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

新疆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

新疆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新疆阿勒泰地區福海縣城以西20餘公里的解特阿熱勒鎮內,由烏倫古湖 (大海子、中海子)和吉力湖(小海子)兩部分組成。濕地公園總面積123451.85公頃,其中濕地總面積 107427.59公頃,濕地率87.02%。其主體主要為湖泊濕地、沼澤濕地、河流濕地等濕地類型。烏倫古湖是北疆最大的永久性淡水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疆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 
  • 地理位置新疆阿勒泰地區福海縣解特阿熱勒鄉 
  • 面積:123451.85公頃 
  • 級別:國家級
  • 地理區域:天山山脈
  • 管理單位: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 
  • 批准時間:2017年12月22日 
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貌,水文,土壤,氣候特點,功能區劃,資源情況,植物資源,動物資源,漁業資源,開發建設,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新疆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新疆阿勒泰地區福海縣縣城西 20 余公里的解特阿熱勒鄉內,由烏倫古湖(大海子、中海子)和吉力湖(小海子)兩部分組成。地理坐標為 87°00′34.68″-87°35′03.89″E,46°51′14.83″ - 47°25′36.89″N。濕地公園範圍為:北面沿著福海縣與吉木乃縣、阿勒泰市和北屯市的邊界一直到現狀瑞雪水產養殖有限公司地塊;東面基本以現狀環湖東路為界,經福海漁場以庫依尕河東岸防洪土埂為界後,沿著烏倫古河入湖河口至海上魔鬼城的坡腳線以及吉力湖水岸線為界;南面以吉力湖的水岸線和湖濱帶,以及現狀環湖南路為界;西面除福海漁場庫依尕河西岸防洪土埂為界外,其餘均以現狀環湖西路為界。主要包括區內的湖泊濕地、沼澤濕地、河流濕地及少量的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鹽鹼地等土地類型。濕地公園總面積123451.85公頃。其中濕地總面積107427.59公頃,占項目區總面積的87.02%。
新疆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

地質地貌

濕地公園地處阿爾泰山前平原,準噶爾盆地北部的解特阿熱勒斷陷盆地中,屬構造運動中地層斷裂下陷而成。湖區北部以東西走向的那林卡拉塔烏山與額爾齊斯河谷地分開,距額爾齊斯河最近處僅1.2km;西部有東西向的蝕余山丘、山前洪積坡地及山間谷地與湖岸垂直;西南部為低緩的剝蝕丘陵德倫山;東部和東南部為低緩平坦的砂礫質河流階地及沙泥質的烏倫古湖沖積平原與水下老三角洲。北東走向的岸線和北西走向的山地有一夾角,西部山前傾斜地較寬,向東變窄,在45公里魚點以東,山麓線與岸線大體重合山前傾斜地上,以砂礫質洪積扇為主,間有零星緩和的由第三紀湖相砂泥岩組成的蝕余殘丘,西岸湖濱多為砂礫質的階地和洪積緩坡地。北岸和西岸,常年處於上風處,故濱岸堆積地貌不發育而屢見基岩湖岸,岸上部分呈戈壁景觀。東岸與南岸,因長年處於迎風岸,加上河流帶來的碎屑物質較豐富,造成了典型的濱岸帶堆積地貌,包括風沙、砂咀、濱岸壩和岸外壩。南岸的堆積地貌也很發育。
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

水文

烏倫古湖水域面積1035平方公里,是中國十大內陸淡水湖之一,是北疆最大的永久性淡水湖,主要由阿爾泰山冰川、積雪融化後季節性補水形成與維持,屬於溫帶內陸乾旱區湖泊濕地生態系統,其濕地生態系統類型極具獨特性,特別是伴隨融雪過程,烏倫古湖濕地水資源總量呈現周期性變化,鹹淡水轉換過程顯著,其濕地水循環與水生態過程完全不同於東部流域性湖泊,具有獨特的科學研究價值。

土壤

濕地公園的土壤類型以風沙土、潮土、沼澤土為主,部分地段分布有少量的鹽土和草甸土。表層土壤厚度0.2~1.0m,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一般在0.6~2.37%,全氮0.04~0.118%,鹼解氮23~108PPM,速效磷3~9PPM,PH值7.5~5 67.8,呈微鹼性反應;土體較濕,地溫較低,地下水位1~3m,部分地方有鹽鹼危害。
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

氣候特點

濕地公園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3.4℃,極端最高氣溫39.6℃,極端最低氣溫-42℃,最熱月7月份平均氣溫22.7℃,最冷月1月份平均氣溫-20.3℃,≥10℃積溫2289℃;年平均降水量116.5mm,年平均蒸發量1844.4 mm,年平均日照時數2873.4h,日照百分率65%;降雪出現在10月中下旬至翌年4月中下旬,年降雪天數29天;湖體水溫年內月平均4.6℃~6.3℃;全年無霜期148天。

