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三十四團志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三十四團志》是農二師三十四團史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三十四團志
  • 作者:胡學良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時間:2001年09月
  • 內容時限:1955-1997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三十四團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各項事業發展的歷史與現狀。

作品目錄

  • 封面
  • 三十四團志
  • 謹以此志獻給三十四團建場45周年
  • 著作權頁
  • 三十四團企業精神
  • 三十四團企業歌
  • 鐵千里克進行曲
  • 農二師三十四團行政單位分布圖
  • 題詞
  • 王傳友題詞
  • 胡克軍題詞
  • 安瑞明題詞
  • 照片
  • 1956年,第一任場長楊有才(中)率首批建場人員進駐塔一場建場工地時合影.
  • 1956年政治處副主任張長寬(左一)給場機關人員上政治課。
  • 1959年春節,職工演出自己編排的文藝節目。
  • 1958年塔一場培訓的第一代女拖拉機手。
  • 1963年新疆軍區首長來三十四團視察民兵工作合影。
  • 民兵拉練。
  • 民兵刺殺表演。
  • 1965年,塔一場第三屆生產代表大會全體代表合影。
  • 1965年塔一場擴建南乾渠會戰優勝單位林園隊。
  • 1965午塔一場擴建雨十渠會戰優勝單位工程二隊。
  • 1965年塔一場擴建南乾渠會戰優勝單位生產四隊。
  • 1965年塔一場擴建南乾渠會戰優勝單位生產三隊
  • 1965年技術人員向上海知青傳授桑樹管理技術。
  • 上海知青在田間休息。
  • 1965年上海慰問團分團副團長彭加木(左)在塔一場慰問期間與劉寶熙合影。
  • 1965年上海慰問團分團到塔一場慰問上海知青,左四為彭加木。
  • 老班長在田間小憩時向上海知青傳授農業生產知識。
  • 上海知青在勞動間息互相交流學習心得體會。
  • 1966年塔一場機關幹部歡送秦場長去農三師興建新農場時合影留念。
  • 炮兵部隊現役軍官劉迎秋(右八)、柳希超(右六)於1975年10月奉命調回部隊與團機關幹部合影。
  • 1975年全團拾花能手合影。
  • 政委谷其祥作報告。
  • 先進集體在領獎台上。
  • 功模們披紅戴花步入會場。
  • 1978年“雙學”(學大寨、大慶)、“雙先”表彰大會代表合影。
  • 1978年工程連“鐵姑娘”班管理的400畝水稻平均單產609公斤。
  • 1987年4月7日,自治區黨委書記、新新疆軍區黨委第一書記、政委、兵團黨委第一書記、政委王恩茂(前排右十一),在自治區新疆軍區、兵團、巴州、農二師領導的陪同下,來三十四團視察並和三十四團機關、連隊領導合影。
  • 1986年原兵團第一副司令員謝高忠(前排中)專程來團看望部分老同志。
  • 三十四團首屆離退休職工代表大會代表合影。
  • 1985年10月,三十四團在疆工作三十年的老同志與團領導合影。
  • 1988年10月19日,兵團副司令員章恆(右一)在師領導的陪同下來團視察工作。
  • 1992年9月2日,兵團副司令員文克孝(前排左二)在楊耀華師長(前排左一)陪同下來團視察工作。
  • 1992年10月17日,原兵團第一副司令員謝高忠(右一)來團視察。
  • 1992年9月25日,巴州黨委書記崔光華(左排後四)副州長張舟(右排右一)在師黨委書記政委劉豐樂(前排右一)陪同下來三十四團視察工作。
  • 1993年6月7日,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毛德華(右二)來三十四團考察。
  • 1995年8月5日,農二師黨委書記、政委王建臻(左二)來團檢查工作。
  • 1996年7月2日,自治區主席阿不來提·(右二)在巴州黨委書記張舟(右三),農二師黨委書記、師長楊耀華(左二)陪同下來團視察工作。
