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侗藏紅米

新晃侗藏紅米

新晃侗藏紅米,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侗藏紅米是新晃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出的一種古老珍稀紅米,明顯有別於其他地區的紅米。其米紅而不艷、清秀細長,含有濃郁的豆味清香。

2018年3月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新晃侗藏紅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晃侗藏紅米
  • 產地名稱: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縣
  • 品質特點:口感帶糯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2018年第31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8年3月6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歷史文化,地圖信息,

產品特點

新晃侗藏紅米,米粒呈紅褐色,細長;口感帶糯,具有濃郁的豆味清香。侗藏紅米除含有豐富的硒、鐵、鋅、鈣、鎂等微量元素以及植物性蛋白質、植物性脂肪外,還富含B1、B2、B6等多種維生素和18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
新晃侗藏紅米
新晃侗藏紅米

產地環境

新晃侗族自治縣位於湖南省最西部,居湖南“人頭形”版圖的“鼻尖”上,東連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南、西、北三面分別與貴州省天柱縣、三穗縣、鎮遠縣、玉屏縣及萬山特區毗鄰。全縣轄9鎮2鄉137個村,總面積1508平方公里,居住著侗、漢、苗、回等26個民族,總人口27萬,其中侗族占80.13%。
新晃侗族自治縣森林覆蓋率達69.09%,獲評“全國生態示範縣”、“全國綠化模範縣”的新晃侗族自治縣四季分明。新晃侗藏紅米的生長期,正是四季分明中光照最強,有利於碳水化合物的合成的時節。加之新晃獨特的三山夾兩水、南北縱切呈“W”形的地勢,吸引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流的縱深推進。而星羅棋布的水庫,以及群山之間有零星小盆地發育的生態環境,又形成了獨特的山地小氣候,白天炎熱,夜晚涼爽,對新晃侗藏紅米的蛋白質、直鏈澱粉等的形成存在較大的影響。再加上新晃以紅壤、黃壤為主,水田的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並擁有中國最大的矽酸鹽鉀礦床等特有的礦藏資源,新晃侗族自治縣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為侗藏紅米提供了豐富的微量元素。
山澗的清清溪水灌溉稻田,隨溪水而來的小魚生長於軟軟稻田,後來又在稻田擇時放小鴨。魚(鴨)在稻田裡一邊吃草、一邊吃害蟲,魚(鴨)糞還可肥田,等到秋天,能同時收穫稻魚鴨。這種山上封山育林,山下引水灌溉,林稻相間,水旱輪作的種植系統與養魚養鴨系統的有機結合,無形中建立了一套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體系,也保證了新晃侗藏紅米綠色天然的特質。
新晃侗藏紅米
新晃侗藏紅米產地環境

歷史淵源

侗族素來以大米為主食,但偏愛糯稻,種植以帶糯性的水稻居多。1987年,文物考古部門在新晃水河沿岸的大灣羅打岩坡新石器遺址、新晃大洞坪貝丘遺址文化層中發現了原始稻穀顆粒和稻灰,證明至少在8000年前新晃先民就將野生稻轉化為栽培稻,開始水稻種植,進入了農耕時代。由於侗族只有語言傳承,沒有文字記載,直到明清時期,隨著漢文化的傳入,才相繼有了《晃州廳志》等地方史志。據清嘉慶年間編纂的《晃州廳志》,其《物產卷·谷之屬》載有:“郡境稻名不一,粘者為糯,不粘者為粳”,“糯之種則有掃箕糯、光頭糯、牛皮糯、紅糯、白糯、種禾糯諸名”的記載。其中,“紅糯”就是新晃侗藏紅米。
經歷了野生稻——高稈紅米稻——矮稈紅米稻的水稻馴化過程的新晃侗藏紅米是侗族人農耕文明的見證人。2013年8月,經中國農業遺產專家及農業部的考察,認定“新晃侗藏紅米”為“世界原始稻作文化的活化石”。
新晃侗藏紅米種植系統體現了生態農業和循環農業的理念。山上封山育林,山下引水灌溉,林稻相間,相輔相成。水旱輪作的循環系統,既豐富了農作物的種植結構,又改善了土壤的營養成分。種植系統與養魚養鴨系統的有機結合,無形中建立了一套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體系。2014年6月,湖南新晃侗藏紅米種植系統列入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新晃侗藏紅米
新晃侗藏紅米種植系統

