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喀里吸蜜鸚鵡(新島吸蜜鸚鵡)

新喀里吸蜜鸚鵡

新島吸蜜鸚鵡一般指本詞條

新喀里吸蜜鸚鵡(學名:Charmosyna diadema)羽色鮮艷,主要以花粉、花蜜與果實為食物,鳥喙比一般鸚鵡的長、更特別的是細長的舌頭上有刷狀的毛,稱為刷狀舌,方便該鸚鵡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突出的特點是有較長的喙、細長的刷狀舌頭和處理硬質食物能力較差的砂囊,以花蜜、花粉和果實為食,與一般鸚鵡以穀物為食不同。身體內部的構造也很特別,它們的體內有一種特別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於該吸蜜鸚鵡沒有消化穀物飼料的必要,它們的沙囊處理硬食物的能力較其他鸚鵡弱了許多。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繁殖季節,雌雄鑑別,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新喀里多尼亞鳥類郵票-2006年6月17號新喀里多尼亞鳥類郵票-2006年6月17號
新喀里吸蜜鸚鵡身長19 cm。 綠藍色冠,黃腿,黃臉頰,紅色鳥喙。雌鳥前額綠色,胸部和腹部為淺綠色;臉頰和喉嚨淺黃色, 冠紫藍色;肛尾部羽毛紅色;翅膀內側是綠色,腿略帶紫藍色, 尾部以上為綠色, 尾部以下外部羽毛是紅色和黑色。其餘部位是橄欖綠和淺黃色。有條狀褪色環紋 虹膜為桔黃色,爪為桔紅色。

生活習性

山地森林或低地半落葉林。

分布範圍

南太平洋上的一個島,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 新蘇格蘭島)。
新喀里吸蜜鸚鵡分布圖新喀里吸蜜鸚鵡分布圖

繁殖方式

在野外,吸蜜鸚鵡的巢大多數築在樹洞內,少數將巢築在樹枝上。鳥場內的人工巢為陶質桶形巢,直徑約28 tin,高45 em,巢頂封口,底部為一淺圓盆呵活動。在靠頂部開一直徑約13 em的巢孔,並在其下方安一條短橫木,供鸚鵡出入;在靠底部開一直徑約13 C'Tfl的洞,並安上帶tJ,子L的活動門,供觀察繁殖情況、取卵和取雛用。在巢內架一把小梯連線巢底和巢孔,方便鸚鵡進出,鋪上約7 CTrl厚的木屑作為巢墊。整個人工巢固定在飼籠活動門上方,巢孔向內,以方便飼養人員觀察鸚鵡的繁殖情況、取卵和取雛。

繁殖季節

吸蜜鸚鵡一般2~3歲性成熟,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繁殖的季節性不明顯,只要條件適宜,除換羽期外一年四季均可繁殖。雌鸚鵡在交配季節來臨時,骨質鈣儲備會增加20%,為產蛋作準備,蛋殼是由母體中的鈣質沉積而成,在繁殖前如果不補充鈣質,雌鸚鵡會患軟骨症,產粗殼蛋或薄殼蛋。同時,鸚鵡在繁殖期能量消耗大,要特別注意各種飼料的質量,供給足夠食物,增加維生素和飼料添加劑,可加入少量蜂蜜。

雌雄鑑別

鸚鵡在分類上是屬於單一外犁鸚鵡種,也就是雌、雄個體顏色及體型相似,從外觀上不易區分。現在世界上流行的鸚鵡性別鑑定方法有DNA檢測法和內視鏡檢查技術,歡樂鳥園用DNA檢測法鑑別鸚鵡的性別。

保護級別

新喀里吸蜜鸚鵡新喀里吸蜜鸚鵡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8年鳥類紅色名錄——極危(CR)。自1913年以來這一物種還沒有被記錄,儘管具體的搜尋在1998年。由於一些假定的威脅,它的數量可能會有所下降。然而,它不能被假定為已經滅絕,因為在1950年代和1976年,同屬的較難發現的一些吸蜜鸚鵡(lorikeets)在有些地方有報告。一些偏遠的地方需要進一步調查。任何存留的新喀里吸蜜鸚鵡都很可能非常稀少,並基於這些原因,它被視為極度瀕危。
注意:新喀里吸蜜鸚鵡,僅可知的內容限於兩個博物館收集的標本 (都是雌鳥)。樣本的類型來自於巴黎Historie Naturell 國家博物館,是1860前的標本。但1913有一本雜誌認為在其他地方可能還存在。(仍然存在新蘇格蘭島的北邊Oubatche的附近林區,而他們也只是推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