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傈僳文,我國傈僳族使用的一種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主要通行於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內。傈僳族原有一種以印刷體的大寫拉丁字母及其變體正反顛倒的拼音文字,即老傈僳文,主要通行於宗教界。新中國成立後,在對傈僳語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怒江州政府提出“保存舊文字繼續使用於宗教生活,另創新文字套用於社會主義經濟和文化建設”的方針。新文字確定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碧江縣五區和二區一帶的傈僳語為標準音,採用26個拉丁字母,分別表示33個輔音、7個單元音和5個複元音及5聲調。方案經批准後在怒江地區試行,取得了一定成績。由於“左”的干擾,新傈僳文一度停止推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新傈僳文重新在怒江地區試行。編譯了課本、通俗讀物和工具書,在國小教育和成人教育中大力推廣使用,培訓了師資,掃除了一批文盲,出現了用新傈僳文掃除文盲的無盲鄉。出版了報刊和文藝讀物,社會使用也較廣泛。近幾年來,因老傈僳文在社會上使用範圍的擴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傈僳文的推廣使用。