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發展背景 上個世紀90年代,新加坡開始規劃擴充艦隊實力,將海軍的作戰範圍從近海拓展至遠海。為此,新加坡海軍決定建構一支以護衛艦、柴電潛艇、大型戰車登入艦為主的部隊,在航運繁忙的馬六甲海域發揮十足的制海能力,同時具備一定的遠洋戰力。為了打造這支新海軍,新加坡在90年代後期自行建造了四艘
堅韌級登入艦 ,並從瑞典購入四艘經過翻修的二手海蛇級(A12型)柴電潛艇(新加坡稱為挑戰者級,
Challenger class ),這兩部分均於2001年左右完成;而護衛艦部分,新加坡啟動了三角洲項目(
Delta Project ),打算在國外廠商的協助下,籌建六艘新型護衛艦,淘汰70年代陸續服役的六艘德制260噸級海狼級(
Sea Wolf class )飛彈快艇。
老舊的海狼級飛彈艇曾為新加坡海軍主力 招標確定 包含美國、瑞典、法國在內的多家知名大廠都參與了Delta項目的角逐,並由新加坡海軍進行仔細的評估。在競標期間,法國還派出DCN參與角逐的設計母型──拉法耶特級護衛艦專程訪問新加坡,而最後就是由法國DCN雀屏中選。在2000年3月,新加坡政府與法國造艦局(DCN)簽約,採購六艘衍生自拉法耶特級的新一代護衛艦,新國稱之為可畏級,這也使新加坡成為繼法國、中國台灣、沙烏地阿拉伯之後第四個拉法耶特護衛艦系列的客戶。除了原廠DCN之外,一同簽約參與的單位還包括新加坡國防科技局(DSTA)、新加坡科技集團海事公司(STM)等本地廠商。在此契約中,法國DCN將提供護衛艦的平台、輪機推進、主要偵測裝備與武器系統等等,並由新加坡本地廠商參與戰鬥系統、平台管理系統的整合研發工作;每艘可畏級的成本約為1.67億美元。
拉法耶特級護衛艦 建造服役 首艘本級艦可畏號於2002年11月開工,於2004年1月7日下水,同年12月展開海試 ,並在2007年達成全戰備能力 ,正式開啟了新加坡海軍在遠洋作業的篇章。而二號艦無畏號(
RSS Intrepid FFG-69 )──也就是新加坡自製的第一艘本級艦,則在2003年3月於新加坡新科海事集團安放龍骨,2004年7月3日下水。可畏級三到六號艦分別命名為堅定號(
RSS Steadfast FFG-70 )、不屈號(
RSS Tenacious FFG-71 )、堅強號(
RSS Stalwart FFG-72 )以及無比號(
RSS Supreme FFG-73 ),六艦在2009初全數成軍。
建造中的可畏號 設計特點 基本設計 可畏級的滿載排水量約3200噸,低於法國拉法耶特級,屬於中型護衛艦。可畏級在2003年11月在新加坡海事防衛展首度公布的模型構型,與先前DCN為法國、台灣與沙烏地阿拉伯建造的拉法耶特系列類似,不過後來則有頗大的變動,定型後已經很難找到最初拉法耶特級的影子了。可畏級採用新世紀歐洲新型水面艦艇常見的平甲板、方形艦尾構造,船型為長艦首艛型,艦型剖面為深V字,艦體長寬比較低,艦首傾斜角度平直,艦首乾舷較高(相對於整個艦型),整體的抗浪性與穩定性頗佳。首艦可畏號(
RSS Formidable FFG-68 )從法國完工航行至新加坡的路途中,在六級海況情況下,艦上只有少數幾名人員發生暈船現象。
可畏級護衛艦基本配置 無比號(RSS Supreme FFG-73) 可畏級延續拉法耶特系列一貫重視的艦體強度與損管能力,艦體與船樓都採用高強度鋼板製造,艦面甲板到水線之間採用雙層船殼;面積達77平方米的戰情室位於艦橋下方兩層的甲板,而不是直接相鄰,可降低在單一攻擊中同時被破壞的機率;艦體結構可抵擋水雷震波,艦橋、戰情室(CIC)、輪機艙、彈藥庫等重要艙室周圍都安裝100mm厚的鋼板,減少武器破片殺傷的威力。此外,艦上的主機與傳動系統分置於兩個各自獨立的主機艙(一前一後)中,同時受損進水的機率極低;艦上設有完善的自動化消防損管系統以及核生化加壓濾淨系統,全艦分隔為數個各自獨立的核生化加壓艙區。
