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村村委會

新田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3.00公里,距離鎮15.00公里, 國土面積2.15平方公里,海拔2000.00米,年平均氣溫13.00℃,年降水量70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小麥、烤菸、油菜籽等農作物。有耕地306.00畝,其中人均耕地1.39畝;有林地2065.58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8戶,有鄉村人口226人,其中農業人口221人,勞動力15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38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36.9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00.00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養殖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田村村委會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面積:2.15平方公里
  • 人口:226(2010年)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13.00℃,年降水量700.00毫米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06.00畝(其中:田36.00畝,地270.00畝),人均耕地1.39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烤菸、油菜籽等作物;擁有林地2065.58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3畝,主要種植蘋果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850.56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64戶通自來水,有1戶飲用井水, 有64戶通電,有4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5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5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5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砂石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0.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0.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36.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12.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96畝。
該村到2010年底,有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43.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41.00萬元,畜牧業收入150.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98頭,肉牛169頭,肉羊318頭); 林業收入8.1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71.00萬元, 工資性收入9.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600.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5.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7人 ,在省內務工40人,到省外務工27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茶葉,主要銷售往本縣。2013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70.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茶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葉產業。
特色產業的本質是“我”最擅長的經濟,是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因此是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特色產業的形成固然離不開政府扶持,但更重要的是市場內生。政府的作用是營造環境,誘致市場主體創業。市場主體追求利潤,必然根據本地要素稟賦實際選擇適宜的產業,從而形成特色產業。從過去的經驗教訓看,還要處理好“取”與“予”的關係。在“特色”剛剛顯露時就急著“增收”,只會扼殺“特色”。
特色產業的理想狀態無疑是“產業集群”。集群本身是一種特色。聚集主要有兩種模式:一是縱向型。圍繞成長起來的特色產業,眾多上游、中間、下游企業聚集起來,形成一個個完整的生產鏈;二是橫向型,即同類或相似企業、產品聚集,形成專業生產、銷售中心。聚集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減少了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形成經濟成長極,提升了經濟競爭力;不僅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而且增強市場機制,激發人們的創業意識,最終促進產業經濟全面發展。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235戶,共鄉村人口956人,其中男性479人,女性477人。其中農業人口948人,勞動力589人。
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594;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21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5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7.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新田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德思里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50公里,距離中學18.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45人,中學生24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