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是2023年12月3日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發布的報告。
報告全文約3萬字,包括引言、一種發展的新範式、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旨歸、人文經濟共生共榮的生動實踐、人文經濟交融發展的方法論、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世界貢獻和結語等7個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時代人文經濟學
- ISBN:9787516671757
- 出版時間:2023年11月
- 定價:68 元
-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發布歷程,主要內容,內容全文,
發布歷程
2023年12月3日,第五屆世界媒體峰會《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智庫報告發布暨研討會在廣州南沙舉行。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在會上發布了《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智庫報告。報告通過網站、期刊、社交媒體等平台以中、英、法、俄文面向全球發布。同名中英文雙語版圖書已由新華出版社出版。
主要內容
報告全文約3萬字,包括引言、一種發展的新範式、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旨歸、人文經濟共生共榮的生動實踐、人文經濟交融發展的方法論、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世界貢獻和結語等7個部分。智庫報告總結了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以人民為中心、文化與經濟交融互動的發展新範式,以大量實踐案例闡釋了人文與經濟共生共榮的實踐邏輯,探討了推動人、文化、經濟三大要素共同發展的方法論意義,回答了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各種矛盾日益加深的當下,中國秉持人文理念、推動經濟發展的時代價值。
內容全文
目 錄
引言
第一章 一種發展的新範式
一、什麼是新時代人文經濟學
二、為什麼提出新時代人文經濟學
第二章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旨歸
一、政在養民:以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發展出發點
二、富民為始:以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發展著力點
三、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以人口高質量發展為發展動力源
四、天人合一: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發展支撐點
第三章 人文經濟共生共榮的生動實踐
一、以文化人:人文是經濟發展的深厚底蘊
二、以文興業:文化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
三、文化賦能:文化賦予經濟發展驅動力
四、強勁支撐:經濟發展豐富文化內涵
第四章 人文經濟交融發展的方法論
一、把握物質與精神的關係
二、把握傳統與現代的關係
三、把握效率與公平的關係
四、把握自立與互鑒的關係
第五章 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世界貢獻
一、推動經濟學的“人文回歸”
二、打破經濟成長的“人文悖論”
三、為世界經濟增添“人文韌性”
四、傳承發揚傳統文化中的“人文基因”
五、增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共識”
結語
編寫說明與致謝
引 言
2023年8月15日是中國首個全國生態日。這一天,聯合國前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埃里克·索爾海姆再次來到闊別已久的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他發現,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指引下,安吉讓竹林變“碳庫”,空氣換“真金”,在走向綠色同時也創造了文化經濟的繁榮。2023年上半年,安吉旅遊總收入已達225.2億元。同時,良好的人文環境,助推安吉經濟發展,“數字型”“平台型”新經濟企業積極入駐安吉,已有6家新經濟企業上市。
安吉的變遷是觀察中國式現代化蘊含的獨特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生態觀等的一個視窗。以文化文明視角透視,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始終聚焦於“人”的因素,實現了創造主體和價值主體的內在統一。中國正在踐行這樣一種發展的新範式——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即:在現代化道路中融入人文底色,將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融合,從“人”的視角回答發展是為了誰、依靠誰、發展成果由誰共享的命題。
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立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人民為中心,促進人文與經濟交融互生,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助推構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提供雄厚物質基礎和磅礴精神動力。
新時代人文經濟學以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出發點,以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著力點,以人口高質量發展為動力源,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發展支撐點,將“以人民為中心”貫穿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全過程。
新時代人文經濟學賦予經濟發展深厚的人文價值,注重人文與經濟的相互激盪、彼此生髮。文化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深厚底蘊和“催化劑”,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以文化世,不僅實現自身繁榮,也帶動經濟、社會等整體繁榮,在現代化道路的探索中滿足人民民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需求和期盼。
新時代人文經濟學蘊含著深刻的方法論,圍繞人、文化、經濟三大要素,把握物質與精神、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傳承發展、公平與效率、自立與互鑒等辯證關係,超脫以“物”為載體的社會客體性現代化,聚焦以“人”為載體的主體性現代化。
作為一種“世界通用語言”,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著作權”屬於中國,但創新成就和邁向現代化的機遇屬於全人類。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回應經濟學“人文回歸”的呼聲,打破經濟成長的“人文悖論”,為世界經濟注入“人文韌性”,傳承發揚傳統文化中的“人文基因”,以圖增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認同”,推動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塑造世界文明新格局。
“起而明之,足以經濟。”[1]穿過數千年歷史長河,中國語境中的經濟學,始終承載著經世濟民的使命和福濟蒼生、實現大同的終極夢想。
讓經濟融入人文,讓人文浸潤經濟,讓文明之光照耀世界、照亮未來。
第一章 一種發展的新範式
“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讓我們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麵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
——習近平
時代發展呼喚理論創新,理論創新引領時代發展。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根本遵循,中國共產黨深刻把握人文與經濟的融合互動關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為經濟發展注入深厚人文底蘊,有力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在這一宏偉壯闊的實踐中,逐漸探索形成一種發展的新範式——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堅實的文明邏輯。
一、什麼是新時代人文經濟學
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繁榮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賦予經濟發展深厚的人文價值,推動文化與經濟的交融互動、融合發展,揭示了高質量發展的根源動力,是認識中國式現代化的一把鑰匙。
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智慧結晶。發展為了人民,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把勞動價值論作為理論基石,揭示了社會財富的真正源泉,把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作為價值目標,是典型的“以人為本”的發展學。在文化與經濟的關係方面,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基礎決定包含文化在內的上層建築,但同時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高度契合,源遠流長中華文明蘊藏著的豐富民本思想與馬克思主義人民立場價值理念相通。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為《復興文庫》所作的序言指出:“修史立典,存史啟智,以文化人,這是中華民族延續幾千年的一個傳統。”[2]早在距今兩三千年前的商周時期,中國政治就開始了神本向人本的轉化,產生了“民之所欲,天必從之”[3]等思想觀點。春秋時期,老子曰:“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孔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數千年來,“民惟邦本,本固邦寧”[4] 等民本思想代代相傳,始終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特質。與此同時,中華民族自古就重視文化在國家治理和發展中的作用,《禮記·祭法》云:“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以文化人、安社稷而定天下,是古代中國為政施治的基本途徑。
西方人文傳統源於古希臘和古羅馬,西方經濟學創建之初,同樣有著較多的人文內容。亞當·斯密認為,同情心是人的一種道德天賦,他關心勞動者的生存狀況,“有大部分成員陷於貧困悲慘狀態的社會,絕不能說是繁榮幸福的社會”[5]。經濟與文化的關係也是諸多學者的研究內容。例如,被稱為社會學三大奠基人的馬克斯·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認為,注重禁慾的基督教新教對現代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但隨著理性主義興起,西方經濟學逐步忽視對人文價值、文化影響的研究,日益走入邏輯世界,“甚至走進一個數學模型構成的公式化世界,從而最終實現了去價值化,成為純粹的科學經濟學”[6]。對此,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馬蒂亞·森認為:“隨著現代經濟學與倫理學之間的隔閡的不斷加深,現代經濟學已經出現了嚴重的貧困化現象。”[7]不少國外經濟學家也在呼籲經濟學的人文回歸。美國經濟學家迪爾德麗·南森·麥克洛斯基曾指出,“若想更好地發展經濟學,我們需要構建人文經濟學。與現有的經濟學相比,人文經濟學的理論性更開闊且更有力度,其實證性也更寬廣且更嚴謹。”[8]
從人類的發展歷史來看,經濟及文明的發展總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在擁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大地上,中國共產黨從“人類知識的總和”中汲取優秀思想文化,在新時代實踐中不斷創新和發展中國共產黨的理論,逐漸形成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強調,“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願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以一系列具有鮮明時代性、原創性、系統性成果,開拓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經濟學
