觀念或許在我們的文化中毫無意義;我們常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自己文化的限制,無法了解保羅和其當代人。
同樣,當我說到,保羅是在採用斯多亞哲人的話,我的意思不是說,保羅接受了斯多亞主義;當時公開的哲學演說,多少都受到斯多亞派的觀念和詞藻的影響。有些 時候,新約作者刻意運用哲學的辭彙;有時候,教外人會認為基督教乃是一個哲學派別,而基督徒便利用外人的這種看法,作為溝通福音的媒介。保羅也像其他的作 者一樣,會用當日流行的辭彙來向時人說話,但卻賦予新的含意。
有時我會引用後期猶太著作對舊約擴大的說法,但我的意思不是說,該著作必定正 確。這些引句只是要幫助我們去感受,新約原初的讀者與聽眾對於舊約人物會有什麼印象;有時候新約的作者也會援用這類聖經之外的著作(猶14~15節)。 (不過,我們不必假定新約作者為了與文化密切關連,總會借用早期猶太人的比方;猶太人的觀點常並不一致,而新約作者只是選用其中的一個。新約作者必須用當 時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他們不至於會認為那些語言都不準確,我們也不必如此。有些現代的讀者太輕易假定古代的世界觀是錯誤的,但是,從前有人視為 「原始」世界觀內的一些現象,譬如被污鬼所附,現在卻可在不同的文化中找到例證;這類事不必用現代西方的理性主義一筆勾銷。)
最後,我們在應 用方面必須非常謹慎;對聖經經文的套用,總要針對真正對應的情境。例如:耶穌對當日宗教領袖的責備,不能視為對所有猶太人的指責──如一些反猶人士的用 法,因為耶穌和他的門徒本身都是猶太人。這樣濫用經文,就像用出埃及記來反對今天的埃及人一樣荒謬(後期的舊約先知並未如此,如:賽十九23~25)。耶 穌對當日宗教領袖假敬虔的挑戰,和他們的族裔毫無關係;這些挑戰的真義,是要今日的宗教人士反省,警告我們的行為不要像那些宗教領袖。該段針對的問題是宗 教,而不是種族。換言之,我們不可以忽略經文的歷史背景,必須看明聖經作者所要探討的問題為何,然後再套用其原則。
普及性而非學術性
專業學者看到本書沒有註明文獻出處,不像一般學術著作列出細節,或許很失望,但是請記住,本書主要不是為專業學者而 寫,因為他們可以從別處得著其中的資料。不過,牧師與其他的聖經讀者或許手邊的資料較少,也沒有太多時間去查考,他們需要一冊精簡而方便的參考書,可以隨 時使用。
專業學者喜歡註明出處,從各種角度來研究一個問題,在用語上非常講究,防備對一段經文持不同觀點者會有怎樣的批判。而本書由於篇幅有 限,無法作到這點。專業學者也喜歡列出所有的資料,而基於同樣的限制,本書亦無法作到。為了讓大多數牧者方便預備講道、基督徒方便預備查經,本書的用語必 須平實而精簡。
凡是與新約的古代處境不直接相關的學術性問題,我都忽略不提。本書的主要目的,在於按經文的現狀來追究其含意;至於經文的資料 來源和編輯等問題,相形之下則不重要,我只在絕對必要的問題上才作說明。每當談及這些問題,我都採用正統基督徒對聖經的觀點,而如果本書的目的是要維護這 樣的觀點,我也足能舉出充份的理由。
此外,本書不單只限在提供一般的文化歷史背景,更限於只提供對新約的解釋有所啟發的資料。例如,當我們說,早期基督教所強調的某些事,是基督教的特色,這並不是說,其他團體沒有自己獨有的特色;不過,本注釋是針對新約而寫,並不是要說明其他的團體。
對於新約背景幾種主要的不同觀點,我儘量公平對待。我自己的研究,在猶太與希臘羅馬的新約處境上相當平均,而以古代猶太教在整個地中海文化內的情況為重 點。面對一個現象,在決定要選擇那一種或那幾種解釋之前,我常會在各式各樣的解釋中斟酌良久,才挑出自己覺得最準確,或與經文最相關的解釋。專家們對各點 的看法不盡一致,不過我竭力讓本書的資料準確又有用。我希望本書可以激勵一些人,更有興趣去鑽研相關的學術問題,將來可以提供通往新約世界的捷徑,便利那 些今生蒙召去事奉、而沒有機會去作研究的人。
