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

新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

《新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是2020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
  • 作者:吳剛 、馮德成、王春林
  • 出版時間:2020年6月
  •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 頁數:218 頁
  • ISBN:9787564188467
  • 類別:建築科學
  • 定價:9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叢書系列:新型建築工業化叢書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新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涵蓋了現有的新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並將側重點放在介紹切合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特性、適應於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新型發展方向的新型延性耗能結構體系及不同於現有結構的全新結構體系。力求為讀者展示裝配式結構*的研究成果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內容包括9章:引言、裝配式混凝土延性連線框架體系、裝配式混凝土竹節耗能框架體系、裝配式混凝土摩擦耗能框架體系、現澆主框架-裝配式次框架結構體系、裝配式混凝土搖擺牆結構體系、裝配式混凝土盒式結構體系、裝配式模組懸掛結構體系及結語。

圖書目錄

第1章緒論1
1.1引言1
1.2裝配式結構的特點與優勢2
1.3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分類4
1.3.1裝配式框架結構體系4
1.3.2裝配式剪力牆結構體系7
1.3.3裝配式框架剪力牆(核心筒)結構體系11
1.4我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套用現狀11
1.4.1裝配式整體預應力板柱框架結構11
1.4.2世構體系13
1.4.3潤泰體系15
1.4.4萬科、西偉德、中南及宇輝等集團預製裝配技術17
1.5現行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體系的發展局限18
1.6本書主要內容19
本章參考文獻20
第2章裝配式混凝土延性連線框架22
2.1引言22
2.2等同現澆連線和乾式延性連線22
2.3延性連線裝置24
2.4帶DDC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節點的抗震性能25
2.5塑性鉸位置的影響29
2.6結構體系設計方法32
2.6.1節點剪力傳遞機制和剪力傳遞能力計算方法32
2.6.2結構構件的能力設計35
2.7本章小結40
本章參考文獻40
第3章外置耗能預應力裝配式混凝土框架42
3.1引言42
3.2外置可更換全金屬耗能桿42
3.2.1竹形耗能桿構造和概念設計42
3.2.2全鋼竹形耗能桿43
3.2.3鋁合金竹形耗能桿47
3.2.4部分約束耗能桿53
3.3附加全鋼耗能桿裝配式後張混凝土節點62
3.3.1節點試驗試件62
3.3.2節點試驗載入與測量裝置64
3.3.3節點試驗方案66
3.3.4節點試驗現象與結果66
3.4本章小結71
本章參考文獻72
第4章裝配式混凝土摩擦耗能框架74
4.1引言74
4.2裝配式摩擦耗能框架構造與機理74
4.2.1頂底摩擦耗能裝配式框架74
4.2.2腹板摩擦耗能裝配式框架76
4.3摩擦耗能器性能試驗78
4.3.1摩擦耗能器構造78
4.3.2試驗方案79
4.3.3NAO試驗結果81
4.3.4NAO與黃銅片試驗結果對比82
4.3.5NAO與普通鋼試驗結果對比84
4.4裝配式摩擦耗能框架數值建模85
4.4.1原型結構算例85
4.4.2裝配式摩擦耗能框架數值模擬87
4.4.3填充牆的數值模擬88
4.4.4數值模型校準88
4.5非線性靜力分析89
4.5.1低周反覆載入分析89
4.5.2推覆分析90
4.6非線性動力時程分析92
4.6.1地震動的選擇92
4.6.2DBE和MCE下的地震回響比較92
4.6.3DBE和MCE下的耗能能力比較96
4.7裝配式摩擦耗能框架抗震易損性分析98
4.7.1動力增量IDA分析98
4.7.2地震易損性分析101
4.8本章小結105
本章參考文獻105
第5章現澆主框架裝配式次框架結構108
5.1引言108
5.2基於耗能鉸節點的主次框架結構體系108
5.2.1主次框架連線耗能鉸節點109
5.2.2主次框架結構的算例模型109
5.2.3無支撐結構構件屈服狀態和結構耗能分布112
5.2.4基於耗能鉸的巨型框架結構減震性能114
5.2.5耗能鉸節點參數分析118
5.3現澆主框架預製裝配調諧隔震次框架體系121
5.3.1次框架隔震巨型框架簡化計算模型122
5.3.2附設阻尼器的主次框架結構減震性能123
5.3.3次框架隔震的主次框架結構減震性能126
5.4本章小結126
本章參考文獻127
第6章裝配式搖擺牆結構129
6.1引言129
6.2裝配式新型損傷可控搖擺牆研究136
6.2.1單調載入曲線136
6.2.2滯回曲線138
6.2.3實現自復位條件138
6.3新型損傷可控搖擺牆試驗分析139
6.3.1試驗設計139
6.3.2試驗裝置139
6.3.3試驗分析141
6.4損傷可控搖擺牆有限元模擬142
6.4.1有限元模型建立142
6.4.2試驗與理論和有限元結果的對比143
6.5本章小結144
本章參考文獻144
第7章裝配式混凝土盒式結構148
7.1引言148
7.2盒式結構體系發展歷史149
7.3盒式結構體系的組成149
7.3.1空腹夾層板150
7.3.2格線式框架牆151
7.4盒式結構與高層結構及建築工業化技術的結合152
7.5盒式結構試驗研究153
7.5.1格線式框架牆的滯回性能特點153
7.5.2滯回曲線及骨架曲線分析154
7.5.3延性和變形能力對比分析156
7.5.4剛度退化157
7.5.5耗能能力157
7.6高層盒式結構抗震性能分析158
7.6.1模型設計158
7.6.2靜力Pushover分析161
7.6.3IDA分析162
7.6.4地震易損性分析164
7.7盒式結構同框架結構在實際工程中的對比165
7.7.1結構介紹165
7.7.2抗震性能分析167
7.7.3ParkAng損傷分析170
7.7.4經濟性能分析171
7.8本章小結174
本章參考文獻174
第8章裝配式模組化懸掛結構176
8.1引言176
8.1.1裝配式模組建築及其優勢與不足176
8.1.2懸掛減震結構體系及其優勢與不足179
8.1.3模組建築與懸掛結構的優勢互補181
8.2模組建築結構體系特點182
8.2.1鋼結構模組建築結構與鋼框架結構的不同點182
8.2.2模組建築結構面臨的挑戰183
8.2.3模組建築結構的結構層次183
8.2.4工程案例185
8.3主次結構減振機理186
8.3.1系統計算模型及運動方程186
8.3.2復簡諧激勵下結構動力回響187
8.3.3主結構無阻尼時參數解析188
8.3.4大質量比系統減振效果評價190
8.4懸掛結構的次結構模組化192
8.4.1實現形式簡述192
8.4.2對非結構構件的保護效應194
8.4.3簡明的層間關係194
8.5模組化懸掛結構受力特點196
8.5.1懸掛結構的主結構受力特點196
8.5.2阻尼器布設方式197
8.5.3次結構層間位移限值的制約197
8.6基於遺傳算法的模組化懸掛結構減震性能最最佳化198
8.6.1次結構層間位移需求198
8.6.2模組化次結構與層間阻尼的優勢機理201
8.6.3考慮次結構豎向不規則的進一步最佳化204
8.6.4最佳化後模型性能驗證205
8.7模組化懸掛結構振動台試驗研究208
8.7.1試件設計與試驗方案208
8.7.2試驗現象與結果及其討論分析210
8.7.3基於試驗的進一步建模分析213
8.8本章小結214
8.A附錄:主次結構減震體系策略的分類215
本章參考文獻21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