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埠片

新埠片

香港電影詞條:新埠片。顧名思義,‘埠片’就是以賣埠為主導的作品,當香港仍在穩執亞洲影業牛耳的年代中,時常要生產大量並不會在港上映的‘電影’,到東南亞市場以應所需。而‘新’就是指新一浪的'埠片’目的地,已由東南亞改為內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埠片
  • 特點:賣埠為主導的作品
  • 港影評人:湯禎兆
  • 特點:簽訂CEPA協定後
香港電影詞條:新埠片
新埠片的說法早在2003年簽訂CEPA協定後就成為港產片的一個重要名詞,如香港影評人湯禎兆在2004年年初出版的《2003香港電影回顧·CEPA所帶來的“新埠片”變化》一文中就特地提到新埠片的問題,“而在7月的《炮製女朋友》中,我們終於看到教人心慌的變化面貌。首先,它正是我曾提及完全以國內市場為中心的新一類作品,我們有時會簡稱為‘新埠片’。顧名思義,‘埠片’就是以賣埠為主導的作品,當香港仍在穩執亞洲影業牛耳的年代中,時常要生產大量並不會在港上映的‘電影’,到東南亞市場以應所需。而‘新’就是指新一浪的‘埠片’目的地,已由東南亞改為內地;《炮製女朋友》則可稱為徹頭徹尾百分百的‘新埠片’,因為連在香港上映的版本也是乾脆重新配上廣東話發行,可見市場上完全以內地作優先考慮”。不過,2003年時的新埠片的特徵與效果並不夠明顯,到了2006、2007年時這種新埠片日益突出,如本土票房前十名中,《滿城盡帶黃金甲》、《傷城》、《霍元甲》、《門徒》、《投名狀》等大部分都是新埠片,而甚至《投名狀》在香港上映的也是國語版本(後來發行DVD時才加上粵語版,也是配音版),而有二十多年歷史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也以“北望神州”作為了主題。2008年的新埠片也繼續推出不少,從年初的《蝴蝶飛》、《長江七號》再到年底的《畫皮》、《赤壁》等,甚至部分影片如《江山美人》、《花花型警》等都是選擇先在內地上映,再在香港本土上映。
其實,早在三十到五十年代期間,香港電影深受上海電影的影響,不少上海影人為了戰亂避難而在香港,並參與了不少影片的製作,這些影片當時就銷往內地、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或地區,也有左派人士在香港成立電影公司,如長城、鳳凰等,其也成為先在香港銀都機構的前身。後來因為政治的緣故,香港電影才不得不放棄了內地市場。
如今,因為市場的因素,香港電影則再度的選擇了內地。以香港電影的一貫的善於融入商業潮流的特性,新埠片也會很快適應,更何況,《門徒》、《投名狀》等合拍片已經顯示出不俗的水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