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坡頭村

新坡頭村,位於赤石鎮北部,距鎮政府約 12 千米。與江仔下村、含頭嶺村、榕樹仔村相鄰。始建於民國時期,因陳姓村民自今惠東縣新庵鄉石澗村遷至此地建居而形成。因建村於大安溪新建引水陂頭附近而得名。1970 年為避洪水而全村北遷 500 米至現址建設新村,仍沿用舊村名。村莊坐落於山間谷地,村內有銅鑼湖山。村東南邊有擔水坑河流過。

1940 年,屬海豐縣楊安都赤石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海豐縣第四區赤石鄉;1958 年,屬鮜門人民公社赤石管理區大安大隊;1960 年 3 月,屬赤石公社大安大隊;1983 年,屬惠陽專區海豐縣;1987 年 4 月,屬海豐縣赤石鎮大安行政村;1988 年,屬汕尾市海豐縣赤石鎮大安行政村;2011 年 2 月,納入深汕特別合作區;2017 年 9 月,納入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
村民主要有陳姓、吳姓。第一大姓為陳姓,1940 年從今惠東遷至此地。第二大姓為吳姓,1955 年從惠東遷至此地。村民均為漢族,客家民系,通用方言為客家方言。2020 年末,該村戶籍總戶數 28 戶,戶籍人口 108 人,其中男性 60 人,女性 48 人;80 歲以上 4 人,最年長者 91 歲(女);實際在村人口 62 人。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番薯、沙姜、葛薯、花生等。現以農業為主,兼種柑桔、荔枝、龍眼、芒果等果樹,部分村民外出打工,另有村民經營色粉廠。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農業收入、工資性收入、經商收入等。特色農產品有葛薯、柑橘等。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粉粿、印粿、菜粄、甜粄、冬節蛤、冬節圓等。
20 世紀 90 年代通自來水、電和電話,2001 年 實 現 全 村 村 道 水 泥 硬 底 化,2018年通網際網路。傳統民居現存 4 座。
該村無宗祠。陳姓村民農曆八月到惠東新庵祭祖。
農曆四月初八,俗稱“四月八”,又稱浴佛節、佛誕節、龍華會,相傳是彌勒佛的生日。當天,新坡頭村的村民要宰雞殺鴨、炒香飯、做粿和烙面薄。烙面薄的做法:先把麵粉加水調成糊狀,然後在一塊架於火爐上的直徑約 0.3 米的圓形生鐵片上烙面薄。將烙好的面薄鋪好,放些炒熟的韭菜、豆芽、蔥、蒜仔、豆腐丁、蝦仁、豬肉等餡料,捲成長筒面卷即可進食。
農曆十月初一,恰逢秋後新米上市,村民休息一天,買些魚肉並做米粿、糍粑等點心,一家人或邀上親朋會餐一頓,以示慶賀。舊時曾流傳“肚夭夭,去洞內吃十月朝”的俗話,現“十月朝”已沿襲為當地大部分人的習俗。
新 坡 頭 村 甘 仔 洋 曾 發 生 一 場 戰 斗。
1930 年 5 月下旬,匪軍進入大安峒,紅 軍 獲 悉 這 一 情 報 後, 派 葉 梅( 紅四十九團連長)率領一個連,從雞龍山火速趕到新坡頭將軍帽一帶埋伏,依仗前有大河後有高山的有利地勢,準備伏擊敵人。匪軍一隊人馬約 1000人從梅隴而來,剛過翻牛嶺,發現紅軍在其對面山上,仗著人多勢眾,向紅軍撲來。敵軍來到甘仔洋鍋仔湖,企圖過河搶奪紅軍所占高地,面對敵眾我寡的情形,紅軍出奇制勝,以少勝多,打死匪軍指揮官 1 名,殲滅匪軍幾十人,繳獲幾籮筐子彈和幾十支步槍,大獲全勝。
新坡頭村於 1997 年被廣東省民政廳列入《廣東省革命老區村莊名冊》。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