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5年10月,在
塗治教授的倡導和策劃下,新疆農林牧科學研究所成立,研究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一個正規科學研究機構。
1959年2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委員會決定農林牧科研所一分為四,成立農業、林業、畜牧獸醫、農業機械化4個獨立研究所,分別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廳、林業廳、畜牧廳、農業機械工業管理局領導。
1962年9月,上述農林牧機四所重新合併,恢復新疆農林牧科學研究所名稱,歸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代管,同時接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廳、林業廳、畜牧廳的指導。
1964年5月18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委員會決定在農林牧科研所基礎上成立新疆農業科學院。
1965年2月8日,召開慶祝大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王恩茂出席並宣布新疆農業科學院正式成立。
1981年2月,林業、造林治沙兩個研究所分出,成立新疆林業科學院,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廳直接領導。
1982年6月,畜牧、獸醫兩個研究所連同種雞試驗場分出,成立新疆畜牧科學院,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畜牧廳直接領導。
2021年3月,新疆農業科學院協同共建國家耐鹽鹼水稻技術創新中心;11月20日,新疆農業科學院與瑪納斯縣人民政府共建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暨瑪納斯農業產業技術研究院簽約揭牌儀式在瑪納斯縣舉辦。
2023年10月22日,新疆農業科學院與麥蓋提縣人民政府共建的紅棗產業研究院簽約暨揭牌儀式在麥蓋提縣舉行。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截至2023年9月,新疆農業科學院擁有在職職工931人,其中高級職稱524人(正高級236人,副高級288人),高級職稱占56.3%;有博士149人,碩士413人;研究生學歷占60.4%;40歲以下青年科技人員占62.3%。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5名,“萬人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名,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7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2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優秀專家51人次。擁有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33人,自治區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94人。
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不全):郭文超、李雪源、戴健
萬人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餘慶輝、李雪源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不全):戴俊生、阿里甫·艾爾西、徐萬里、王成、餘慶輝、梁曉玲、郭文超、李雪源、趙奇、吳新元、戴健、馬雪琴、伊鴻平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梁曉玲、李雪源、阿里甫·艾爾西、王成、郭文超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治區優秀專家:梁曉玲、李雪源、吳新元、戴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領軍人才:郭文超、趙奇、王浩、餘慶輝、李雪源、梁曉玲、吳新元、戴健
科研部門
據2024年1月科學院官網數據,新疆農業科學院擁有17個研究所(中心)、10個試驗場站。建有國家、部委科技平台50個、自治區科技平台26個,中長期科研基地37個。
國家級研究中心:國家小麥改良中心新疆分中心、國家糖料改良中心烏魯木齊分中心、國家大麥改良中心烏魯木齊分中心
國家級觀測實驗站:國家土壤質量阿克蘇觀測實驗站、國家植物保護庫爾勒觀測實驗站、國家土壤質量新市區觀測實驗站、國家農業烏魯木齊觀測實驗站
農業農村部重點實驗室:農業農村部西北綠洲農業環境重點實驗室、農業農村部荒漠綠洲作物生理生態與耕作重點實驗室、農業部西北荒漠綠洲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實驗室
農業農村部觀測實驗站:農業部西北玉米抗旱生物學科學觀測實驗站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點實驗室:新疆特殊環境微生物實驗室、新疆特色果蔬基因組研究與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新疆農產品質量安全重點實驗室、新疆農產品加工與保鮮重點實驗室、新疆設施農業智慧型化管控技術重點實驗室、新疆農作物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研究中心: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智慧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疆農業農村大數據套用中心
