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 、通電 、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850 戶通自來水,有 75戶飲用井水,有55 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5.6 %)。有980 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755 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和77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03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624戶(分別占總數的72 %和64 %)。
該村是鎮政府所在地,有車站和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36 輛,拖拉機5 輛,機車166 輛。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66 戶;建有小水窖 20口。全村有 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 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 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 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5 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4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14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60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72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自然資源
2009年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560.7畝(其中:田401畝,地 3159.7畝),人均耕地0.64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魔芋等作物;擁有林地12512畝,其中經濟林果2855 畝,人均經濟林果0.6畝,主要種植李子、柑子等品種;水面面積45 畝,其中養殖面積20 畝;荒山荒地4792 畝,其他面積5560畝。有豐富的煤礦、石灰石等礦產資源。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00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02萬元,占總收入的15%;畜牧業收入 469萬元,占總收入的23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820頭,肉牛42頭,肉羊780 頭);漁業收入5.6萬元,占總收入的 0.3%;林業收入66萬元,占總收入的3.3%;第二、三產業收入1166萬元,占總收入的58 %;工資性收入287萬元,占總收入的14.3 %。農民人均純收入2538 元,農民收入以勞務收入、畜牧業、二三產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87萬元,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88人,在省內務工 406人,到省外務工341人。
人口衛生
2009年該村現有農戶1175,共鄉村人口5583人,其中男性3281 人,女性2302。其中農業人口4760人,勞動力1499人。該村漢族為主,其中漢族5572,彝族3人,其他民族7人。
到2009年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058人,參合率55%;享受低保19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是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所在地,衛生所面積為 3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建有公廁 1個。
特色產業
2009年該村的主要產業為勞務收入、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縣和省外。2009年石灰石、畜牧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50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竹子、畜牧業 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竹子、畜牧業產業。擁有企業 7個。
文化教育
2009年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2465平方米,擁有教師33 人,在校學生504 人,距離鎮中學10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720人,其中小學生504 人,中學生301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95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511.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6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6.20萬元,有固定資產18.4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新灘國小、桂花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新灘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00公里,距離中學10.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375人,中學生231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鄉村公路路況差,住房有待改善,享有的教育、醫療條件有限,科技水平有待提高,農業產業結構有待進一步調整最佳化。。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發展竹、畜牧等優勢產業,竹子面積達到12000畝,發展豬3500 頭,每年轉移勞動力1050 人。到2015年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到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