可畏級無畏號 隱身設計 可畏級使用沿襲自拉法耶特級的隱身設計,不過由於多年來累積的進步,可畏級的構型比十幾年前設計的拉法耶特級更為簡潔利落,採用封閉堡壘式上層結構並與船舷完全融合,上層船樓以10度的傾角向內收縮;艦面上各項裝備大部分隱藏在艦體舷牆之內,此外採用封罩式桅桿技術,將主雷達天線封閉其中,大幅減少雷達反射信號。可畏級的煙囪結構與船樓尾段和後桅桿融合,除了降低雷達截面積之外,煙囪內部也設有冷卻裝置來降低熱訊號。可畏級在外觀上最大的特色就是艦橋極端低矮,除了可降低雷達截面積之外,也能降低艦體重心,進而增加穩定性與耐航能力。
堅定號舷側 無畏號(RSS Intrepid FFG-69) 雖然低矮的艦橋將使艦橋內的航海人員水平目視距離降低,但由於艦上配備高度整合的艦橋控制系統與航行管理系統,可大幅增加船艦操作效率與安全性。可畏級的艦橋前方與兩側完全被方形玻璃窗戶占滿,可提供220度的寬廣視野,在航運繁忙的馬六甲海域特別實用;然而,顧慮到大面積的玻璃可能被雷達波穿透,在沒有施予隱身外型的艦橋艙室內部形成較大的雷達反射,窗框的直角構型亦有可能構成不利的雷達反射角度,因此艦橋的玻璃窗和附近鋼質窗框結構都採用可吸收雷達波的特殊塗料。可畏級的電磁波發射裝置儘量予以減少及整合,並對艦上電纜進行禁止來改善電磁信號輻射量。綜合以上,新加坡宣稱可畏級在雷達螢幕上看起來,像一艘400噸級的漁船。
堅定號艦尾 動力設計 動力方面,可畏級採用拉法耶特系列一貫的複合柴油機與柴油機(CODAD)動力系統,主機為四具MTU20V8000M90柴油機,單機可輸出12069匹軸馬力(8950kw),帶動雙軸CPP可變距螺旋槳,最大航速超過25節(應達27節),巡航速度18節,續航力4000海里 ;四具柴油主機分置於兩個各自獨立的機艙,各結合一套傳動軸系統;而本級艦的電力則由四套IFMV1708柴油機/AvK交流發電機組提供,單機發電功率800kw,以此總共能為船艦提供3.2MW的電力。為了降低噪音,四套柴油發電機組都安裝在隔音機箱內。艦體兩側裝有計算機控制的穩定鰭,可增加航行時的穩定性。
堅強號於美新聯合海上演習
延續了拉法耶特系列的設計,可畏級的各種電子裝備、武器系統、管路等裝備都事先製作成標準規格的模組,故能在艦體建造期間同步製造與測試,最後直接安裝在艦上預置插槽,可減少施工時間,而且服役生涯中利於快速進行維修保養或換裝升級。為了增強存活能力,可畏級的戰情中心設定在水線以下的位置,降低遭反艦飛彈、炸彈等空中武器直接波及的機率。由於新加坡海軍僅有4500名現役兵力,因此特別希望降低新型艦艇的人力需求;因此,可畏級擁有極高的自動化程度,僅需編制71名船員(含8名軍官、9名準尉)以及15名直升機組員,而法國原裝的拉法耶特級則需要150至160名乘員。
從艦尾看無比號 船電設計 可畏級最重要的偵測裝備為一組歐洲泰雷茲集團研發的武仙座型(
Herakles ,也譯為力士)E/F(S)頻多功能雷達(
Multi-functionRadar,MFR )。武仙座型具有對空監視、平面監視、精確追蹤與火控、被動搜尋敵方電磁波信號來源等功能,採用單面式旋轉陣列天線,高峰輸出功率約50KW,最大對空偵測距離超過250km,平面偵測距離最高可延伸到80km,最大偵測高度約20km,波束俯仰範圍為0到70度,號稱能同時偵測500個空中與水面目標,並對其中50個目標實施高精確度追蹤。
主桅桿頂端即為力士雷達 武仙座型能在200km外偵測戰機、直升機大小的目標,在60km外偵測低雷達截面積的空中目標(如飛彈),在20km外偵測到掠海飛行的反艦飛彈。在一般情況下,武仙座型雷達的情報由可畏級戰情中心的整合顯控台來顯示與存取,此外還有一個獨立顯控台作為主系統故障時的備援。武仙座型的旋轉陣列天線收容於艦橋上方一座具有隱身造型的塔狀物內,可降低雷達截面積並避免雷達天線遭受外物損傷。根據可畏級首艦的試航結果,所有本級艦又在武仙座型雷達天線罩下方裝了一圈防浪護盾。
雷達特寫 可畏級還配備兩具丹麥托馬電氣(