中國共產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鮮明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9]“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立場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根本立場,充分體現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奮鬥目標、路徑選擇、主題主線等各方面。中國共產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充分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養分”的經濟學
中國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深入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同人民民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融通起來,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不斷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經濟發展理論創新持續注入文化力量,為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提供深厚底蘊。其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等民本思想,以及“輝光日新”“天人合一”“兼愛非攻”“天下大同”等理念,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高度契合。這些富有生命力的優秀文化因子,被賦予新的時代價值,成為人文經濟學的重要內涵和思想寶庫。
——推動文化繁榮與經濟發展融合互動的經濟學
文化和經濟好比人類社會發展的兩個車輪,經濟奠定發展的物質基礎,文化提供發展的動力和價值導向。習近平的系列重要論述不斷強調發展中的文化作用:“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在發展實踐中,中國注重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既追求物質富足也追求精神富有。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必須進一步發展壯大文化產業,強化文化賦能,充分發揮文化在激活發展動能、提升發展品質、促進經濟結構最佳化升級中的作用。
——共建共享共贏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經濟學
習近平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深深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科學社會主義的先進本質,借鑑吸收一切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代表人類文明進步的發展方向,展現了不同於西方現代化模式的新圖景,是一種全新的人類文明形態。”[10]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創造性地提出一系列關於推動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更好惠及各國人民。強調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提出全球文明倡議,推動不同文明之間平等交流、互學互鑒,“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攜手繪就現代化新圖景,創造更加美好的人類文明新形態。
二、為什麼提出新時代人文經濟學
經濟發展如何統籌好速度與質量?現代化的追求能否還原到“人的現代化”這一終極命題,並推動構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發展總量不足、發展動能不足、分配失衡,導致發展成果無法實現普惠和共享,這樣的全球發展赤字如何破解?新時代人文經濟學,超脫以“物”為載體的社會客體性現代化,聚焦以“人”為載體的主體性現代化,正在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高質量發展的內生要求
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經濟實力實現了歷史性躍升,但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中國仍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包括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突出,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等。從深層次上說,中國曾經的短缺經濟和供給不足的狀況已經發生根本性改變,在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方面,總體上已經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
針對經濟發展中的問題,順應社會主要矛盾歷史性變化,中國提出並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中國特色、時代內涵的人文經濟學注重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高質量發展滿足人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學。
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終極追求。以人民為中心的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回答了人口規模巨大國家如何實現均衡發展、共同富裕,如何避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人文與經濟融合互動的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倡導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協調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著力避免發展不協調、不可持續;致力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將視野投射到全人類和全世界,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塑造世界文明新格局。
中國式現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結果,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有助於掌握歷史主動,樹立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全球發展赤字下的中國答卷
當前,國際形勢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的負面效應日益顯現,收入分配不平等、發展空間不平衡問題突出,發展赤字有增無減。
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是破解全球發展赤字的“中國方案”,為世界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選擇,為更多開發中國家探索適合自己的現代化道路增添了信心。
面對全球發展赤字,中國聚焦發展為了誰、依靠誰、成果由誰共享,強調人在發展中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堅持創新驅動,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長模式;聚焦全人類的命運何去何從,堅持協同聯動,打造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堅定支持經濟全球化;堅持與時俱進,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堅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發展模式,讓世界各國人民共享經濟全球化發展成果。
第二章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旨歸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順應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習近平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充分吸收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源遠流長的民本思想,深刻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旨歸,是為人民謀幸福的思想體系與時代實踐。
“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11]
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將“以人民為中心”貫穿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發展全過程:政在養民,以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發展的出發點;富民為始,以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發展的著力點;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以人口高質量發展、人才強國為發展的動力源;天人合一,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發展的支撐點。
一、政在養民:以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發展出發點
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堅持以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出發點,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加快高質量發展,把高質量發展成果轉化為人民高品質生活,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將高質量發展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將人民幸福安康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不斷增強人民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不斷提高居民收入
“2012年67500元、2015年83500元、2018年99000元、2022年115500元……”翻開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姚圩鎮灣里村彭家村小組村民彭金華家的“家庭賬本”,家裡收入情況記得清清楚楚。
彭家村小組是中國農村固定觀察點之一,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包括彭金華在內的50位農戶將每天家庭生產生活收支情況,詳細記錄在記賬手冊上。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兩條曲線引人關註:一條是GDP增長曲線——從2012年的52萬億元躍升至2022年的121萬億元,另一條是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曲線——從2012年的16510元增至2022年的36883元。[12]
面向未來,中國繼續將“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成長基本同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說:“居民收入增速與GDP增速總體持平這個目標,意味著老百姓充分享受到發展紅利。”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今天的中國,人們常談起餐桌上的新變化:過去只要能“吃飽”就行,農產品主要看產量,如今則越來越追求“吃好”,農產品更多看質量。
進入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順應這一變化,中國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的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需求。
從商超貨架品類繁多的優質農產品,到民眾家用的手機、空調、新能源汽車,再到鄉村興起的高端民宿……中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高質量發展,以高質量供給滿足日益升級的中國市場需求。
以汽車為例,隨著國產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作為現代生活象徵之一的汽車加速進入中國尋常百姓家,平均每4個人就擁有1輛汽車。2022年,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占有率接近50%,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占有率79.9%。