  • 1996年3月16日,兵團黨委書記、政委王傳友(前左五)在師黨委書記、師長楊耀華(右一)陪同下來團調研,同團老幹部代表合影。
  • 1994年兵團副政委倪豪梅(右一)來團視察工作在鐵千里克商場參觀。
  • 1996年5月8日,師黨委書記、師長楊耀華來團檢查工作。
  • 1996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一名副部長(中將)在師領導陪同下來團視察。
  • 1996年8月,兵團副政委王貴振(前)來團視察工作
  • 1999年11月2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工程院院士錢正英(左一)來團視察。
  • 1999年11月25日,國家水利部副部長張春園(左二)來團視察。
  • 2000年元旦,農二師黨委常委、副政委周德臣到三十四團祝賀有線電視台開播。
  • 1999年11月,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樂泉來團視察。
  • 2001年,農二師黨委副書記、師長習新民(左二)來團視察工作。
  • 2001年,兵團黨委常委、副司令員華士(右一)來團視察工作。
  • 2000年7月18日,兵團黨委書記、政委陳德敏(前)在農二師黨委書記、政委葛政法(二排右二)陪同下來團視察工作。
  • 2000年9月,農二師黨委副書記、師長宋建業(右二)在團黨委副書記、團長安瑞明(右一)陪同下視察棉田
  • 春播。
  • 稻苗茁壯。
  • 小麥收割。
  • 收割水稻
  • 高級農藝師、軍棉一號培育者楊樹新在觀察梅花生長情況。
  • 優質高產“軍棉一號”。
  • 解放棉苗。
  • 職工採摘棉花。
  • 梨花綻放。
  • 大紅棗。
  • 採摘蘋果。
  • 香梨包裝。
  • 果樹修枝。
  • 生態環境建設。
  • 植樹造林
  • 鹿茸
  • 養豬場一角。
  • 呦呦鹿鳴
  • 農業機械
  • 1993年參加卡拉乾渠延伸工程的機務人員在工地小憩。
  • 農機更新換代。
  • 團改裝的棉花寬膜播種機。
  • 1996年,團領導到北山看望修筑北山公路的職工。
  • 浚排清淤。
  • 三十四團自行設計、施工、興建的乾渠節制閥。
  • 1997年,北山飲水工程鋪設管道。
  • 渠道防滲。
  • 節水灌溉工程。
  • 機械噴灑農藥。
  • 棉花質量檢驗。
  • 農網改造。
  • 新棉外運。
  • 交售新棉。
  • 1968年興建的場機關辦公室。
  • 1991年興建的團機關辦公樓。
  • 辦公樓門前的綠化園地
  • 鐵乾里克商場。
  • 鐵乾里克招待所。
  • 中國農業銀行兵團分行農二師三十四團營業所營業大樓。
  • 職工培訓中心。
  • 三十四團土管分局辦公樓。
  • 農貿市場一角
  • 蒲昌古城遺址。
  • 連隊職工俱樂部。
  • 1999年興建的有線電視台。
  • 中國共產黨三十四團第九次代表大會。
  • 中共三十四團第七屆黨委成員
  • 2001年三十四領導班子成員
  • 1998年8月,農二師老乾局在三十四團召並老乾工作會議。
  • 1996年6月,農二師塔里木墾區在三十四團召開河南支邊青年40周年聯誼會。
  • 1993年兵團、農二師科研系統在三十四團召開鹿茸大面積豐產攻關經驗交流會。
  • 1998年10月7日,兵團教委代表國家教委在三十四團進行“兩基”驗收。
  • 1996年5月,農二師、巴州、尉犁縣和塔里木墾區在三十四團召開民族團結座談會。
  • 1981年10月13日,高級農藝師邢虎田(右二)在美國佛萊斯諾賓館與中國農墾部、東北農墾局考察團和關籍華人合影。
  • 消滅白色污染。
  • 團獎給先進集體、先進個人拖拉機和機車。
  • 颯爽英姿的人民警察部隊
  • 授銜。
  • 人民的忠誠衛士、武警官兵的風采。
  • 三十四團向武警部隊贈送錦旗。
  • 團長安瑞明(前右一)率慰問團到武警部隊慰問。
  • 兵地共建活動
  • 訓練。
  • 1990年團長高文道率三十四團慰問團到尉犁縣牧民隊祝賀維吾爾同胞新年。
