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西天山地區新源縣—和靜縣一帶1∶5萬航磁勘查》是由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擔任主要完成單位,王平,鄭廣如,莊道澤,周堅鑫,宋燕兵,蘭險,范子梁,張玄傑,董繼國,梁秀娟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疆西天山地區新源縣—和靜縣一帶1∶5萬航磁勘查
-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 主要完成人:王平,鄭廣如,莊道澤,周堅鑫,宋燕兵,蘭險,范子梁,張玄傑,董繼國,梁秀娟
- 等級:二等
- 獲獎序號:20120017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2-2-05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本項目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安排的基礎性地質勘查項目,由中國國土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與新疆地礦局緊密協作,開展航磁勘查和地面異常查證工作。 在立項階段,根據西天山地區已有的地質、地球物理資料綜合分析,認為在西天山阿吾拉勒地區成礦地質條件較好,具備開展高精航磁測量的地質、地球物理條件,具有獲得找礦突破的潛力,有必要在該區進行1:5萬高精度航磁測量。 針對高寒、深切割山區特點,航遙中心經試驗選型,採用獎狀Ⅱ飛機,配備採樣率10次/秒的高精度光泵磁力儀、軟補償技術、雙星座GPS導航、精密高度計等組成的測量系統。 按照1995版航磁技術規範,1∶5萬航磁飛行高度要求小於250m。西天山地區海拔1100—5242m,飛行高度只能保持600-800m。項目組針對尋找大、中型鐵礦的勘探目標,在仿真模擬計算和在已知鐵礦區進行不同高度航空磁測試驗的基礎上,論證在該地區開展大飛行高度1∶5萬航空磁測可行。實際平均飛行高度742米,仍獲得了豐富的地球物理信息和好的地質找礦效果,磁測總精度優於±3.0nT,定位精度優於2米。 項目完成1∶5萬高精度航磁勘查44061km,覆蓋面積20515km2,實測物性點135個、磁化率數據4675個。新發現航磁異常456處,加原有18處異常共編異常474處。根據航磁推斷由鐵礦引起的異常58處,推斷有找礦意義的蝕變岩異常13處。劃定斷裂69條,圈定火山構造3處,中基性和中酸性火山岩數十處;圈出侵入岩體202處。為研究區內成礦控礦構造、岩漿活動規律、直接尋找大中型鐵礦和間接尋找銅、鉛鋅等礦產提供了重要基礎資料。 根據航磁反映的找礦信息,結合區域成礦地質規律及找礦標誌,圈出鐵、銅為主的找礦遠景區16片,其中Ⅰ級找礦遠景區6片、Ⅱ級找礦遠景區6片,Ⅲ級找礦遠景區4片,同時在Ⅰ、Ⅱ級找礦遠景區內圈定了優先開展工作的靶區33個,對西天山地區今後的礦產資源評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野外生產中,每天的飛行測量數據現場快速處理、成圖,根據航磁異常特徵,以構造環境為背景、結合地質條件,綜合套用多種資料,推斷異常性質,快速發現礦致異常。初步解譯成果實時提交給新疆地礦局查證隊伍,及時開展地面查證工作,項目組根據反饋的查證結果最佳化下一步的異常篩選工作。雙方採用實時互動、信息共享反饋的模式,2007年項目組首批精選了5個航磁異常,地面查證工作及時跟進,當年發現了4處鐵礦,估算鐵礦資源量5.4億噸。 由於採用了創新的技術體系和工作流程,打破了原來按部就班,一個航空物探勘查項目需要兩年提交最終成果,來年再安排地面查證的工作模式,提高了資料利用的時效性,保證了數據高質量,解釋高水平,勘查短周期。至2011年3月,經新疆地礦局勘查評價,阿吾拉勒成礦帶以航磁為線索,新發現智博、敦德大型鐵礦,松湖南、尼新塔格中型鐵礦和穹庫爾、霧嶺具有找礦遠景的礦床(點),擴大了查崗諾爾、備戰大型鐵礦。共探獲資源儲量10.15億噸。是新疆首個資源量超10億噸的特大型成礦帶,創造了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