Terma Electronic )公司的Scanter-2001型I頻平面搜尋/導航雷達,分別位於主桅桿的後平台以及直升機庫左上角;此雷達具有解析度高的優點,能充分確認海平面目標的外型,對於海上巡邏、臨檢任務十分有用。可畏級還裝有兩具EADS的NAJIR2000光電火控儀,主要用於火炮火控,其光電感測塔採用低雷達截面積造型,整合有CCD攝影機、兩個紅外線熱影像儀(波常分別為3~5microns與8~12microns)與雷射測距儀,感測塔能360度水平旋轉(水平旋轉速率為每秒鐘120度),俯仰範圍-35至+85度。
艦尾 電戰自衛方面,可畏級配備以色列拉斐爾(Rafael)開發的艦載整合電戰系統(
SEWS ),整合有電子支援裝置(ESM)、多波束主動干擾器等,其VHF/UHF威脅定向(
Direction Finding )天線整合在桅桿四周。艦上配備三組八聯裝新世代海蚋誘餌發射器(
NGDS ),口徑130mm,其中兩組分別位於B炮位垂直發射系統的左右兩側,第三組位於直升機庫頂端,而這三組NGDS的安裝位置都有舷牆予以包圍隱蔽,降低雷達截面積。NGDS採用全自動化操作,與艦上的電子戰系統整合,發現目標後便在計算機的指揮下於最短的時間將紅外線誘餌或金屬干擾絲投擲至定位。除了一般對付空中目標的雷達、紅外線誘餌外,NGDS還可配合魚雷對抗系統投擲水下聲噪誘餌。
綠圈內即為北約海吶干擾彈發射器 可畏級並未裝備艦首聲納,艦尾則設有美國EDO(2007年由IIT收購)研發的新型Model 980低頻(2kHz)主/被動拖曳陣列聲納(ALOFTS),又名SQR-18(V)3, ALOFTS的基本架構分為主動發射與被動接收兩部分,主動部分使用Odim新開發的輕型主動拖曳體,被動聽音部分則以SQR-18被動式拖曳陣列聲納的接收單元重新整合,並大量套用新的商規組件(COTS),包括後端顯示、操作與聲納信號處理等等,拖曳體收在艦尾艙門內,由ODIM Spectrum的自動發射/拖曳/回收系統(
LTARS )收放。ALOFT的聽音陣列本身長100米,尾部有一個長度60m、含魚雷偵測功能的陣列(工作頻率2KHz),而施放的纜繩長度為200米。
可畏級四視圖
武裝設計 可畏級的艦首A炮位裝有一門
奧托·梅萊拉76mm艦炮 超級快速型,射速達120發/分,並使用隱身炮塔殼,由前後各一的歐洲航天防衛集團(EADS)研發的Najir2000火炮火控系統導控。76mm艦炮後方的B炮位安裝四組八聯裝Sylver垂直發射系統,裝填32枚歐洲MBDA的
紫菀防空飛彈 。最初新加坡只打算安裝SylverA-43,搭配短程的Aster-15防空飛彈,後來則改成發射槽更深的SylverA-50發射模組,可容納Aster-15以及Aster-30區域防空飛彈,使可畏級成為東南亞第一種具備真正區域防空能力的艦艇。Aster-15/30防空飛彈中途引導所需的上鏈(uplink)資料傳輸由武仙座相控陣雷達負責,最多能同時引導16枚在空的Aster飛彈,終端引導則依靠飛彈本身的主動雷達尋標器。
可畏級主炮開火 整套Aster-15/30防空飛彈、武仙座型雷達與防空火控系統的組合是PAAMS,從開機到正常運作戰備只需20秒時間;在標準運作狀態下,從雷達捕獲目標、識別分析、火控運算到發射第一枚Aster防空飛彈,僅需6秒鐘的時間,而垂直發射系統更使Aster飛彈能直接迎戰任何方位的威脅,省去改變艦艇航向的時間。可畏級艦體中段艦橋與煙囪之間的甲板預留了安裝反艦飛彈發射器的空間,兩側由舷牆遮檔,可避免讓反艦飛彈發射器直接暴露,從而降低雷達截面積;此一空間總共預留六個四聯裝反艦飛彈發射架的基座,每個基座可裝置一組四聯裝反艦飛彈發射器,故可畏級在必要時,最多可容納高達24枚反艦飛彈;現可畏級配備兩組雙聯裝或四聯裝美制RGM-84D魚叉Block1C反艦飛彈發射器。
