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師範大學新疆少數民族現代化研究中心

新疆少數民族現代化研究中心成立於2012年1月,迪木拉提·奧邁爾教授擔任中心主任,王平副教授任中心執行主任,並成立了由楊聖敏、徐平、高永久等11名校內外專家學者組成的學術委員會。主要研究新疆少數民族文化變遷的軌跡;社會轉型期新疆少數民族文化面臨的諸多問題;新疆少數民族文化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中的作用等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疆師範大學新疆少數民族現代化研究中心
  • 成立日期:2012年1月
目前,研究中心有研究人員33人,其中具有高級技術職務資格的28名,中級技術職務資格的5名。其中,專職研究人員17名,校內兼職人員為6人,校外兼職人員為10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11人,碩士5人;教授9人,副教授19人。
新疆少數民族現代化研究中心是在1979年成立的歷史系,1992年成立的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所,2003年成立的自治區重點學科——民族學與宗教學、民族學碩士點,2008年教育部批准立項博士點建設學科——民族學、2008年建設的新疆師範大學校級文科基地——新疆與中亞跨境民族研究中心、2008年成立的中央與地方共建新疆民族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實驗室、2010年自治區重點建設學科民族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基於新疆獨特的歷史、地域和文化特徵,本中心設定了特色鮮明、套用性強的兩個主要研究室:新疆少數民族文化現代化研究室與新疆少數民族社會現代化研究室。
新疆少數民族文化現代化研究室研究方向主要圍繞:新疆少數民族文化變遷的軌跡;社會轉型期新疆少數民族文化面臨的諸多問題;新疆少數民族文化在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中的作用等問題進行研究。
新疆少數民族社會現代化研究室研究方向主要圍繞著:新疆少數民族傳統社會變遷的軌跡;轉型期新疆少數民族社會所面臨的諸多問題、困惑以及表現出來的各種反應;新疆少數民族微型社會現代化進程的個案調查;準現代化的都市少數民族社會等問題進行研究。
新疆少數民族現代化研究中心的研究遵循學科發展規律,尤其是在近兩年來,在國家、自治區以及相關學科的支持下,立足新疆區域,聚焦總目標,聯繫地區社會發展現實對民族學、民族社會學、民族歷史學的學科理論建設以及少數民族文化研究和現代化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提供重要的個案支撐。同時,對新疆少數民族文化現代化進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和現象提供理論研究和深層解釋,進而為各級政府提供嚴謹、規範和科學的資政報告,以促進和保障新疆少數民族文化向現代性的順利轉型。
一、科學研究方面
近年來,新疆少數民族社會現代化研究中心圍繞新疆社會轉型、現實民族宗教問題、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管理、區域反貧困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產出了一系列相關成果。研究團隊目前已經涵蓋了新疆師範大學、新疆社會科學院、四川大學、蘭州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央黨校、雲南大學、北方民族大學等多家機構從事新疆問題研究的骨幹研究學者。在學術研究領域,中心團隊五年間共發表核心刊物論文近40篇,出版和編輯著作5部,獲得國家民委優秀成果獎1等獎2項,2等獎2項,3等獎3項。自治區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5項,縱向和橫向課題20餘項,其中完成了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鞏固和發展平等、互助、團結、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二、社會服務方面
除了學術研究之外,中心還積極開展社會服務。在評估方面,中心成員2014-2015年間參與完成了“亞洲開發銀行林業發展與生態恢復監測”項目(新疆片區),對新疆區域五個區域的貸款林業開發和生態恢復情況作了系統評估;2014年,中心主要成員參與了“世界銀行貸款新疆職業教育項目社會評估”,對新疆職業教育情況作了系統評估;2014-2016年間,中心完成了中央統戰部委託的重點項目“內地新疆籍少數民族學生群體調查與研究”。承接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委託項目“21世紀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綜合調查總計新疆12個縣的調查,每個縣完成400份近30頁的問卷調查,總計4000餘份問卷的調查,並撰寫研究報告,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基礎調查,在成果撰寫和完善階段:2016年,中心完成了國家衛計委委託的全國流動人口衛生計生動態監測調查,保時保量完成了烏魯木齊市2000份問卷的調查任務。2016年,中心成員還完成了新疆天康食品有限公司綠色循環產業園建設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社會治理創新規劃、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社會安全保障管理實務手冊編寫等項目。中心提出的“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活動進社會組織、進家庭、進景區”獲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高度肯定,目前,正在有關地州市推廣實施,創立品牌。
在流動人口管理方面,中心積極轉化研究成果,受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委託,承辦4期“自治區重點複雜社區書記主任培訓班”,培訓社區書記主任400多人,為自治區社會穩定,長治久安做出了一定貢獻。
2016年以來,受自治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及地方各級政府委託,中心在精準扶貧評估、貧困縣摘帽退出評估等領域做出了豐碩的成績,完成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3個地州市2016年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第三方評估、13個地州市2017年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第三方評估、先後完成了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民豐縣、託里縣、青河縣、裕民縣、尼勒克縣、吉木乃縣摘帽第三方評估項目。此外,還承擔了託里縣、民豐縣、青河縣、裕民縣、尼勒克縣、吉木乃縣、于田縣、烏恰縣、洛浦縣貧困退出的預評估工作。
三、服務教學方面
中心成立以來開展的多項科學研究和委託項目吸收了大量的碩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參與,在很大程度上鍛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科研能力。如,“21世紀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綜合調查、“亞洲開發銀行林業發展與生態恢復監測”項目、“全國流動人口衛生計生動態監測調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3個地州市2016年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第三方評估”、“13個地州市2017年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第三方評估”等項目,相繼吸納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參與調研和報告寫作近百人次。
在本科生社會實踐和實習中,一方面,資助了社工專業和民族學12、13、14級本科生及碩士研究生開展三下鄉活動,專業見習、研習、野外實習和專業實習;另一方面,中心執行主任王平教授及研究人員嚴學勤、羅意等以中心項目帶領學生開展實習和社會調查,完成的調查報告獲得了多項獎項。如,社工專業本科生劉亦辰、王帥博、阿米娜·阿卜杜克熱木等人的三下鄉調查報告《烏魯木齊、吐魯番市新疆流動人口女性就業狀況調查》、塗紋銘、白文靖、李瑞凡等的調查報告《赴吐魯番、伊犁地區流動人口的社區認同調查》,王煒、張濛雨、王睿君等的調查報告《阿勒泰地區185團社會穩定與發展調查》等獲得了學校優秀獎;在實習基礎上完成的畢業論文《紅墩“老戶兒家”漢人群體的社會關係網羅研究》、《在南疆城鎮中生活:葉城縣城漢族務工群體調查》等獲得校級優秀論文。
此外,研究中心還積極協助學院舉辦了學院本科生、研究生學術論壇。在學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科研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2016年第一輪自治區級重點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驗收評估中,新疆少數民族現代化研究中心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順利進入第二輪建設,並獲得自治區重點資助。在第二輪建設中,中心將繼續在科研、教學和社會服務方面發揮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