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碩縣可可乃克礦區1490米標高以淺特大型鍶礦詳查

《新疆和碩縣可可乃克礦區1490米標高以淺特大型鍶礦詳查》是由山東省第七地質礦產勘查院、新疆林源礦業有限公司擔任主要完成單位,劉傳朋、李兆營、肖丙建、余西順、馮愛平、梁成、徐希強、劉同、葛躍進、馬文清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疆和碩縣可可乃克礦區1490米標高以淺特大型鍶礦詳查
  • 主要完成單位:山東省第七地質礦產勘查院、新疆林源礦業有限公司
  • 主要完成人:劉傳朋、李兆營、肖丙建、余西順、馮愛平、梁成、徐希強、劉同、葛躍進、馬文清
  • 等級:二等
  • 獲獎序號:20190052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9-2-42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鍶礦是我國少有的優勢稀有金屬礦產,也是世界具戰略意義的礦產資源,國際市場對鍶礦石需求潛力很大。我國南方鍶礦資源比較豐富,但北方鍶礦資源緊缺。以往新疆僅發現零星鍶礦,雖然前人做了大量工作,但一直沒有實現找礦突破,找礦難度很大。亟待解決成礦地質規律和找礦技術方法等關鍵理論技術難題。為此,本項目選擇新疆和碩縣可可乃克地區開展找礦探索,取得了重要創新成果。
1.創建“地層-斷裂-脈岩”三位一體沉積改造型鍶礦成礦模式,闡明了成礦規律和找礦方向。認為二疊紀阿其克布拉克組一段提供成礦物質,斷裂構造提供賦礦空間,閃長玢岩脈為成礦物質富集提供熱源。有利地層、斷裂和脈岩三者的耦合為鍶成礦提供了有利條件,沉積改造型鍶礦床為找礦的重點方向。
2.建立基於關鍵找礦標誌和技術方法的勘查模型,解決了複雜地質地理條件找礦難題。主要找礦標誌包括賦礦地層(阿其克布拉克組一段灰岩與砂岩接觸部位)、矽化和碳酸鹽化蝕變帶、順層產出的斷裂構造和閃長玢岩脈,主要技術方法是詳細構造-岩性填圖+多層沿脈坑道。
3.發現並探明特大型鍶礦床,實現了北方鍶礦找礦重大突破。共圈定天青石礦體8個,查明天青石資源儲量:(332+333+334)礦物量122.27萬t,SrSO4平均含量43.36%,鍶金屬量584764.70t。
該礦床的規模是大型鍶礦床的6.1倍,為我國罕見的品位較高、規模大、礦體易採選的優質礦床。找礦成果獲中國地質學會“2013年度十大地質找礦成果”。
經可行性論證,礦山開發總利潤約3.60億,每年銷售收入約440萬元,年稅後利潤約260.62萬元,每年上繳稅金約121.52萬元。目前該礦床已由企業開採,帶動了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了一批就業崗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