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東進抗日紀念館

新四軍東進抗日紀念館

新四軍東進抗日紀念館是合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合肥市目前唯一的抗日紀念館。位於肥東縣白龍鎮褚老圩,2002年修建,占地面積500畝,其中紀念園40餘畝。中國新四軍研究會會長周克玉將軍親筆題寫紀念園園名。館內有豐 富的有關新四軍和第四支隊光輝歷史的實物以及老一輩革命家的題詞。紀念園內建有原新四軍第四支隊司令員高敬亭紀念林、葉挺軍長住室陳列室及新四軍群雕像, 收藏有豐富的展示新四軍第四支隊光輝歷史的圖片、實物以及老一輩革命家的題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新四軍東進抗日紀念館
  • 地理位置:肥東縣白龍鎮河塘村
  • 門票價格:免費開放
  • 地址:肥東縣白龍鎮
紀念館簡介,紀念館沿革,地圖信息,

紀念館簡介

紀念館是合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合肥市目前唯一的抗日紀念館。位於肥東縣白龍鎮褚老圩,2002年修建,占地面積500畝,其中紀念園40餘畝。中國新四軍研究會會長周克玉將軍親筆題寫紀念園園名。館內有豐 富的有關新四軍和第四支隊光輝歷史的實物以及老一輩革命家的題詞。紀念園內建有原新四軍第四支隊司令員高敬亭紀念林、葉挺軍長住室陳列室及新四軍群雕像, 收藏有豐富的展示新四軍第四支隊光輝歷史的圖片、實物以及老一輩革命家的題詞。
1936年“西安事變”後,根據國共兩黨合作協定,我黨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被改編為由葉挺、項英任正副軍長的國民革命軍新編陸軍第四軍,全軍共4個支隊 10個團1萬多人。其中第四支隊由原活躍在鄂豫皖邊的紅28軍及游擊隊改編而成,全軍10個團中該支隊就占了7、8、9和手槍團共4個團,高敬亭同志任該 支隊司令員。自成立時的1938年3月到1940年春,該支隊一直以肥東青龍廠為司令部和指揮中心,在皖中一帶開展抗日鬥爭,青龍廠也因此成為當時皖中地 區的抗日中心。抗戰時期,此地曾是新四軍四支隊司令部所在地,也是功勳卓著的一代名將、四支隊司令員高敬亭罹難的地方。當年新四軍將士在這裡浴血奮戰,留 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

紀念館沿革

抗戰時期,褚老圩是新四軍四支隊、江北游擊隊司令部駐地,是新四軍江北抗日指揮部駐地,也是中共合肥中心縣委所在地,功勳卓著的一代名將、新四軍四支隊司令員高敬亭也於此被錯殺。
昔日:抗日指揮中心
1939年3月,新四軍四支隊司令員高敬亭率部到達青龍廠褚老圩,司令部就設在村民褚民安家。1939年6月,葉挺、張雲逸、鄧子恢、羅炳輝等新四軍領導人帶領四支隊視察並駐足指導革命工作;同年11月,劉少奇化名胡服亦到青龍廠指導抗日工作。自此,褚老圩便成了抗日的指揮中心,成了革命的心臟,以高敬亭為司令的新四軍四支隊在抗擊日寇、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事業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1939年6月,由於遭到國民黨軍的特別仇視,以及“左傾”路線代表人物的打擊和宗派主義者的嫉妒等諸多原因,高敬亭被加以反黨、反革命等莫須有的罪行錯殺於褚老圩。
今朝:革命教育基地
褚老圩紀念館於2003年5月正式破土動工建設。截至2007年7月,一、二期工程全面完工,已建設有20間面積達360平方米的徽式展覽館,館內布置了近400件新四軍歷史照片和部分文物;設立了“將星館”;豎立了高3米,寬4米的玻璃鋼新四軍東進抗日群雕;興建了高敬亭紀念林和紀念碑;修繕了“紅軍井”、“烈士墓”座。展出新四軍第四支隊東進抗日史和作為合肥市唯一的黨史展覽館。
新四軍東進抗日紀念館
未來:合肥教育基地
2004年11月30日,經市委、市政府批准,青龍廠褚老圩正式作為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該基地的建成,填補了我市沒有抗戰時期黨史、軍史教育基地的空白。同時也推動了白龍鎮周邊經濟的發展,2007年2月,合肥市新世野果苗種植場與褚老圩紀念館所在的河塘村就土地租賃達成協定,計畫3年時間帶動當地農民發展冬棗2000餘畝,發展綠色生態農業,致富老區人民。截至目前,已發展冬棗種植面積近400畝,畝均產值可達8000元。
據悉,白龍鎮把褚老圩真正建成集教育、瞻仰、娛樂、休閒、度假、生態於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地圖信息

地址:青龍鄉境內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