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河北省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新時期河北省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新時期河北省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理論與實證研究》是忻紅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0年12月。

該書以理論經濟學理論、現代商品流通理論、農業經濟理論等為理論基礎,運用邏輯演義與歸納總結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實證分析與規範分析相結合、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等方法,分析河北省農村流通體系建設的現狀及問題,並提出完善農村流通體系的思路與對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新時期河北省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 作者:忻紅
  • 類別:經濟學著作
  • 字數:259千字
  • 首版時間:2010年12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在明確了農村現代流通體系的含義和內容的基礎上,論述了影響農村流通體系建設的巨觀因素,對農村流通體系建設項目進行評價,重點對農村流通體系建設的核心問題(農村流通組織、農村流通渠道、流通方式、市場交易組織)進行研究;結合河北省農村流通體系建設的實際,分析了河北省農村流通體系建設的現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完善農村流通體系的總體思路和對策。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農村現代流通體系的概述
第三章 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巨觀環境分析
第四章 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工程的實施及效果評價
第五章 農村商品流通組織與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
第六章 農村商品流通渠道與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
第七章 商品流通方式與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
第八章 農村市場交易組織與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
第九章 新時期河北省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實證研究
第十章 新時期河北省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總體思路和對策研究

創作背景

農村、農業、農民問題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農村流通體系是維繫農業生產、農民生活和農村發展的血脈系統,建立安全方便、暢通高效的農村現代流通體系,是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基礎。《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加強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戰略任務。農村流通體系的健全與否,其發展狀況對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它直接關係到中國農村經濟能否健康持續地發展,關係到國家擴大內需、縮小城鄉差距等政策能否順利實現,關係到農民生活水平能否提高。基於此,《新時期河北省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理論與實證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提出新時期河北省農村流通體系建設的總體思路是形成以規範運營的鄉村零售網點為基礎,以大中型批發市場和連鎖配送中心為骨幹,以農民流通合作組織和大型農村流通企業為主體,農產品、消費品和農業生產資料市場全面協調發展的現代農村流通體系。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構築農村消費品流通體系,構築農業生產資料供應體系,構築農產品銷售體系,構築農產品出口體系,構築農村市場運行監控服務體系等五大體系。
該書提出新時期河北省農村流通體系建設的基本原則:(一)整合農村流通資源,創新農村流通機制。要加快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就必須打破部門、行業的界限,要加強部門協調配合,整合各方,最佳化配置農村流通資源。要根據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和現代流通發展方向,選擇培育農村新型流通主體,推動農村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發展。(二)實現城鄉互動,產業聯動。在農村流通體系的建設中,要打破城鄉市場分隔,以實現城鄉流通一體化為目標。重點要支持大中型流通企業“走下去”,架起城鄉市場互動橋樑,促進城鄉商品雙向流通,以商促農,以商促工,以商活農,推動農村產業化發展,促進農民增收,增強農村購買能力。要鼓勵各類組織和人員參與城鄉流通活動,促進城鄉,特別是農村流通的發展。(三)政府積極引導,流通企業主體作用充分發揮。構建農村流通體系的主要推動力為:一是政府;二是流通主體。在建設過程中,必須加強政府對農村商貿流通體系建設的巨觀指導、組織、協調和服務,發揮公共財政和產業政策的引導作用;同時要調動流通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堅持自願原則,充分發揮企業在開拓農村、構建農村市場體系中的主體作用。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新時期河北省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理論與實證研究》
2010年12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004-9560-4

作者簡介

忻紅,女,生於1965年1月,浙江寧波人,河北經貿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區域經濟、價格與流通;在省級以上期刊發表論文40多篇,主編和參與編寫出版專著6部,參與完成研究報告和各類教材10餘部,主持和參與各類科研課題和教學課題20餘項,獲得省級獎項5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