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形成良性循環。統計數據顯示,進入新時代,中國消費結構不斷最佳化升級,最終消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連續11年保持在50%以上,國內消費需求成為拉動經濟成長的主引擎。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翻開中國的“國家賬本”,近年來,全國財政支出70%以上用於民生。以2022年為例,教育支出占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占14.1%,衛生健康支出占8.7%,農林水支出占8.6%,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占8.1%,城鄉社區支出占7.4%。[13]
既通過促進高質量就業增加民眾收入、創造高質量供給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又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更加堅實的物質基礎,中國堅持在高質量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今日中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並在更高水平上為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持續用力,不斷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變為現實。
二、富民為始:以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為發展著力點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徵。如何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是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回答的重要問題之一。翻開世界經濟史,市場經濟是強國富民的可行路徑,但過分強調市場競爭往往導致貧富兩極分化。
在中國,共同富裕不是空泛的政治宣誓,而是一個政黨團結帶領全體人民進行的一場偉大社會變革: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協同發力,全國人民共同奮鬥把“蛋糕”做大做好,並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
——分配製度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基礎性制度
2023年7月,中國人社部公布全國各地最低工資標準,共有15個省份第一檔月最低工資標準在2000元及以上,而十年前各地最低工資標準最高僅1500元。
中國致力於統籌效率和公平,不斷完善分配製度,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整高收入群體稅費徵收辦法,不斷縮小城鄉、地區和不同群體間收入差距。例如,從2012年到2022年,中國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88縮小至2.45。
——促進共同富裕,重在共同,也難在共同
涼山曾被稱為“中國最貧困角落”之一。2023年全國兩會上,位於大涼山深處的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布拖縣阿布洛哈村黨支部書記吉列子日拿出的三張照片引人注目——照片中,2005年,鄉親們住的是小木屋;2007年,大家住上了土坯房;2020年村莊通了路,建起了樓房,還擁有了活動室和衛生室。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讓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隨著脫貧攻堅戰的勝利,一個個像阿布洛哈村這樣的偏遠村莊翻越世代難以逾越的“貧困大山”,貧困民眾的生活變了大模樣。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從實施西部大開發到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再到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從開展對口幫扶到深化東西部協作……中國制定出台和持續推進一系列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著力解決各領域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問題。
——推進共同富裕是一項長期艱巨、需要不斷探索的系統工程
“市場上賣3毛錢一斤的榨菜,工坊還是按5毛錢收購?”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新安鎮宅十堂農創基地“共富工坊”,老闆沈琦面對村民的詢問總是耐心解答:多出的2毛錢是鼓勵他們安心種菜,讓“共富工坊”有穩定的原材料。浙江共建成“共富工坊”5599家,吸納27.8萬農民就業,人均月增收約2600元。
中國在全國範圍內穩步推進共同富裕的同時,選擇基礎條件較好的浙江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探索促進共同富裕的政策舉措。“共富工坊”、農村科技特派員、山海協作……今年,中國國家發改委總結了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第一批六個方面十條典型經驗做法,面向全國推廣。
三、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以人口高質量發展為發展動力源
2023年5月30日,甘肅酒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成功飛天。3名航天員中,年僅37歲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桂海潮格外引人關注。
桂海潮出生在中國西南邊陲雲南施甸一個寂寂無名的小鎮,通過刻苦學習,他成為中國空間站首位載荷專家,實現了兒時夢想。他的成長故事激勵了無數青年,成為中國重視人才培養、重視人口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習近平指出,人口發展是關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必須著力提高人口整體素質,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14]“國有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15]中國傳統治理文化歷來都把人才視為國家興衰的關鍵因素。
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堅持人是經濟社會發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創造性、最具能動性的要素,以人口的高質量發展不斷激發人民民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
教育是提升人口素質的重中之重。當前,中國已建成包括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在內的世界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教育現代化發展總體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國家行列。2022年,中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5.5%、91.6%。
“地球褶皺”橫斷山區裡的雲南省怒江州山高谷深、溝壑縱橫,曾是中國貧困程度最深的“三區三州”之一,人均受教育年限僅7年多。2016年,怒江在雲南率先實施覆蓋從學前教育到高中階段的14年免費教育,有力保障了當地各民族學生受教育的權利。
“沿著怒江大峽谷行走,沿途每個鄉鎮、村寨最漂亮的建築幾乎都是學校。”怒江州瀘水市大興地鎮格力國小校長吳金鳳自豪地說。
如今的中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超過2.4億,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14年,技能勞動者總量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中國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宏大、門類最齊全的人才資源大國。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隨著人口高質量發展的不斷推進,中國數以億計各類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正被不斷激發。
科技部數據顯示,中國研發人員總量從2012年的325萬人提高到2022年的超過600萬人,規模多年保持世界首位;全社會科技研發經費支出從2012年的1萬億元增加到2022年的3.09萬億元;中國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四、天人合一: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發展支撐點
每到夏日,被譽為廣州“綠心”的海珠國家濕地公園內綠樹成蔭、碧波蕩漾。
占地1100公頃的海珠濕地是中國特大城市中面積最大的城市中央濕地。在寸土寸金的城區保留如此大面積濕地,不僅沒有影響經濟,反而提升了區域核心競爭力。濕地旁的琶洲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目前已吸引50多家網際網路、數字經濟企業入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堅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經濟發展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
習近平指出,縱觀人類文明發展史,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工業化進程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財富,也產生了難以彌補的生態創傷。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發展方式走到了盡頭,順應自然、保護生態的綠色發展昭示著未來。[16]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十年來,中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57%。2022年,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86.5%,中國成為全球大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中國累計造林10.2億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4.02%,為全球貢獻了約1/4的新增綠化面積,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快最多的國家;中國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提高23.8個百分點,2022年達87.9%,已接近已開發國家水平。
經過頑強努力,中國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萬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全長5000多公里的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在歷史上曾頻繁發生洪災、斷流等自然災害。遙感調查評估最新結果顯示,黃河流域植被覆蓋度顯著增加,“綠線”向西移動約300公里。2022年,黃河幹流首次全線達到Ⅱ類水質,實現連續23年不斷流,“母親河”重煥光彩
生態文明孕育綠色發展。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4.4%,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從68.5%下降到了56%,單位GDP能耗下降26.4%,是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
與此同時,中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都穩居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突破10億千瓦,風、光、水、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穩居世界第一;2022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產量超過700萬輛,占據世界新能源車63%,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與轉型注入新動力。
“中華文明歷來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17]習近平說。一脈相承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態文明,已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支撐、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亮麗底色。
第三章 人文經濟共生共榮的生動實踐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都是在經濟發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發達的地方,經濟照樣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這裡面的人文經濟學。
