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奇舟蛾,Neophyta sikkima (Moore,1879),舟蛾科,奇舟蛾屬,的一個物種。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原始文獻,分布,資料來源,分類系統,識別特徵,保護現狀,開發利用現狀,文獻,生物學描述,
基本信息
拉丁名:Neophyta sikkima (Moore)
分布: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西,廣東。
拉丁目名:LEPIDOPTERA
中文目名:鱗翅目
中文科名:舟蛾科
拉丁科名:Notodontidae
中文亞科:扇舟蛾亞科
拉丁亞科:Pygaerinae
中文屬名:奇舟蛾屬
拉丁屬名:Allata
拉丁亞屬:Celeia
中文亞屬:新奇舟蛾亞屬
拉丁種名:sikkima
定名人:(Moore)
年代:1879
中文名:新奇舟蛾
ogenus:Celeia
原始文獻
In Hewitson et Moore, Deser. New Indian lepid. Insects Colln. Late Mr. Atkinson: 61.
俗名:明肩新奇舟蛾。
分布
國內分布:浙江(杭州,天目山,莫乾山),福建(武夷山),江西(廬山),湖南(衡山,慈利,桑植),廣西(憑祥,龍勝,寧明,金秀),海南(尖峰嶺,興隆),四川(蠶山),貴州(江口),雲南(西雙版納,漾濞,潞西,景東),甘肅(康縣)。
國外分布:錫金,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三十一卷 鱗翅目 舟蛾科:766-76
分類系統
Animalia:動物界 - Arthropoda:節肢動物門 - Insecta:昆蟲綱 - Lepidoptera:鱗翅目 - Notodontidae:舟蛾科 - Pygaerinae:扇舟蛾亞科 -Allata:奇舟蛾屬 -Celeia:新奇舟蛾亞屬
學名:Celeia sikkimaMoore,1879
中文名:新奇舟蛾
中文拼音:XīnQíZhōué
分類等級:種
識別特徵
翅展雄46.5-47.5mm,觸角櫛齒分枝一側較短;雄性外生殖器爪形突側面觀近卵圓形而不是近三角形,顎形突端部不分叉,末端具小爪,陽莖不是直而是杓形,端部約1/3呈“S”形曲。
保護現狀
自然野生 (江津四面山);(長壽三合旋恩塘)。
開發利用現狀
野生未開發利用。
文獻
- 武春生 方承萊. 2003. 中國動物志 昆蟲綱 第三十一卷 鱗翅目 舟蛾科. 北京:科學出版社. : 1-953.
- Cai. 1979. 不詳. 1979: 141-141.
- Cai. 1979. 不詳. 1979: 140-140.
- Moore. 1879. 不詳. In Hewitson & Moore,Descr.New Indian lepid.Insects Colln.Late Mr.Atkinson, : 61-61.
- Schintlmeister. 1989. 不詳. Neue Ent.Nachr, 25: 116-116.
生物學描述
體長24~25mm,翅展♂46.5~47.5mm,♀52~54mm。觸角分支一側較短。頭和胸部背面暗褐色,頸板前緣偏灰白色。腹部背面灰褐色,基毛簇菸灰色,腹面蒼褐色。雄蛾前翅前半部灰褐色,其中內半部蒙有一層灰褐色,翅頂有一暗褐色斑;前翅後半部暗褐色,其中基部較暗,外緣M3脈以下灰白色;中室下緣外半部有1橫尖刀形銀斑,內側襯1小銀點,Cu1、2脈基部有一“工”字形銀紋,外側脈上有2個小銀點;內線、中線和外線不清晰,隱約可見每線由2列暗褐色點組成;亞端線由1列脈間暗褐點組成,內襯灰白邊;端線細,暗褐色。後翅灰褐色,基部色較淺。雌蛾前翅前半部(翅頂除外)淺灰黃色,其後方邊緣從基部中央幾乎成直線向外伸至外緣M1脈基部;後半部暗紅褐色,橫脈後端有1枚“V”字形灰白紋;中室下緣端部和Cu1、2脈基部具灰白色短線;橫脈紋不清晰,灰白色;內、外線不清晰,後半段隱約可見灰白色兩側具黑褐邊;內線內斜,有點鋸齒形;外線波浪形,外側襯1模糊的暗褐色波浪形帶;亞端線黑褐色,鋸齒形,內襯灰白邊;端線模糊,暗色鋸齒形;脈端上具灰白色小點。後翅灰紅褐色,緣毛色淺。雄性外生殖器:爪形突較長,端部兩側扁平,側面觀似卵形;顎形突稍寬,彎曲,末端具小齒突;抱器瓣基部寬,端部窄;抱器基突大,片形,基部圓,端部有一彎角形突;抱器背基突較抱器基突稍大,片形,向內伸達抱器瓣中央,兩側呈鈍角形突;抱器背基突外方有1小鈍鉤形突;陽莖約與抱器瓣同長,中等粗,基部稍膨大,端部約1/3呈“S”形曲,其中前曲處有幾個小齒;陽端基環大,端緣深弧形曲;囊形突略呈三角形。
雌性外生殖器:後表皮突較長,前表皮突不明顯;第8背板中部有2鋸片狀骨片;囊導管短,部分骨化;囊體較小;囊突較大,中部無齒而形成1條凹槽。
雌性外生殖器:後表皮突較長,前表皮突不明顯;第8背板中部有2鋸片狀骨片;囊導管短,部分骨化;囊體較小;囊突較大,中部無齒而形成1條凹槽。
觀察標本:廣西憑祥230m,1976.Ⅵ.8~17,7♂♂1♀,龍勝8♂♂,1980.Ⅵ.16,金秀銀杉站1100m,1♂,1999.Ⅴ.10,金秀羅香450m,2♀♀,2000.Ⅵ.10,金秀金忠公路1100m,1♀,1999.Ⅴ.11,寧明隴瑞110m,1♀,1984.Ⅴ.16;福建武夷山7♂♂2♀♀,1960.Ⅴ.24,1979.Ⅷ.13,1982.Ⅳ.21,1982.Ⅵ.14,1982.Ⅸ.14,1983.Ⅴ.27;浙江天目山1♂,1973.Ⅵ.21,1♀,1980.Ⅹ.17,杭州1♂,1975.Ⅶ.9;江西廬山1♂2♀♀,1974.Ⅵ.17,1975.Ⅵ.19;海南尖峰嶺2♀♀,1982.Ⅴ.19,興隆1♀,1963.Ⅵ.12;湖南慈利1♂,1988.Ⅸ.4,桑植天平山1300m,1♂,1988.Ⅷ.11;貴州江口梵淨山500m,1♂,1988.Ⅶ.11;雲南小勐侖1980.Ⅴ.26,西雙版納700m,1♂,1993.Ⅸ.14,漾濞躍進東安子1700m,1♂,1980.Ⅷ.5,潞西1150~1250m,2♂♂,1979.Ⅷ.13,景東無量山1400m,1♀,1982.Ⅵ.2;四川蠶山500m,1♂,1989.Ⅵ.11;甘肅康縣清河林場1400m,2♂♂,1999.Ⅶ.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