  • 2000年三十四團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深受職工喜歡。
  • 1995年古爾邦節,三十四團慰問團的醫生給牧民隊的民族同胞看病。
  • 三十四團慰問團業餘演出隊經常到牧民隊慰問演出。
  • 團領導和孩子們在一起歡度“六·一”國際兒童節。
  • 團黨委書記、政委胡克軍(後)在學校聽課。
  • 教師們在學習。
  • 少兒文藝演出
  • 職工“二五”普法考試。
  • 雙槓
  • 團中心幼稚園。
  • 職工籃球賽。
  • 無影燈下。
  • 創一甲醫院。
  • 雷射治療。
  • 職工時裝表演。
  • 舞龍。
  • 踩高蹺。
  • 跑旱船。
  • 耍獅。
  • 鐵乾里克文化藝術節入場式之一。
  • 入場式之一
  • 入場式之二
  • 2001年三十四團史志編纂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全體委員合影。
  • 2000年11日,農二師召開志稿評審會。
  • 三十四團史志編纂委員會主任胡克軍(中),史志辦主任劉豐(左二),團志主編胡學良(右一)助編譚玉立(左一),與責任編輯蔡其壽(右二)合影。
  • 榮譽
  • 序一
  • 序二
  • 序三
  • 凡例
  • 目錄
  • 概述
  • 初審
  • 大事記
  • 第一編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位置面積
  • 第一節 位置
  • 第二節 面積
  • 第二章 地形地貌
  • 第一節 地形
  • 第二節 地貌
  • 第三章 氣 候
  • 第一節 氣候特徵
  • 第二節 溫度
  • 第三節 光能
  • 第四節 無霜期及霜期霜凍
  • 第五節 降水與蒸發
  • 第六節 風
  • 第四章 資 源
  • 第一節 水資源
  • 第二節 動物資源
  • 第三節 植物資源
  • 第五章 地質 土壤
  • 第一節 地質
  • 第二節 土壤
  • 第六章 災 害
  • 第一節 風災
  • 第二節 旱災
  • 第三節 鹽鹼災害
  • 第四節 冰雹與霜凍
  • 第五節 蟲害
  • 第七章 環境保護
  • 第一節 環境污染
  • 第二節 環境保護
  • 第二編 建 制
  • 第一章 建制沿革
  • 第一節 三十四團建制
  • 第二節 團屬行政單位建制
  • 第三節 1997年連級行政建制
  • 第四節 駐墾區單位
  • 第二章 村鎮區劃
  • 第一節 鐵乾里克鎮
  • 第二節 自然村
  • 第三章 農林牧單位簡介
  • 第一節 農業生產單位
  • 第二節 林園單位
  • 第三節 畜牧單位
  • 第三編 人 口
  • 第一章 人口的形成
  • 第一節 人口來源
  • 第二節 人口結構
  • 第三節 民族
  • 第二章 語言 風俗
  • 第一節 漢族
  • 第二節 維吾爾族
  • 第三節 其他民族
  • 第三章 計畫生育
  • 第一節 計畫生育管理機構
  • 第二節 節制生育
  • 第三節 優生優育
  • 第四章 人民生活
  • 第一節 飲食與服飾
  • 第二節 住宅及其他
  • 第四編 經濟綜述
  • 第一章 經濟形成與發展規模
  • 第一節 經濟規模的形成
  • 第二節 經濟規模的確定
  • 第三節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三十四團經濟
  • 第四節 改革開放中的三十四團經濟
  • 第二章 經濟結構與生產水平
  • 第一節 所有制結構
  • 第二節 產業經濟結構
  • 第三節 種植業內部結構
  • 第四節 生產水平
  • 第三章 經濟區的劃分
  • 第一節 農業區的劃分
  • 第二節 經濟區的劃分
  • 第四章 經濟體制改革
  • 第一節 農業經濟體制改革
  • 第二節 工、交、商、建企業經濟體制改革
  • 第五編 土 地
  • 第一章 土地資源及利用
  • 第一節 土地資源
  • 第二節 土地利用
  • 第二章 土地開發
  • 第一節 勘查規劃
  • 第二節 開荒造田
  • 第三節 灌區土地開發
