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實驗林場位於松嫩平原嫩江中游左岸,訥河市西南端55公里處,地理坐標為東經124°22′30″—124°30′00″,北緯47°58′30″—48°05′00″。東、北、西與興旺鄂溫克族鄉相接壤,南與富裕縣相毗鄰,隸屬於黑龍江省防護林研究所,行政區劃屬訥河市境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江實驗林場
- 最高氣溫:36.5℃
- 年降水量:430mm
- 最低氣溫:-39℃
基本信息,地理概況,
基本信息
新江實驗林場 位於訥河市境西南部,嫩江中游東岸。隸屬黑龍江省防護林研究所。1963年建場,1983年定名為“黑龍江省防護林研究所新江實驗林場”。林場地處嫩江中游左岸的平原區,總面積為5.8萬畝。建場後累計造林4萬餘畝,其中楊樹占79%。主要研究課題有草原防護林種植技術和管護、稀土在林業上的套用、速生豐產林的品種、樟子松密植與土壤的關係等,為林業科學實驗、生產示範、成果推廣相結合的試驗基地。
地理概況
山脈、水系:施業區內均屬於嫩江平原中游左岸,地勢平坦,且施業區內沒有任何水系流入。
氣候:林場年平均氣溫0.7℃,最高氣溫36.5℃,年降水量430mm,最低氣溫-39℃,無霜期126—130天,乾燥指數為1.1—1.2,全年日照2715小時,地下水位在1.5—3.0米,受大陸性季風氣候的影響,早春少雨多風,夏季降水集中在7—8月份,秋季多早霜,冬季嚴寒。
土壤:林場的土壤類型主要以沖積沙土和黑鈣土為主,土壤結構呈粒狀。
植被:林場喬木樹種主要以樟子松和楊樹為主。因林場的立地條件和營造的都是人工林,所以地被物主要以蒿類和雜草為主。其中中草藥有防風、柴胡、玉竹等。
野生動物:主要有兔、狼、獾、狐狸、山雞、野鴨等。
社會經濟狀況
林場現有總人口560人,其中幹部9人,工程技術人員3人。場辦子弟國小1所。北京2020S吉普車1輛,東方紅802拖拉機2台,風力滅火機5台,電台1部,手持對講機5台。固定資產83萬元,年產值110萬元,利潤16萬元。施業區四周與1個鄉鎮、1個牧場、9個村屯相接壤。各施業區呈格線式分布,地勢平坦。30公里的林區道路遍布四周,為生產作業創造了便利條件。
森林資源狀況
森林資源概況:經營總面積3939公頃,林業用地面積3897公頃,其中有林面積2115公頃,未成林造林地104公頃,灌木林地44公頃,無林地1603公頃,苗圃地31公頃,非林業用地42公頃。森林總蓄積96583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3.6%。
林分類型:施業區內的所有林地均為人工林,主要林分類型有小黑楊純林,樟子松純林和水曲柳純林。
森林分類經營區劃:在林業用地中,區劃生態公益林面積3866公頃,占林業用地的99%,其中區劃重點生態公益林面積1835公頃,占林業用地的47.1%;區劃一般生態公益林的面積2031公頃,占林業用地的52.1%。區劃商品林面積31公頃,占林業用地的0.8%。
林業生產建設情況
林場建於1960年,在40多年的經營中,營造了大面積的、以防護林為主體的多功能人工林,既改善了生態環境,又促進了農業、養殖業生產的發展,為自身及當地經濟建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營林生產:每年完成更新造林面積3000畝,同時,採取股份制合作造林方式,完成造林面積1000畝,並在商品林用地中培育各類苗木,以保證林場的造林用苗和為周邊地區提供造林用苗。培育的品種主要有樟子松、雲杉、杜松、銀中楊、小黑楊、中黑防等。
林場有各類結構公用、民用建築8000平方米,安裝了有線電視和電話等設施。
發展方向
林場地處嫩江沿岸,地下水位在1.5—3.0米,地下水資源豐富,預備造林地占林區總面積的40.6%;林場隸屬於防護林研究所,有強大的科研後盾支持,所以在造林樹種選擇,林業區劃及經營管理措施上,都能得到有效的支持,利用先進的科研成果,在林場內轉化為生產力,引進培育優良的苗木品種,提高森林質量,充分發揮土地優勢,提高效益。
發展項目
林場在原有種苗面積的基礎上,計畫每年增加育苗面積5公頃,並引進優良的苗木品種,如青山楊、DN113楊等,對外銷售苗木。
林場場長:蔣繼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