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店番薯粉果傳統小吃技藝
- 批准時間:2010年9月21日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
- 保護單位:廈門市翔安區文化館
歷史淵源,工藝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翔安新店鎮洪厝村一帶,流傳著這樣一個習俗:每逢喜慶佳節的日子,宴請客人的頭一道菜就是“番薯粉粿”。據說這個習俗是從明代“侍郎祖”洪朝選時流傳下來的。
洪朝選,字舜臣,號芳洲,新店洪厝人,從小勤奮,高中進士,後被朝廷任命為戶部主事官員。奉命赴任之際,恰好家鄉準備過三月節。母親留他過完三月節再走,但他一天也不敢多留,收拾行裝就準備啟程。母親也不敢留他,只想煮碗好料的(好吃的)給他吃。鄉村人家,一時沒有準備,只能拿現成的東西來煮。母親就從灶頭上抓了一把切好的地瓜粉條,配上豬油、蔥花、文昌魚、海蠣,摻在一起煮了一大碗香噴噴的番薯粉粿。臨出家門,吃到母親親手做的家鄉菜,洪朝選感到特別香甜可口。
做了刑部侍郎後,洪朝選回家省親,村里人慶賀他當了大官,備辦了豐盛的宴席:海里的嘉臘魚(真鯛)、山中的鷓鴣鳥、外地的鵪鶉蛋……好菜一碗一碗端了出來,可洪朝選不敢多伸筷子,留著肚子等待吃番薯粉粿。三十六碗過後,甜湯出來了(閩南宴請風俗:出甜湯意味宴畢),洪朝選趕忙低聲問道:“番薯粉粿不是壓席菜嗎?”他這一問,大家都傻了,因為宴席上根本沒準備這一道菜,大家認為這是農村人吃粗飽(隨便填飽肚子)的東西,所謂“番石榴上不得三戒壇”,根本沒準備。洪大人這樣一問,大家慌忙準備,好在配料是現成的,不多久就端上一大碗熱氣騰騰的番薯粉粿。洪朝選邊吃邊夸:“還是番薯粉粿好吃,還是番薯粉粿好吃!”
從那以後,洪厝一帶人家,宴請客人第一道菜就是番薯粉粿,大家都這樣辦,相沿成俗。清朝同治年間,洪厝村有十一個人旅居印度尼西亞,那裡的洪氏華僑後裔至今還保留著吃番薯粉粿的習俗。
工藝流程
新店番薯粉果作法是,用大米熬粥,拌上地瓜粉,放在石臼舂攪揉合,加水後放到鐵鍋里煎成一張張圓形的薄餅皮,切成兩厘米寬的粉條,放在太陽下曬乾收藏。烹調時拿出用水浸軟,下足豬油,加上海蠣、海蟶、小蝦等海味或炒或燉,熟後撒蔥花和芹菜末,風味濃郁。
傳承保護
傳承人物
洪寶葉,廈門市翔安區第二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新店番薯粉果傳統小吃技藝。
保護措施
廈門市翔安區文化館為新店番薯粉果傳統小吃技藝項目保護單位。
2017年,廈門市翔安區文化館組織非遺項目翔安春仔花和翔安新店番薯粉果傳統小吃技藝及2位傳承人專題片拍攝。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7年9月23日,“‘鄉約翔安’2017翔安鄉村旅遊季”在榮傑園台灣水果觀光園正式啟動,來自廈漳泉的上千名遊客在翔安體驗了一把鄉村旅遊的獨特趣味。在紅龍果之鄉大宅社區,主辦方還特意推出了“十二道村味”的翔安傳統流水席,為薑母鴨、地瓜粉粿(番薯粉果)、火龍果炒蝦仁、排骨龍果花湯等十二道特色的農家美食。
2017年10月30日,廈門市第十一屆和諧鄰里節首場活動暨模範道德故事匯基層巡演,走進閩南四大千年古鎮之一的翔安區馬巷鎮。主會場活動安排在馬巷鎮舫星社區的錦繡祥安小區廣場,古宅大蒜、洪厝地瓜粉粿、東寮豆乾等翔安的小吃融入節目中。
2022年5月1日,“鄉約古城 食在同安”2022廈門市同安區首屆美食旅遊康養文化節將在同安汀溪鎮舉辦。地瓜粉粿等食品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