可畏級艦舯半埋式反艦飛彈發射架 可畏級配備兩組雙聯裝B-515324mm魚雷發射器,隱藏於艦體艙門內,裝填歐洲Eurotorp公司的A-244/SMod3白頭(Whitehead)輕型反潛魚雷;A-224/SMod3於1998年推出,新家坡海軍是其第一個客戶。相較於早期型的A-224,A-224/SMod3經過不少改良,引進若干法/意合作的MU-90黑鯊反潛魚雷的技術,最大航速38節(此時射程10km),平均航速36節,馬達以低速模式運轉的航速為30節(射程13.5km),操作深度介於水下30m(允許爬升的最低深度)至600m的深度,並能在深度10m的淺水域操作,魚雷上配備一個重42kg的HBX-3戰鬥部。
魚雷發射管 為了因應2008年以後在非洲亞丁灣(GulfofAden)反海盜護航任務,可畏級又陸續加裝兩座以色列Rafael和英國BAESystem美國分公司生產的MK-38Mod2颱風遙控武器站,安裝在直升機庫頂部兩側的舷牆內,主要用於低強度海面巡邏、臨檢;MK-38Mod2使用25mm機炮,並擁有整合式光電瞄準系統(包括熱影像儀、雷射測距儀)以及火控系統,由戰情中心遙控操作,具備短程防空與反水面功能,此外還能結合法制西北風(Mistral)之類的短程紅外線防空飛彈一起運作。可畏級的MK-38Mod2外型還有經過隱身處理,避免增加雷達截面積。此外,艦上還可加裝四挺12.7mm機槍。
颱風遙控武器站 可畏級艦尾設有一座直升機庫,可操作一架SH-60B等級的中型反潛直升機,此機型能攜帶魚雷或反艦飛彈,擔負反潛與反艦任務。新加坡總共採購六架S-70B,每艘可畏級各分得一架,在2009~2010年陸續交機;可畏級右舷艦橋下方設有一個收容小艇的艙區(平時由具備雷達隱身功能的簾幕遮起),可搭載RHIB突擊艇。一開始可畏級尚未部署反艦飛彈,因此頭幾艘在服役初期把小艇和負責收放的起重機設定在原本預定安裝反艦飛彈的甲板,後續艦才把小艇與起重裝置移到右舷的快艇艙,並裝上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的支架。
艦尾直升機
基本數據 技術數據 標準排水量 2800噸
滿載排水量 3200噸
艦長 114.8米
舷寬 16.3米
吃水 6米
動力 CODAD 4×MTU20V8000M90柴油機/48276軸馬力 雙軸CPP
乘員 86人
最高速度 25節-28節
艦載機 1×S-70B反潛直升機
船電系統 雷達 1×Thales武仙座型(Herakles)E/F(S)頻多功能
相控陣雷達 2×TermaScanter-2001I頻平面搜尋/導航雷達
1×RafaelSEWS電子戰系統
對抗 2×八聯裝NGDS干擾彈發射器
其餘不詳
聲納 1×EDOModel980ALOFTS低頻主/被動拖曳陣列聲納
作戰系統 DSTACMS戰鬥管理系統
艦載武裝 艦炮 1×奧托·梅萊拉76mm艦炮超快速型
飛彈 4×八聯裝SylverA-50垂直發射系統模組(裝填32枚Aster-15/30防空飛彈)
4-8×魚叉Block1C反艦飛彈發射器
近防 2×MK-38 Mod2 25mm颱風遙控武器站
4×12.7mm白朗寧M2重機槍
魚雷 2×雙聯裝B-515324mm魚雷發射器(使用A-224SMod3白頭魚雷)
本級各艦 艦名 舷號 下水 服役 可畏
68
2004年1月7日
2007年5月5日
剛毅
69
2004年7月3日
2008年2月5日
堅定
70
2005年1月28日
2008年2月5日
不屈
71
2005年7月15日
2008年2月5日
堅強
72
2005年12月9日
2009年1月16日
無比
73
2006年5月9日
2009年1月16日
服役事件 2009年4月23日,新加坡海軍派出本級艦首艦可畏號參加在中國青島奧帆賽場地舉行的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 海上閱兵式。
2014年3月9日,新加坡派出本級艦的堅定號與勝利級輕型護衛艦氣勢號以及2架新加坡空軍的C-130運輸機,趕赴出事海域參與馬航客機MH370的搜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