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學史
中國的杏樹種植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然而,沒有考古證據表明杏樹開始馴化和栽培。在中亞,杏樹種植最近於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引進。許多學者已經表明,中國杏的遺傳多樣性是世界上最豐富的。新疆野杏是中國天山的野生植物物種。原產於中國北部,在那裡被布雷特·施奈德博士(Bretschneider)發現,
邱園用他送來的種子培育種植。當然,它最出名的是牆邊的果樹,但在戶外非常耐寒。然而,它並沒有令人滿意地結出果實。據信,結果的杏樹是中國人在
基督教時代之前的幾個世紀種植的,逐漸向西傳播到歐洲。它存在於 16世紀早期的英國花園中,這已經是很久以前了。
歐洲的杏是從
亞美尼亞引進的,因此新疆野杏的學名”
armeniaca“種加詞是亞美尼亞。但群體遺傳學研究表明杏起源於中亞,在中亞和中國發生至少三次獨立的馴化事件,而後傳入其它地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塔里木盆地周邊的喀什、和田、庫車綠洲地區是杏的主要產區,也是杏品種最多的地區。新疆天山野果林約有野杏44個類型,主要包括“大梨杏’”、“大擬光杏”、“大粘核杏”、“紡錘杏”、“半離核杏”、“露根杏”等。中國新疆伊犁的野生杏林是第三紀晚期群落中闊葉林的遺蹟,該群落在全球杏樹的馴化和栽培中起著決定性作用。是新疆山地針葉林下和山地草地上落葉闊葉林的重要組成部分。北天山南疆與伊犁地區之間只有一座山,南北天山之間有多條走廊。從地理上看,在新疆南天山種植的杏樹很可能是從伊犁河谷野生杏樹的傳播演變而來的。
形態特徵
新疆野杏是落葉
喬木,高6-10米;樹冠圓形、扁圓形或長圓形;樹皮灰褐色,縱裂;枝條堅固,曲折;小枝無毛。多年生枝淺褐色,皮孔大而橫生,一年生枝淺紅褐色,有光澤,無毛,具多數小皮孔。葉片寬卵形或圓卵形,長5-9厘米,寬4-8厘米,突尖,深綠色,無毛或具腋毛,均勻排列有圓形齒;莖長達2.5厘米。
花單生,直徑2-3厘米,先於葉開放;花梗短,長1-3毫米,被短柔毛;
花萼紫綠色;萼筒圓筒形,外面基部被短柔毛;萼片卵形至卵狀長圓形,先端急尖或圓鈍,花後反折;花瓣圓形至倒卵形,寬205厘米,粉紅色、白色或帶紅色,具短爪;在非常短的前一年木材的莖上單獨產生,通常擠在像刺一樣的短枝上。雄蕊約20-45,稍短於花瓣;子房被短柔毛,花柱稍長或幾與雄蕊等長,下部具柔毛。
果實球形,稀倒卵形,直徑約2.5厘米以上,白色、黃色至黃紅色,常具紅暈,微被短柔毛;果肉多汁,成熟時不開裂;核卵形或橢圓形,兩側扁平,頂端圓鈍,基部對稱,稀不對稱,表面稍粗糙或平滑,腹稜較圓,常稍鈍,背稜較直,腹面具龍骨狀稜;果核邊緣有加厚的溝紋。種仁味苦或甜。花期3-4月,果期6-7月。2n=16。
主要變種
| 學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Prunus armeniaca var. meixianensis | (J.Y.Zhang, T.Z.Li, Xui J.Li & Y.He) Y.H.Tong & N.H.Xia |
---|
2 | Prunus armeniaca var. xiongyueensis | (T.Z.Li, J.Y.Zhang, Xui J.Li & Y.He) Y.H.Tong & N.H.Xia |
---|
3 | Prunus armeniaca var. zhidanensis | (C.Z.Qiao & Y.P.Zhu) Y.H.Tong & N.H.Xia |
---|
生長環境
新疆伊犁地區是中國野杏的重要分布地,主要分布於海拔950-1400米的低山帶。野杏林西起
霍城縣的大西溝、小西溝、果子溝,伊寧縣的匹里情溝、吉里格朗溝,向東延伸至新源縣的吐爾根、鐵木爾勒克、交吾托海野果林,鞏留縣的吾都布拉克溝,察布查爾縣的蘇阿蘇溝等。因山地河谷的冬季逆溫氣候而遺存下來,整個半山腰均被野杏樹覆蓋。夏季日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冬季處於逆溫層,十分有利於野杏成林生長。野杏的適應性比栽培杏強,尤其是能夠忍受鹽漬化的土壤。
分布範圍
原產地
中國(新疆、中北部、中南部、內蒙古、東北部和青海)、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
引入地
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保加利亞、美國(加利福尼亞、堪薩斯、科羅拉多、俄勒岡、猶他州、維吉尼亞州、華盛頓州、賓夕法尼亞、密西根、新墨西哥、新南威爾斯、密蘇里、科西嘉、愛達荷、伊利諾伊和愛荷華)、俄羅斯(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賽普勒斯、東喜馬拉雅、法國、德國、希臘、匈牙利、伊朗、義大利、韓國、黎巴嫩、敘利亞 、利比亞、加拿大蒙大拿、摩洛哥、巴基斯坦、葡萄牙、澳大利亞(昆士蘭、南澳大利亞)、羅馬尼亞、撒丁島、塔吉克斯坦、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克蘭和南斯拉夫。
生長習性
新疆野杏為陽性樹種,適應性強,深根性。特點是耐旱、抗寒、抗風,喜光、不喜歡濕度高、不耐澇、不適應炎熱和潮濕的氣候。
主要價值
新疆是中國野杏樹的原產區,每年的初春,進入4月,天氣轉暖,野杏把花朵掛滿枝頭,拉開伊犁整個花季的序幕。新源縣吐爾根鄉北部的杏花溝,杏花怒放的場面是伊犁河谷中最氣勢磅礴的,杏花如來勢洶湧的潮水。草原的新綠搭配杏花的粉嫩,再點綴以牧民的茅舍和悠閒的牛羊,大片的杏樹林極具觀賞價值,給當地的旅遊觀光和地方經濟帶來可觀的效益。
由於野杏的抗逆性較強,所以常用作栽培杏的砧木,桃樹、蘋果樹不能忍耐鹽漬化土壤,用野杏作砧木嫁接的杏卻能很好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