  • 第三章 土壤改良
  • 第一節 土壤概況
  • 第二節 治水改土
  • 第三節 條田改建
  • 第四節 工程性平地
  • 第四章 土地管理
  • 第一節 土地管理機構
  • 第二節 土地管理法規和制度
  • 第三節 土地管理辦法
  • 第六編 水 利
  • 第一章 水利工程
  • 第一節 引水灌溉綜述
  • 第二節 灌溉系統工程
  • 第三節 排水工程
  • 第四節 防滲工程
  • 第五節 飲水工程
  • 第二章 水利管理
  • 第一節 管理機構
  • 第二節 用水管理
  • 第三節 水費收支
  • 第四節 渠系管理
  • 第七編 種植業
  • 第一章 作物結構
  • 第一節 糧食作物結構
  • 第二節 經濟作物結構
  • 第三節 油料作物結構
  • 第四節 其他作物結構
  • 第二章 作物栽培
  • 第一節 糧食作物栽培
  • 第二節 經濟作物栽培
  • 第三章 軍棉一號
  • 第一節 “軍棉一號”的育成
  • 第二節 栽培技術
  • 第三節 推廣套用
  • 第四章 耕作制度
  • 第一節 耕作技術
  • 第二節 輪作倒茬
  • 第五章 種 子
  • 第一節 種子機構
  • 第二節 種子科研工作
  • 第三節 種子引進
  • 第四節 種子繁育
  • 第五節 種子生產與加工
  • 第六節 種子使用與管理
  • 第六章 肥 料
  • 第一節 積制有機肥
  • 第二節 綠肥
  • 第三節 秸稈還田
  • 第四節 化肥
  • 第七章 植物保護
  • 第一節 植保組織
  • 第二節 主要病蟲害
  • 第三節 病蟲害防治
  • 第八章 經營管理與經濟效益
  • 第一節 經營管理
  • 第二節 經濟效益
  • 第八編 林園業
  • 第一章 林 業
  • 第一節 林木種類
  • 第二節 育苗
  • 第三節 植樹造林
  • 第四節 樹木更新
  • 第五節 生態與經濟效益
  • 第二章 果園生產
  • 第一節 果園建設
  • 第二節 果樹品種
  • 第三節 香梨
  • 第四節 果品採摘與保鮮貯藏
  • 第五節 果品銷售
  • 第三章 經營管理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管理體制
  • 第三節 經營管理
  • 第九編 畜牧業
  • 第一章 飼草資源
  • 第二節 天然草場
  • 第二節 農區草場
  • 第二章 畜牧業生產
  • 第一節 畜牧業發展歷程
  • 第二節 畜禽種類及數量
  • 第三節 畜禽產品產量
  • 第四節 畜牧業設施及投資
  • 第三章 疫病防治
  • 第一節 疫病與防治
  • 第二節 防治機構
  • 第四章 經營管理
  • 第一節 管理體制
  • 第二節 管理制度
  • 第三節 飼養管理
  • 第四節 經濟效益
  • 第五節 管理機構
  • 第十編 塔里木馬鹿
  • 第一章 塔里木馬鹿由來
  • 第一節 塔里木馬鹿的形成
  • 第二節 分布與特性
  • 第二章 馬鹿業生產發展歷程
  • 第一節 馴養馬鹿歷史
  • 第二節 發展歷程
  • 第三章 繁 育
  • 第一節 馬鹿繁殖的生理特點
  • 第二節 選種選配
  • 第三節 保胎與助產
  • 第四章 飼養與管理
  • 第一節 飼養設施
  • 第二節 飼養技術
  • 第五章 鹿 茸
  • 第一節 鹿茸生長與發育
  • 第二節 鹿茸採收與加工
  • 第三節 鹿茸銷售與經濟效益
  • 第六章 疫病防治
  • 第一節 疫病種類及發生
  • 第二節 疾病防治
  • 第七章 科研與新技術套用
  • 第一節 科研
  • 第二節 新技術套用
  • 第十一編 農 機
  • 第一章 農 具
  • 第一節 傳統手工生產農具
  • 第二節 畜力農具
  • 第三節 機引農具
  • 第二章 農業機械
  • 第一節 機械設備
  • 第二節 機械化程度
  • 第三節 農機修理
  • 第四節 技術革新
  • 第三章 經營管理
  • 第一節 機構隊伍
  • 第二節 機務管理
  • 第三節 安全生產管理
  • 第四節 經濟核算
  • 第十二編 工 業
  • 第一章 加工業
  • 第一節 發展歷程