本注釋所依據的基礎,不單是筆者十多年來對古代世界原初文獻的研究,也是近年來學界對古代猶太教 與希臘羅馬古風之研究,以及其他的注釋書。如果要將所藉助的資料完全列出來,這本注釋的篇幅就會長得無法處理,因為資料實在太多了。(有一份資料我刻意不 用,就是Strack-Billerbeck根據拉比的資料所寫的新約注釋,因為當前學術界對其風評不佳。我對古代猶太教的了解,一開始是從拉比的資料入 手,因此我相信,雖不用該書,讀者也不會有任何損失。Strack-Billerbeck的書不單過時,而且未區分早期與晚期的資料,亦未說明,對整個早 期猶太教而言,那些資料具代表性,那些不具;最糟的是,它對這些來源之精神的描述有欠公允。我在本書之中,則儘量避免這些錯誤。)
為了要讓本 注釋的篇幅不至太長,我在資料的取捨上,有時必須作痛苦的決定。許多與經文類似的說法,或對牧者與一般讀者不會有太大啟發的沾邊說法,我都沒有置入。一些 價值不明確的材料,我也常決定刪去,儘管不少其他學者曾用過。(例如,有一份檔案《以諾類撰Similitudes of Enoch》,由於其日期不確定,我就沒有把它列為耶穌「人子」之稱的背景,不過許多學者卻將其列入。)我也儘可能避免重複其他常用參考書中可以取得的資 料。由於單字研究有書可查,所以我原則上不探討希臘文,除非經文的含意與這些字的文化處境有關係。讀者偶爾可能會發現,我的神學影響到我對某段經文的 見解,以致我的說法與讀者的看法相左。我儘量從對經文的研究來歸納出自己的神學與套用,但如果有未能作到之處,請讀者見諒。本書的用意在給讀者使用,不是 要帶來爭論;如果讀者不同意某些地方,筆者仍希望,本注釋其餘的大部份對他們有所貢獻

圖書目錄

《新約聖經背景注釋》目錄:
中文版序
簡寫一覽
如何使用本注釋書
文化歷史注釋的需要
注釋
福音書導論
馬太福音
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約翰福音
使徒行傳
地圖:一、新約時期的耶路撒冷
二、保羅第一、二次布道旅程
三、保羅第三次布道旅程及保羅到羅馬的旅程
新約書信導論
羅馬書
哥林多前書
哥林多後書
加拉太書
以弗所書
腓立比書
歌羅西書
帖撤羅尼迦前書
帖撒羅尼迦後書
提摩太前書
提摩太后書
提多書
腓利門書
希伯來書
雅各書
彼得前書
彼得後書
約翰一書
約翰二書
約翰三書
猶大書
啟示錄
詞語解釋
圖表
照片目錄
度量單位換算
文獻資料
……
《舊約聖經背景注釋》

序言




神透過聖經啟示他自己和他永恆的計畫。而啟示的步驟是他紆尊降貴,俯就我們的人性,用人熟悉的語言和譬喻自我表達。因此,神向諸位聖經的寫作者啟示時,是以當時的歷史、地理、文化、倫理為基礎,透過他對當時代的人和事件的帶領,在猶太人乃至人類歷史的沉浮中掌權,藉以表達他對全人類亘古不變的旨意。
而今,神已經呼召我們向當今的世界宣教,因此我們必須讓自己的文化能夠了解神的話。我們不單要讀它,更要能夠明了、解說。我們必須解釋作者的意思為何;儘管他們所面對的文化,如今早已改變,甚至消失了,但我們仍要將其中的信息套用於今日。
然而,我們今天所讀的聖經,是在數千年前的中東文化背景下寫成的。文化處境的不同,會影響對聖經的理解。而研讀聖經,若不曉得以色列人的思想方式與我們的差異,人的傾向是把自己文化上的成見,以及固有的視角和世界觀,讀進經文裡。為此,我們需要在中東古文化與當今文化間建立交流與溝通的橋樑,這正是本書的核心宗旨!
