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樂文化遺址位於瀋陽市皇姑區黃河北大街北運河北岸黃土高台之上,1977年首次發掘。這是一處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的村落遺址,占地面積17.8萬平方米,集居地約2.5萬平方米,房址密集,每隔3-5米就有一處,其中最大的房址面積約100平方米,座落在諸房址中心,其布局與半坡文化很相似,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碳14測定,新樂遺址距今已有7200多年歷史。其出土文物相當豐富,石器有磨製精細的石斧、石鑿、磨盤、磨棒、刮削器等,陶器有之字紋深腹罐、高足缽、簸箕形器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樂文化遺址
- 地理位置:遼寧省瀋陽市皇姑區黃河北大街龍山路1號
- 占地面積:17.8萬平方米
-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 景點級別: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 門票價格:20元
- 著名景點:新樂遺址博物館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瀋陽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歷史沿革,遺址展示,影響,考古與建設,實用信息,交通信息,意義,
歷史沿革
1973年,發現新樂遺址。
1982年,瀋陽市人民政府將新樂遺址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4年,成立新樂遺址文管所,李長春市長在開館儀式上剪彩。
1986年,新樂遺址文管所改名為新樂遺址博物館。
1988年,遼寧省人民政府公布新樂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新樂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展示
博物館陳列由兩部分組成:文物陳列展廳和遺址展示區。
1973年春,遼寧省瀋陽市皇姑區新開河北岸的台地上發現一處史前文化遺蹟,揭開新樂遺址發掘的序幕。經過1973年至1993年間對遺址五次田野考古發掘,確定遺址分布面積約178000平方米,發現新樂下層房址遺蹟44處,出土各類遺物3000餘件,確定瀋陽地區早期文化遺存中的上、中、下三層文化堆積及基本特徵。 新樂上層文化以磨製石器和素麵陶器、鬲、甗等為主要代表,距今3,000—4,000年。中層文化,以磨製石斧、細石器和附加堆紋陶罐、壺、缽為主要代表,距今約5,000年。新樂下層文化的內涵主要以半地穴式建築居住址和壓印“之”字紋陶器、細石器、打制石器、磨製石器、煤精製品為主要遺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堆積層,距今約7200年。 新樂下層文化,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地方特色,是新樂文化的典型代表。
1984年建館後,博物館基本陳列應時代需要,先後進行多次調整、改造與更新。1994年4月,遺址區十座半地穴原始建築得到復原,並保留一座考古發掘現場。房址內再現新樂先民集體議事、宰割狩獵等生產生活的場景,從中體驗古老村落先民的生活面貌和聰明才智。建於1998年,高21米(象徵21世紀),周身覆有金箔,堪稱當時瀋陽市府廣場地標的太陽鳥雕塑,是以我館文物木雕藝術品為原型設計。2010年5月搬遷回新樂遺址。觀眾參觀之餘,閒暇小憩,可以一覽整個雕塑,向人們展示瀋陽城深邃的文化歷史底蘊。
1984年建館後,博物館基本陳列應時代需要,先後進行多次調整、改造與更新。1994年4月,遺址區十座半地穴原始建築得到復原,並保留一座考古發掘現場。房址內再現新樂先民集體議事、宰割狩獵等生產生活的場景,從中體驗古老村落先民的生活面貌和聰明才智。建於1998年,高21米(象徵21世紀),周身覆有金箔,堪稱當時瀋陽市府廣場地標的太陽鳥雕塑,是以我館文物木雕藝術品為原型設計。2010年5月搬遷回新樂遺址。觀眾參觀之餘,閒暇小憩,可以一覽整個雕塑,向人們展示瀋陽城深邃的文化歷史底蘊。
影響
新樂遺址發現後國內考古專家及國外考古專家紛紛前來參觀考察,有的甚至為新樂遺址著書立說,日本學者在其《繩紋大系》一書中特意增寫了“新樂文化”一節。我國著名學者周谷城先生1986年至此參觀後題辭道:“既究天人之際,又講生態平衡。擴大歷史領域,考古學者有功。”畫龍點睛地說出了新樂遺址的重大意義。
考古與建設
實用信息
瀋陽新樂遺址博物館全年開放
夏季:9:00——17: 00(5月1日--10月14日;16:30停止售票)
冬季:9:00——16:30(10月15日-- 4月30日;16:00停止售票)
交通信息
交通:136、138、232、294路公車新樂遺址站下車西行100米
捷運二號線新樂遺址站C出站口西行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