——習近平
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在中國大地上的一系列實踐,生動闡釋了人文與經濟“交融互動、融合發展”的鮮明特徵。賡續千年文脈,凝聚高質量發展澎湃動能,人文因為經濟加持而煥發無限生命力,經濟因為注入人文含量而具有更高價值。立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在發展中始終高舉人文旗幟,努力實現“中華傳統文明”向“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延續和躍升。
一、以文化人:人文是經濟發展的深厚底蘊
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這正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深厚的根基和底蘊。
——賡續文脈塑造獨特經濟形態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有5000多年源遠流長的文明歷史,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而延續至今的。獨特的歷史文脈塑造了一方水土獨特的經濟形態,賦予適應自身的經濟發展模式,也成為其經濟轉型升級的深層動力。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千百年來,長江流域以水為紐帶,形成了完整的自然經濟社會大系統,造就了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的千年文脈。
為了讓“母親河”生機盎然、煥發新顏,傳承保護好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核心區域,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啟動系統治江方略,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沿線省份推進生態環境整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1000多年前唐朝詩人杜甫詩中描繪的情景,如今在壯闊的三峽庫區得以重現。“長江經濟帶”正在成為中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
開放包容、兼收並蓄,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沿著古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瓷器、漆器、鐵器傳到西方,也傳來了胡椒、亞麻、葡萄、石榴等域外物產;佛教、伊斯蘭教及阿拉伯的天文、曆法、醫藥傳入中國,中國的科技發明、養蠶技術也經此傳向世界。
古絲綢之路綿延千年,積澱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結合新的歷史條件,繼承和發揚絲路精神,中國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喚起了歷史記憶,賦予了古絲綢之路以全新的時代內涵。
連線亞非歐的古老商貿之路煥發新生,造福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人民。“一帶一路”所經過的中國重點省份和節點城市,也在跨文化交融中走出了開放經濟的特色之路。以“絲路重鎮”敦煌為例,通過建設甘肅自貿試驗區敦煌片區,打造進出口物流集散中心、商業供應鏈中心等,在綿延文脈氣韻的同時,口岸通道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
——文化繁榮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在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實踐中,文化繁榮絕不是孤立的,而是始終與經濟、政治、社會、生態文明的繁榮融為一體。統籌推進新時代“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堅持新發展理念,以高品質文化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座姑蘇城,半部江南詩。城門排列、街巷縱橫、水道交錯,歷經歲月滄桑,這座城市的歷史和文化記憶卻得以保存延續。2023年7月,習近平在江蘇考察時說:“蘇州在傳統與現代的結合上做得很好,這裡不僅有歷史文化的傳承,而且有高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18]
在蘇州,崑曲、古琴、宋錦、緙絲、香山幫傳統建築營造技藝、蘇州端午習俗、碧螺春……壘築起“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鼎盛人文景象。人文與經濟共生共榮,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創造了新的發展可能。厚文之“道”與精工之“技”融為一體,歷史上造就馳名中外的蘇工、蘇作,如今則催生一大批高精尖產業,造就蘇州產業之城、創新之城、開放之城的“硬實力”。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讀懂中國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另一個絕佳樣本,在杭州。
西湖、西溪、錢塘潮,越劇、絲綢、茶文化,科創、文旅、網際網路……2003年以來,杭州的GDP以年均12%左右的增速翻了9倍,在中國各城市中名列前茅。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諧友善包容的人文環境,構成了這座城市的核心吸引力。
2023年金秋九月,杭州第19屆亞運會順利召開。當“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與中華文明激情相遇,體育競技之美與千年古都之韻相映生輝。錨定“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目標,杭州讓體育流量化為發展質量,讓賽事紅利化為經濟效益,讓體育競技的魅力成為激發經濟活力的關鍵觸媒,在共同富裕示範區為世界打造一個“綠色、智慧型、節儉、文明”的國際賽事樣板。
“文化的力量,或者我們稱之為構成綜合競爭力的文化軟實力,總是‘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經濟力量、政治力量、社會力量之中,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導航燈’、社會和諧的‘黏合劑’”。[19]“天堂之城”的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始終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引領,杭州的歷史文化做鋪墊,浙江的現代文明做基礎。
——堅定文化自信彰顯大國風範
中華民族的歷史文脈深刻地融入了中國人的現代生活,山水人文交匯成現代宜居之地,文化自信構築起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這正是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卻從未自矜自傲、故步自封,而是堅持守正創新、謙和包容的底氣。
中國首都北京,有3000多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不僅見證了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更彰顯出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共十八大以來,北京按照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一核一城三帶兩區”的總體框架,涵養源遠流長的古都文化、豐富厚重的紅色文化、特色鮮明的京味文化、蓬勃興起的創新文化,把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與高質量發展相結合,在新時代延續傳承、開放包容、守正創新,展現出了大國首都的文化自信與人文氣象。[20]
歷經逾7個世紀,北京中軸線延續至今,這份活態文化遺產始終與行走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相融共生。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中國國家版本館、故宮博物院、亮馬河“國際風情水岸”、國家文創實驗區……北京的每一方街市、每一處山水、每一道天際輪廓線,都在延續著家國記憶。古長城、交響樂、京韻鼓、紅旗頌……北京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得更明白、用得更精彩,讓“中國節”變成了“世界節”,讓中國元素在世界舞台煥發光彩。
上海,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動力源,正在深化建設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中心。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在這裡激盪交融,文創產業、會展服務、國際賽事彰顯著“海納百川、大氣謙和”的文化自信。
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歷經百餘個春秋卻芳華依舊。一旁的新天地商業街區流光溢彩,與中共一大紀念館構成開放型、街區型文化空間。現在這裡已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人心中最具魅力的文化地標之一。而位於上海西郊的國家會展中心(上海),主體建築造型猶如伸展柔美的“四葉幸運草”,每年吸引全球頂級企業如約而至,正在成為新的國家名片。作為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每年在上海舉辦的進博會不僅是國際採購、投資促進的重要平台,更促進了全球人文交流和開放合作。
二、以文興業:文化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深入挖掘文化價值、創新文化表現形態、推動文化與其他經濟業態深度融合,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實踐中,文化不斷提升經濟活動的附加值,激活創造力、提升發展品質、促進經濟結構最佳化升級。
——文化創新創造增加經濟社會價值
絲綢與瓷器是世界認識中國、中國走向世界的文化符號。起源於12世紀的宋錦是絲綢中三大名錦之一。近代以來宋錦製作技藝幾近失傳,如今經過蘇州一家絲綢企業多年鑽研,不僅成功複製宋錦,還實現了機器織造。“重生”的宋錦以全新姿態走向世界舞台,進入尋常百姓家。
中國瓷都江西景德鎮,千年瓷文化遇到現代文創產業,5.8萬家手工制瓷作坊遍布全城,一條文創街區就入駐了創客2萬多名、孵化創業實體2902個、帶動上下游10萬餘人就業。文化與產業的相映生輝吸引了來自美國、法國、新加坡、韓國等國的藝術家、愛好者們紛紛來景德鎮駐場創作,高峰時“洋景漂”達5000多人,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移民”現象。
歷史文化遺產生動述說過去,深刻影響當下和未來。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推動中華文明探源研究、創新中華傳統文化表達形式,讓收藏在深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文化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不斷迸發。
一滴水可以見太陽,透過一座古城可以觀察整箇中國。漫步在有著2800多年歷史的山西平遙古城,青磚黛瓦、古道悠長。從分布在城內的文物古建,到時間累積下的地域民俗文化,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傳承,是這座世界文化遺產之城的生命。在傳統文化的土壤上,攝影展、電影展、雕塑節等現代文化形式生根發芽,成為古城在新時代的名片,同時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成為激活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池春水”。放眼全國,“文博熱”“非遺熱”“傳統節日熱”蔚然成風,國潮文創、古風漢服成為新時尚,《唐宮夜宴》《只此青綠》等飽含中華審美特色的文藝作品叫好叫座,文化帶動經濟發展,滋養人民精神,構成人文經濟新形態。
——文化供需兩旺提升經濟社會活力
進入新發展階段,人們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越來越重視精神需求,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消費需求與日俱增。文以化人,文化消費通過產品和服務傳達價值觀念、人文素養和思想情感,創造經濟收益,更充實了人們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自信。
“詩在,長安就在。”國產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用詩人高適與李白的人生追求、家國情懷和貫穿全片的48首唐詩,引發起中國人的情感和文化共鳴,截至2023年8月31日,該片票房突破18億元,成為2023年電影暑期檔中的一匹“黑馬”。
令人驚嘆的不僅是這部動畫電影的高票房,更是由它引起的一系列文化現象:電影院變成孩子們的“大型背詩現場”、《長安詩選》等衍生品脫銷、電影中的傳統服飾和舞蹈引發眾人模仿……一次文化消費可以成為一顆種子,在人們心中種下文化記憶、文化自信。
從經濟活動本身來看,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消費需求與日俱增,當不斷升級的文化需求,遇到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將為文化產業發展打開廣闊的新空間,增強經濟發展的韌性和活力。