  • 第二節 糧油加工業
  • 第三節 棉花加工業
  • 第四節 食品加工業
  • 第五節 其他加工業
  • 第二章 建材工業
  • 第一節 紅磚燒制
  • 第二節 水泥預製件
  • 第三節 石棉開採
  • 第三章 機械製造與電力工業
  • 第一節 機械製造業
  • 第二節 電力
  • 第四章 其他工業
  • 第一節 製藥業
  • 第二節 採礦業
  • 第五章 經營管理
  • 第一節 管理機構
  • 第二節 管理體制
  • 第三節 經濟效益
  • 第十三編 交通郵電
  • 第一章 交通運輸
  • 第一節 道路
  • 第二節 運輸
  • 第三節 安全管理
  • 第四節 經營管理
  • 第二章 郵 電
  • 第一節 機構設定
  • 第二節 郵路與郵政
  • 第三節 電信
  • 第十四編 村鎮建設
  • 第一章 城鎮建設
  • 第一節 團部建設
  • 第二節 連隊居民點建設
  • 第二章 建築業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施工隊伍與技術培訓
  • 第三節 建築施工
  • 第四節 經營管理
  • 第十五編 商業物資
  • 第一章 商 業
  • 第一節 國營商業
  • 第二節 個體商業
  • 第二章 物 資
  • 第一節 物資計畫與供銷
  • 第二節 物資管理
  • 第三節 糧油管理與供應
  • 第十六編 計畫 財務 金融 保險
  • 第一章 計 劃
  • 第一節 計畫體制
  • 第二節 計畫編制
  • 第三節 統計
  • 第二章 財 務
  • 第一節 財務體制
  • 第二節 資金來源
  • 第三節 資金使用
  • 第四節 財務監督
  • 第三章 金融 保險
  • 第一節 金融
  • 第二節 保險
  • 第十七編 勞動工資
  • 第一章 職工隊伍
  • 第一節 職工來源
  • 第二節 勞動力管理
  • 第三節 職工技術培訓
  • 第二章 勞動工資
  • 第一節 工資制度的變革
  • 第二節 工資調整與工資水平
  • 第三節 獎勵工資
  • 第四節 津貼與補貼
  • 第三章 勞動保護
  • 第一節 安全監察
  • 第二節 勞動保護
  • 第三節 勞保福利
  • 第四節 退休退職
  • 第十八編 中國共產黨三十四團組織
  • 第一章 黨的各級委員會
  • 第一節 中共三十四團委員會
  • 第二節 黨總支委員會
  • 第三節 黨支部委員會
  • 第二章 黨員代表大會
  • 第一節 第一屆黨員代表大會
  • 第二節 第二屆黨員代表大會
  • 第三節 第三屆黨員代表大會
  • 第四節 第四屆黨員代表大會
  • 第五節 第五屆黨員代表大會
  • 第六節 第六屆黨員代表大會
  • 第七節 第七屆黨員代表大會
  • 第八節 第八屆黨員代表大會
  • 第九節 第九屆黨員代表大會
  • 第三章 黨委工作部門
  • 第一節 黨委工作部門沿革
  • 第二節 部門領導人
  • 第四章 黨組織建設
  • 第一節 黨 員
  • 第二節 黨組織生活
  • 第三節 整黨建黨
  • 第四節 黨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五章 紀律檢查
  • 第一節 組織機構
  • 第二節 紀律檢查工作
  • 第三節 廉政建設
  • 第六章 統戰工作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統戰工作
  • 第七章 幹部工作
  • 第一節 幹部來源
  • 第二節 幹部結構
  • 第三節 幹部體制
  • 第四節 幹部管理
  • 第五節 離退休幹部安置
  • 第八章 重大政事
  • 第一節 審乾、整風、反右派鬥爭
  • 第二節 反右傾思想鬥爭
  • 第三節 政治整軍
  • 第四節 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 第五節 “文化大革命”
  • 第六節 “揭、批、查”和平反冤假錯案
  • 第七節 精神文明建設
  • 第十九編 行 政
  • 第一章 行政機構
  • 第一節 三十四團行政機構
