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北部二疊紀至第三紀地層及孢粉組合

《新疆北部二疊紀至第三紀地層及孢粉組合》是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余靜賢、張望平、侯靜鵬、孫孟蓉、曲立範、楊基端、孫李英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疆北部二疊紀至第三紀地層及孢粉組合
  • 成果登記號:19910485[04795]
  • 第一完成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10485[04795]
項目名稱
新疆北部二疊紀至第三紀地層及孢粉組合
第一完成單位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
余靜賢、張望平、侯靜鵬、孫孟蓉、曲立範、楊基端、孫李英
研究起始日期
1979-12-01
研究終止日期
1983-12-01
主題詞
新疆;二疊紀;地層;孢粉
任務來源
院所控項目

成果摘要

新疆準噶爾盆地和吐魯番地,二疊紀和中、新生代地層發育齊全,是我國大型陸相沉積盆地的典型代表之一,這種跨越古、中、新生代而完好的剖面。在我國乃至世界都是少有的。由於地處我國邊緣地區,過去基礎地質研究程度低,孢子花粉更未進行過系統研究,為適應滿足國家經濟建設急需的能源及其它礦產資源的調查、勘探、開發的需要。由地科院地質所與石油部新疆石油管理局勘探開發研究院合作,開展了對準噶爾和吐魯番盆地二疊紀至新生代地層及系統的孢子花粉研究。本成果對這兩個盆地二疊紀至新生代17條剖面,約千餘塊樣品的孢子花粉進行了分析、研究。首次建立了該區二疊紀至第三紀22個孢粉組合序列、二疊紀至侏羅紀9個大孢子序列,詳細闡述了各姐段孢粉組合特徵,並據已知屬種的地史分布及與國內外同期孢粉組合的詳細對比,深入準確地誰了各岩姐的時代,經研究將有爭議的吐谷魯群歸入早白堊世;對侏羅紀、早白堊世沉積時的古植被、古氣候及古植物地理區進行了探討,再造了該區第三紀古植被、古環境的演化歷史,對我國起步較晚的大孢子學科進行了系統研究。該成果不僅填補了新疆邊緣地區二疊紀至第三紀生物地層方面的空白,且對新疆地區,尤其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勘探開發折地層劃分,對比提供了可靠的孢粉地層學依據,具有較高運用價值和學術水平,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