功能區劃

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劃分為三大功能分區,即濕地保育區 、恢復重建區、合理利用區 。
功能區劃圖功能區劃圖
①濕地保育區:位於濕地公園北部的大面積區域,主要包括大海子的大部分核心區域(大海子西部和北部離水岸線 700m-1000m 範圍以外劃定為生態保育區),以及中海子和大海子東北部、西北部的永久禁漁區範圍,面積 78568.21hm2,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 63.61%。該區有新疆西北典型的永久性淡水湖泊濕地和半乾旱區草本沼澤濕地,是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的重要生態基質和濕地生態系統核心部分,是眾多水禽和野生魚類的棲息地和覓食地。另外,生態保育區還是本地魚類重要的繁殖區域,是生態敏感地區。
②恢復重建區:主要位於額河入湖口處至四十五公里漁場、烏倫古湖北岸和西岸(大海子西部和北部離水岸線 700m-1000m 範圍以內劃定為恢復重建區)、中海子西岸和南岸(陸域)的湖濱帶帶狀區域,面積 11644.09hm2,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 9.43%。恢復重建區開展應開展培育和恢復濕地的相關活動。其中,湖濱帶陸域部分由於緊鄰環湖道路、漁場、漁點、魚類繁育基地,交通較為便捷,生產生活等人為活動頻繁,受到的人為干擾更大,濕地有退化的趨勢,急需進行科學合理的恢復重建工作,恢復由灌木-草地-河濱帶濕地植被為基礎的複合植被隔離帶,形成濕地公園的生態屏障,最大限度地實現濕地的生態保護。湖濱帶水域部分可以通過濕地植被恢復、封灘育草、蘆葦復壯等方式,恢復原生濕地植被,恢復水禽棲息地的功能。
③合理利用區:主要位於濕地公園東岸環湖東路內側的陸域和離水岸線700-1000 米以內的可利用水域,還有吉力湖片區的水域及湖濱帶區域和奎北鐵路63大橋以南的庫依尕河河段區域,面積 33239.55hm2,占濕地公園總面積的 26.93%。合理利用區遵循儘可能少地利用濕地資源,儘可能小地干擾濕地生態系統,遠離濕地生物多樣性生境保育區的原則進行劃定。合理利用區應當開展以生態展示、科普教育為主的宣教活動,可開展不損害濕地生態系統功能的生態體驗及管理服務等活動。其中,黃金海岸景區(在濕地公園範圍以內)及周邊區域、土著魚類繁育基地(在濕地公園範圍以外)以北區域、海上魔鬼城(在濕地公園範圍以外)西南區域結合現有的景區設施和科研設施重點突出科普宣教主題;黃金海岸景區(在濕地公園範圍以內)以及海上魔鬼城景區(在濕地公園範圍以外)的管理服務設施可以共管共建,作為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的管理服務設施。其他區域開展不損害濕地生態系統功能的生態展示及生態體驗等活動。
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

資源情況

植物資源

烏倫古湖濕地公園內有植物22科43屬78種,其中水生植物10科15種;此外還有浮游植物8門115種屬,沉水植物5科5屬7種。濕地植被主要有水生植被、草本沼澤植被、灌叢沼澤植被等3種植被類型。水生植被分布於湖泊水域之中,主要有篦齒眼子菜群落、金魚藻群落、小茨藻群落、狐尾藻群落、聚草群落、菹草群落、蒲萍群落、水蔥群落等;草本沼澤植被分布於湖泊的淺水區域,以及湖濱及其附近河段四周的低階地、低洼地、水浸灘等集水區域,主要有蘆葦群系、禾草群系、苔草群系、蒲草群系、賴草群系、荊三稜群系、鹽生假木賊群系、沙蒿群落、鹼蓬群落等;灌叢沼澤植被分布於湖濱季節性積水的沼澤濕地中,主要有白柳群落、檉柳群落、尖果沙棗群落、苦楊群落、鈴鐺刺群落等。
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

動物資源

烏倫古湖濕地公園內有動物21目40科101種,其中魚綱4目6科22種,主要有河鱸、湖擬鯉、東方真鯿、貝加爾雅羅魚、鯉魚、高體雅羅魚、銀鯽、須鮁、白斑狗魚、梭鱸、江鱈、白鰱、花丁鮈、西伯利亞花鰍、粘鱸等;兩棲綱1目2科2種,即綠蟾蜍與中國林蛙;爬行綱1目1科2種,即棋斑游蛇與黃脊游蛇;鳥綱12目26科67種,主要有鸕鶿、赤麻鴨、針尾鴨等,還有4種國家Ⅰ級保護動物:黑鸛、小鴇、波斑鴇、玉帶海雕和6種國家Ⅱ級保護動物:紅隼、黑腹沙雞、大天鵝、疣鼻天鵝、白尾鷂、烏雕等;哺乳綱3目5科8種,主要包括狼、赤狐、沙狐、野豬、水獺、田鼠、麝鼠等,其中水獺屬國家Ⅱ級保護動物。另外,還有水生浮遊動物96種屬;底棲動物21種;水生昆蟲類44種。

漁業資源

烏倫古湖是北疆最大的天然漁業基地,湖內魚類品系獨特而豐富。在烏倫古湖與額爾齊斯河連通之後,額爾齊斯河水系的魚類如東方歐鯿、鯉、湖擬鯉、梭鱸、粘鱸、白斑狗魚、江鱈等進入湖中,改變了湖泊原有的魚類區系組成,極大豐富了烏倫古湖的魚類種類。其中主要經濟魚類有:池沼公魚、白斑狗魚、東方歐鯿、額河銀鯉、貝加爾雅羅魚、丁魚歲、河鱸、鰱、鯉、草、江鱈等二十餘種天然野生名特優冷水性和亞冷水性魚類。
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

開發建設

烏倫古湖國家濕地公園於2012年經國家林業局批准開展試點工作,2017年12月通過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濕地生態恢復與保育、濕地科研、監測與培訓、濕地生態觀光旅遊等8項,預計分三期進行,期限為10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