  • 第二節 行政工作部門
  • 第三節 團以下行政建制
  • 第二章 生產代表大會及表彰大會
  • 第一節 生產代表大會
  • 第二節 表彰大會
  • 第三章 民政事務
  • 第一節 優撫工作
  • 第二節 婚姻登記
  • 第三節 喪葬
  • 第四節 殘疾人工作
  • 第五節 信訪工作
  • 第四章 機要檔案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機要
  • 第三節 檔案
  • 第五章 警衛通訊
  • 第一節 警衛
  • 第二節 通訊
  • 第六章 史志工作
  • 第一節 組織機構
  • 第二節 中國共產黨三十四團組織史資料編纂工作
  • 第三節 團志編纂
  • 第七章 援外工作
  • 第一節 援助巴基斯坦
  • 第二節 援助索馬里費諾農場
  • 第三節 援助坦尚尼亞
  • 第八章 地方選舉
  • 第九章 施政要略
  • 第一節 開墾農場“五邊”方針
  • 第二節 貫徹中央“八字”方針
  • 第三節 農業學大寨
  • 第四節 調整產業結構
  • 第五節 農業區劃
  • 第六節 企業整頓
  • 第二十編 民眾團體
  • 第一章 工 會
  • 第一節 工會組織與會員代表大會
  • 第二節 企業民主管理
  • 第三節 勞動競賽
  • 第四節 自營經濟
  • 第五節 職工文體活動與文化設施
  • 第六節 扶貧解困送溫暖
  • 第二章 女工委員會
  • 第一節 組織機構
  • 第二節 婦女代表大會
  • 第三節 婦女工作
  • 第三章 共青團
  • 第一節 組織建設
  • 第二節 歷屆團員代表大會
  • 第三節 團的活動
  • 第四章 少年先鋒隊
  • 第一節 少先隊組織
  • 第二節 少先隊活動
  • 第三節 少先隊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大會
  • 第二十一編 民眾工作
  • 第一章 場鄉支援
  • 第一節 地方支援農場
  • 第二節 農場支援地方
  • 第二章 民族團結
  • 第一節 民族團結教育
  • 第二節 民族團結活動
  • 第三章 共建文明活動
  • 第一節 場鄉共建
  • 第二節 警民共建
  • 第二十二編 武 裝
  • 第一章 組 織
  • 第一節 人民武裝部
  • 第二節 值班連隊
  • 第三節 基幹民兵與普通民兵組織
  • 第二章 軍政建設
  • 第一節 軍事訓練
  • 第二節 政治思想建設
  • 第三節 軍事演練
  • 第四節 勞武結合
  • 第五節 武器管理
  • 第三章 徵兵與退伍安置
  • 第一節 徵兵工作
  • 第二節 退伍安置
  • 第四章 駐 軍
  • 第一節 清代駐軍
  • 第二節 民國駐軍
  • 第三節 新中國駐軍
  • 第二十三編 政 法
  • 第一章 司 法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司法工作
  • 第三節 法制宣傳教育
  • 第四節 民事調解
  • 第五節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 第二章 治安保衛
  • 第一節 組織機構
  • 第二節 治安管理
  • 第三節 戶籍管理
  • 第四節 民眾治保工作
  • 第三章 監獄工作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監獄管理工作
  • 第三節 就業安置
  • 第二十四編 科 技
  • 第一章 機構隊伍
  • 第一節 機構
  • 第二節 科研隊伍
  • 第二章 科研活動
  • 第一節 科普活動
  • 第二節 科技活動
  • 第三節 科技引進與推廣
  • 第三章 科研成果與效益
  • 第一節 科研成果
  • 第二節 經濟效益
  • 第二十五編 文 化
  • 第一章 文化組織與設施
  • 第一節 文化組織
  • 第二節 文化設施
  • 第二章 文學藝術
  • 第一節 文學創作
  • 第二節 文藝演出
  • 第三節 攝影、美術、書法
  • 第三章 電影電視
  • 第一節 電影
  • 第二節 電視
