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東都鎮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68年),東都三官廟曾有“明曰東渡僧西渡寺”的文字記載。明代以前,東都、西都之間曾有湖水相隔,來往需乘渡船,改稱東渡、催陵邀西渡。明嘉靖三十五年(1566年)前屬新泰縣婁德鄉(南鄉),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屬新縣上保南鄉,民國3年(1914年),設東都保,民國十年(1921年)設東都鎮,1941年9月為泰寧縣抗日民主政府岔河區東都鄉,1945年10月為新泰縣抗日民主政府岔河區都東鄉,1950年初為新泰縣大區東都鄉,1959年11月隸屬於新汶市,1962年4月為新汶市東都人民公社,1984年2月為新泰市新汶辦事處東都鎮,1985年12月撤鄉並處時原新泰市劉社辦事處欒莊鄉併入東都鎮。
自然資源
轄區煤炭資源豐富,工業歷史悠久,交通四通八達,人力資源充沛。2005年,在市委、市政碑歸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鎮上下按照年初確定的跨越式發展思路,萬眾一心,埋頭苦幹,圓滿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鎮經濟與社會事業實現了全面、協調、快速發展。
經濟發展
2005年實現本鎮生產總值26億元,同比增長22%;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3億元,同比增長82%;實現財政收入4346萬元,同比增長81%;農民人均純收入4016元,同比增長9.4%。
工業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推進項目帶動、扶優培強、產業升級三大工程,工業經濟的支撐作用更加明顯。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3.6億元,利稅1.9億元。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總抓手,全年共新上、續建、技改項目53個,總投資13.5億元,雅槳格凳其中投資過千萬元的項目35個、3000萬元以上的項目22個、過億元的項目5個,沈村煤礦擴層擴界、潤源化工醫藥中間體、三和化工三期工程、餘糧錦程紡織、局機廠食品機整墓頸戰械加工、沈村三氯化磷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建成。大力培育和發展大型骨幹企業,使全鎮銷售收入過千萬元、利稅過百萬元的企業有20家,銷售收入過億元、利稅過千萬元的企業有4家。把提升傳統產業作為工作重點之一,進一步延伸煤炭、膨脹化工、擴大冶金、壯大輕紡,四大產業實現增加值6.2億元,利稅2.2億元,四大產業的經濟總量和稅收分別占到全鎮的80%和77%。
民營經濟得到迅速膨脹。全面放開搞活,不斷創優發展環境,一大批民營企業迅速成長。2005年啟動民間資本8.2億元,新增民營企業10家嘗燥付,新增個體工商戶70戶,總數達到176家和1238戶,實現民營
工業增加值8.9億元,利稅1.2億元。培優扶強,快速膨脹骨幹民營企業群體,新增產值過億元、利稅過千萬元的民營骨幹企業3家,新增規模民營企業7家,總數達到27家。
招商引資取得重大突破。堅持招商引資與項目落地並重,2005年完成國內到位資金8.07億元,實際利用外資847萬美元,共洽談引進項目33個,其中內資項目28個,外資項目5個。加快與駐地企業的聯合,駐地企業完成投資6.2億元,用於擴大生產、新上項目,山東電力管道公司的特種管道、局機廠的食品機械加工項目已投產。突出招商隊伍的專業性和招商區域的針對性,大搞定向專題招商,實現了對韓招商的大突破,在魯韓經貿洽談會和泰山韓國周上,有5個韓資項目順利簽約,其中投資460萬美元的
螢光增白劑項目已動工興建。
小城鎮建設邁出較大步伐。投資600萬元,對鎮內蒙館路東段進行了全面整改,拆除違法亂建房屋1.3萬平方米,開挖排水溝9.6公灶匪白里,挖掘土方2萬立方米,綠化面積1.8萬平方米。在此基礎上,大力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使鎮區得到了進一步淨化、美化。完成了新建二路東都段、205國道建設。投資350萬元實施了柴汶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治理河道1500米。完成了謝莊、馬莊1600畝土地開發整理、東一200畝河灘地改造、沈村200畝土地治理,爭取了5000畝土地塌陷整理項目的立項。小康新村建設步伐加快,建成小康樓230幢。
農業和農村經濟健康發展。全面取消了農業稅,糧食直補資金及時足額落實到位,鎮財政對村級轉移支付26萬元,保證了村級的正常運轉。全面建設了南鮑肉牛、奶牛養殖場和南橋奶牛養殖場,新增奶牛800頭,存欄1800頭,殼殃辯被評為全市奶業富民工程先進單位。紮實有效地開展了
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實施了祝福莊水庫的除險加固一期工程,啟動了9個村的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完成村村通公路10公里,成立了玉信養豬合作社等合作經濟組織5家。全市奶牛生產現場會、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現場會、村村通自來水工程現場會、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現場會先後在該鎮召開。