院屬研究所:糧食作物研究所、經濟作物研究所、園藝作物研究所、植物保護研究所、土壤肥料與農業節水研究所、核技術生物技術研究所、微生物套用研究所、農業機械化研究所、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農業經濟與科技信息研究所、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
國家棉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哈密瓜研究中心、生物質能源研究所、農產品貯藏加工研究所、吐魯番農業科學研究所
院屬試驗場站:綜合試驗場、海南三亞農作物育種試驗中心、瑪納斯農業試驗站、奇台麥類試驗站、輪台果樹資源圃、拜城農業試驗站、庫車陸地棉試驗站、溫宿水稻試驗站、墨玉農業試驗站、莎車農業試驗站
設施資源
據2024年1月科學院官網數據,新疆農業科學院各類平台實驗室總面積1.22萬平方米,擁有科研儀器設備4152台(件)、設備總金額1.99億元,用於試驗、示範、良繁的科研用地1.5萬畝。
據2024年1月科學院官網數據,新疆農業科學院圖書館館舍面積為3710平方米,書庫面積為2500平方米的圖書館大樓。擁有館藏農業類圖書10萬餘冊,中外文期刊合訂本2萬餘冊,中文、外文農業期刊2千餘種,內刊、資料6萬種,22萬冊。訂購各種報刊、雜誌千餘種,各語種藏書30萬冊。此外尚有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專藏及自建中文內刊文獻資料庫收錄資料從60年代、80年代、90年代到至今有關水稻、玉米、棉花、甜菜、油菜、紅花、蓖麻等資料3萬餘條。
擁有中外文信息資源25種。外文專題資源15種,其中全文文獻有8種,文摘與題錄7種;中文信息資源有11種,其中中文期刊資料庫資源3種(維普中文科技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萬方數據資源系統等),特色資源資料庫6種(中亞五國專業資料庫、新疆棉花產業綜合等六種特色資源資料庫、重要報紙、博碩士論文等專業資料庫),智慧財產權信息網2種(中國智慧財產權網、揚凌農業智慧財產權信息網),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專藏、電子圖書等基本上滿足了科研對文獻信息的需求。
合作交流
據2024年1月科學院官網數據,新疆農業科學院先後與20餘個國家的科研院校建立了良好合作關係,建設有科技部國際合作基地、自治區引智示範基地、中亞有害生物綜合防控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等,與中國國內50餘家高水平科研院校開展深層次合作。
2022年6月29日,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與新疆農業科學院簽署《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新疆農業科學院戰略合作框架協定》。
2023年3月31日,澤普縣人民政府與新疆農業科學院共建新疆大豆育種家澤普基地合作協定簽約儀式在縣人民政府舉行。
榮譽表彰
2020年12月,新疆農業科學院被授予“2019-2020年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據2024年1月科學院官網數據,建院以來,新疆農業科學院共取得各類科研成果1573項,獲獎成果634項,其中省部級二等獎以上獎勵265項,審(認)定新品種502個。
項目名稱 | 完成單位 | 獎項名稱 |
---|
| | |
| | |
| | |
新疆荒漠綠洲棉區轉Bt基因棉花安全性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套用 | | |
| | |
| | |
| | |
| | |
| | |
| | |
學術期刊
《
新疆農業科學》創刊於1958年,是由新疆農科院主管,新疆農科院、新疆農業大學、新疆農學會主辦的綜合性農業學術期刊。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農業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四核期刊”。2010年主持項目榮獲新疆科技進步獎三等獎。被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誌》、大英國協農業與生物文摘資料庫(CABI)、美國《劍橋科學文摘:自然科學》(CSA:Nat.Sci.)、英國《動物學記錄》(ZR)、中國CSCD、CJCR、CAS-OAJ等中國國內外45家資料庫、開放存取平台及檢索刊物收錄。
《
農村科技》創刊於1985年,是由新疆農業科學院主管主辦,立足新疆、面向中國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省級農業類學術期刊。自2007年,分別被中國學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收錄。
《
新疆農機化》創刊於1985年,是由新疆農業科學院主管,新疆農業科學院農業機械化研究所主辦的專業性學術刊物。主要讀者對象為農機管理、技術人員;農機推廣、監理、科教人員;農機使用、維修人員;農機生產、行銷人員、科研人員、農機院校師生及農機手、農牧民等。該刊設定政策法規、現代農業與農機化、管理服務、農機科教、技術推廣、安全監理、節水灌溉、使用維修、新機具新技術、開發研究、國外農機、棉田機械化、棉花加工、農牧產品加工、畜牧機械化、特色農業機械、貯藏保鮮、設施農業、農村新能源、質量監督、企業天地、農機大市場、動態信息等20多個欄目。
人才培養
據2024年1月科學院官網數據,新疆農業科學院重點培育和構建了作物遺傳育種、作物栽培、農業生物技術、植物保護、套用農業微生物、農業資源與生態環境、農業工程與機械裝備、設施農業、農業經濟與農業系統工程、農業信息技術套用、農產品質量標準、農產品貯藏與加工等重點學科。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新疆農業科學院院徽背景為綠色,中央為新疆天山圖案和科學院的英文簡稱,上方為雪蓮圖案,兩側為綠樹枝,代表新疆的農業科學。
精神文化
求實創新,協同獻身,努力攀登,爭創一流
文化活動
2023年5月12日,新疆農業科學院舉辦主題教育系列活動“傳承農科精神、學習身邊榜樣、爭做時代先鋒”主題道德講堂。
現任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