2023年火爆的演出市場就是例證。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2023上半年全國演出市場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全國營業性演出(不含娛樂場所演出)場次19.33萬場,與2022年同比增長400.86%;演出票房收入167.93億元,與2022年同比增長673.49%;觀眾人數6223.66萬人次,與2022年同比增長超10倍。其中,大型演唱會帶動跨城觀演拉動旅遊消費,滿足多樣化文化需求,融合演藝、餐飲、旅遊等多業態的演藝新空間提振綜合消費,在城市步行街、便利店“一大一小”供需旺盛,充分展現文化消費的聚合效應。
文化消費需求不僅屬於中國,更屬於全人類。一款來自中國的遊戲《原神》已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線,並在2021年至2022年成為海外社交平台推特上用戶討論熱度最高的遊戲之一。甚至連特斯拉CEO馬斯克都曾在社交媒體上稱:迫不及待進入《原神》的世界了。帶有濃厚中國色彩的劇情、場景和細節賦予這款遊戲深厚的文化底蘊,讓全球玩家在審美享受中暢想遊戲樂趣。遊戲、小說、影視劇等一批文化產品從國內火到海外,為全世界認識中國開闢了新的視窗。
——“文化+”助力消費升級產業轉型
文化是高質量發展的增量也是引擎。隨著時代變化,人們在選擇消費產品和生活服務時,越來越追求功能價值之外的情感價值、符號價值等文化價值。為產品、產業注入文化因子,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了經濟活躍、消費升級。
中共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詩”與“遠方”激活了人們文旅消費需求。來自文化和旅遊部的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國內旅遊總人次為23.84億,國內旅遊收入(旅遊總花費)2.3萬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63.9%、95.9%。
陝西西安,千年唐風引人駐足。華燈初上,大雁塔下,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流光溢彩、人頭攢動。兩公里的長街上,仿唐建築群高大富麗,數十台唐文化主題演藝和行為藝術一步一景,遊客換上唐裝漢服沉浸在大唐盛景之中。這座擁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古城,已將文旅產業作為彰顯中華文明、打造世界人文之都的重要抓手。
近年來,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在業態、產品、市場方面呈現蓬勃發展趨勢,旅遊演藝、紅色旅遊、鄉村旅遊、文化遺產旅遊等融合業態蓬勃興起。
在產業融合背景下,文化要素與經濟社會各領域廣泛、深度融合,文化從藝術、新聞、影視、出版等傳統領域邁向創新賽道。
在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中,“文化+科技”“文化+創意”“文化+製造業”等新產品引人注目,展現了文化新業態為高質量發展帶來的新機遇,讓更多的“中國製造”變為“中國創造”。2022年,中國文化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65502億元,其中數字出版、動漫、遊戲數字內容服務、可穿戴智慧型文化設備製造等文化新業態特徵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50106億元,比2021年增長6.7%,增速快於全部文化產業5.7個百分點。[21]文化新業態的發展壯大有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最佳化。
三、文化賦能:文化賦予經濟發展驅動力
從文化遺產傳承的生產經驗,到人文理念積蓄的發展效能;從民族精神迸發的前進動力,到價值體系引領的發展方向,文化凝聚起了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強大向心力,匯聚成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澎湃動力。
——激發精神動力
“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22]以文化引領高質量發展,不僅是讓人民獲得精神上的享受與富足,更是在發展實踐中構建出新的價值譜系,並以此激發個人奮鬥、民族奮進的不竭動力。
2023年7月6日,蘇州平江歷史文化街區,一家商鋪內,習近平見到了正在飛針走線的蘇繡代表性傳承人盧建英。當得知有的蘇繡作品需要耗時一年完成時,他感慨道:“中華文化的傳承力有多強,通過這個蘇繡就可以看出來。像這樣的功夫,充分體現出中國人的韌性、耐心和定力,這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23]
敲響中國土地拍賣“第一槌”、率先推進證券交易所集中交易、成立第一家外匯調劑中心……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深圳經濟特區創造出約一千個“國內第一”,實現了由一座邊陲小鎮到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的歷史性跨越。英國《經濟學人》曾這樣評價:“全世界超過4000個經濟特區,頭號成功典範莫過於‘深圳奇蹟’。”“深圳奇蹟”的背後是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如今被賦予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新使命、新任務的深圳正秉持著特區精神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其中,民惟邦本、丹心報國、革故鼎新、天道酬勤、仁義禮智信等民族精神構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品格;革命文化中,建黨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引領中華民族實現獨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紅旗渠精神、特區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勞模精神等推動中國創造經濟快速發展的世界奇蹟。
站上新起點、揚帆新征程,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中華文化歷經風雨,在實踐中迸發出強大精神力量,讓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愈加牢固,文化自信愈加堅定。
——實現價值引領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重要源泉”。中國歷來十分重視文化對經濟發展的價值引領作用,在政府確立經濟發展目標規劃、出台經濟社會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時,在企業和經濟組織開展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時,都必須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注重經濟行為和價值導向、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實現市場經濟和道德建設的良性互動。與此同時,努力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成為全體人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
倡導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在奮鬥中創造精彩人生。工廠車間,有苦練本領、精益求精的青年“藍領”,讓“中國製造”“中國創造”走向世界;田間地頭,有“90後”、“00後”“新農人”寒耕暑耘、精耕細作,努力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裡;建築工地,有青年農民工不畏辛勞、日以繼夜,創造了中國“一夜高樓拔地起”的建築奇蹟……
倡導誠實守信、踏實辦事,有利於自己更要有利於他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在中國人的價值觀里,誠信是安身立命、治國安邦之根本。作為儒家思想發源地的山東曲阜,不斷探索實踐優秀傳統文化與新時代誠信文化、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融合發展的新路徑,將誠信建設與新時代美德健康生活、鄉村振興等農村重點工作相結合,通過鼓勵村民樹立好家風、日常做好人好事等來推動鄉村誠信建設。
倡導和諧友善、互幫互助,發揮公益慈善的力量。以自願捐贈的形式參與並支持慈善事業,成為先富群體和責任企業的共同選擇,也是更好發揮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作用的重要途徑。中國傳統慈善文化源遠流長,早在東漢時期就有了濟貧、賑災等民間慈善救濟事業。而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家和普通百姓,願意捐款捐物幫助別人,秉持健康財富觀。近三年來,中國每年有超過百億人次參與網際網路公益;截至2022年底,全國登記認定的慈善組織超過1萬個,慈善信託契約規模超過40億元,年度慈善捐贈總額突破2000億元。
——提升發展效能
2005年,孕育發展於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的青田稻魚共生系統成為中國首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作為當地村民千百年傳承保留下來的農業種植經驗和生活方式,稻魚共生以田盡其用為理念,遵循天人合一之道,形成一種循環、生態的農業種養方式。經過千年累積沉澱和當代發展最佳化,當地形成了以“田面種稻、水體養魚、魚糞肥田、魚糧共存”為主要內容的農業種養模式,既改善了山區人民的生活,也讓山區人民萌生感恩自然之意。
截至目前,中國擁有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增至19項,數量居世界首位。從稻魚共生、旱作梯田的耕作實踐,到村落民宅、古樹深巷的鄉村景觀;從“取之有度,用之有節”的生態理念,到耕讀為本、鄰里守望的村規民約……這些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向全球農業界講述了一個個生動的中國故事。中華民族在數千年間孕育出“應時、取宜、守則、和諧”的農耕文化,用以指導農業生產,這是中華農耕文明對世界的重要貢獻,也彰顯中華文明的獨特魅力。
如今,中國正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業文化遺產所蘊含的農耕智慧、生態思想、自治倫理,與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總要求的鄉村振興戰略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繫。這將極大地推動中國鄉村振興的步伐,加快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
長城腳下、雁棲湖畔,北京懷柔正利用文化資源和歷史積澱營造人文環境,激發文化動能,推動人文懷柔建設。這個曾經以“綠水青山”為鮮明標識的北京遠郊,已成為全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聚度最高的區域之一。今年3月,大科學裝置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直線加速器成功加速第一束電子束,綜合極端條件實驗裝置、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等一批“大國重器”早已落地啟用。
文化是靈魂,精神是動力。北京懷柔以文化為背景、以精神為引領提煉出了“開放、包容、創新”的人文發展理念,正凝聚力量、指導實踐、提升效能,著力打造以科學城為統領的‘1+3’融合發展格局,加快建設懷柔科學城、國際會都和中國影都三張名片。
四、強勁支撐: 經濟發展豐富文化內涵
從廣義上觀照,文化包含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物質、精神的生產能力和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的總和,一切經濟行為都是文化行為,一切商品和服務都是文化載體,一切財富都凝結為文化價值。在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視域下,經濟發展創造文化價值、構建文化環境、塑造文化精神,不斷豐富文化內涵,彰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人文底蘊、時代特性和深刻影響。
——經濟發展創造文化價值
燒烤技術哪家強,山東淄博嘗一嘗,靈魂燒烤三件套,小餅烤肉加蘸料……2023年3月以來,“淄博燒烤”火爆“出圈”,風靡中國,一躍成為網路空間的“頂流”。五一勞動節假期,在“淄博燒烤”的帶動下,淄博旅遊訂單同比增長2000%,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赴淄趕烤”。“淄博燒烤”的走紅不僅成為一種時髦的社會潮流,更形成了一個典型的文化現象,其背後是一種平等而開放的交流和溝通,一種自由而放鬆的氛圍和情緒,一種尊重而包容的態度和價值,與其說是一頓美食大餐,不如說是一場文化盛宴。
實際上,美食總會引發人們的情感共鳴,以美食為載體,以文化為核心,新的文化現象、新的文化體驗、新的文化價值往往應運而生。2012年,隨著《舌尖上的中國》橫空出世,以介紹中國各地飲食文化和風土人情的美食紀錄片成為一個重要的紀錄片類型,深受人們喜愛。《人生一串》《老廣的味道》《風味人間》《新疆味道》等美食紀錄片帶領觀眾體驗特色美食、打卡知名餐廳。人們追逐美食,很大程度上是在體驗各地的風土人情,感悟各地的文化理念。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擁有多重身份、多重職業的青年群體橫空出世。白天,他們也許是設計師、程式設計師、公司職員……身著職業服裝穿梭在辦公樓宇;夜裡,他們也許會“變身”直播UP主、健身教練、汽車代駕……在手機鏡頭前繪聲繪色,在健身房裡揮汗如雨,在夜色中運送客人……這些青年人常常用“斜槓”來介紹自己,比如:作家/插畫師/攝影師,因此被稱為“斜槓青年”。
