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雙調1】新水令2·辭官
急流中勇退3不爭多4,厭喧煩靜中閒坐。利名場說著逆耳,煙霞疾5做了沉疴6。若不是天意相合,這清福怎能個。
【川鈸棹】每日家7笑呵呵,陶淵明8不似我。跳出天羅9,占斷煙波10;竹塢松坡,到處婆娑11。倒大來12清閒快活,看時節醉了呵。
【七弟兄】唱個,彈個,似風魔13,把功名富貴都參14破。有花有酒有行窩15,無煩無惱無災禍。
【梅花酒】年紀又半百過,壯志消磨,暮景蹉跎16,鬢髮渾皤17。想人生能幾何,嘆日月似攛梭。自相度18,圖個甚,謾19張羅,得磨跎且磨跎20。共鄰叟兩三個,無拘束即脾和21。
【收江南】向花前莫惜醉顏酡22,古和今都是一南柯23。紫羅襴24未必勝漁蓑25,休只管戀他。急回頭好景亦無多。
【離亭宴煞】高竿上本事從邏邏26,委實27的賽他不過。非是俺全身遠害,免教人信口開喝。我把這勢利絕,農桑不能理會莊家過活。青史28內不標名,紅塵外便是我。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雙調:詞曲的宮調,為十二調之一。
新水令:雙調中的一個。
急中流勇退:比喻做官得意時為避禍及早引退。
不爭多:不算多。
煙霞疾:遊山玩水的癖好。
沉疴(kē):重病。
家:詞尾,無義。
陶淵明:東晉詩人,因不滿官場虛偽而辭官歸隱。
天羅:喻指官場。
煙波:煙霧籠罩的江湖。指隱居之處。
婆娑(pó suō):盤旋。
倒大來:非常。
風魔:瘋魔。
參(cān):佛教語,參禪。日思冥想,探究真理。
行窩:住處。
蹉跎(cuō tuó):光陰白白度過。
渾皤(pó):全白了。
度(duó):想,估量。
謾:不要。
磨駝:逍遙。
脾和:脾氣相投。
酡(tuó):喝了酒臉發紅。
南柯:南柯一夢。
紫羅襴(lán): 官服。
漁蓑:打漁人穿的蓑衣。
高竿上本事從邏邏:有權勢的人本領很大。
委實:確實。
青史:史書。
白話譯文
做官得意時為避禍及早引退,不是易事。厭倦了喧鬧煩雜的朝堂想安靜地回到山野,過著閒暇的生活。名利場的是是非非如今聽來句句逆耳,遊山玩水的癖好像得了重病一樣。若不是上天給的這個機會,怎么能享受了這清福?
每天都笑呵呵,陶淵明不像我,一旦跳出了塵世的落網,就像一下子來到了煙波縹緲的仙境一樣,船塢邊、山坡旁,松竹婆娑。我是非常的清閒快活,跟喝醉了似的。
唱著歌,彈個曲,好像著了魔,把功名富貴都參破了。有花欣賞,有酒喝,還有自己的住處;沒有煩躁,沒有惱怒,沒有災禍。
自己年歲已高,在官場上的多年蹉跎,早已消磨了鬥志,如今發白人老,當是歇息的時候了。人生如此短暫,竟容不得態意揮霍。短短的人生,何欲何求,費盡心思去張羅不如知足常樂,同二三好友,悠閒度過。
既然人生不過都是南柯一夢,那么追求到手的榮華富貴,又何甚於江河上漁翁的一件蓑衣呢?不如在花前月下,傾盡杯中酒,忘卻那些煩惱和貪戀。
有權勢的人本領很大,確實贏不過他。除非我遠離才能免除被害,免得叫人栽贓嫁禍。我把權勢拒絕,過著農桑莊稼活的日子。史書上不留我的名,世俗之外的生活便是我想要的生活。
創作背景
在張養浩辭官歸隱的八年(1321~1328)時間內,創作了不少優秀的隱逸曲詞,這組雙調《新水令·辭官》應創作於辭官之初,即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左右。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第一首小曲是全組曲子的“小序”。“急流中勇退不爭多,厭喧煩靜中閒坐”,寫張養浩對待世情的一般態度,是急流勇退,亂中求閒。“利名場說著逆耳,煙霞疾做了沉疴",用唐代田游岩“煙霞疾”的典故,表達退隱山林之決心。“若不是天意相合,這清福怎能個”,是承接上句隱退之語的自評,認為如今“煙霞沉疴”的清福,乃是天意相合,甚得其心,自然是不容人再生打攪的意思。
《川鈸棹》可以算是正文的開始,講隱逸生活的快樂。在作者看來,連陶淵明這樣林泉隱逸的祖宗都不如他。與以往的謹小慎微、處處不如意相比較,現今這種清閒愜意的生活令作者幾乎要沉醉在這田園山野的美麗風光中了。
上一曲主要在描寫退隱生活的樂趣,《七弟兄》是抒情和感慨,表達對這種生活的由衷喜愛。“唱個,彈個,似風魔,把功名富貴都參破”,較之上曲“跳出天羅,占斷煙波”更加理性、更加深刻。“有花有酒有行窩,無煩無惱無災禍”,關鍵在於“無災禍”,張養浩深知官場的黑暗,對此有深切的體會。
《梅花酒》進一步講自己退隱的原因和必然性。
《收江南》是對時光流逝的深情感慨,張養浩由己之人生,聯想到古今眾生莫不是如此。這一曲當是人生無常,易及時行樂之意。
最後一曲《離亭宴煞》是全組曲子的結尾、總收。“高竿上本事從邏邏,委實的賽他不過。非是俺全身遠害,免教人信口開喝”,再次申明官場險惡,已無半點留戀了。相比之下,“農桑”“莊家過活”才是張養浩真正的歸宿。“青史內不標名,紅塵外便是我”,是作者對上述官場之厭惡、隱逸之逍遙的定論。
名家點評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兼任教授萬鈞:“張養浩的散曲,以透闢沉著見勝,情由內感,言真理到,時顯奇崛雄逸之氣。這首散套就表現了這個特點。”(《元曲鑑賞辭典珍藏本》)
作者簡介
張養浩(1270~1329),字希孟,號雲莊,濟南人,元代散曲家。曾任監察御史,因批評時政而免官,復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辭官,居於濟南雲莊,度過了八年隱居歲月。在這段時間,他遊山玩水,縱情詩酒,創作了大量文學作品。天曆二年(1329年)關中大旱,張養浩被任命為陝西行台中丞,由於積勞鹹疾,其到任四月便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