生產情況

2016年,新晃侗藏紅米銷售產值首次突破1000萬元。
2018年,新晃侗藏紅米種植面積達3000多畝,產值有望突破1000萬,帶動全縣1000多戶民眾參與侗藏紅米產業。
新晃侗藏紅米
新晃侗藏紅米水稻

產品榮譽

2014年6月,新晃侗藏紅米種植系統列入“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
2015年2月,新晃侗藏紅米獲國家農業部頒發的“無公害農產品證書”。
2018年3月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新晃侗藏紅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新晃侗藏紅米
新晃侗藏紅米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新晃侗藏紅米產地範圍為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縣所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當地傳統紅米品種。
二、立地條件
以板岩、頁岩為主的成土母質,土壤類型為紅壤、黃壤和水稻土。水稻耕作層厚度≥25厘米,pH值5.0至7.0,有機質含量≥3.0%,以河水和山泉水自流灌溉為主。海拔高度350米至700米。
三、栽培管理
1. 催芽。4月中旬浸種催芽,在15至17℃條件下浸種3至4天,在30至32℃條件下催芽1至2天。
2. 育苗。播種時間為4月15至25日。大田濕潤育秧播種量為2千克/畝,旱地育秧為1.5千克/畝。
3. 插秧。插秧時間為5月15至25日,中苗秧齡30至35天,大苗秧齡35至40天。插秧密度≥1.6萬蔸/畝,每蔸3至4株。
4. 田間肥水管理。每畝有機肥≥1000千克,氮-磷-鉀配方復混肥≤30千克,尿素≤5千克,氯化鉀≤10千克。
5. 防治及環境、安全要求。採用農業輪作、稻田養魚(鴨)等生態防治技術和太陽能滅蟲燈物理防治技術。使用化肥、農藥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四、採收
收穫期為9月25日至10月10日,收割前30天停止灌溉,收割前10天開始排水。
五、加工
稻穀→初清→清理→去石→礱穀→谷糙分離→整碎分級→柔拋→色選→長度精選分級→包裝
六、質量特色
1. 感官指標:米粒呈紅褐色,細長;口感帶糯,具有濃郁的豆味清香。
2. 理化指標:
名稱
指標
蛋白質 克/100克
6.0-10.0
膠稠度 毫米
80.0-96.0
直鏈澱粉(乾基)%
5.0-10.0
硒 毫克/千克
0.03-0.3
3.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新晃侗藏紅米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新晃侗族自治縣食品藥品工商質量監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新晃侗藏紅米的檢測機構由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歷史文化

新晃侗藏紅米是侗族人精神的寄託
相傳很久以前,一個小孩被山鬼掠走,人們急忙燃起火把追趕。山鬼怕火,抱著小孩匆忙逃走。山鬼快到藏身山洞時,一隻飛天紅鳥銜著一穗稻穀丟下來,小孩一把接住,那山鬼突然渾身一顫,急忙丟下小孩躲進洞裡。人們看到小孩手裡拿著的是一穗紅谷,方才知道山鬼不但怕火,也怕紅色,紅谷是上天神靈的賜予。從此,侗家先民視紅谷為神稻,將其作為巫儺活動中鎮邪驅鬼、佑護平安不可或缺的物品。現今,新晃侗鄉仍傳承著用7粒紅米以象徵北斗七星,縫入紅布包掛在小孩脖子上鎮魔驅邪,並求天神庇佑的民俗。
還有隨耕隨歌的薅秧鑼鼓、驗看稻禾成熟狀況的六月六嘗新節……新晃侗藏紅米與巫儺文化、祭祀文化、生育文化、歌舞文化、節慶文化等侗民俗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繫。

地圖信息

地址:新晃縣魚溪鎮斗溪村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