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披鹼草

新疆披鹼草

新疆披鹼草(學名:Elymus sinkiangensis D. F. Cui)是禾本科、披鹼草屬草本植物。稈高可達80厘米,葉鞘平滑,無毛,葉片平,背面平滑,無毛,正面具長柔毛,邊緣具緣毛。穗狀花序直立,緊密,軸近無毛,邊緣具緣毛;穎片披針形,沿著脈具糙硬毛,邊緣膜質,先端漸尖或具芒,外稃披針形,上部和近邊緣具短硬毛;第一外稃芒下彎,粗糙。內稃等長外稃,沿龍骨具緣毛。花葯黃色,7-8月開花結果。

分布於中國新疆;生長在海拔1800-2100米的森林邊緣,山地草原。

新疆披鹼草適口性好,抽穗前各種家畜均喜食,抽穗後馬喜食,羊採食性差,調製乾草後各類家畜也喜食,新疆披鹼草在草場上的出現率和參與度均較高,且飼用價值也較高,屬於良等牧草,並具有馴化栽培前景。

(概述圖參考來源: 新疆主要飼用植物志 第1冊)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產地生境,生長習性,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叢生草本。桿叢生,高60-80厘米,具2-3節.上部葉鞘平滑無毛,下部者具倒生的柔毛,葉舌很短,長約0.3毫米葉片通常扁平,寬3-B毫米,下面平滑無毛,上面被稀疏的長柔毛,邊緣具纖毛。
穗狀花序直立,長7-10厘米,穗軸節間長4-7毫米,幾平滑,梭邊具纖毛,小穗通常偏於穗軸一側,長13-15(18)毫米,含4-5(6)花;額披針形,寬1.8-2毫米.先端漸尖或具長達2毫米的短芒,邊緣窄膜質,具8-5脈,脈上具短刺毛,第一穎長9-10毫米(連同短尖頭),第二穎長10-12毫米(連同短尖頭)j外稃披針形.僅上部和邊緣被短硬毛,先端延伸成反曲而粗糙的芒,芒長20-35毫米,第一外稃長10-12毫米;內稃約與外稃等長,脊上具纖毛;花葯黃色,長1.5-2毫米。

近種區別

新疆披鹼草與直穗鵝觀草Elymus gmelinii var. gmelinii)相似,唯小穗長13-15(18)毫米,含4-5(6)花,花葯長1.5-2毫米,葉片上面被稀疏的長柔毛與之不同。
新疆披鹼草
直穗鵝觀草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新疆;生長在海拔1800-2100米的森林邊緣,山地草原。
新疆披鹼草為中生疏叢型上繁禾草。是山地草甸和山地草甸草原的建群種或伴生種。喜濕潤溫涼的氣候,年平均氣溫1.9℃,年降水量400-600毫米。適宜的土壤為山地黑鈣土和暗栗鈣土。
新疆披鹼草在中國伊犁地區的尼勒克至昭蘇海拔1500-2000米的山地草甸,以建群種的地位與亞建群種草原老鸛草草原糙蘇組成草場型,草層高度40-70厘米,總蓋度75-95%,鮮草產量約1500千克/公頃。或與鴨茅長芒大穗鵝觀草無芒雀麥細葉早熟禾等多種禾草為共建種組成禾草+雜類草山地草甸草場,鮮草產量達15000千克/公頃,草質優良,是天然的優良割草場和大畜放牧場,在阿爾泰山海拔1500-2000米、天山北坡1600-2400米的山地草甸草場中,新疆披鹼草與無芒雀麥、草地早熟禾、細葉早熟禾、拂子茅和鴨茅、短柄草看麥娘蒙古異燕麥等禾草及雜類草組成不同的草地型,雜類草有草原老鸛草、草原糙蘇、塊根糙蘇、高山地榆千葉蓍黨參蓬子菜等。這類草場型蓋度大,草層高度一般在50-85厘米,產量5250-6750千克/公頃。在天山北坡中段海拔1900-2700米的山地草原中,它以建群種和伴生種出現,在天山南坡散生於海拔2600米右,由溚草冰草新疆針茅為建群種組成的山地草原草場中。

生長習性

新疆披鹼草通常於4月底5月初返青,6月下旬抽穗,7月開花,8月結實。

主要價值

新疆披鹼草適口性好,抽穗前各種家畜均喜食,抽穗後馬喜食,羊採食性差,調製乾草後各類家畜也喜食,但營養價值中等,不耐踐踏和放牧,屬於刈割型牧草,甘草率為45%。新疆披鹼草在草場上的出現率和參與度均較高,且飼用價值也較高,屬於良等牧草,並具有馴化栽培前景。新疆披鹼草營養成分如表:
新疆披鹼草化學成分(%)
生育期
水分
粗蛋白質
粗脂肪
粗纖維
無氮浸出物
粗灰分
結實期
7.96
7.58
1.34
30.19
44.84
8.09
0.35
0.08
結實末期
8.65
4.11
1.77
36.71
41.36
7.4
0.21
0.0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