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一種多在流媒體平台(網路、手機等)和捷運、公交、車站、機場、KTV 等公共場所播出的小型連續劇。
示例
評價
“形式非常新穎,算是一種時尚文化小快餐。”(戴嬌倩語)
現狀
新媒體劇現在還沒有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還沒有完整的產業鏈供其發展,也沒有良性循環的體系:
I 從資本投入來說——新媒體劇的投資遠遠少於傳統的電影和電視劇的投資,那么對於一個一分錢一分貨的影視作品來說,她從一出生起就有先天的營養不良的諸多症狀,這有可能直接影響到新媒體劇的發展。
II 從主創團隊來說來說——由資本投入的相對匱乏,優秀的編劇、導演和演員參與新媒體劇的可能性就降低了,即便是參與了,還有被圈內人瞧不起的可能性。當然這種情緒,很早就有,比如做電影的人就瞧不起做電視劇的。
III 從傳播渠道來說——新媒體的影響力和覆蓋面遠遠不如電影和電視,一部作品如果不能為更多的人看到,那他的商業價值就很難體現出來,這也是導致新媒體劇為什麼不能吸引大量的資金的原因。
IV 從客群來說——能接受到新媒體的人不少,但相對全國近20億人,相對於各大院線和各大電視台來說,這點客群,真是螞蟻和大象了。當然數量比不了,質量還是有得說的,接受新媒體的人往往是大都市中的年青人,一些願意並敢於而且能夠很容易接受到新媒體的人,小城鎮裡的所有人,大城市裡的中老年人看到新媒體劇的可能性會很低。
V 從媒體關注度來說——各大主流媒體還沒有習慣與新媒體劇打交道,還不知道如何報導和宣傳這種新生事物,這不同程度也影響了新媒體的發展,當然,新媒體劇最終也不會,也不可能得到傳統影視劇的待遇。
GTV遊戲競技頻道 製片人 宋玉
前景
傳媒業界廣泛看好。
新媒體劇:倘若一部電視劇在電視中播出,這當然不是新媒體劇,而是正兒八經的傳統電視劇。如果一部電視劇原本是給電視拍攝的,後來轉換格式,在網路與手機等新媒體中流行,這也不叫新媒體劇,而是叫擴展傳播渠道。倘若一部電視劇從出生之際就瞄準網路、手機、捷運、公交、車站、機場等公共場所的小電視,那么,它就是一部新媒體劇。即便它或許會火爆到連電視台也競相購買著作權。
《晴天日記》、《背著你跳舞》、《扁豆先生》、《眾里尋她》、《我用音樂說愛你》……近兩年一系列的所謂“新媒體劇”正進入人們的視線之中,頗有點先鋒的態勢。不過,相比於上海、北京兩地的如火如荼,深圳不管是從製作上還是發行上對這種新的傳播方式表現出了相當的冷漠。是深圳的拍攝手段跟不上?是題材匱乏、製作團隊缺乏之下的必然反應?抑或是深圳城市文化本身並不適合新媒體劇的發展?
當然,這種冷漠也並非需要指責或者是愧疚。在新媒體剛剛浮出水面的現在,自身仍不成熟,在深圳影視界人士看來,冷靜地醞釀、低調地製作出品質與市場接受程度雙高的作品,遠比茫茫然走在市場的前端充當“先鋒的炮灰”來得更英雄些。
新媒體劇在深無人問津?
本周一,由“台灣戲劇小天王”唐禹哲和內地女演員戴嬌倩主演的音樂偶像劇《我用音樂說愛你》在羅湖好樂迪KTV舉辦媒體發布會。該劇很快將在好樂迪全國門店和愛酷獸網站同步上映。對於偶像連續劇,大家已然見怪不怪。但對於避開了電視這一傳統的傳播平台,取道KTV則有些新鮮。這就是當下在上海、北京等地頗有些風生水起勢頭的新媒體劇。
除KTV外,捷運車廂內、飛機候車室、樓宇電梯間、計程車內……甚至包括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3G手機都將成為新媒體劇的登錄平台。正如新媒體代表分眾傳媒前CEO江南春所說,“就是要面對一個特定的客群族群,而這個族群能夠被清晰地描述和定義,這個族群恰好是某些商品或品牌的領先消費群或重度消費群。”強烈的針對性以及部分新媒體存在的“強迫收視”特色,使得新媒體劇的平台不僅覆蓋廣,而且容易火爆。想像下,在電梯內、公車內、捷運中,大部分人都是採用放空或者閒聊的方式度過。無聊的時段內、無聊的場所內,看無聊的廣告,已經成為“觀賞”習慣,一旦出現新媒體劇則有眼前一亮的快感。新媒體劇就是抓住了這一時機,雖短暫實能俘獲人。
據全球第一部捷運新媒體劇《晴天日記》的製作單位DMG數碼媒體集團深圳分公司市場部負責人湯琳琳表示,從先期所做的調查結果來看,《晴天日記》覆蓋上海8條捷運線,每天人流量為200多萬,該劇的傳播效果絕對不比一部熱播的電視連續劇遜色。
