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塔熱鄉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碩縣,天山南麓腳下,新塔熱鄉位於天山南麓腳下,和碩縣城以東,12公里外,地理坐標位置東徑86°17',北緯42°1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塔熱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碩縣
- 下轄地區:3個村委會
- 電話區號:0996
- 面積:150.75平方千米
- 人口:3159人(2017)
- 車牌代碼:新M
簡介,人口,行政轄區,發展,現狀,
簡介
南鄰博斯騰湖畔,西鄰蘇哈特鄉、巴州清水河農場,北接塔哈其鄉及314國道,海拔1048-1058米,地形北高南低,由西北東南傾斜,平均坡降在2‰左右。
全鄉轄區總面積150.75平方千米,牲畜存欄數20350頭(只),農業主要以玉米、水稻、西紅柿、甜菜、辣椒種植為主,牧業上主要以綿羊、山羊、牛、氂牛養殖為主。
人口
2017年,人口3159人。
行政轄區
新塔熱鄉代碼:652828205。轄3個村委會:新塔熱村、則格德恩阿茨村、布茨恩查乾村。
發展
新塔熱鄉(包爾圖牧場)成立1954年,隸屬巴州畜牧獸醫站。1956年8月改為地方包爾圖牧場。1957年移交和碩縣管轄。1959年9月不茨公私合營牧場併入包爾圖牧場。牧場職工主要由江蘇、安徽、湖南、上海等地省市的青年及當地牧民組成。這批支邊青年從牧場成立之初到90年代中旬的30多年間,把包爾圖木場昔日的戈壁荒灘改造成了今天的萬畝良田,為牧場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目前,這批支邊青年陸續退休,而他們的大多數子女仍然紮根在這片土地上。
2003年1月,包爾圖牧場在改制的基礎上,成立了新塔熱鄉第一界人民政府,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兩種體制同時存在,但內部仍然實行總場、分場、隊三級核算。現轄3個村(分場)、8個站所、兩所學校,即布茨恩查乾村(一分場)、則格德恩阿茨村(六分場)、新塔熱村(三分場),畜牧獸醫站、林管站、農機水電站、文化站、派出所、司法所、土管所、計生辦,一所直校(中、國小合校),一所村辦蒙族國小,教師56人,在校生330人,學生升學率100%,學生在校鞏固率100%,學生無輟學現象,有鄉直衛生院一個,村辦甲級衛生室一個。
基層配套組織健全。全鄉共有黨員152名,黨支部7個,其中漢族黨員80名,蒙古族黨員46名,維吾爾族黨員9名,回族黨員16名。
新塔熱鄉(包爾圖牧場)於1998年、2003年先後參加了城鎮和國營農場社會保險養老統籌,其中,參加城鎮養老統籌職工819人,參加國營農場養老統籌人員171人,現有退休人員626人,機關幹部30人,站所幹部37人,村隊(組)幹部39人,計畫生育宣傳員4人,治安聯防隊員6人,目前,除學校專職教師和鄉黨政機關領導幹部及6名在編人員工資由縣財政支付外,其他人員工資全部由包爾圖牧場承擔。
現狀
新塔熱鄉(包爾圖牧場)現有5個經濟實體。一分場是以牧業為主、農牧結合的牧業分場,總人口756人,總戶數172戶,有蒙、漢、維三個民族組成,下屬4個生產隊、其中2個牧業隊、2個農業隊,分場共有牲畜12350頭(只),飼料用地4600畝,(不包括30年契約地和辦理土地使用證的地),有黨員24人、勞動力197人、小康戶125戶、十星級文明戶54人、團員23人、一所蒙族國小,教師11人、在校生16人,農牧民人均收入3148元,其發展目標以牛、羊為主,農牧結合,工付業主要以蘆葦產業為主,以農促牧,建立畜牧業養殖示範基地,發揮蘆葦資源優勢,帶動二三產業,增加人均收入,是我鄉(場)的牧民定居基地和畜牧業養殖示範基地。
三分場是我鄉(場)最大的農業(村)分場,總人口1593人,總戶數383戶,職工379人,黨員37人,有耕地6800畝,(不包括30年契約地和辦理土地使用證的地),共有牲畜804頭(只)人均占有耕地4.27畝,人均占有牲畜0.5頭(只),主要以種植業為主,以西紅柿、紅辣椒為主導產業,並積極發展農區畜牧業,發展兩小養殖和家庭經濟,取得教好經濟效益,是我鄉農區畜牧業,兩小養殖和家庭經濟的主要發展區。
六分場也是我鄉(場)一個農業分場,總戶數108戶,總人口412人,在職職工105人,分場管理人員5人,下屬3個生產隊,隊乾3人,黨員13人。共有耕地面積1450畝,(不包括30年契約地和辦理土地使用證的地),主要以西紅柿、辣椒為主導產業,是我鄉兩小養殖、庭院經濟的主要發展區。
農機水電站是我鄉(場)農機、水管理單位,有水管員7人,機關幹部5人,主要經濟來源於:依靠水費徵收和大型機械作業等服務性收費為主。衛生院是我鄉(場)的職工醫療服務單位,共有醫務人員11人,目前,主要以簡單的小病治療為主,經濟來源,20%自籌、80%總場補貼。
目前,新塔熱鄉是一個縣級文明單位,現有縣級文明單位4個,州級文明單位一個,是“五好”鄉黨委,有“五好村黨支部”7個,“四好站所”4個,也是州級“集中整治先進集體”。2003年-2005年在雙文明建設中分別榮獲全縣第二、三名。2006年龍駒杯、畜牧、安全、民政、殘聯、統計、黨風廉政建設榮獲和碩先進集體和第一名的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