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核素的合成
- 外文名:Synthesis of new nuclides
- 已發現的核素:約2000多種
- 尚未發現核素:理論預言約4000多種
《輕核區豐質子新核素的合成及性質研究》是依託南京大學,由任中洲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項目摘要 豐質子新核素的合成及奇特性質研究是當前國際核物理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這方面的實驗和理論研究對於鑑定質子滴線的位置,新核素生成的...
《中重缺中子區近滴線新核素合成及核結構實驗研究》,是由徐樹威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參與人員 主要完成人:徐樹威,張玉虎,周小紅,李占奎,謝元祥 獲獎記錄 200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很多同位素可以在以上兩種過程中形成,極少數穩定的、中子不那么富裕的核則只能形成於r過程及隨後的衰變,僅僅28種核素能產生於s過程。兩種過程都中止於質量很大的元素;如果這樣的重核真的在超新星中形成,它們也將很快分裂-或是通過...
迄今為止,已發現的穩定原子核265種,60種天然放射性核,人工合成有2400種核,然而在核素圖上,由中子滴落線、質子滴落線及自裂變半衰期大於1μs的限制邊界內所包圍的核素應有8000餘種,這表明有一大半核尚未被人們認識。根據的情況,...
我們的計算結果表明,改進後的雙核模型能夠很好的描述已有的實驗數據,在此基礎上對實驗上尚未發現的更重的超重核素的合成反應進行了預言。此外對中能重離子碰撞機制以及對稱能對密度的依賴行為也進行了研究。
由於超重核的合成投入太大,理論研究超重核的合成機制與探測非常重要。目前實驗上都採用重離子熔合蒸發反應合成,但合成新的超重元素或核素受到太小的合成截面與彈靶材料的極大限制。本項目擬用申請人所建立的描述重離子熔合反應的主方程,...
2024年2月19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與合作單位的科研人員首次合成了新核素鋨-160、鎢-156。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並被美國物理學會的Physics雜誌線上報導。歷史意義 第一批超鈾元素鎿和鈽的發現...
合成鎇 自90年代國中國首次合成新核素以來,核素圖上已有8個空白被中國科學家填補。其中多在重質量豐中子區,只有鎇-235處在超鈾缺中子區。因此,中國第一次合成鎇-235意義重大。鎇-235這一重質量新核素的合成,被視為超重新核素...
通過高能核反應製備新核素是高能核化學的一個內容。生成核處於遠離β穩定線(見新核素的合成)的缺中子核素一面,這些核的半衰期很短,必須用快速傳輸和分離技術將新核從許多種產物核中分離出來並研究和鑑定其性質和結構。測量各種反應的...
核轉變是發生核反應或核衰變形成新核素的過程,原子核種類發生變化。介紹 有些原子核能自發放出射線而轉變為另一种放射性或穩定核,屬核自發轉變。另一類核轉換則是誘發的,是用一個帶足夠能量的粒子,如電子、光子、中子、氦核等轟擊...
中國原子核物理學家在中重缺中子新核素合成及核結構實驗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他們在中重缺中子區合成了11種新核素並研究了約70種原子核的基態、低自旋或高自旋激發態的核結構性質,獲得多項新的重要物理結果。在重離子核反應...
質量數較低的核素集中於β穩定線(見新核素的合成)附近,質量數較高的產物則處於β穩定線的缺中子的一側,這顯然與蒸發過程有關,並與蒸發計算的結果基本相符。當入射質子能量從約1×104兆電子伏上升到4×105兆電子伏時,散裂截面基本上...
2001年,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的科研人員郭俊盛首次合成了質量數為259的超重新核素Db,實現了對母核及子核a活性的精確測量,成功地測得259Db的a衰變能量,使我國的新核素合成和研究跨入了超重核區的大門,像超重元素的合成邁進了一大步...
奇異核研究已與重離子核物理相結合,人們廣泛採用中、高能重離子束,通過彈核破裂的反應機制合成新的奇異核素,並通過核素分離產生的次級奇異核束流研究奇異核反應及其性質。歷史 發現電子的約瑟夫·湯姆孫是第一位闡述原子的內部結構的人,...
放射性束(radioactive beam)是2016年公布的化學名詞。定義 將核反應產生的放射性核素通過同位素分離器或電磁器件收集,提取成品質好的束流,用來轟擊靶核,用以研究核結構、核反應和製備新核素。放射性束對於遠離β穩定線核結構研究、滴...
在裂變化學、鐒後元素、人工合成新核素、核反應機理、核衰變綱圖、核參數測定和活化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中,經常要製備高純度的短壽命核素。快化學方法則是分離、製備和純化短壽命核素的重要手段。快化學方法按分離方式分成間歇式分離和連續式...
大爆炸之後的太初核合成也製造了一小部分鋰、鈹和硼。現在觀測到的大部分鋰、鈹和硼是後來在自然核反應宇宙射線散裂中產生的。元素周期表中從碳到鉑的穩定核素均是在大爆炸之後的恆星核合成中形成。從碳到鐵的較輕元素由漸近巨星分支...
裂變燃料主要指易裂變核素如鈾235、鈽239和鈾233等。此外,由於鈾238和釷232是能夠轉換成易裂變核素的重要原料,且其本身在一定條件下也可產生裂變,所以習慣上也稱其為核燃料。聚變燃料包含氫的同位素氘、氚,鋰6和其化合物等。核...
線上同位素分離器主要與高能質子束、反應堆O-T或低能重離子束在編。蘭線上同位素分離器作為重離-TN速器終端,它工作在中能(20— 100 MeV/A)重離子束線上,這為短壽命核素的合成和研究,提供很有利的條件。為適應各種反應機制和不同...
主要研究方向為原子核結構理論、核譜學及新核素的合成與鑑別。2007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同年被評為江西省高等學校中青年骨幹教師,2009年入選江西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千萬工程省級人選),2020年7月受聘為福建理工大學閩江學者講座...
SSC與SFC聯合運行,可以把重離子加速到中等能量,用以開展遠離穩定線新核素合成、中低能重離子碰撞和熱核性質、重離子束套用等研究。1991年8月,原國家計委批准成立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向國內外開放。1997年在主加速器SSC上建成...
雖然可以估計到絕大多數新核素的半衰期極短,且生成反應的截面又極小,合成和鑑定都很困難,但通過重離子核反應,每年都能發現一些新的核素。在超鈾元素的合成,尤其是後超鈾元素及鐒後元素(Z>103)的合成中,重離子核反應始終起著...
核素的合成過程宇宙中的元素通過宇宙核素合成、恆星核素合成以及銀河宇宙線與星際物質相互作用生成。宇宙核素合成元素起源與宇宙起源密切相關。宇宙大爆炸模型認為,宇宙起源於溫度極高和密度極大的原始火球(即奇點),一次大爆炸使得宇宙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