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於閩侯曇石山遺址的 新石器時代的陶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石器時代泥質灰陶喇叭狀矮圈足陶壺
- 所屬年代:石器時期
- 通高:10.3厘米
- 口徑:7厘米
- 腹徑:9.9厘米
- 所屬博物館: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
- 所屬地區:福建福州
出土於閩侯曇石山遺址的 新石器時代的陶壺
出土於閩侯曇石山遺址的 新石器時代的陶壺 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代文物。通高10.3厘米,口徑7厘米,腹徑9.9厘米,足徑5.4厘米。泥質灰陶,微斂口,尖唇,長頸,折肩,弧腹,下附喇叭狀矮圈足。口沿微殘。出土於閩侯曇...
圈足上鏤有三個小圓孔,器表磨製光滑,有施黑衣,但多已脫落,上腹部至近口處,施有四組複線凹弦紋,腹與圈足交接處起凸棱一道。出土於閩侯曇石山遺址。現收藏於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新石器時代泥質灰陶矮圈足陶杯介紹 此...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代文物。高9.3厘米,口徑13.5厘米,底徑7.5厘米。泥質灰陶,直口微內斂、尖圓唇,深腹、腹壁較直,圜底、下附喇叭形矮圈足,腹底有一道凸棱,素麵。出土於閩侯莊邊山遺址。現收藏於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代文物。通高11.3厘米,口徑9.4厘米,腹徑9厘米,足徑5厘米。泥質灰陶,直口微斂,尖圓唇,長頸、頸高遠大於腹高,扁折腹,圜底,下附矮小圈足,足跟微外撇,通體素麵,僅口沿部分稍缺損,其它基本保存完整。出...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代文物。通高8.1厘米,口徑6.7厘米,足徑7.3厘米。泥質灰黑陶,直口,尖唇,直高頸,折腹,腹徑最大在中部,矮圈足,胎體較厚,通體素麵。出土於閩侯溪頭遺址。現收藏於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數字博物館 2...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代文物。通高9.1厘米,口徑13.5厘米,底徑7.5厘米。泥質灰黃陶,直口、高頸、折腹、頸高遠大於腹之高度,圜底、下附矮圈足、足跟外撇,中腹起凸棱一道,素麵。出土於閩侯莊邊山遺址。現收藏於福建省曇石山遺址...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代文物。通高8.8厘米,口徑7.6厘米,腹徑7.5厘米,足徑4.7厘米。泥質灰陶,侈口,尖唇,長頸,扁折腹,圜底,矮圈足,器內外抹有一層黑色細泥,部分已脫落。出土於閩侯曇石山遺址。現收藏於福建省曇石山遺址...
新石器時代泥質灰黃陶斂口喇叭形矮圈足陶簋為新石器時代文物。通高12厘米,口徑17.2厘米,足徑16.2厘米。泥質灰黃陶,斂口,圓唇,淺弧腹,圜底,口腹轉折處有凸棱一道,下附喇叭形矮圈足,並鏤有3個圓孔。文物介紹 出土於...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代文物。通高13.2厘米,口徑17厘米,足徑12.6厘米。泥質灰黑陶,斂口、圓唇,寬折沿微下弧,深弧腹,圜底,下附喇叭形矮圈足,器身通體素麵。出土於閩侯曇石山遺址。現收藏於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數字博物...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代文物。高11厘米,口徑18.5厘米,足徑12.2厘米。泥質灰陶,斂口,口沿處有明顯輪旋痕跡,口腹轉折處起凸棱一道,斜弧腹,弧腹較深,圜底矮圈足。出土於閩侯曇石山遺址。現收藏於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文物...
新石器時代泥質灰黃陶高頸矮圈足刻劃條紋陶壺為新石器時代文物。通高10.4厘米,口徑7.9厘米,腹徑9.8厘米,足徑6.3厘米。泥質灰黃陶,直口、高頸,並大於腹之高度,腹中部起凸棱一道,最大腹徑位於腹之中部,上腹部飾刻劃...
新石器時代泥質灰陶斂口矮圈足不規整陶簋為新石器時代文物。通高13.6厘米,口徑20.2~21厘米, 足徑13厘米。泥質灰陶,斂口,口沿處有明顯輪旋痕跡,且與腹部交接處轉折起一道凸棱,斜弧腹,矮圈足。口沿上飾三道凹弦紋,上...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代文物。通高8.2厘米,口徑7.3厘米,腹徑8.6厘米,足徑6厘米。夾砂灰黃陶,直口微外侈、尖唇、折腹,頸較長,並大於腹之高度,最大腹徑位於腹之中部,圜底、矮圈足,足跟外撇,製作粗糙。出土於閩侯曇石山...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代文物。通高8.2厘米,口徑7.3厘米,腹徑8.6厘米,足徑6厘米。夾砂灰黃陶,直口微外侈、尖唇、折腹,頸較長,並大於腹之高度,最大腹徑位於腹之中部,圜底、矮圈足,足跟外撇,製作粗糙。出土於閩侯曇石山...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代文物。通高14.3厘米,口徑19厘米,足徑13厘米。泥質灰陶,斂口,弧腹,平底,圈足略高,口腹間微折起凸棱。出土於閩侯曇石山遺址。現收藏於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數字博物館 編輯 ...
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早期就發明了陶器。最早發現的是仰韶文化。新石器時代的陶器,從陶質區分,有紅陶、灰陶、黑陶、白陶和彩陶;從工藝上區分,有手制、模製、慢輪、快輪;從紋飾上區分,有壓印、拍印、刻劃、彩繪、附加堆紋、鏤...
新石器時代泥質灰陶直口矮圈足陶杯是新石器時代常見的陶器,出土於閩侯曇石山遺址 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代文物。高10.6厘米,口徑10.8厘米,足徑7.6厘米,重292克。泥質灰陶,直口近直腹,圜底下附矮圈足。口沿外側有凹弦...
(新石器時代長江中上游文化) 編輯 鎖定 討論 屈家嶺文化是長江流域第一個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3300...屈家嶺文化的陶器主要是泥質黑陶和泥質灰陶。圈足器發達。凹底器較多,這是同時期的其他文化所缺乏的。常飾凸弦紋...
文物介紹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代文物。通高10厘米,口徑16.2厘米,腹徑17.9厘米,足徑12厘米。泥質灰陶。小侈口,上腹轉折居於近口處,且平斜呈斜肩狀,下腹淺弧至底。矮圈足,圈足上飾三個圓孔,是新石器時代常見的陶器。出土於...
泥質灰陶。敞口,斜直腹,平底,下附圈足較高,其高度略大於杯身高度,一側附扁平環狀耳,腹底間有凸棱一道,足部縷有10個圓孔,分上下兩層排列。是新石器時代較少見的陶器。出土於閩侯曇石山遺址。現收藏於福建省曇石山遺址博物館。
說明: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000年。泥質灰陶,淺盤,子母口,折腹內收,喇叭形細把,圈足。蓋為覆盤形,折壁,喇叭形杯形鈕,倒置也頗似一豆。通高36。2、口徑15、底徑14。5厘米。2001年戴墓墩遺址良渚文化墓地搶救性清理...
豆,地區有廣泛的石灰岩溶洞分布,居住在這一地區的遠古笢於飲食。其中的盆,也可用於盥洗。 器物的造型,大多泥質陶或有細砂陶,淺盤喇叭形高圈足,或作寬矮圈足。有的圈足作圓形或長方形鏤孔。壺,縱橫柱洞間距2米,柱洞直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