信息技術時代平台經濟、零工經濟、眾包經濟的發展帶來多樣化的工作門類、工作機會、工作方式;網際網路信息的豐富和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讓切換職業角色變得更加容易;服務業興起,讓個人可以成為獨立的服務提供商……“斜槓青年”成為青年群體彰顯生活態度的代名詞:渴望不斷接觸新生事物、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不斷嘗試新的工作、不斷擁有新的人生體驗。有調查顯示,全國“斜槓青年”規模已突破8000萬人,以“80後”至“95前”人群為主。這一群體的出現不僅成為一種社會流行風尚,更是創造出了新的文化價值。
文化讓經濟擁有更深厚的底蘊,經濟讓文化創造更多元的價值。無論經濟活動的內容,還是經濟發展的趨勢,文化元素無處不在,文化內涵日漸豐富,文化現象層出不窮,這充分體現出經濟的人文追求,詮釋了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深刻機理,最大限度推動了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文化的傳承。
——經濟發展構建文化環境
2022年,隨著一屆無與倫比的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歷史悠長、文化厚重、景色宜人的京張地區銘刻下閃耀全球的五環印記。體育設施的建設、奧運記憶的融入、地區發展的躍升,讓京張地區擁有了更多體育旅遊資源,深刻融入奧林匹克文化,讓原本文化底蘊深厚的京張地區增添了更多文化元素,構建了新的文化環境。
新的文化環境給京張地區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2022年,《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建設規劃》對外發布。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整合沿線奧運場館、冰雪運動、工業遺產、長城古道、山水林草等豐富的文化、旅遊、體育資源,推出旅遊地圖,統籌沿線發展,為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從更大的空間來看,區域交流協作、融合發展為區域內創造新的文化空間,構建新的文化環境。例如,打造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高質量發展動力源,讓地緣相近、人緣相親的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原有文化一脈地區的居民,有了更強的身份認同和文化認同,從而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發展邁向更高層次和更高境界。
從更廣的領域來看,歷史進步、時代變遷、技術升級,推動更多行業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社會交往形式。例如,隨著交通業和信息業的發展,人們的工作生活的時空距離大大縮短,一切都變得更加便捷、更為高效,身處新的文化環境之下,人們的工作行為、生活理念、社交方式也隨之發生改變。經濟發展依託文化環境,文化環境促進經濟發展。文化與經濟的交融互動、融合發展重新構建文化環境,又成為經濟發展的新環境,從而推動了經濟的發展、文化的傳承、歷史的進步。
——創新發展塑造人文精神
從進入自己的“天宮”空間站,到研製的C919國產大飛機完成商業首飛;從不依賴植物光合作用直接人工合成澱粉,到“中國天眼”發現持續活躍的重複快速射電暴;從“華龍一號”示範工程閃耀第三代自主核電技術到北斗導航衛星全球組網……近年來,中國人通過不懈努力,攻克一個個創新高地。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為中國發展的核心戰略之一,有力回應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課題。自古以來,創新就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內生動力,也是中國文化傳承發展的力量源泉,在與經濟的交融互動中,中國人的創新理念煥發出勃勃生機,綻放出時代華彩,塑造成為中華民族的民族品格和人文精神。
2021年12月,共建“一帶一路”的標誌性工程中老鐵路通車運營,寮國“陸鎖國”變“陸聯國”的夢想終於成真。在中老鐵路開通運營前夕,習近平收到曾在上海學習鐵道工程的9名寮國留學生的聯名信:“世界最先進的鐵路從中國連進寮國,也連進了我們每個人的心裡……”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已吸引世界上超過四分之三的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參與其中,拉動近萬億美元的投資規模。這條承載文明記憶、寄託未來夢想的希望之路,書寫下一個又一個全球發展奇蹟:肯亞有了第一條現代化鐵路,馬爾地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橋,白俄羅斯有了自己的轎車製造業,希臘比雷埃夫斯港重煥生機,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再創輝煌……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天下觀,“以義為先,義利並舉”的義利觀,“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和平觀等,為共建“一帶一路”,乃至推動世界經濟發展、促進全球攜手前行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滋養,也塑造了“胸懷天下、立己達人”的人文精神。這不僅是中國式現代化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更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程中形成的人類文明新形態。
第四章 人文經濟交融發展的方法論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一切劃時代的理論,都是滿足時代需要的產物。用以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的理論,必須反映時代的聲音,絕不能脫離所在時代的實踐,必須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將其凝結成時代的思想精華。
——習近平
智慧之光穿透歷史,與古為新開創未來。中國古代哲人孔子認為,“庶”“富”“教”是國家治理的三大要素,分別指向人、經濟、文化。新時代以來,中國共產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化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規律的認識,團結帶領億萬人民攻堅克難、頑強拼搏,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生動詮釋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實踐偉力。圍繞人、文化、經濟三大要素,處理好物質與精神、傳統與現代、效率與公平、自立與互鑒等幾對關係,成為深刻踐行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應有之義。
一、把握物質與精神的關係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全部成果的總括和結晶。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既是一個重大理論問題,也是一個重大實踐命題。“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聳立。”[24]正確把握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係,紮實推進全體人民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深刻內涵。
中共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中國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不斷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同時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承中華文明,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
物質是精神的保障,沒有相應的物質基礎,精神生活就無從談起。中國共產黨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中不斷創造物質財富,構築厚實的經濟條件,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實現從低收入國家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歷史性跨越,推動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精神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堅持提供豐富的精神供給,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時代以來,中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建設3000多個公共圖書館、3000多個文化館,超九成博物館免費開放,“村晚”“村超”“村BA”廣受好評,城鄉居民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全社會凝聚力和向心力極大提升,歷史主動精神和歷史創造精神不斷煥發。
隨著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不僅對物質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精神生活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長。統籌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謀求物質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發展樣態,是中國共產黨孜孜不倦的追求。
二、把握傳統與現代的關係
“文明以止,人文也。”用文明的力量使人達到至善,是中國古人倡導的人文精神。在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視域中,文化既是社會生產的產品,也參與生產的過程,既構成特定的生產力,也構建影響生產力的生產關係。先進的文化源源不斷豐富經濟發展內涵,賦予經濟產品更多價值,推動產品升級、產業變革,持續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動能。
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實踐成果。把握傳統與現代的關係,就是正確處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關係。
傳統文化是現代文明的基礎和根脈。現代文明是人類歷史文明演化的進步與發展,是人類文明的歷史必然產物,歷史上所形成和積累的各種傳統文化是實現現代文明的基礎,否定傳統文化就是否定歷史,否定民族精神,就是人為地割斷自己的“根”。
不忘本來。新時代以來,中國共產黨明確“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把“兩個結合”作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途徑,在守正創新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構築中華文化新氣象、激揚中華文明新活力。比如“北斗”組網、“嫦娥”探月、“羲和”逐日、“天問”探火、“天和”遨遊蒼穹,中國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的名稱都有傳統文化的烙印。今日之中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正在不斷釋放新的強大生命力,為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實踐提供滋養。
現代文明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在繼承中發展,在守正中創新,使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更好地銜接、結合。北京冬奧盛會驚艷世界,展示新時代中國自信、包容、開放的大國形象;大唐芙蓉園夢回千年,展現中華文化包容四海、兼納百川的精神風貌;北京中軸線、京杭大運河等一大批文化遺產活起來、火起來,綻放時代新韻……中華文化蔚為大觀,光彩奪目。
中國共產黨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中賡續古老文明,傳承中華文明優秀成果,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同時吸收人類文明嶄新成果,在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中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從而有效應對現代化征程上的各種挑戰。
三、把握效率與公平的關係
