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哈密木卡姆),流傳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地區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哈密木卡姆,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典大曲形式。經由民間藝人的不斷演唱和整理規範,形成了結構完整的套曲形態。每套木卡姆均由散板的序唱和4/4、7/8、5/8節奏的多首歌曲及2/4節奏的多首歌舞曲的結構序列組成。伴奏樂器使用獨特的哈密艾捷克和達甫(手鼓)。
2006年5月20日,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哈密木卡姆)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為Ⅱ-3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哈密木卡姆)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申報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地區
- 遺產編號:Ⅱ-70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代表作品,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早在漢代,張騫通使西域後,就把伊州(今哈密)維吾爾先民創作的佛教樂曲《摩柯兜勒》帶回中原。漢武帝樂師李延年把《摩柯兜勒》改為二十八隻曲調作為漢朝軍中樂曲,鼓舞了漢朝軍隊的士氣;唐中期,西涼節度使蓋嘉運把流行於伊州(哈密)的《伊州大曲》獻給唐王朝,在朝野盛傳一時;唐朝的樂師把當代的詩詞填入《伊州大曲》中,成為唐代宮廷主要音樂,後在民間廣泛流傳,一時成為家喻戶曉的名曲。
從《伊州大曲》到哈密木卡姆,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它和古老的佛教樂曲《摩訶兜勒》有一定程度的傳承關係。在哈密木卡姆第二套《烏魯克都爾木卡姆》就是《摩訶兜勒》的延續。
基本特徵
哈密木卡姆,較少見到升降半音和“四分中立音”,中原漢民族傳統音樂蘊含的“宮、商、角、徵、羽''五聲樂調樂曲及增加“變宮”或“清角”的“六聲樂調”樂曲,在哈密木卡姆的全部樂曲中分別占到24%和45.4%。
哈密術卡姆中的一些樂曲,在總體風格上明顯的和秦腔、花兒等中國西北地區各民族傳統音樂相接近。
哈密木卡姆中,還能見到維吾爾語和漢語合璧的唱詞。
哈密木卡姆的命名方式保持了維吾爾族的傳統,每套木卡姆的名稱一直到現在都保留著維吾爾族的名稱,如“烏魯克都爾木卡姆”“嗨嗨喲蘭木卡姆”“加尼凱姆木卡姆”等,在新疆各地木卡姆中顯得十分獨特。
代表作品
哈密地區維吾爾族民間流傳的《哈密木卡姆》共有十二套十九個分章。它們的名稱是:
1.《瓊都爾木卡姆》,又稱《我走遍天下》,有兩個分章
2.《烏魯克都爾木卡姆》,又稱《哈伊哈伊約蘭木卡姆》
3.《穆斯台赫扎特木卡姆》,又稱《亞勒吾孜托雲》,有兩個分章
4.《恰爾尕木卡姆》,有兩個分章
5.《胡甫提木卡姆》,有兩個分章
6.《切比亞特木卡姆》,又稱《加尼凱》,有兩個分章
7.《穆夏威萊克木卡姆》,又稱《醫治你心病的良藥》,有兩個分章
8.《烏孜哈勒木卡姆》,又稱《代爾迪里瓦》,有兩個分章
9.《都尕木卡姆》,又稱《(小)你讓我好苦》
10.《多浪穆夏威萊克木卡姆》
11.《伊拉克木卡姆》,又稱《(大)你讓我好苦》
12.《拉克木卡姆》,又稱《唱吧,我的夜鶯》。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哈密木卡姆,背後蘊藏著漫長古老的西域文化史與維吾爾民族史。唱詞既有民間歌謠,又有文人詩作,對哈密地區民間文化保護和傳承具有意義。
傳承狀況
哈密木卡姆,由代代民間藝人傳承下來,其歷史原因、環境變化、現代生活形式的衝擊,在傳承中受到一系列影響,在哈密能完整唱完木卡姆的藝人為數不多,傳承木卡姆藝術是文化建設領域一個緊迫問題。
傳承人物
艾賽提·莫合塔爾,男,維吾爾族,1938年生,新疆哈密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哈密木卡姆),申報地區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地區。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哈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哈密東天山古伊州文化研究院)獲得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哈密木卡姆)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哈密木卡姆)項目保護單位哈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哈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成功發射升空的“嫦娥一號”搭載了31首歌曲,《十二術卡姆》選曲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