如同歷史學家藉助史料和遺物按部就班地了解古代文化,我們也是通過了解聖經各卷書寫作時代的文化和遺物,來了解古中東人的生活和思想。本書很多時候,能夠在以色列和古代近東思想方式上提供理解,使聖經的詮釋者能夠避免作出錯誤的結論。
以下是其中一些例子。透過本套書,你將會了解——
·古代作者常會將材料重新安排,以配合當時的狀況和語言,同時又不失對原意的忠實,這點就和現代的傳道人差不多。這可以幫助我們更容易抓住經文主旨,在實際生活中套用聖經的某個教訓。
·詩篇中提到的假神都有哪些特性?了解古代中東文化中,人杜撰出的神祇,會讓我們更認識獨一真神。比方詩篇作者用很多外邦人拜偶像時常用的辭彙,表達向上帝的祈求;就像當今我們拿佛教辭彙“皈依”,來表述人們歸信基督教一樣。這會讓我們更加認識這位體恤人軟弱的神,是多么實實在在地在我們的每日生活中做事。
·保羅,這位偉大的使徒,離世之前的處境。他被囚在監獄;神子民受異端的影響背棄他;而他活著的日子將見不到自己事奉的果效;他自己身體的病痛每天在折磨著……。然而,保羅卻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他還勸勉提摩太,無論代價如何,都要效法他的腳蹤。這更堅定當今的信徒,在今日的處境中持守真理,為神作美好的見證。
·老約翰被流放到跋摩海島,是在怎樣的社會環境下。理解類似啟示錄這些啟示文學書卷的文學特點,能幫助我們從現今的角度窺探天國的敬拜,從而激勵今日的我們,讓我們每日的生活成為敬拜的生活。
神給教會的重大命令不止一個,而其中最重要之一,乃是要我們明白他的話。在這個到處都可以看到聖經、學到其中教導的文化中,凡是重視聖經權威的人,都必須更深入去了解它。牧師通常工作負荷量都過重,在預備講章的時候,很少有時間去查閱與該段經文相關的所有資料。可是,了解神的信息,並喚醒整個教會來回應他的呼召,以完成主所賜的使命,乃是迫在眉睫的事。
為了達成任務,神賜下了一些資源,其中包括基督肢體內有教導恩賜的人,他們能夠提供寶貴的亮光,幫助我們明白神的話,並套用它。宣教士必須學習語言和文化,才能將神的信息傳遞給另一個文化;同樣,我們也需要有神的僕人去學習那寫成神話語之語言與文化。過去這樣的教師努力提供聖經的譯本,而今天他們則要提供其他工具,使聖經的寶藏更容易讓所有的讀者取得。
雖然大部分基督徒都可以看到各種聖經的翻譯本,但上面並沒有文化的“附註”。有用的注釋書固然存在,可是卻沒有一種注釋書是以一、兩冊來囊括所有必要的背景資料,以易於查閱。一套著作的冊數愈多,能擁有的人就愈少。今天讀聖經的人當中,有整套注釋書的人比例很小,其中也只有少數的人在這類參考書中可以得到充分的文化信息,而經常花時間去找出這類資料的,則為數更少。
本套書的諸位作者,用數十年的時間研究當時中東地區有關文化的著作資料,留下了成千上萬的學術文字。在此基礎上,凝結出這套面對非專業市場、非學術界的背景注釋書。不過,這巨大的任務不只落在學者肩上。所有的信徒都蒙召,要來聆聽神在聖經里所說的話,先吸收顯而易明的,然後繼續進深。我們不需要成為學者,就能從上下文來讀經,也能運用像本書這一類的注釋,閱讀對聖經的文化說明。願神給我們恩惠,能各盡其職,順服我們的主基督,並把他介紹給這一個充滿需要的世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