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甲基乙醯氯;新戊醯氯
- 英文名:Trimethylacetyl chloride;Pivaloyl chloride
- 化學式:C5H9ClO
- 分子量:120.59
- 熔點:-56 度
- 沸點:105~106 度
標 識 | 中文名: | 三甲基乙醯氯;新戊醯氯 | ||
英文名: | Trimethylacetyl chloride;Pivaloyl chloride | |||
分子式: | C5H9ClO | 分子量: | 120.59 | |
結構式: | ||||
CAS號: | 3282-30-2 | RTECS號: | AO7200000 | |
HS編碼: | UN編號: | 2438 | ||
危險貨物編號: | 81117 | IMDG規則頁碼: | 8242 | |
理 化 性 質 | 外觀與性狀: | 無色液體。 | ||
主要用途: | 用於有機合成。 | |||
熔點: | -56 | 沸點: | 105~106 | |
相對密度(水=1): | 0.979 | 相對密度(空氣=1): | 1.0 | |
飽和蒸汽壓(kPa): | 1.33×0.001/21.1℃ | 溶解性: | 易溶於乙醚。 | |
臨界溫度(℃): | 臨界壓力(MPa): | 折射率:1.4120 | ||
燃燒熱(kj/mol): | ||||
燃 燒 爆 炸 危 險 性 | 避免接觸的條件: | 接觸潮氣可分解。 | ||
燃燒性: | 易燃 | 建規火險分級: | 甲 | |
閃點(℃): | <1 | 自燃溫度(℃): | ||
爆炸下限(V%): | 爆炸上限(V%): | |||
危險特性: | 遇高熱、明火或氧化劑,有引起燃燒的危險。其蒸氣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明火會引著回燃。遇水發生劇烈反應,散發出具有刺激性和腐蝕性的氯化氫氣體。遇潮時對大多數金屬有腐蝕性。 | |||
燃燒(分解)產物: |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氫。 | 穩定性: | 穩定 | |
禁忌物: | 氧化劑、強鹼、醇類、水。 | 聚合危害: | 不能出現 | |
滅火方法: | 二氧化碳、乾粉。禁止用水。 | |||
包 裝 儲 運 | 危險性類別: | 第8.1類酸性腐蝕品 | 危險貨物包裝標誌: | 20,34 |
包裝類別: | Ⅱ | |||
儲運注意事項: | 儲存於陰涼、乾燥、通風良好的不燃庫房。專人保管。遠離火種、熱源。保持容器密封。防止受潮和雨淋。應與鹼類、氧化劑、潮濕物品等分開存放。儲存間內的照明、通風等設施應採用防爆型,開關設在倉外。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雨天不宜運輸。分裝和搬運作業要注意個人防護。 | |||
毒 性 危 害 | 接觸限值: | 中國MAC:未制訂標準前蘇聯MAC:未制訂標準美國TLV—TWA:未制訂標準美國TLV—STEL:未制訂標準 | ||
侵入途徑: | 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 |||
毒性: | 未見毒性資料 | |||
健康危害: | 對眼睛、皮膚、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強烈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喉、支氣管痙攣、炎症,化學性肺炎、肺水腫。接觸後可有燒灼感,出現咳嗽、氣短、喉炎、頭痛、噁心和嘔吐等症狀。遇熱放出氯氣;與水反應,放出氯化氫氣體,造成腐蝕性灼傷。 | |||
急 救 | 皮膚接觸: | 用肥皂水及清水徹底沖洗。就醫。若有灼傷,按酸灼傷處理。 | ||
眼睛接觸: | 拉開眼瞼,用流動清水沖洗15分鐘。就醫。 | |||
吸入: | 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 |||
食入: | 誤服者,口服牛奶、豆漿或蛋清,就醫。 | |||
防 護 措 施 | 工程控制: | 密閉操作,局部排風。 | ||
呼吸系統防護: | 可能接觸其蒸氣時,應該佩戴防毒口罩。緊急事態搶救或逃生時,建議佩戴自給式呼吸器。 | |||
眼睛防護: | 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 |||
防護服: | 穿防腐工作服。 | |||
手防護: | 戴橡膠手套。 | |||
其他: | 工作現場禁止吸菸、進食和飲水。工作後,淋浴更衣。及時換洗工作服。車間應配備急救設備及藥品。有關人員應學會自救互救。 | |||
泄漏處置: | 疏散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穿化學防護服。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噴水,更不要讓水進入包裝容器內。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用砂土、乾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使用不產生火花的工具收集於一個密閉的容器中,運至廢物處理場所。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區,對污染地帶進行通風。如大量泄漏,利用圍堤收容,然後收集、轉移、回收或無害處理後廢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