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四師79團學校地處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尼勒克縣東部山區,天山山脈西北麓,博羅科努山南坡、則庫河與喀什河交匯處的寨口河谷。主要由漢、哈、維、蒙、回等13個民族組成,目前,團場有民漢九年一貫制寄宿制學校1所,在民族集中聚集地的九連、羊場、設有2個民族國小教學點,在農業營設立漢族國小教學點1個,能夠滿足適齡兒童的就近入學的需要。學校專任教師76人,七十九團歷屆黨委,十分重視教育工作,再資金緊張短缺的情況下,依然注重教育投入,採取多種形式培訓教師,各類培訓費用三年累計7.8萬元。
團場十分重視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2000年認真開展了青壯年文化狀況的調查摸底工作。通過摸底,了解到少數民族1984年以前畢業的青壯年中,由於民族文字改革,存在著新文盲的現象。為提高少數民族青壯年的文化素質,推動畜牧業的發展,2001年以來,團積極開展了民族文字的脫盲教學工作。三年來,團黨委一手抓掃盲教學,一手抓職工培訓。把提高職工素質與推廣科技知識緊密結合起來,建立了職工文化技術學校,健全了職工培訓組織機構和學習制度等。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團黨委還積極籌措資金,加大了培訓力度,採取集中培訓、輪訓、參觀學習等多種方法引導幹部職工向科學種植和科技養殖規模化方向發展,開拓自營經濟發展新思路。幾年來,團場實施的各項行之有效的培訓方法和措施,極大地促進了我團職工素質的提高。在教育硬體和師資培訓方面的投入,使掃除文盲的教育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團場十分重視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2000年認真開展了青壯年文化狀況的調查摸底工作。通過摸底,了解到少數民族1984年以前畢業的青壯年中,由於民族文字改革,存在著新文盲的現象。為提高少數民族青壯年的文化素質,推動畜牧業的發展,2001年以來,團積極開展了民族文字的脫盲教學工作。三年來,團黨委一手抓掃盲教學,一手抓職工培訓。把提高職工素質與推廣科技知識緊密結合起來,建立了職工文化技術學校,健全了職工培訓組織機構和學習制度等。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團黨委還積極籌措資金,加大了培訓力度,採取集中培訓、輪訓、參觀學習等多種方法引導幹部職工向科學種植和科技養殖規模化方向發展,開拓自營經濟發展新思路。幾年來,團場實施的各項行之有效的培訓方法和措施,極大地促進了我團職工素質的提高。在教育硬體和師資培訓方面的投入,使掃除文盲的教育得到了較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