效率與公平是經濟和社會發展追求的兩大政策目標,也是衡量人類社會是否進步的兩個根本的價值尺度。數百年來,效率與公平問題一直是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和法學家不斷探索與爭論的重大問題,尤其在社會的政治、經濟發生重大變化時,效率與公平的關係問題總是一再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也是新時代人文經濟學需要把握的一對重大關係。
踐行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就是要兼顧、促進、統一效率與公平的關係,既不能因為片面追求效率而在客觀上造成富者愈富、窮者愈窮的“馬太效應”,也不能因為片面追求公平而影響社會活力的釋放。
公平建立在效率基礎之上,要提升效率不斷做大發展成果“蛋糕”。從橫向對比來看,實現生產效率和發展規模的提升擴大,是人類現代化發展模式的共通之處。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實踐中深刻認識到,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保持經濟合理增長,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以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以大力減稅降費為企業紓困解難,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中共十八大之後,一系列改革舉措不斷推出,極大提升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效率。
效率以公平為前提,要促進公平分好發展成果“蛋糕”。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貧富懸殊、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強調在發展過程中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讓每個人都有機會分享改革發展成果,並參與到現代化進程中來,它要求創造比資本主義更高的效率,更有效地維護社會公平,更好實現效率與公平相兼顧、相促進、相統一。從完善收入分配製度,到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再到主動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中國形成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一整套思想理念、制度安排、政策舉措。
四、把握自立與互鑒的關係
自立與互鑒,指的是文化自立和文明互鑒的關係。所謂文化自立,就是文化上的“和而不同”,各國堅定本國文化的自主、獨立、自強,在富有歷史的精神主動、高度的文化自覺、堅定的文化自信中不斷創新自我;文明互鑒,即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間加強交流,相互借鑑,是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態的人文基礎。自立與互鑒有著相互自洽的內在聯繫,把握二者的關係,就是釐清中國式現代化內生與外化的發展邏輯。
習近平指出,要堅定文化自信,堅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實踐和當代實踐,用中國道理總結好中國經驗,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堅持獨立自主地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並不意味著要消滅文明的差異性,更不意味著拒斥其他文明的先進成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人類始終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發展。
自立是互鑒的基礎和前提,強調歷史的精神主動。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承托於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指導,又融匯了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傳統智慧,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互交融的結晶。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從而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互鑒為自立創造有利條件,要求兼容並蓄的交流,開放包容,不忘本來,吸收外來。中華文明經歷五千多年歷史變遷,始終一脈相承,並不斷地通過文化交往與融合,積澱起中華文明最深層次的智慧與追求,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其中,“和而不同”的天下觀念是中華文明的基本思想,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新時代人文經濟學以廣闊胸懷接納外來文化的精華,並將之融入自身,不斷進行消化、融合與創新,樹立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堅持人類文明的多樣性,主張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
第五章 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世界貢獻
我們願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開創世界各國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讓世界文明百花園奼紫嫣紅、生機盎然。
——習近平
現代化是全人類的共同追求。在以往現代化進程中,雖然生產力快速發展,但也帶來物慾橫流、貧富分化、環境破壞等一系列世界性問題。從中國式現代化實踐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對人類進步事業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一、推動經濟學的“人文回歸”
經濟學作為一種研究和解釋人類經濟行為、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的理論,也影響和反作用於人類經濟行為、社會經濟發展。
在西方理性主義思潮影響下,經濟學逐漸拋棄了早期的人文傳統,將全面的、真實的、有著多向度需求的人簡化為片面的、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經濟人”,並基於“經濟人”這一基本假設,構建起一套分析和推演經濟成長的理論範式。
然而,“經濟人”畢竟只是人的一個向度。在基於“經濟人”假設的經濟學理論指導下,人們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人性異化、物慾膨化、貧富分化等一系列問題。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新制度經濟學的創始人羅納德·哈里·科斯上世紀90年代就提出:“經濟學科從人類創造財富的道德科學變為資源配置中的冷酷邏輯,人性的深度和豐富度是最顯著的代價。現代經濟學不再是研究人類的學科,已經失去了根基,偏離了經濟現狀。”[25]
與基於“經濟人”假設構建起的西方主流經濟學及在其指導下的經濟實踐相比,從中國實踐中走出來的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既內含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又推動經濟學的“人文回歸”,堅持以人為中心,充分考慮人的主體性和多向度需求,將實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最終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這種“人文回歸”也體現在對現代化的不同理解和追求中。從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視角審視,現代化不僅僅是經濟的增長、科技的進步、物質的豐裕,即“物”的現代化,更是“人”的現代化。習近平指出:“現代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現代化道路最終能否走得通、行得穩,關鍵要看是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現代化不僅要看紙面上的指標數據,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26]
當前,中國式現代化之所以越來越受到世界關注,不僅在於其創造的經濟成長奇蹟,推動中國從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大國快速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更在於其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努力實現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
二、打破經濟成長的“人文悖論”
效率與公平怎么兼顧?發展與保護如何協同?物質與精神能否共進?……世界各國在選擇自身發展路徑時,都繞不開這些問題。
在西方主流經濟學理論中,上述問題常常出現“二律背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人文被視為影響和制約經濟成長的因素。
20世紀30年代,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在展望100年後的人類社會時,曾試圖對這種經濟與人文的“二律背反”做出解釋:“當達到這一豐裕而多暇的境地之後,我們將重新拾起宗教和傳統美德中最為確鑿可靠的那些原則,即貪婪是一種惡癖,高利盤剝是一種罪行,愛好金錢是令人憎惡的。而那些真正走上德行美好、心智健全的正道的人,他們對未來的顧慮是最少的。我們將再次重視目的甚於手段,更看重事物的有益性而不是有用性。”
近百年後的今天,已開發國家的物質豐裕已遠超凱恩斯想像,但人文的回歸併未如他所預想的到來。相反,西方經濟學因背離人文精神而造成的問題正愈演愈烈。聯合國開發計畫署《2021/2022年人類發展報告》顯示,人類發展指數30年來首次在全球範圍內連續下降。報告還警告人類發展面臨多重危機,絕大多數國家人類發展正在倒退。
在全球經濟學界正掀起對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反思風潮之際,中國式現代化所踐行的新時代人文經濟學,超越了西方主流經濟學的狹隘視野,打破經濟成長的“人文悖論”。在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視角中,經濟與人文並非相互制約,而是共生共促的,人文不僅能為經濟發展起到正向推動作用,還能為經濟發展打開更加廣闊的空間,提供更加持久的動力,推動經濟成長從“快”向“好”轉變。
加強經濟與人文之間的聯繫,無論對於經濟還是人文都是有益的。比如,中國追求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在造福全體人民的同時,也創造了巨大的市場需求,實現了經濟實力歷史性躍升。
此外,中國追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既實現了人的更好生活,也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社會的更好發展;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在一定階段內或許會對經濟增速造成一定影響,但能讓經濟發展更可持續。
“天下為公”“厚德載物”“天人合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經典理念為世界提供了新時代人文經濟學辯證把握經濟與人文關係的方法論,打破了長期以來被認為無法調和的經濟成長“人文悖論”。
三、為世界經濟增添“人文韌性”
2023年1月,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韌性”成為各國政要、企業高管、經濟學家們頻頻提及的熱詞。在世界經濟增速明顯放緩之際,世界需要一個更長遠、更有彈性的增長戰略,方能避免全球經濟跌入衰退深淵,已成為各國的共識。
當今世界充滿不確定性,“黑天鵝”“灰犀牛”等事件頻頻發生,世界經濟復甦面臨諸多風險挑戰。面對日益嚴峻的世界經濟問題,缺乏人文思維、人文關懷的西方主流經濟學已愈發顯得束手無策。資本主義國家應對經濟危機的諸多措施,可以緩解和走出危機,並進入蕭條、復甦、高漲的階段,但隨之而來的往往是新的更大的經濟危機。
比如,過去幾年,一些國家以“保經濟”為由,紛紛採取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導致資產價格節節攀升,通貨膨脹連創歷史新高,物價飛速上漲,民眾生活負擔加重。在虛假繁榮的“泡沫”破裂之後,其最終結果是導致財富分配進一步分化,經濟停滯不前,而發達經濟體加息政策引發的全球“加息潮”,又導致廣大發展中經濟體面臨資本外流、債務危機等衝擊。
面對國內外複雜嚴峻形勢,中國經濟展現強勁韌性,成為世界經濟的強大“穩定器”。過去三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4.5%,遠高於世界同期約1.8%的平均增速。在最大限度減少新冠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的同時,中國有力維護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為世界經濟復甦作出了巨大貢獻。世界銀行報告顯示,2013年至2021年,中國對世界經濟成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8.6%,超過七國集團(G7)國家貢獻率的總和。
