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批評派(The New Criticism),20世紀20至50年代英美批評界影響較大的一支批評流派, 得名於美國約·蘭塞姆所著論文集 《新批評》(1941)。這部文集讚揚托·斯·艾略特等人的批評見解和以文字分析為主的批評方法,稱之為“新批評”,以別於19世紀以來學院派的傳統的批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批評派
- 外文名:The New Criticism
- 時間:20世紀20至50年代
- 地點:美國
新批評派(The New Criticism),20世紀20至50年代英美批評界影響較大的一支批評流派, 得名於美國約·蘭塞姆所著論文集 《新批評》(1941)。這部文集讚揚托·斯·艾略特等人的批評見解和以文字分析為主的批評方法,稱之為“新批評”,以別於19世紀以來學院派的傳統的批評。
新批評派(The New Criticism),20世紀20至50年代英美批評界影響較大的一支批評流派, 得名於美國約·蘭塞姆所著論文集 《新批評》(1941)。這部文集讚揚托·斯·...
新批評派美學:西方美學和文學批評思想之一。20世紀20年代興起於英美兩國,40—50年代在英美文壇占統治地位。主要代表有英國的艾略特、瑞恰茲,美國的蘭塞姆(John Crowe...
《什麼是新批評》是2011年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薛春霞。 ...... 在進行細讀時,新批評派的批評家一般要做的是:什麼是新批評書籍 編輯 ...
英美現代文學批評中最有影響的流派之一,它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在英國發端,三十年代在美國形成,並於四五十年代在美國蔚成大勢。五十年代後期,新批評漸趨衰落,但...
新批評是英美現代文學批評中最有影響的流派之一,它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在英國發端,三十年代在美國形成,並於四五十年代在美國蔚成大勢。五十年代後期,新批評漸趨...
《新批評》是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蘭色姆。...... 約翰·克羅·蘭色姆(John Crowe Ransom,1888—1974),20世紀著名文藝批評家,詩人,文學理論“新批評”...
《“新批評”文集》是2001年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毅衡。...... 第一部分新批評理論與方法論;第二部分新批評派的詩歌語言研究;第三部分新批評派的細...
《理解小說(第3版)》是美國新批評派學者克林斯?布魯克斯和羅伯特?潘?沃倫共同編著的一部小說鑑賞集,也是一本文學教科書,為新批評派的一部頗具影響的著作。全書...
《外語學術普及系列:什麼是新批評》是2011年10月1日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喬國強、薛春霞。...
在《批評史》中韋勒克也就自然給予這些流派的批評家更多的關注。在第六卷談到新批評時,韋勒克語氣里充滿了對英美當代學界輕視新批評的不滿,“我認為新批評派所...
燕卜蓀的這一觀點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尤其受到新批評派的歡迎。在威廉·燕卜蓀的《含混的七種類型》里,“含混”理論是:(1)某一物與另一物相似,但它們有幾種不...
重農派或逃亡者派(Agrarians or Fugitives),美國南部作家組成的一個文化團體,...“新批評派”中的不少成員也都是“重農派”的核心人物。 [1] ...
《當代西方美學新範疇辭典》(新批評派美學部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1月中文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現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使用本人詞條...
新批評派理論家認為,許多是具有喜劇化結構,像一處戲。理由是:新批評派認為,“文學作品是人生障礙的表現和象徵性的解決,他總是戲劇性的”他們的任何成分,“他們...
作為“新批評派”的一員,韋勒克文學研究的最基本立場在於,“文學……是具有獨特審美性質和價值的藝術品。文學的本質在於它的‘想像性’、‘虛構性’與‘創造性’...
主張對文學進行內部研究,是歐美新批評派的代表人物。韋勒克代表作 他的代表作為八卷本《現代文學批評史》(1750-1950年),其中後兩卷是他在病床上寫成的。...
托·斯·艾略特(1888-1965)是二十世紀英美文學史上最重要的詩人之一,同時也是一個有極大影響的文學批評家,是英美新批評派的開山鼻祖。他對於傳統的新闡釋具有劃...
細讀楊曉民的詩歌,進行對他的詩的新批評派式的解讀,很顯然,更為吸引我注意力的是作為寫作者的楊曉民,一旦把詩人這個稱呼默默地像是戴上了荊棘的花冠一樣地戴在...
它是戰後繼英美新批評派和法國現象學派而成為當代西方文學理論界的第三大思潮。有人認為,從60年代以後,“結構主義的人”取代了“存在主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