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謝米斯台地區斑岩型銅礦成礦構造環境及成礦作用》是依託西北大學,由王居里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疆謝米斯台地區斑岩型銅礦成礦構造環境及成礦作用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王居里
- 依託單位:西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謝米斯台地區位於哈薩克斯坦-準噶爾板塊北緣,主要發育早古生代基性-酸性火山岩、次火山岩和中酸性侵入岩,新近在該區內次火山岩中發現具有一定規模的斑岩型銅礦化。立足於板塊構造演化與成礦特點,運用區域成礦學理論和比較礦床學思維方法,圍繞謝米斯台地區“成礦構造背景、成礦條件及成礦過程”這一科學問題,在已有礦化區和重點區段開展區域成礦地質、地球化學和年代學研究以及與相鄰成礦帶的對比研究,確定謝米斯台地區古生代構造背景及其演化特徵,探討洋殼俯衝時期岩漿形成的動力學機制和源區特徵、構造演化和殼幔物質交換對礦源供給、成礦物質遷移和礦床定位的制約以及區域構造、蝕變分帶對礦體定位的控制,查明區內斑岩型銅礦的成礦構造環境、成礦條件和主要控制因素,探討元素富集機理和成礦過程。最終建立謝米斯台地區斑岩銅礦成礦動力學模型,分析成礦潛力,豐富和發展斑岩型銅礦成礦理論,指導找礦評價。
結題摘要
項目承擔者前期在新疆謝米斯台地區發現斑岩型銅礦化。本項目在前人工作基礎上,以謝米斯台地區斑岩型銅礦成礦構造環境、成礦條件及成礦作用和成礦後變化為主要研究內容,在詳細野外地質調研的基礎上,開展地質學、年代學、地球化學等綜合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結果:1、謝米斯台地區大面積出露的火山岩、侵入岩的形成時限為晚奧陶世-晚泥盆世(452Ma~370Ma),形成於俯衝背景下的陸緣弧構造環境,與古亞洲洋殼的俯衝作用密切相關,岩漿源區為新生下地殼。弧岩漿作用經歷了四個階段,早志留世-早泥盆世(434Ma~398Ma)為岩漿活動的高峰時期。區內弧火山活動一直延續至晚泥盆世(370Ma),而非前人認為的僅發育於志留紀。2、謝米斯台地區早古生代構造-岩漿演化控制著區內斑岩型礦化的類型及其特徵,區內斑岩型銅(金)礦化與中志留世(430Ma)花崗閃長斑岩關係密切,斑岩型銅礦化與早志留世(434Ma)和晚志留世(423Ma)次火山岩關係密切。謝米斯台地區具有良好的斑岩型礦床成礦構造條件、岩漿條件、物源條件和流體條件,有利於斑岩型銅礦床的形成。3、布拉特斑岩型銅礦主成礦期經歷了三個成礦階段。第一階段成礦溫度>475℃,主要形成黃銅礦-斑銅礦固溶體和黃鐵礦;第二階段成礦溫度為430~290℃,主要形成黃銅礦、斑銅礦、黃鐵礦等硫化物;第三階段成礦溫度為242~154℃,主要形成黃銅礦、斑銅礦、黃鐵礦等。成礦物質、流體主要來自岩漿,隨成礦作用演化,地殼硫、大氣降水參與度增高。4、謝米斯台地區礦床保存條件良好,具有很好的深部找礦潛力;與早古生代岩漿活動相關的斑岩型銅(金)礦化是謝米斯台地區後續找礦突破的主要礦化類型。上述研究成果可以為完善區內火山岩地層時代劃分、探討謝米斯台地區古生代構造演化提供新的資料,為區內早古生代斑岩型銅礦的進一步找礦勘查提供理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