中國經濟韌性背後有多方面的因素,比如規模龐大的市場、跨周期和逆周期的巨觀調控、完備的產業鏈等,但中國的“人文韌性”也不可忽視。“治國有常,利民為本。”西漢時期《淮南子·氾論訓》中的這句話,精闢闡釋了中國經濟韌性背後“以人為本”的人文密碼。在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十字路口的當下,越來越多國家開始意識到,經濟周期波動儘管是客觀存在的,但應對危機的不同出發點、方法、路徑,將決定一個國家的民生福祉、前途命運。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國經濟奇蹟的背後,貫穿始終的正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發展思想,這也為廣大開發中國家構建自身經濟韌性、應對經濟周期提供了可借鑑的人文經濟路徑。
四、傳承發揚傳統文化中的“人文基因”
一個國家的“人文基因”,往往蘊含在其優秀傳統文化中。
符合本國國情、具有本國特色,是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底色。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發展經驗表明,追求現代化的同時,不能忽視自身文化傳統。中國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立足本國國情探索出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
習近平指出:“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澱、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27]踐行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發展,就是堅持以本國文明特色為底蘊、從本國人民需求出發、為本國人民謀幸福的發展。
歷史實踐表明,直接移植他國發展制度而忽視本土文化和基本國情的“拿來主義”,鮮有成功者。其中的“水土不服”,甚至會帶來更嚴重的發展問題。賦予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現代力量的中國式現代化,不是照抄照搬其他國家的現代化,而是賡續中華古老文明的現代化,是從中華大地生長出來的現代化。
新時代人文經濟學的世界啟示,並非要求世界一定要從中華文明中汲取智慧,也並非提供了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而在於表明“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現代文明之路沒有固定模式,中國也不會將自己的發展模式強加於人。人類文明豐富多彩,充滿發展的活力,世界各國的文明大多不乏“人文基因”。中國經驗啟示各國可以立足本國國情和實踐,積極發揮歷史主動精神,在傳承自身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不斷推進文化創新發展。依託自己國家和民族獨特的精神與文化,發揮人、文化、經濟協同發展的力量,獨立探索出最適合自己的文明發展形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各國在獨立自主推進現代化建設進程中,也同樣可以以開放包容的心態,積極吸收借鑑其他優秀文明成果,進一步提升自己國家和民族傳統文化的現代性與科學性,創造自身文明的現代形態,從中挖掘出促進經濟成長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動力。
五、增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共識”
人文精神往往超越一國一域,飽含對人類共同命運的關照。
在中國的人文傳統中,“和合”是核心概念之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對人類社會的美好嚮往。其中既包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崇尚和睦、以和為貴、政通人和等;也包含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如睦鄰友邦、強不執弱、天下大同等。
類似的理念,也存在於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人文傳統中。如非洲諺語說“一根原木蓋不起一幢房屋”“獨行快,眾行遠”,哈薩克斯坦諺語說“有團結的地方,定有幸福相隨”,德國諺語說“一個人的努力是加法,一個團隊的努力是乘法”……這些直抵人心的人文思想,成為全球化時代多數國家之間的“人文共識”。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具體化為一個個人類的共同行動,得到國際社會的熱烈迴響。中國用實際行動表明,新時代人文經濟學致力於與世界各國攜手同行、合作共贏,將助力破解當前世界經濟面臨的難題,彌足珍貴。
而基於理性“經濟人”假設的經濟學,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博弈中,衍生出“零和博弈”的冷酷邏輯。縱觀當今世界,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單邊制裁濫用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與經濟學中的利己、功利主義有著很大關係。
倡導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人文傳統出發,基於世界各國傳統文化中的“人文共識”,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努力,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讚譽。
結 語
在人類發展的文明長河中,以人為本的人文傳統源遠流長。
現代化寄託著世界各國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本應是延續人文傳統、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過程。然而,在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進程中,人們往往更多重視生產的發展、物質的豐裕、財富的增長,對“物”的追求逐漸超過對“人”的關懷,現代化與人文傳統漸行漸遠,甚至出現悖反。
工業革命兩百多年來,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遠遠超過以往一切時代的總和,極大改善了人們的物質生活,但越來越多問題也日益凸顯:貧富兩極分化加劇,資源環境消耗過度,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和平赤字、發展赤字、信任赤字、治理赤字加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盛行……
世界怎么了?人類向何處去?
在越來越多反思與追問中,源自人類文明長河深處的人文傳統重新回歸。經濟繁榮、人文鼎盛,一直是中國人對休明盛世的美好嚮往。中國歷史上形成了“盛世修典”“盛世修文”的傳統,在經濟繁榮和社會安定基礎上編纂經典、加強文化建設,同時又以文化建設促進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這當中蘊含著文化與經濟相互促進的深刻哲理。
進入新時代,習近平在強調經濟基礎作用,指出“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的同時,也強調文化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提出“文化很發達的地方,經濟照樣走在前面”“推動高質量發展,文化是重要支點”“應對共同挑戰、邁向美好未來,既需要經濟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等重要論述。這些創新性理念為新時代把握文化與經濟的關係提供了思想和行動指南,孕育出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成功開闢出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向世界展現了一幅現代化的新圖景。
每一個國家和地區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中都閃耀著人文之光。新時代人文經濟學啟示人們始終錨定“人的現代化”本質,結合本國、本地區發展實際,從本國、本地區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人文養分,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文化與經濟的交融互動,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讓我們攜手與共,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共同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
編寫說明與致謝
《新時代人文經濟學》智庫報告由新華通訊社社長、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學術委員會主任傅華任組長,總編輯呂岩松任副組長,副總編輯任衛東任執行副組長,課題組成員包括劉剛、崔峰、傅琰、孔祥鑫、陳剛、郭強、龐明廣、袁軍寶、周科、俞菀、周蕊、蔡馨逸、張格、劉愛虹、何慧媛、郭洪海、梁勁、馮候等。
2023年5月課題立項啟動後,課題組開展集中學習研討,深入調研走訪,撰寫智庫報告,並反覆修改打磨,歷時6個月最終完成。
在報告寫作和發布過程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黨委書記王立勝、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高德步、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楊乘虎、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王生升、中國原創經濟學論壇理事長高連奎等專家學者給予了多方面的幫助和指導,在此一併表示誠摯謝意。
參考文獻:
[1] 《晉書·殷浩傳》。
[2] 《習近平:在復興之路上堅定前行——序言》,新華社,2022年9月26日。
[3] 《尚書·泰誓》。
[4] 《尚書·五子之歌》。
[5] [英]亞當·斯密著,郭大力等譯:《國富論》,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第73頁。
[6] 高德步:《中國經濟學的人文轉向》,《光明日報》2018年1月23日,第11版。
[7] [印] 阿馬蒂亞·森著,王宇等譯:《倫理學與經濟學》,商務印書館2018年版,第13頁。
[8] [美] 迪爾德麗·N.麥克洛斯基著,趙曉曦譯:《糟糕的經濟學》,中譯出版社2022年版,前言第1頁。
[9] 習近平:《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求是》2020年第16期,第8頁。
[10] 《習近平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正確理解和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華社,2023年2月7日。
[11] 《芥舟學畫編·摹古》。
[12] 國家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關於2012年GDP(國內生產總值)最終核實的公告》;《2022年四季度和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初步核算結果》。
[13] 中國政府網轉引財政部網站:《2022年財政收支情況》。
[14] 《習近平主持召開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 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新華社,2023年5月5日。
[15] 《墨子·尚賢》。
[16] 《習近平在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上的講話》,新華社,2019年4月28日。
[17] 《習近平在“領導人氣候峰會”上的講話》,新華社,2021年4月22日。
[18] 《“把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圖景一步步變為現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蘇紀實》,新華社,2023年7月8日。
[19] 習近平:《之江新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第149頁。
[20] 《文脈千秋鑄京華——解碼首都北京的文化自信樣本》,新華社,2023年6月12日。
[21] 國家統計局:《2022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發展情況報告》。
[22]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央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23年版,第305頁。
[23] 《“把中國式現代化的美好圖景一步步變為現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蘇紀實》,新華社,2023年7月8日。
[24] 《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新華社,2015年10月14日。
[25] [美]迪爾德麗·南森·麥克洛斯基著,朱源等譯:《糟糕的經濟學》,中譯出版社2022年版,第 6 頁。
[26] 《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新華社,2023年3月15日。
[27]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新華社,2014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