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投資160萬元完成了南山聯小建設,投資140萬元實施了中心國小的擴建改造,該鎮被評為泰安市教育強鄉鎮。積極推進衛生事業的發展,搞好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改革,參保率達到70.3%。堅持不懈地抓好計畫生育工作,國家級、省級、市級計畫生育現場會先後在該鎮召開。“平安東都”創建得到進一步深化,加強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確保了社會安定。高度重視和認真做好信訪工作,認真解決民眾反映的實際問題,基本杜絕了集體越級上訪。始終牢固樹立大安全、大責任觀念,嚴管理、嚴檢查、嚴追究,杜絕了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為民所辦實事收到了明顯成效。全鎮各村共為民辦實事126件,重點解決了水、電、醫、學、路等民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就業再就業工作,2005年新增就業再就業人員560人,新增市外勞務輸出851人。加大社會保障力度,妥善解決了機關人員和教職員工的養老保險,
企業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
農村養老保險均取得了長足發展,較好的做到了應保盡保。
教育狀況
轄區內衛生教育、文體設施配套齊全,建有高標準衛生院1處,成人技校1處,泰安市標準化中學1處,省標準化國小2處,泰安市規範化國小2處,村村建有文化大院,5個業餘劇團、12個民間藝術隊常年活躍在基層單位。
小城鎮建設邁出較大步伐。投資600萬元,對鎮內蒙館路東段進行了全面整改,拆除違法亂建房屋1.3萬平方米,開挖排水溝9.6公里,挖掘土方2萬立方米,綠化面積1.8萬平方米。在此基礎上,大力開展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使鎮區得到了進一步淨化、美化。完成了新建二路東都段、205國道建設。投資350萬元實施了柴汶河綜合整治一期工程,治理河道1500米。完成了謝莊、馬莊1600畝土地開發整理、東一200畝河灘地改造、沈村200畝土地治理,爭取了5000畝土地塌陷整理項目的立項。小康新村建設步伐加快,建成小康樓230幢。
農業和農村經濟健康發展。全面取消了農業稅,糧食直補資金及時足額落實到位,鎮財政對村級轉移支付26萬元,保證了村級的正常運轉。全面建設了南鮑肉牛、奶牛養殖場和南橋奶牛養殖場,新增奶牛800頭,存欄1800頭,被評為全市奶業富民工程先進單位。紮實有效地開展了
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實施了祝福莊水庫的除險加固一期工程,啟動了9個村的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完成村村通公路10公里,成立了玉信養豬合作社等合作經濟組織5家。全市奶牛生產現場會、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現場會、村村通自來水工程現場會、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現場會先後在該鎮召開。
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投資160萬元完成了南山聯小建設,投資140萬元實施了中心國小的擴建改造,該鎮被評為泰安市教育強鄉鎮。積極推進衛生事業的發展,搞好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改革,參保率達到70.3%。堅持不懈地抓好計畫生育工作,國家級、省級、市級計畫生育現場會先後在該鎮召開。“平安東都”創建得到進一步深化,加強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確保了社會安定。高度重視和認真做好信訪工作,認真解決民眾反映的實際問題,基本杜絕了集體越級上訪。始終牢固樹立大安全、大責任觀念,嚴管理、嚴檢查、嚴追究,杜絕了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為民所辦實事收到了明顯成效。全鎮各村共為民辦實事126件,重點解決了水、電、醫、學、路等民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就業再就業工作,2005年新增就業再就業人員560人,新增市外勞務輸出851人。加大社會保障力度,妥善解決了機關人員和教職員工的養老保險,
企業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
農村養老保險均取得了長足發展,較好的做到了應保盡保。
教育狀況
轄區內衛生教育、文體設施配套齊全,建有高標準衛生院1處,成人技校1處,泰安市標準化中學1處,省標準化國小2處,泰安市規範化國小2處,村村建有文化大院,5個業餘劇團、12個民間藝術隊常年活躍在基層單位。
地圖信息
地址:泰安市新泰市三三三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