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7717.1畝(其中:田1106.3畝,地6610.8畝),人均耕地4.42畝,主要種植玉米洋芋蕎子等作物;擁有林地14997.3畝,其中經濟林果917.69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53畝,主要種植核桃蘋果梨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51.1畝;草地11070.9畝;荒山荒地 5902.5畝,其他面積221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路、通水、通電、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502戶通自來水,占農戶總數的100%。有501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4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9.9%和46.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110戶(分別占總數的30%和22%)。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柏油,水泥路;進村道路為 柏油、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3公里,距離集貿市場3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6輛,拖拉機3輛,機車16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921.7畝,有效灌溉率為4.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921.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1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戶;建有小水窖38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50戶。
全村有6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 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5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3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19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6萬元,占總收入的8%;畜牧業收入1048萬元,占總收入的87.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32頭,肉牛44頭);第二、三產業收入55萬元,占總收入的4.5 %;工資性收入50萬元,占總收入的4.1%。農民人均純收入1144元,
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外出務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260人(占勞動力的28%),在省內務工的有243人,到省外務工的有17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5.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2.1%。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養殖業,計畫大力發展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02戶,共鄉村人口1747人,其中男性919人,女性828人。其中農業人口1736人,勞動力 929 人。該村是漢族,彝族,苗族混居地,其中苗族95 人,彝族689人,漢族963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69人,參合率72.6%。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3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13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194戶,占農戶總數的11.1%。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擁有教師7人,距離鎮中學13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86人,其中小學生207人,中學生79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5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921.7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11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有固定資產2.3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貼上
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3個黨小組,共有黨員48 人,少數民族黨員11人,其中男性黨員43人、女性黨員5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9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46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交通不便,產業單一,資金缺乏。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改善基礎設施,大力發展養殖業,水果產業及少數民族特色產業。
地圖信息
地址:昆明市東川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