  • 第四章 新聞與通訊
  • 第一節 新聞通訊
  • 第二節 廣播
  • 第三節 團內小報
  • 第五章 體 育
  • 第一節 學校體育
  • 第二節 民眾體育
  • 第六章 文物遺址
  • 第二十六編 教 育
  • 第一章 普通教育
  • 第一節 學前教育
  • 第二節 國小教育
  • 第三節 中學教育
  • 第二章 成人教育
  • 第一節 掃盲教育
  • 第二節 紅專大學
  • 第三節 職工文化補課
  • 第四節 成人自學考試
  • 第三章 教師隊伍
  • 第一節 教師隊伍建設
  • 第二節 教師結構
  • 第三節 教師待遇
  • 第四節 教師職稱
  • 第五節 教職員名錄
  • 第四章 教育設施
  • 第一節 校舍
  • 第二節 教學設備
  • 第五章 教育管理
  • 第一節 管理機構
  • 第二節 教育經費管理
  • 第六章 勤工儉學
  • 第一節 校辦農、工、商
  • 第二節 支農勞動
  • 第三節 建校活動
  • 第二十七編 醫療衛生
  • 第一章 醫 療
  • 第一節 發展歷程
  • 第二節 醫療機構
  • 第三節 醫療設備
  • 第四節 醫療技術
  • 第五節 中醫中藥
  • 第六節 醫療制度
  • 第七節 藥政管理及供應
  • 第二章 衛生防疫
  • 第一節 愛國衛生運動
  • 第二節 衛生防疫機構
  • 第三節 預防保健與計畫免疫
  • 第四節 傳染病的防治
  • 第五節 婦幼保健
  • 第六節 食品監督
  • 第二十八編 人 物
  • 第一章 人物傳
  • 第一節 戰鬥英雄人物傳
  • 第二節 勞動模範人物傳
  • 第二章 英模人物簡介
  • 第一節 戰鬥英雄簡介
  • 第二節 模範人物簡介
  • 第三節 名人簡介
  • 第三章 正團級領導人簡介
  • 第一節 團(場)長簡介
  • 第二節 政治委員簡介
  • 第四章 各級各類先進人物名錄
  • 第一節 三十四團獲國家級先進個人稱號
  • 第二節 三十四團獲自治區、兵團級先進個人稱號
  • 第三節 獲農二師和巴州先進個人稱號
  • 第四節 榮獲團級先進稱號名錄
  • 第五章 各行業高、中級技術職稱名錄
  • 第一節 高級技術職稱
  • 第二節 中級技術職稱
  • 第六章 各級各類領導業務幹部名錄、名單
  • 第一節 歷任副團級領導幹部
  • 第二節 歷任正副營級領導幹部(含科級)名錄
  • 第三節 歷任正、副連級領導幹部名錄
  • 第四節 歷任團機關幹部名錄
  • 第五節 歷任連隊業務幹部名錄
  • 第六節 歷任中國小教師名錄
  • 第七節 歷任醫護人員名錄
  • 第八節 離、退休幹部
  • 第七章 工人名錄
  • 第一節 1956~1997年三十四團工人名單
  • 第二節 三十四團離休工人名錄(1978~1997)
  • 第三節 三十四團退休工人名單(1978~1997)
  • 第八章 辭世職工
  • 第一節 正常辭世職工名錄
  • 第二節 非正常死亡職工名錄
  • 第二十九編 附 錄
  • 一、1998~2000年三十四團大事記
  • 二、1998~2000年三十四團概況
  • 三、關於農二師對三十四團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批覆
  • 四、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六四三一部隊與巴州農墾局三十四團場關於徵用土地協定書
  • 五、三十四團黨委常委會工作規則
  • 六、三十四團經濟責任制辦法
  • 七、三十四團農業連隊全面推行連務公開和健全職工民主管理制度的實施辦法
  • 編後語
  • 三十四團史志編纂委員會(1987~1988)
  • 三十四團史志編纂委員會(1989~1991)
  • 三十四團史志編纂委員會(1992~1994)
  • 三十四團史志編纂委員會(1995~1997)
  • 三十四團史志編纂委員會(1998~2000)
  • 三十四團史志編纂委員會(2001年)
  • 三十四團史志編輯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