不過,與上海相比,新媒體劇在深圳似乎活得並不是太好。甚至,是根本就是還處於無人問津的狀態。記者在採訪深圳影視界業內人士時,“沒聽過”、“沒人在搞”、“跟我無關”等就是大部分人的應答。即便是將新媒體劇引進深圳的DMG公司也表示,受限於目前深圳捷運線路的原因,捷運客流量約30萬次至40萬次左右,《晴天日記》與《背著你跳舞》在捷運1號線上演的頻率與次數也遠不能與上海相比———每天4次,每次3分鐘左右。火爆自然不能跟上海同日而語。而傳播效果的不景氣或將直接影響新媒體劇在深圳的發展。
貼片廣告是內容也是盈利模式
作為一個新興事物,不少人仍對新媒體劇抱有疑問:媒體是新的,但內容呢?是新壺裝老酒,換湯不換藥?還是貨真價實的一片剛萌出來的鮮嫩翠色?記者發現,不管是捷運劇《晴天日記》、《背著你跳舞》,還是航空劇《眾里尋她》,抑或是KTV劇《我用音樂說愛你》,都擺脫不了傳統的愛情劇模式。有靚麗的明星演員,有時尚的服飾設計,有唯美的場景設計,外加上小資的愛情、物質生活成為了新媒體劇最吸引人眼球的元素。
據深圳影視界業內人士表示,新媒體劇在製作過程中,與傳統電視劇的程式並無太大區別,只是發布平台的不同而已。對此,看過《晴天日記》且影視編導專業畢業的秋子在認同的同時,卻有不同的分析:製作流程相同的同時,由於發布平台的不同導致新媒體劇一般都是短片。這對於劇情、節奏、後期剪輯的要求更高。壟斷著電視空間的大部分電視劇都是20多集,每集40分鐘左右,甚至動輒還有上百集的龐然大物。在家庭環境中,倘若用一集3分鐘的新媒體劇打發時間,怕是會鬱悶致死。“我覺得新媒體劇更考驗導演與編劇的功力。如何化冗長為短小精幹,如何讓劇目更有吸引力與衝擊力,強制收視的同時,不能讓觀眾有視覺強暴的厭惡感。而且,新媒體劇得要避免成為廣告的附屬。”
秋子此言是有所指的。看看正在熱播的《變形金剛2》就是不折不扣地成為了一部廣告影片,但凡與變形金剛能沾上點邊的,或者是根本沾不上邊的,不管是雪弗萊,還是美特斯邦威都在借著電影行銷。新媒體劇也如此:從傳統影視劇中吸取了行銷創作的養分,從萌生之日起,就獲得了商業市場的成功。
湯琳琳坦言,首部捷運劇《晴天日記》的誕生並非是刻意地進行新媒體創作的先鋒實驗,而是公司為搶占市場占有率別出心裁地想出的一種廣告模式。“當時,我們嘗試與星巴克合作,但常規的廣告模式根本吸引不了客戶,就出了一招‘連續廣告劇’———《晴天日記》。將廣告元素自然地植入到劇情中,播出時,女主角愛喝的瓶裝星冰樂在上海就賣到脫銷。而《背著你跳舞》中,又完成了鞋品N ineWest的廣告植入。”湯琳琳說,“我認為,新媒體劇只要把握好廣告與劇情之間的平衡,做好客戶特質與客群心理的調查,完全可以成為既掙錢又叫好的新行銷模式。”
雖說,有不少人對此類“暗箱”廣告表示不屑,也對此類新媒體劇提出了更高的藝術上的要求。不過,換言之,作為廣告的代替品,在發展的初期也就足矣。
在捷運上看劇是種行為藝術?
“我被幾個龐大的編織袋卡到了車廂的一角,站在我旁邊兒的民工兄弟買了一張一塊錢的地圖,然後又和我一樣緊盯著對面牆壁上的小螢幕……不斷湧進車廂的人群會經常擋住我們的視線,我的鼻子不太好但也能被強制區分出人味兒和韭菜包子味兒。這種場面一旦扔到798那就是行為藝術……”豆瓣網網友行遠如此描述。
誠然,新媒體劇在商業行銷中頗有建樹,不少媒體對此新生事物的報導也是大唱讚歌,但就有異於傳統的電視、電影有著較為安靜的觀賞環境而言,新媒體嘈雜的生存環境,確實成為其發展的短板。在彪悍狂擠的捷運上,在猶如瘋狂過山車的公車上,在人聲嘈雜的候車室,別說聽清楚台詞、看明白劇情,就連瞥上男女主角一個正臉,有時都顯得相當困難。此外,播放的不定時性以及多處在移動空間的特質,即便是一部只有寥寥30分鐘的新媒體劇想看到一點不漏也實屬不易。
對此,深圳影視家協會副主席李亞威則認為:切莫認為觀影的環境不好,就成為新媒體劇發展的阻礙。事實上,最關鍵的是研究大眾娛樂心理與大眾消費心理,好的作品即便平台有欠缺也能有其他方式例如網路、電視等輔佐,而不會像扶不起的阿斗。“目前,據我所知,深圳並沒有影視創作人員嘗試新媒體劇的創作,這不是說技術達不到,或者是對新事物不敏感,而是目前大家都在厲兵秣馬,在籌備期間,尋找合適的題材,探討合適的且有認可度的題材。”李亞威說,“新媒體劇最重要的是做得討巧,成本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創意。新媒體劇在深圳需要市場培育的過程。這一過程會有陣痛,會有人有異議。我不敢說,新媒體劇從此會走上如何火爆的康莊大道,但新品種的出現總是會引來熱議,這將給深圳影視發展也提供一個思考的空間,但絕對不會替代影視這些傳統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